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九章 验货场-《皇叔且慢》

  “可在边境设立一个验货场,让辽国將金银战马等在边境验过之后再由转运司转运,战马直接交给阴山南马场,金银转运入京。”

  这是最后定下的方案,政令发布后,一份交给政事堂,一份则命人送去辽国。

  政事堂,薛居正给赵德昭让了座,躬身道:“殿下有何吩咐”

  赵德昭朝薛居正摆手,“辽国虽然此刻认输,但说到底我们还是不能完全信任他们,在边境开放验货场后,更要强化边境的防御,我已是让神器局云州分部加快速度赶製霹雳砲,山后九州首先是云州,至少要有十二架才成,其余有个四架也是足够...”

  边境预防是首要的问题,除了修筑城防之外,火器也是重中之重,“所以,各处的硝石、硫磺这些,需要优先运至云州。”

  薛居正闻言点头,“好,此事...下官来安排。”

  赵德昭点了点头,“当然,短时间內辽国必不敢有大动作,但要他们提供这么多战马和白银,不是简单的事,他们定会在这上面做文章。”

  “殿下的意思是...”王祐问道。

  “在验货场设立『验马所』,朝廷派出最好的相马师数人前去,让他们逐一检查,剔除老弱病马,交割后剪鬃为记,防止辽国人重复充数。”

  “殿下说得有理!”王祐点头,“辽国狡诈,他们在战中损失了这么多,定会想要以次充好,可得好好验才行啊!”

  “如此,白银也是命人验纯度,既然有了『验马所』,何不再设立『验银所』『验绢所』,交割时除了过称外,还隨机抽检银锭,用火烤验,若流黑水则拒收,至於绢也一样,隨机抽检,若是其中掺了麻,也一样拒收。”王祐补充道。

  “王参政这主意也是颇为不错!”赵德昭笑著点头,“不过,若他们用皮毛来抵,也可收,他们那儿不比中原,丝绢锦绸可不多。”

  “下官还有个主意,”王祐继续道:“如此之下,我们大宋可以以商治辽,我们可以让行商用茶、盐、瓷器换取辽国战马、毛皮,削弱辽国实力。”

  “可,”赵德昭点头,“还有完顏部和渤海人那里,朝廷需要出具国书承认他们的身份,若他们有请求,看情况儘量满足。”

  “可渤海那儿...”王祐道:“如今乌玄明和大延琳分作两股势力,朝廷该承认哪一个”

  “他们啊...”赵德昭想了片刻后道:“渤海国自来以大氏为皇室正统,可先命人去传达朝廷这个意思,但具体他们听不听,咱们也不好干涉,最终哪个坐上渤海国王这个位置,我们便送国书去谁那儿!”

  “是!”几人俱是頷首应下。

  大宋在商议如何验货,国书送到辽国的时候,朝堂上自然也为此爭执了起来。

  “朝中可还有不少渤海贵族及其后裔的,他们虽没有跟隨大延琳叛乱,但到底作为渤海人,这份罪责怎么都该承担,”萧討古道:“对於这些人,本大王提议,强制徵收『復国赎罪税』,按家族在渤海国的地位缴纳白银,比如大氏后裔每年缴纳一千两,其余一百至五百两不等。”

  “这...”有朝臣当即提出疑问,“难道不会让他们心生反感,若是再叛...”

  “若是敢有凡心,满门抄斩!”萧討古厉声道:“这些贵族,本大王自会命人盯紧了,哼,不过本大王还巴不得他们敢叛呢,如此,抄家得来的钱財,倒是能为解我大辽困境了!”

  殿中诸人虽不赞同,可眼下的確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另外,辽国盐场、矿產全部收归朝廷,完顏部既然已经不是我大辽盟友,那就去抢,咱们不產绢布,抢他们的貂皮来抵,还有塔塔尔部不是一直想要东侵吗要不是咱们拦著,他们早就去了,眼下也不用拦了,让他们去!”

  只要在塔塔尔部东侵女真时,他们派出些人马混著就好,还怕抢不回来什么好东西吗

  “白银十万两,白银不够,就融了宫里这些银器,在里面掺一些铅或者其他不值钱的东西进去,还有,多铸造些劣质铜钱,到时候白银不够,就用铜钱付!”萧討古想著,难不成宋国还能一枚枚验不成十万两,他们怕是一年也验不完。

  “至於战马,”萧討古又道:“除了去草原上掳掠,另外將三岁母马、幼马也都放进去,对了,看看哪个马场有马瘟,放几匹进去!”

