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章 打到他们服气为止-《大明:历经六朝,终成大将军王!》

  很快时间就到了永乐七年二月。

  从过年之后,整个北方的边境就开始变得紧张了起来。

  去年商定好的出兵蒙古的策略,如今整个边境都在有条不紊的执行着。

  而正所谓春江水暖鸭先知,大明这边的政治决策虽然隐秘,从头到尾也就只有很少的几个人知道。

  但蒙古人毕竟和大明算是宿敌了。

  双方从前元开始,到现在你来我往的打了快有六十年了。

  自然很清楚大明的动向意味着什么。

  再说了,他们在大明境内如今依然还是有很多的蒙奸和探子存在的。

  这些人同样也会把大明这边的兵马调动想办法传递给蒙古。

  所以,从今年正月开始,蒙古那边来这边的人就变得少了许多,甚至每年二月的重头戏,朝贡和请求互市的人都没有来。

  整个宣府、大同、包括北平城,渐渐地都开始弥漫起一股风雨欲来的局势。

  永乐七年二月初八。

  帅府。

  几个北镇抚司的探子匆忙的从外面跑了进来。

  “如何了?”

  蓝武看到他们,眼中不由精光一闪,赶忙急切问道。

  “公爷,朵颜三卫的人都没有走,末将已经通知了他们的首领,他们已经同意此次出征会跟随我们去围剿鞑靼!”

  “可有什么条件?”

  蓝武问道。

  “他们只希望还是能和往年一样,可以允许他们互市!”

  那探子赶忙道。

  “好!”

  “答应他们!”

  “告诉他们,此次只要能达成战略目标,按照往年的互市标准,给他们提高三倍。”

  “而且若是鞑靼被打散,我可以允诺给他们五分之一的草场。”

  蓝武目中露出一丝精光开口道。

  “是!”

  几个探子立马躬身告退,去把这件事传递给朵颜三卫去了。

  “夫君,若是把草场全部给了朵颜三卫,未来他们会不会尾大不掉啊?”

  旁边朱芷容脸上不由就有些担心的道。

  蒙古之所以难打有两个原因。

  其中之一乃是因为草原太大了,从东北到蒙古,一直到中亚,其实都算是草原的范围所在。

  而同时蒙古人还是逐草而居的种族,若是他们在知道了朝廷要派兵打的时候,知道打不过的情况下,可以直接带着整个部落直接迁徙在。

  不和你打。

  让你带着几十万人在草原上打转。

  作为中原王朝的部队,几十万人人吃马嚼,每一天所消耗的粮草都是一个天文数字。

  可以说每一次北伐,只要造不成蒙古人,无法进行决战,那其实就等于是输掉了这场战斗。

  所以对大明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在北伐的时候,找到他们的主力,并且歼灭之。

  而另外一个原因同样是因为蒙古草原太大了。

  草场就在那里。

  即便是朝廷耗费大力气真的剿灭了鞑靼,但有草场在,那这里很快就会聚集起另外一个部落来。

  这个部落可以叫任何名字。

  同样也可以是朵颜三卫。

  要知道在洪武朝的时候,朵颜三卫所在的兀良哈才是如今蒙古三部中最大的一支。

  他们之所以现在变成了朵颜三卫,乃是因为被大明打服了,而且因为他们的草场距离大明最近,也不得不臣服。

  但这样的臣服只是暂时的。

  一旦鞑靼被大明击败,而他们的草场空出来被兀良哈得到,那不出十年,兀良哈就能变成另外一个鞑靼,甚至比鞑靼更强大。

  这在原本的大明历史上就是明晃晃的史料。

  朱棣五次北伐,都已经把蒙古人打到如今的俄罗斯去了。

  但等朱棣一死,蒙古人只需要休养十年,立马就又能再回过头来劫掠大明,甚至给大明来一个土木堡之变。

  “呵呵,草原这种地方,无论给谁都是会尾大不掉的!”

  “这是如今草原上和中原地区生活性质不同决定的。”

  蓝武脸上露出一丝笑意道:“甚至可以说即便我们在那里建立大量的卫所,假以时日那里依然会成为动乱之源的。”

  当年北魏的覆灭就是如此。

  其在北方建立了大量的军屯卫所,让他们戍守边疆,但却又不给他们往上晋升的可能,最后的结果就会逼反对方。

  大明也一样。

  这是一个世纪难题。

  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

  “那夫君还要如此做?”

  朱芷容不由就更加担心起来。

  “呵!”

  “怕什么!”

  “无非就是每过十年打他一次就是了。”

  “鞑靼人自认为自己蒙古正统,是成吉思汗的子孙,他们不愿意臣服我们,一直想的都是打回中原来。”

  “这样的家伙是一定要先把他们给打服的。”

  “但兀良哈不同,他们已经给我们跪下了!”

  “让他们成为鞑靼之后的另外一个草原部落,这对我们来说绝对是好事儿!”

  “到时候给他们分配一些鞑靼的土地,让他们成为保护百姓的卫兵,把鞑靼剩下的草场卖给国内的士绅,让他们去北方放牧。”

  “如此,朝廷对北方的压力自然就会大减。”

  “但到时候他们万一反叛,或者抢我们的草场怎么办?”朱芷容脸上露出一丝担忧道。

  “什么怎么办?”

  “打啊!”

  “不听话了就要打!”

  “一直打到他们听话为止。”

  “大明武备要一直保持强度,一旦武备虚弱,那别说是这些蒙古人了,咱们内部的士绅豪强也好,倭国也罢,甚至是安南都会反叛的。”

  “我们唯一能够让他们乖乖跪在地上口称天朝上国万岁的方式,就是持续不断地打他们。”

  “让他们的基因中都带着对我们的恐惧。”

  “自然他们也就不会反抗了。”

  蓝武笑呵呵的开口道。

  这就是他为未来的大明规划的道路。

  就是要一直振奋武备,这是压制国内那些士绅,也是对付边疆的外敌的最佳手段。

  没有了武备,那大明即便再大,也终究会沦落为砧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的。

  他要让大明的武备,一直强大到他死的那一天。

  或者说只要他不死,他就绝对不会让文官重新上来,取代武勋在大明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