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八章 朝廷的邸报-《皇叔且慢》

  李煜到底是怎么想的,没有人去问,一切不过都是臆测,但皇甫继勛的想法,他们还是能看出来。

  此时,皇甫继勛和刘澄站在一处,二人神情俱是畅快无比,他们作为土生土长的江南国人,平等得看不过眼半途归降的文臣武將们。

  尤其是对自己地位有威胁的,更是將他们视作眼中钉肉中刺。

  李从善的这封密信,他们若不好好把握住,可怎么对得起自己长久以来在朝廷的苦心经营。

  皇甫继勛冷笑著想,自己本就在想如何让国主厌弃了他,好让他没法同自己爭,国公这信,可来得真及时。

  徐鉉不信林仁肇投降了宋国,可在自己看来,有什么不可能呢

  便是连辽国郡公韩匡嗣,都能归降大唐,来做个小官呢!

  “可要同刑部和大理寺的打声招呼”刘澄问道。

  “眼下还不急。”皇甫继勛摇头,慢悠悠得朝外走去,“他这人脾气臭,朝中得罪的人也不少,想来不用咱们出手,自会有人忍不住。”

  “皇甫將军的意思是...”

  “咱们先静观其变,不管刑部和大理寺怎么个审法,公平也好不公平也罢,先看著再说。”皇甫继勛可不想出这个头,最好是能有別人替他来做这个事。

  刘澄明白过来,笑著比了个大拇指,“將军高明!”

  “对了,”皇甫继勛又想起什么来,朝刘澄道:“这消息也该早日让百姓知道,特別是吉州刺史申屠令坚,袁州刺史刘茂忠,还有沿江巡检卢絳。”

  “可是,国主不让此事往外传,这...”刘澄闻言停下脚步。

  “適才殿中这么多人,你不说我不说,谁知道是哪个传出去的,做的时候留心些便是了!”皇甫继勛转身看向刘澄,继而凑近他小声道:“这几人可是徐尚书的至交好友,同咱们...没关係...”

  刘澄想著,是啊,既然是徐鉉的好友,知晓此事后定然也会替林仁肇求情,万一国主心软,真听了他们的,岂不是给自己添麻烦

  还不如同杨收说呢!

  对,杨收也在淮河边驻著,卢絳知道了,他也便知道了。

  嘖,皇甫继勛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刘澄越想越是糊涂,待他回过神来时,发现皇甫继勛已是走远了去。

  “罢了,便听他一回。”刘澄不打算同自己的脑子过不去,下定主意回府后便派亲隨去散布消息,其余的事,就不管了。

  林仁肇正在军营中,刑部的人来带人时压根不知道发生了何事,营中其麾下兵將见此更是闹了起来,说没个像样的理由定然不能让林仁肇跟著去。

  刑部本还想给林仁肇留些名字,不想见他们闹得厉害,直接脸一板,说林仁肇涉嫌叛国,若谁还要阻拦,一併带走处置。

  叛国

  林仁肇闻言后惊了一下,“定是哪里搞错了,本將如何会叛国叛了又是投靠哪个去”

  “林將军不要为难我等,这是国主旨意,还请林將军配合,若查出林將军是清白的,自会放林將军回府,国主也说了,届时亲自给国主赔罪!”刑部的人满脸不耐,將李煜在朝堂上的这番话说了出来。

  林仁肇冷笑一声,说道:“不敢,既然是国主之意,本將去就是了!”

  林仁肇命令军中一指挥暂代自己职务,吩咐所有人不得为自己之事奔走,不得掺和,不得求情,说完后,才跟著刑部的人走了。

  彼时,林仁肇以为只要查清了自己的清白,便能回到朝堂之上,可他不知,今日他走出这座军营后,便再也没能回来。

  他会在刑部大牢中度过生命的最后时刻!

  ......

  商州,赵光义的日子也不好过。

  前些日子,朝廷的邸报到了府衙,赵光义留意著朝廷官员的任免,可入目的消息却是让他直接將桌上砚台给砸了。

  这可是用上好的红丝石来制的,这一块砚价值千金,王显看见这一幕,猜测估摸又是平晋郡王的消息,才能让豫王如此暴躁,失了分寸。

  “王爷息怒,仔细伤了手。”王显朝外使了个眼色,当即有僕从屏著呼吸进来,將地上碎片打扫乾净后,赶紧退了出去。

  赵光义將邸报拍在桌上,“本王的好皇兄,竟然將我那好侄儿升了晋王,晋王...与本王同等级!”

  王显闻言,眉头几不可察蹙了蹙,想著难怪豫王生气,这平晋郡王...晋王短短两三年,升得是够快了。

  原本还不过是个观察使,只拿俸禄没有差事的閒职,豫王当初可是开封尹,二人压根没有可比性。

  可现在,一个在商州的豫王,一个在京师的晋王,还兼任著开封尹、內廷局提点、禁军指挥的职,怎么比都是豫王落了下乘。

  “他好福气,生了个儿子,官家竟然將这婴孩封做郡王,当真是天大的笑话!”赵光义气得厉害,一时有些犯晕,扶著桌子重新坐下。

  德崇、德明、德昌,自己这三个儿子可比那小儿年长了三四岁,也没见官家对其有何封赏。

  正想著,倏地听见外面吵闹声,隔著一堵围墙,德明的笑声还能传进自己耳中。

  赵光义心中更是烦躁,朝外喊道:“都没事做了今日的书读完了还不都给我滚回去!”

  外面明显静了片刻,继而伴隨著呜咽声,数人脚步急匆匆离去。

  王显在心中嘆了一口气,也是德明倒霉,若是德崇或者德昌,说不准还不会遭这一番无妄之灾。

  德明是次子,没有德崇长得同豫王相似,也没有德昌的机灵聪慧,相反,德明长相痴肥,都三岁了,说话还说不清楚,看著很是蠢笨。

  虽然平日三兄弟待遇一样,但豫王平日就不爱见德明。

  外面重归寂静,便是僕从都远远得守在院门外,这里能听见豫王的吩咐,但也不至於被瞧见了挨骂。

  王显將邸报收起放在一旁,继而说道:“王爷息怒,此事暂且放在一边,辽国那儿的事,接下来可该如何”

  “怎么办”赵光义脸上满是怒气,哼道:“他们要的粮食,本王已经想办法给了,可他们胃口不小,竟然还要,本王不给,他们竟然敢威胁本王,真当本王好欺负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