  宋国只说要战马,可什么样的战马可没有標准,再说了,战马自己得了马瘟,同他们有什么关係呢

  “战马减少,让大辽的士兵们组建骆驼骑兵!”萧討古补充道。

  要说骆驼,比起战马来可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它们耐力惊人,可连续行军数日不饮水,宽大蹄掌不陷流沙,比起战马,更適合在戈壁地带机动作战,更適应大辽这儿的环境。

  且骆驼比战马体型更大,衝锋时如移动城墙,在心理上,对於宋军更能形成心理压迫。

  “可若是如此,也要往西域去採买骆驼啊!”有大臣摇头,买骆驼不要钱吗,况且如今党项也没了,原先党项的城池可都成了宋国的了。

  “怎么没了党项人,西域就没地方可以买骆驼了吗没有银子,就用东西换,人参、貂皮都可以拿来换!”萧討古道。

  “好,这些便按南院大王的话去准备,另外,”有人道:“咱们也不能就这么坐以待毙,今后尽生活在宋人鼻息之下吧!”

  “可如今该怎么办”有人问道。

  “哼,本官看来,完顏部和渤海人,也不能就这么放过了,塔塔尔部去对付完顏部,至於渤海人,那就更简单了,让人去散布谣言,就说宋国支持大延琳...或者乌玄明为渤海王,反正哪个都成,让他们自己斗起来,也离间他们同宋国关係!”

  “还有,当初宫里头不是有不少舞姬吗这些女子如今可值钱了,將这些人都去卖了给西域商人,听闻最多的可换百匹马,还有,我大辽有不少宋人工匠奴隶,允许他们自赎—”

  这边还没说完,就听有人道:“让他们自赎那我大辽今后匠造让谁来渤海人的手艺可比不上宋人,还有火器得靠他们!”

  “本官的意思,允许他们自赎,但却还是得在我大辽做活,只不过可適当给他们一些工钱,如何”

  “哈哈哈,这主意好啊,从他们手上收取一笔赎身费,却还得为我大辽做事,至於工钱,那便是另外一回事了,怎么给,给多少,不都是咱们说了算!”

  商议出了个结果之后,萧討古便散了朝会,朝其中一个大臣道:“铁驪,你留一下!”

  名唤铁驪的是悌隱司陵寢使,也是萧討古的心腹,因为他的官职,其余人只以为是商议耶律鸿德陵寢,毕竟先皇死得太仓促,一切都还未准备好,只將其尸身安置在临潢真寂寺中。

  “南院大王留下官,可是为了先皇安葬一事”铁驪说道:“景宗陵在庆州,下官已是命人在景宗陵旁修建,不过怕是得要不少时日,何况—”

  铁驪话还没说完就见萧討古摆手,刚要开口,却突然回头,看向仍旧坐在御座上的耶律郑哥,“还不走”

  耶律郑哥闻言嚇得一哆嗦,之前没听到让自己走的话啊,他哪里敢走!

  旁边妃子一把捞过耶律郑哥,朝萧討古行礼后便匆匆离开。

  萧討古回首让殿中宫人全部离去,而后才道:“同先皇陵寢无关,是另外一件事。”

  “何事”

  “经歷这几场败仗,我大辽损失惨重,不仅是人马伤亡,还有兵刃...也甚是缺少...”萧討古看向铁驪,“我大辽兵器司又不如宋国规模大,若宋国要趁机对我大辽做什么,本大王怕是兵刃不够用啊!”

  铁驪皱了皱眉,不知道萧討古这话是什么意思,自己是管陵寢的,又不是管兵器司的,这话应该同兵器司的大人说才是啊,“南院大王有什么吩咐,还请直言!”

  萧討古走近一步,压低了声音道:“先帝这些陵寢中,当初可都陪葬了不少兵刃,本大王的意思,是將这些兵刃从陵寢中取出,以供我大辽將士所用!”

  铁驪当即摇头道:“不可,万万不可啊!先帝陵寢已是封闭,如何还能进去取陪葬这可是大不敬,恕下官不敢听命!”

  “大不敬我大辽都要如此地步了,先帝们若是死而復生,你觉得他们会不会同意本大王这个提议那些兵刃放在陵寢中也是浪费,不如取出来復我大辽荣光!”萧討古道。

  铁驪闻言却也觉得萧討古这话有理,可同时仍觉得先帝们不可冒犯,如此颇是纠结。

  “本大王可不是同你商量,而是命令,铁驪,你对大辽忠心本大王明白,可事情的轻重缓急你也该懂,眼下,我大辽到了何种地步,你还不明白吗是要这些面子,还是要里子”萧討古板了脸色道。

  铁驪闻言无奈点头,“是,下官...遵命!”

  “记得,此事千万保密,不可泄露分毫,本大王不想大辽再起內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