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人”
石熙载在听到赵德昭这话之后,笑著道:“大宋诸多將士,刚將辽人打了个落流水,且俘虏了他们文臣武將,他们如何还敢南侵郡王切勿妄自菲薄!”
“哼,说句不客气的,左拾遗在京师安逸日子过久了,果真是目光如豆,麻痹大意!”
赵德昭毫不客气,一甩衣袖道:“辽人难道是一直在草原上的汉有匈奴,唐有突厥,自古以来,北方游牧民族层出不穷,鲜卑、回紇更是对我中原虎视眈眈,难道你以为,没了一个契丹,就不会有其他人吗”
赵德昭疾言厉色一番话,石熙载额头瞬间冒出了冷汗,他该如何反驳
薛居正此时也回过味来,朝前一步道:“古人云,凡事该有备无患、未雨绸繆,郡王说得在理,实在没有自毁成果的道理,太原城,不可毁!”
曹彬等几个武將也站出来,坚定得站在赵德昭这边。
“可若是那金氏——”
“若是为了这莫须有的金氏,毁了一座城,毁了太原百姓的生活,那朕可真是昏君了!”
赵匡胤此时终於开了口,“平晋郡王说得不错,太原这座城重要,是抵御北方骑兵的重要屏障,不可毁!”
皇帝这话一出,赵光义便知道这计划算是失败了!
他自认为拿捏住了皇帝的心思,哪个皇帝想有人威胁皇权地位的,他那句“臥榻之侧”可还言犹在耳呢,这就变了
赵德昭看赵光义疑惑无奈又愤怒的模样,忍不住冷笑,你以为赵匡胤同你一般没远见
再是看不惯自己,也不该拿一座如此重要的城池来赌!
有了皇帝的话,这事就这么过去了,赵光义便是再不甘心,也不好在皇帝下了决议之后,才固执己见了。
再者说,朝堂上的武將们也都不同意,这事难道还真是自己想简单了
不过一座太原城罢了,哪有他们说的如此重要,还不是因为赵德昭封在晋地,他们才会反对
特別是那个杨业,一个降將罢了,有什么资格反对
赵光义心中不服,想著要不找別的机会,再同官家好好说说。
赵光义想自己的,朝会还在继续,接下来是翰林院一个老臣的奏稟,说的是春闈的事。
“官家,这几日有各地学子聚在太学、翰林院外,说是科举不公!”
“不公哪里不公了”赵匡胤听了这话也是奇怪,自大宋建国后,很是看中科举,也扩大了从民间取仕的数量,怎么还叫不公呢
“此事,还同薛参政有关!”翰林院老臣为难得看了一眼薛居正,他也不想说这事,可偏偏几个翰林中,就他抽籤抽到了最短的,也只好將这件事揽了下来。
手气臭,怪不得別人啊!
薛居正奇怪得看了他一眼,而后走出队列朝皇帝说道:“官家,臣主持春闈,一向秉公持正,一言一行皆有御史跟隨作证,並无逾矩之举,望官家明鑑!”
已升任为御史大夫的李铸此时出列道:“官家明鑑,臣不敢做偽!”
赵德昭也相信薛居正不是那等谋求私利的小人,他最是公正的一个人,怎么会被学子指名道姓说处事不公
蹊蹺!
赵德昭想了想,偏头朝赵光义看了一眼,赵光义接受到赵德昭的眼神,头一次觉得冤枉!
这可不是他授意的,薛居正这人硬得很,下嘴都找不著地方。
再说春闈,他去掺和什么
赵德昭看赵光义这神情,確信此事同他无关,便也收回视线,继续看向那老翰林,听听他到底怎么说。
“倒不是薛参政的错,是薛参政的学生,叫吕蒙正的,今年也是要下场,那帮学子不知从哪里听说了这事,就闹了起来,说有个主考官的老师,吕蒙正定然能知道考题!”
“荒谬!”薛居正一听这话,当即便怒了,他是这等人
若他是,他那不成器的儿子早中了进士当了官了,也不至於到现在还日日斗技走狗,没个正形。
“薛参政別动怒,下官知道您不是这等人,只不过那些考生们闹太大了,所以这...您看...”老翰林虽说稟报了这事,可却著实不知如何处置,下意识就看向赵德昭。
他也不知道为什么要看郡王殿下,但好像郡王殿下主意一向比较多。
再说了,他也是薛参政的学生,他为薛参政说上几句话,想来官家也不会多怪罪薛参政了吧!
