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江暖初提献糖方-《我有神兽,春江水暖好种田》

  被挤开的时长空整一个大写的无语。

  他怎么也没想到,一向天威慎重的陛下竟还有如此幼稚的时候?

  好在陛下老当益壮,还是稳稳地接住了公主。

  等女儿平安落地后,明光帝气呼呼地伸手敲了敲江暖的额头。

  “你怂恿我上树,我还以为你多厉害呢,结果自己挂上头下不来了,真是出息。”

  江暖嘿嘿一笑:“意外,都是意外。”

  收拾了野猪群,众人一致决定立刻下山。

  否则血腥味再引来别的野兽就麻烦了。

  反正他们捡到的栗子已经足够多了,做成糖炒栗子给家里的每个人分上一斤半斤的完全不成问题。

  总共十六头野猪,其中六头大的六头半大的还有四头小猪崽子。

  这些侍卫动手能力极强,也不用江暖教,麻溜地砍来树枝和藤蔓做了几个拖架。

  两两一组拖着这些野猪下山去了。

  也亏了他们人手足够多,力气又大,否则一时半会的还真弄不下去。

  十六头大大小小的野猪运回村里,立刻引起了轰动。

  几乎所有人都跑来看热闹,都夸暖暖爹爹的人有本事。

  这么凶的东西,寻常人遇到一头就够呛能活着回来,他们一行到好,把猪连窝端了。

  还啥事儿没有,不得不佩服人家的本事。

  明光帝大手一挥,只留下了两头大的,其余的全部分给了村民。

  一时间满村子都是炖肉的香味儿,热闹的就跟过年似的。

  明光帝被他昨天晚上刚结交的那帮“老兄弟”,给硬请到家里吃饭去了。

  等江暖忙完手头的事情寻过去的时候,一群老头儿们又喝的二五郎当了。

  明光帝喝得走路都在踉跄,还在嫌弃人家酒量差,也是没谁了。

  因为头天晚上喝多了,加之白天又上山打猎,着实有些累了。

  第二天不出意外的,明光帝起晚了。

  起来后就闻到满院子的甜香味。

  明光帝抽了抽鼻子,问刘信:“什么味儿?这么香甜?是暖暖又在做什么好吃的吗?”

  刘信笑眯眯道:“小姐正带着人在大厨房里做桂花糖炒栗子呢。”

  “难怪这么香甜,这味儿闻着就好吃。走,咱们也瞧瞧去。”

  明光帝到的时候,正逢第一锅桂花糖炒栗子出锅。

  江暖端着满满的一大托盘,香喷喷甜丝丝的栗子,笑眯眯的冲着明光帝招手。

  “老爹快过来尝尝,刚出锅的栗子香的很。”

  “好嘞!来了,来了。”

  明光帝也不嫌弃这厨房里烟火缭绕的,跟他闺女凑一块,就搁厨房里的小桌子坐下吃上了。

  他也不需要别人给他剥壳,自己剥自己吃。

  反正,每颗板栗炒制之前都开了十字刀口,火候又正好,剥起来并不难。

  明光帝不仅能自给自足,偶尔还能给宝贝女儿剥上几颗。

  江暖也不客气,她爹愿意给剥她就吃。

  这一幕看的一旁边的刘信眼皮子直跳。

  暗道,这场景若是让其他几位皇子公主看见,怕不是得酸掉牙。

  再过分点,比如二公主那样的,怕不是要朝宸曦公主下黑手了。

  江暖自己吃,也招呼刘公公和时长空:“你们都站着干什么呀,一起过来吃,趁热。”

  明光帝也发了话:“来来来,都过来尝尝,味道确实不错,做法也新鲜。”

  皇帝都发话了,这两位自然也没客气,往桌子的另外两边坐下,就动手开吃。

  反正自打到了宸曦公主家,宫里的那套规矩就都成了屁。

  他们算是看明白了,在这里宸曦公主的规矩才是规矩。

  她的规矩就是怎么自在怎么来。

  当主子的都不讲究,他们这些做奴才臣子的也乐得轻松。

  随着第二锅出炉,家里的每个人都分到了足有半斤多。

  这又香又甜又糯的滋味,着实好极了。

  一出场就立即俘获了所有人的味蕾,有的人甚至连壳都嗦了。

  尤其是昨天上山的人,吵着说明儿个还要再去山上再捡上一些。

  那么多呢,不捡着实浪费了。

  不论是捡栗子还是打猎,都是件让人极其上瘾的事。

  不等江暖提出来,第二天一早明光帝就又带着人上了山。

  并且,随后的几天,每一天都是如此,而且每天都有收获。

  有时候是野猪,有时候是麂子獐子或者鹿一类的食草类动物。

  再不济也会有成串的兔子和野鸡。

  家里这些天每天变着花样儿的吃野味,着实把白泽给美坏了。

  只恨不得这群家伙天天住在家里才好,那样它就有吃不完的肉肉了。

  欢愉不惜时光逝,快乐的日子总是过得飞快。

  天气一天比一天寒凉,秋姑娘身上的裙子也是一天比一天色彩斑斓。

  十月中,迎来了今年的霜降。

  紧接着,油茶树就开了山。明光帝第一次看到摘茶包的盛景。

  他很难想象,那有市无价的山茶油,就是由眼前这个看起来并不起眼的小果子榨出来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又亲眼见证了这个青红色的小果子被晒裂。

  捡出茶子磨成粉沫送进榨油装置里,榨出香喷喷山茶油的全过程。

  这一切的一切在他看来简直就是太神奇了。

  一个人怎么可以聪明成这样呢?

