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英军不在乎-《抗战:从远征军开始在东南亚崛起》

  戴安澜伤了。

  虽然远征军因为李幼盛的出现,发生了一些改变。

  但是戴安澜依旧受了伤,依旧危及生命。

  不过这一次,因为李幼盛在,李幼盛的部队又捡到了英军丢弃的一堆物资,所以军中不缺少消炎药、抗生素。

  在一个简陋的房间之中,医生给戴安澜取出弹头之后,又将已经有些化脓的腐肉切掉,用上消炎药后,高烧逐渐地退去。

  等到第二天的时候,戴安澜已经醒了过来。

  “师长,师长,你醒了!”

  这名中校看见戴安澜醒来之后,长长的松了一口气。

  “我这是在哪里?”

  戴安澜有些迷茫的看向四周。

  “在曼德勒。”

  “李幼盛部队呢?”

  “在接应其他兄弟部队。”

  听见这句话,戴安澜松了一口气:“咱们师的兄弟撤回来多少?”

  “大部分都撤回来了。”

  “那就好,你替我去喊一声李军长。”

  “李军长?”

  这名中校愣了一下,戴安澜看出他的疑惑道:“家福,李幼盛现在已经是军长了。”

  中校名叫张家福,听见之后不由得愣了一下。

  紧接着点了点头道:“我这就去请。”

  等到李幼盛来到戴安澜房间的时候,戴安澜已经坐起来,身旁有一名勤务兵正在给他喂药。

  看见李幼盛来了之后,戴安澜想要起身,但是却被李幼盛拦住了。

  “李将军。”

  “老师长,您就别这么称呼我了,你伤还没好,需要休养。”

  听见李幼盛对于自己的称呼,戴安澜笑了笑道:“你现在是中将了,礼还是要有的。”

  “哈哈哈,那行,等你伤好了,我专门去你那,让你给我敬几个礼。”

  听见这句话玩笑话,戴安澜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李幼盛接过勤务兵手中的药,亲自给戴安澜喂药。

  “现在情况如何?”

  自从李幼盛抓到竹内宽之后,戴安澜就没有见过李幼盛,双方虽然一直有电报交流,但是受限于篇幅,并没有能够好好地交流过。

  “情况还算乐观,鬼子先头部队距离曼德勒还有三十公里左右,大部分远征军已经过了桥,两个桥我都布置了炸药,鬼子来了之后,我就准备炸桥。”

  听见这句话,戴安澜松了一口气:“向西的路线打通了吗?”

  此时戴安澜最为关心的就是远征军能不能顺利地撤出缅甸,现在只能算是暂时安全。

  “英军往西撤退了,沿着他们的路线就可以进入阿三,那边还有不少城市都在英军手中。”

  听见英军几个字,戴安澜的脸色就变得难看了起来。

  “英军,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一边说着一边摇头:“以前有欧美教官来我们军中的时候,还指导我们作战,现在看来,他们除了武器装备之外……”

  戴安澜来了一趟缅甸,最大的收获就是对白人的滤镜破碎了。

  白人特别是英法这些老牌帝国的人,以前在国内都是高高在上的,当初戴安澜第一次配合英军作战的时候,都觉得和鬼子作战应该十分轻松。

  毕竟从武器装备,再到人数,都占据着优势,更何况还是老牌列强英军的部队。

  结果却让他大跌眼镜。

  一开始他还是抱有希望,觉得可能只是这一支英军不行,但是后来几次配合之后,戴安澜就知道,不是一两支英军不行,而是整个英军都不行。

  “差不多,我准备将伊洛瓦底江大坝炸掉,这样的话可以迟缓一下日军的路线。”

  戴安澜有些震惊地看向李幼盛,这件事他可是不知道的。

  而且炸掉大坝这种事情,英军肯定不会同意的。

  山城估计应该会同意,毕竟他们有经验。

  “炸掉大坝做什么?”

  戴安澜有些无法理解李幼盛的想法,毕竟他们现在只需要往西撤退,进入阿三地区就行了,李幼盛这是多此一举。

  “英军不可能收留这么多远征军的。”

  李幼盛笑着解释道。

  “为什么?”

  戴安澜之所以会觉得带兵向着李幼盛这边靠拢是一条出路,就是因为可以进入阿三地区。

  “因为他们对于我们也有戒心,毕竟这些地区,以后受我们影响,怕我们来了,就不走了!”

  戴安澜听见之后,苦笑道:“我们国内还有那么多问题没有处理完毕,哪有这个功夫?”

  “鬼子撑不了多久的,英军可以撤退,只要阿三地区不被威胁他们也不会伤筋动骨,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入缅之后,他们出工不出力的原因!”

  入缅作战,远征军之所以要拼尽全力和鬼子打,是因为滇缅公路,这是国内现在唯一能够接收国际援助的一条对外路线,其余地方都被封死了。

  除此之外还有就是防止鬼子从缅甸打入滇省,然后从滇省打到山城。

  但是英军和远征军不一样,对于英军来说,缅甸重要吗?不重要。

  他们真正在乎的是阿三,他们国王头顶上的这颗皇冠。

  所以英军从一开始的战略,就是能守就守,守不住就战略收缩,守住印缅地区的交界,不让鬼子进入阿三就可以。

  这也是为什么在1942年的英军和1944年的英军完全不是一个英军的原因。

  1944年的英帕尔战役,鬼子出动了三个师团进攻,结果英军艰难地打赢了,和当初在缅甸战场上望风而逃的英军完全不一样。

  “哎,如果不让我们进入阿三,那我们继续往北撤退回国?”

  戴安澜思索了一下缓缓开口道。

  李幼盛听见之后,笑着摇了摇头,紧接着拿出一份地图。

  “除了往西北方向去阿三地区,我们没有第二条路,北上回国也要穿越各种山脉和密林,小鬼子肯定不会那么轻易放我们过去,只需要在一些关键道路上堵截我们,我们会损失惨重。”

  “十万人进去,能有一两万人成功走完这条路都算是幸运!”

  这不是李幼盛危言耸听,而是这里的地形实在是太令人绝望了。

  而且密林之中还有大量的蚊虫,瘴气,野兽。

  特别是疟疾,瘴气,可以轻易地将一片一片士兵放倒,让他们永远长眠在国外。

  “那我们……”

  看着李幼盛的介绍,戴安澜不由得眉头紧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