赵德昭疑惑得“嗯”了一声,而后朝赵匡胤说道:“那个...官家,薛参政不是公私不分之人,臣可以担保——”
“朕知道,”赵匡胤没等赵德昭说完,打断了他的保证说道:“要不然朕也不会选薛卿为主考官!”
“谢官家信任!”薛居正昂首挺胸道。
“吕蒙正是吧,”赵匡胤继续说道:“要不这样,既然考生有如此揣测,为了薛卿名声著想,他今年就不要考了,下次换了主考官,他再下场就是!”
下次
下次要再等三年啊!
不说吕蒙正不会愿意再等三年,赵德昭自己也不愿意让他等。
“官家,臣觉得不妥!”赵德昭开口道。
赵匡胤知道这个吕蒙正算是赵德昭的同门,此举也是无奈,实在不行,私下里送些东西过去安抚一下便是了。
眼下见赵德昭要为同门说话,赵匡胤也头疼,使劲朝他使眼色,奈何赵德昭只当看不见,“此举看似是公平了,可也只对那些考生公平罢了,对吕蒙正,可就是大大的不公了!”
赵光义很乐意见到此番情境,此时忍不住也插了一句,“二郎啊,总不能因为一个吕蒙正,就让这么多考生心存不满吧,这些学子若闹起来,事情可大可小啊!”
薛居正没想到事情是出在吕蒙正身上,他也著实为了难。
以圣功的才学,他今年下场定能考个前三甲回来,实在不该再蹉跎三年。
况且,他也確实刻苦,读书也费钱,他家中情况复杂,若再读三年书......
虽然殿下会帮忙,可圣功心气高,怕再三年,他就不会接受殿下及旁人相助了!
可若让他考,那帮学生也是个麻烦,就算吕蒙正最后能拿前三甲,怕也要被说三道四,扣上个得名不正的包袱来。
“二郎啊,若你能有个两全其美的办法,让他考也不是不行,可——”赵光义装模作样说著,虽然这个叫吕蒙正的就是个普通学生,可能让赵德昭不高兴,他便高兴了!
“我有!”赵德昭想了片刻,抬头朝赵匡胤道:“官家,臣有办法,官家先听我一言,再做决定如何”
石熙载在听到赵德昭这话之后,笑著道:“大宋诸多將士,刚將辽人打了个落流水,且俘虏了他们文臣武將,他们如何还敢南侵郡王切勿妄自菲薄!”
“哼,说句不客气的,左拾遗在京师安逸日子过久了,果真是目光如豆,麻痹大意!”
赵德昭毫不客气,一甩衣袖道:“辽人难道是一直在草原上的汉有匈奴,唐有突厥,自古以来,北方游牧民族层出不穷,鲜卑、回紇更是对我中原虎视眈眈,难道你以为,没了一个契丹,就不会有其他人吗”
赵德昭疾言厉色一番话,石熙载额头瞬间冒出了冷汗,他该如何反驳
薛居正此时也回过味来,朝前一步道:“古人云,凡事该有备无患、未雨绸繆,郡王说得在理,实在没有自毁成果的道理,太原城,不可毁!”
曹彬等几个武將也站出来,坚定得站在赵德昭这边。
“可若是那金氏——”
“若是为了这莫须有的金氏,毁了一座城,毁了太原百姓的生活,那朕可真是昏君了!”
赵匡胤此时终於开了口,“平晋郡王说得不错,太原这座城重要,是抵御北方骑兵的重要屏障,不可毁!”
皇帝这话一出,赵光义便知道这计划算是失败了!
他自认为拿捏住了皇帝的心思,哪个皇帝想有人威胁皇权地位的,他那句“臥榻之侧”可还言犹在耳呢,这就变了
赵德昭看赵光义疑惑无奈又愤怒的模样,忍不住冷笑,你以为赵匡胤同你一般没远见
再是看不惯自己,也不该拿一座如此重要的城池来赌!
有了皇帝的话,这事就这么过去了,赵光义便是再不甘心,也不好在皇帝下了决议之后,才固执己见了。
再者说,朝堂上的武將们也都不同意,这事难道还真是自己想简单了
不过一座太原城罢了,哪有他们说的如此重要,还不是因为赵德昭封在晋地,他们才会反对
特別是那个杨业,一个降將罢了,有什么资格反对
赵光义心中不服,想著要不找別的机会,再同官家好好说说。
赵光义想自己的,朝会还在继续,接下来是翰林院一个老臣的奏稟,说的是春闈的事。
“官家,这几日有各地学子聚在太学、翰林院外,说是科举不公!”