  而这么聪明的姑娘,竟然是他的宝贝闺女。

  这么一想,着实让明光帝骄傲坏了。

  丰收的深秋里总有忙不完的事情,这边刚摘完茶苞,二季水稻又成熟了。

  明光帝手持镰刀,挽着裤腿站在稻田里,看到四周皆是挥汗如雨,辛苦劳作的百姓。

  他们沟壑纵横的脸上,满是丰收的喜悦。

  明光帝笑得比百姓们还要灿烂,他告诉江暖:“泉州那边传来了好消息。

  咱们派出去的人在南洋那边找到了红薯。

  已经在往江家村送了,最迟再有半个月就能送到。

  这些种子再金贵不过,除了你,爹爹不放心交给任何人。”

  江暖抹了把头上的汗,丢下镰刀,给自己倒了杯水,咕噜咕噜的喝下:“放心吧,爹爹。

  别的本事你女儿或许没有,种田种地的话还凑合。”

  收完了二季水稻,紧接着又到了收甘蔗的月份。

  工人们砍甘蔗的时候,父女两个就一人抱着一根刚刚从田里掰下来的甘蔗。

  排排坐在田埂上,咔嚓咔嚓的啃。

  屁股底下垫着甘蔗叶,倒也不算冷。

  江暖问明光帝:“爹爹,糖的利润这么高,您有没想过收归官营,这样财政方面你也能松快一些。”

  明光帝诧异的看着她:“这可是你的私产,我要是收归官营了,你怎么办?”

  江暖摇了摇头:“钱这东西是赚不完的。

  况且这几年我赚的已经不少了。除了糖,我还有其他几样赚钱的生意,不差这一样。

  而且甘蔗这东西,长江以南都可以种植。

  尤其是福建、两广地区和云南种植的最多。

  父皇要是在这些个地方建立糖厂,不仅可以增加国库营收。

  还能带动这些地区普通百姓的收入,可谓一举两得。

  至于技术人员的培训,您也不用担心。

  您只管派人来,其余的交给我就好。

  身为大景国的公主,既然享受了这份尊荣,那么我也想为这个国家的百姓做点什么。”

  明光帝听闻后久久不语,好一会才重重的点了点头。

  眼睛里已是闪过了一抹泪花,语带哽咽:“好,爹爹代所有的百姓谢谢你。”

  不过江暖还是多提醒了一句:“甘蔗固然好,但您鼓励这些地区百姓们种植甘蔗的时候。

  也别把粮食落下了。至少,在实现粮食绝对丰足之前,良田是绝对不能拿来种甘蔗的。

  否则,一旦有个什么万一,引起灾荒可是大大的不妙了。”

  “好,父皇会注意的。”

  收回来的甘蔗被运到制糖坊,清洗干净后榨成汁,进而加工成各种各样的糖。

  这一切看得明光帝惊奇不已。他也不嫌热,一连好几天都泡在制糖坊里。

  甚至撸起袖子自己亲自上。大家都知道他的身份,因而也都十分小心的捧着他。

  前来江家村接货的还是胡掌柜。

  自打江暖认亲成功,被封为公主后,胡氏商行就主动让了利,也还算识时务。

  否则再像先前那般心黑,江暖真的不会再与他们合作。

  反正她与胡氏商行的合约是一年一签。

  这一次,胡常柜从江暖这里运走的除了糖还有葡萄酒。

  明武帝也亲眼见识到了这些东西的巨额利润。

  就像他宝贝女儿说的,她虽然算不上巨富,但绝对不差钱。

  京城那边又来了信,追问明光帝什么时候回京?

  明光帝直接回信告诉他儿子:“好好监国,朕过完了年就回京。”

  从前没来江家村,不知道也就罢了。

  在江家村住的这几个月,明光帝要么带人上山打猎,要么去河边钓鱼,钓王八。

  亦或者去村里找他那群“老哥们”喝酒吹牛听八卦。

  闲了就去女儿的榨油厂制糖坊溜达溜达。

  想吃什么吃什么,想吃多少吃多少,想什么时候起就什么时候起。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这小日子过得跟神仙似的,谁会那么想不开,现在回京。

  反正太子的活儿干得不错,至少到目前为止,明光帝还是很满意的。

  他甚至有点后悔没早点来江家村,若是那会儿女儿南下的时候,就跟着她一起来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