第229章 新的困惑-《登云天》

  庭院张灯结彩的热闹还在继续。

  南瑾回到自己屋内,紧闭房门,不再理会外界闲事。

  今日,她算是得了个好消息:

  她并非是阿容的替身,而当年的善心之举,也为她日后能得前路顺遂,隐隐埋下了一颗种子。

  可这消息也不算太好。

  南瑾纠结之处在于,沈晏辞究竟是有意引导她去发现当年之事,还是这一切纯属意外,就连他自己也不清楚当年的真相到底为何?

  细细想来,沈晏辞能将她错认成阿容,也不奇怪。

  不单单是因为她和阿容面容相似。

  南瑾与沈晏辞初见那日,山洞内光线昏暗,他又失血过多导致意识模糊。

  她是在听见爹爹唤她后,才匆忙将药材留给沈晏辞,退出山洞。

  她能听见的声音,沈晏辞自然也能听见。

  爹爹常唤她‘瑾儿’。

  瑾儿。锦儿。

  倘若沈晏辞一直被南宫家所“蒙蔽”,今日南瑾发现那把火折子,也纯粹只是一个巧合的话,

  那么南瑾便更不能将此事挑明。

  若是她急着邀功,执意要与沈晏辞重拾这段中断近十载的缘分。

  此举或许会得沈晏辞一时欣喜,一阵宠爱,可之后呢?

  她自始至终都没有忘记,从前的南瑾已经死了,现在的她是南瑾的胞姐,南菀。

  隐瞒身份是欺君死罪。

  且她若自个儿承认了,在认下她就是沈晏辞心心念念的‘救命恩人’的同时,岂非也暴露了她从一开始接近沈晏辞,便是处心积虑、步步为营的算计?

  不对......

  她的身份其实一早就暴露了。

  皇后早已查清了她的底细。

  皇后曾说,之所以会帮她隐瞒,是因为她们有着镇国公府这个共同的敌人。

  可皇后如此说,难道就当真是事实的全部吗?

  南瑾细想下去,

  当年的南宫家,正是因为对沈晏辞有了这一次的救命之恩,双方才开始往来密切。

  皇后也才得了机会,能与沈晏辞长久相处,成就了如今这般青梅竹马的良缘。

  但皇后......

  她身为南宫家的嫡长女,想必自始至终都心知肚明,阿容并没有救过沈晏辞的命。

  说不定皇后在调查南瑾时,一早就已经发现了,阿容当年或许是顶替了南瑾的‘功劳’,

  所以她才会替南瑾隐瞒下身份。

  毕竟,一旦南瑾的身份暴露,那么当年南宫家贸然认功之事,终究也会东窗事发。

  当然这些都是南瑾自己的揣测,

  只是无论皇后对当年之事了解多少,南瑾都不能在此刻承认自己才是沈晏辞的救命恩人。

  因为一旦她承认,从此刻起,她便会成为皇后、乃至整个南宫家的仇敌。

  南瑾见识过皇后的手段,以她现在的这些伎俩,在皇后面前恐怕连班门弄斧都算不上。

  她若真站在了皇后的对立面,即便是有沈晏辞的庇护和宠爱,她的前路,恐怕也只会比如今走得更为坎坷。

  而倘若昨日那把掉落的火折子,是沈晏辞的精心安排,他就是有意要让南瑾看到,让她知晓当年的真相。

  那么沈晏辞,又是从何时开始知晓了她的身份的?

  难不成她所有的算计,早已尽落在了沈晏辞眼中?

  南瑾心中一直都有所怀疑。

  当日她手刃南菀,顶替了她的身份,跟着柳嫣然一并入宫这件事,似乎顺利到有些不合常理。

  柳嫣然固然是个没脑子的,但镇国公与孙氏绝非善类。

  南菀能在镇国公府立稳脚跟,所凭借的,是她毫无底线地巴结主家,为了得到主家的信任,甚至可以做出活埋生母这样丧尽天良的事。

  明眼人都看得出,她这不是忠心,而是为了能攀上高枝不择手段、费尽心机。

  这样的人跟着柳嫣然入宫伺候,难道孙氏就不怕她捡了更高的枝头飞了去?

  再就是柳嫣然侍寝那日。

  南瑾是更换了柳嫣然提前准备的香药,算计得柳嫣然在御前出恭,而自己则服下真的香药,顺势引诱沈晏辞,

  这一切谋算,在当日的她看来几乎天衣无缝。

  然而后来,她侍寝的次数多了,才渐渐觉察出奇怪的地方。

  便是无论沈晏辞翻了谁的牌子,朝阳宫内外都会有许多内监、侍卫把守。

  帝王近身处,守卫森严到连一只苍蝇都飞不进去,怎么她当日却能轻而易举进入暖阁,‘偶遇’赤身沐浴的沈晏辞?

  还有后来......

  南瑾不想长久顶替南菀的身份,她实在觉得恶心。

  于是在得知沈晏辞要将她抬为嫔妃后,她便将宫中所有的花卉盆栽都换成了三色堇,又在衣衫上纹绣此花。

  本意是想在与沈晏辞的长久相处中,让他了解自己的喜好。

  日后若有机会诞下皇嗣,为嫔为妃,那么沈晏辞在给她拟定封号时,她便可顺理成章提及个“堇”字,名正言顺讨回自己的名。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沈晏辞不单在见到三色堇的当下,就决定要将此赐为她的封号,更还说:

  “这花喜凉爽,忌高温,不易成活,花期又短,寓意不大好。不如择一‘瑾’字。美玉华彩为瑾,又有怀瑾一说,正如朕此刻抱得佳人。”

  南瑾将许多从前看似毫无关联的细节,于脑海中串联在一处,

  越是往深处揣测,越是觉得后脊发凉。

  搅动着帕子的手心,也已然沁出了一层薄薄的冷汗。

  她好不容易才窥得了真相,

  却又仿佛被一双无形的大手,拽入了另一张迷网中,坠得更深......

  所幸,南瑾从不是一个会内耗的人。

  无论这件事的真相为何,

  沈晏辞不明说,皇后也不拆穿,

  既然他们都不急,南瑾急什么?

  她能好端端地活到今日,得沈晏辞爱重,又得皇后庇护,

  就足以说明,她手中攥着的这张王牌,必然有它极大的用处。

  “砰砰砰。”

  门外传来采颉的声音,打断了她的思绪。

  “小主,咱们到时辰该换装赴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