“不公哪里不公了”赵匡胤听了这话也是奇怪,自大宋建国后,很是看中科举,也扩大了从民间取仕的数量,怎么还叫不公呢
“此事,还同薛参政有关!”翰林院老臣为难得看了一眼薛居正,他也不想说这事,可偏偏几个翰林中,就他抽籤抽到了最短的,也只好將这件事揽了下来。
手气臭,怪不得別人啊!
薛居正奇怪得看了他一眼,而后走出队列朝皇帝说道:“官家,臣主持春闈,一向秉公持正,一言一行皆有御史跟隨作证,並无逾矩之举,望官家明鑑!”
已升任为御史大夫的李铸此时出列道:“官家明鑑,臣不敢做偽!”
赵德昭也相信薛居正不是那等谋求私利的小人,他最是公正的一个人,怎么会被学子指名道姓说处事不公
蹊蹺!
赵德昭想了想,偏头朝赵光义看了一眼,赵光义接受到赵德昭的眼神,头一次觉得冤枉!
这可不是他授意的,薛居正这人硬得很,下嘴都找不著地方。
再说春闈,他去掺和什么
赵德昭看赵光义这神情,確信此事同他无关,便也收回视线,继续看向那老翰林,听听他到底怎么说。
“倒不是薛参政的错,是薛参政的学生,叫吕蒙正的,今年也是要下场,那帮学子不知从哪里听说了这事,就闹了起来,说有个主考官的老师,吕蒙正定然能知道考题!”
“荒谬!”薛居正一听这话,当即便怒了,他是这等人
若他是,他那不成器的儿子早中了进士当了官了,也不至於到现在还日日斗技走狗,没个正形。
“薛参政別动怒,下官知道您不是这等人,只不过那些考生们闹太大了,所以这...您看...”老翰林虽说稟报了这事,可却著实不知如何处置,下意识就看向赵德昭。
他也不知道为什么要看郡王殿下,但好像郡王殿下主意一向比较多。
再说了,他也是薛参政的学生,他为薛参政说上几句话,想来官家也不会多怪罪薛参政了吧!
赵德昭疑惑得“嗯”了一声,而后朝赵匡胤说道:“那个...官家,薛参政不是公私不分之人,臣可以担保——”
“朕知道,”赵匡胤没等赵德昭说完,打断了他的保证说道:“要不然朕也不会选薛卿为主考官!”
“谢官家信任!”薛居正昂首挺胸道。
“吕蒙正是吧,”赵匡胤继续说道:“要不这样,既然考生有如此揣测,为了薛卿名声著想,他今年就不要考了,下次换了主考官,他再下场就是!”
下次
下次要再等三年啊!
不说吕蒙正不会愿意再等三年,赵德昭自己也不愿意让他等。
“官家,臣觉得不妥!”赵德昭开口道。
赵匡胤知道这个吕蒙正算是赵德昭的同门,此举也是无奈,实在不行,私下里送些东西过去安抚一下便是了。
眼下见赵德昭要为同门说话,赵匡胤也头疼,使劲朝他使眼色,奈何赵德昭只当看不见,“此举看似是公平了,可也只对那些考生公平罢了,对吕蒙正,可就是大大的不公了!”
赵光义很乐意见到此番情境,此时忍不住也插了一句,“二郎啊,总不能因为一个吕蒙正,就让这么多考生心存不满吧,这些学子若闹起来,事情可大可小啊!”
薛居正没想到事情是出在吕蒙正身上,他也著实为了难。
以圣功的才学,他今年下场定能考个前三甲回来,实在不该再蹉跎三年。
况且,他也確实刻苦,读书也费钱,他家中情况复杂,若再读三年书......
虽然殿下会帮忙,可圣功心气高,怕再三年,他就不会接受殿下及旁人相助了!
可若让他考,那帮学生也是个麻烦,就算吕蒙正最后能拿前三甲,怕也要被说三道四,扣上个得名不正的包袱来。
“二郎啊,若你能有个两全其美的办法,让他考也不是不行,可——”赵光义装模作样说著,虽然这个叫吕蒙正的就是个普通学生,可能让赵德昭不高兴,他便高兴了!
“我有!”赵德昭想了片刻,抬头朝赵匡胤道:“官家,臣有办法,官家先听我一言,再做决定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