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准备南巡,老登留下镇守东都-《隋唐:这杨广能处,有官他是真封》

  “机会来了,机会来了……”

  李建成于大帐内来回踱步,这是他们李家距离皇位最近的一次。

  像这种情况,能不激动的人太少了。

  “大哥,机会来了是什么意思?”

  李元吉没头没脑的问道。

  李建成看了这兄弟一眼,怎么说呢,父亲不看好他是有道理的。

  这么明显的事都看不透,像这种废物能成什么事,只能被当枪使。

  刚想开口,李建成便犹豫了。

  他说出去后,这废物会不会藏不住消息,坏了大事?

  不过一些事情还真得李元吉去做,若是不交心也不行。

  “你觉得咱们李家有没有帝王命?”

  思虑许久,李建成还是开了口。

  按照目前他的想法,一旦事发,李世民在东都肯定是回不来了。

  他得先把李元吉变成自己的人,将来面对李渊的时候也能多些底气。

  “帝王命!”

  听到这三个字,李元吉眼睛都亮了。

  当前他们李家爵位是唐国公,谁不想更进一步,成为王。

  只是没想到大哥一句话,直接让这唐国公变成了天子,实在是吓人。

  “当然有!”

  李元吉斩钉截铁,直接蹦了起来。

  他爹成为天子,那他以后再不济也能混个王位。

  说不定运气再好一些,万一,有可能,或许,成为太子呢?

  从目前来看,他们李家当皇帝肯定是造反。

  到时候李世民必然回不来,他的竞争对手又少了一个。

  “哼。”

  李建成不屑的看了一眼李元吉,又在神游天外了。

  心思都写在脸上了,纯纯的废物。

  等他爹继承皇位,轮到谁也轮不到李元吉。

  “接下来你我兄弟当同心协力,绝不能意见相左,只有这样,才能让爹下定决心。”

  李建成收起脸上的不屑,换了一张笑脸。

  “我都听大哥的。”

  李元吉俨然一副跟班的样子。

  “拜见将军。”

  帐外士卒声音响起,李建成举起一根手指,让李元吉噤声。

  “小妹。”

  见来人是李秀宁,李建成连忙上前相迎。

  一个女人,本不该能入得军营里。

  可他这个妹妹不同,胆略和才识远超男子。

  在军营中,是赫赫有名的女将军,谁也不敢小觑。

  李元吉见了李秀宁也不打招呼,因为除了李元霸这个傻子外,他谁也不如。

  就连他看不上的女人家家,也比他强上许多。

  “大哥,世民来了书信,当今圣上南巡,让我等忠心为国,平定叛乱,不可生了异心。”

  李秀宁语气平淡,话语中有着命令的语气。

  她当然知道大哥的野心,也知大哥最近的所作所为。

  “小妹放心好了,听闻你最近招募了几支义军,何时与我们大军合兵一处?”

  李建成惦记着李秀宁手底下的人,自己偷偷招募兵马实在太慢。

  若是能将李秀宁的兵马拿过来,李家的兵势又能强上几分。

  “不急,有一胡商手下有个几万人,我还想将其招募到麾下。”

  “几万人?”

  听到这个人数,李建成瞬间便来了兴致。

  “何必招募,让元霸去走上一遭,看看他们谁敢不服!”

  李元吉在一旁听了许久,出了个自认为不错的主意。

  “你不懂。”

  李秀宁微微摇头。

  武力只能让义军屈服,若是能让其真心实意归降,对于他们来说才是最有利的选择。

  就连大隋目前都讲究以仁义行事,杨广那个残暴的人也发了罪己诏。

  李家若是以暴制暴,岂不是连大隋都不如。

  “是,我不懂。”

  李元吉歪了歪脑袋,对于这种蔑视他太熟悉了。

  他无论说什么都是错的,谁都看不上他。

  他不懂,那为什么不教导他?

  “大哥,先稳妥行事,我便回去了。”

  李秀宁又交代了一声,打马出营,去了太原西北方向的楼烦郡。

  “大哥,何必听她啰嗦,我们带着一支精兵,让李元霸将其打服就是。”

  李元吉等李秀宁走后,再次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不急。”

  李建成何尝不眼红这几万人,可是当今世道,不能再鲁莽行事了。

  将来他们若是征讨大隋,是冲着立国去的。

  若是得罪了太多的人,留下了不好的名声,定然会影响以后的名声。

  “行吧。”

  李元吉见谁都不听他的,干脆就不说了。

  反正天塌了有爹顶着,爹顶不住了还有哥顶着。

  杨广自发出南巡的消息后,一直密切关注着北边太原的消息。

  令他失望了,李渊老实的很,根本不打算掀起一丁点风浪。

  “陛下,距离南巡的时日只有三天了。”

  “嗯。”

  杨广垂下头,看着龙案上的名单。

  武信等人他是一定要带走的,但得留下点人帮他驻守东都。

  “少诚,有没有合适的人选?”

  看了一会儿,他还是把决定权交给了武信。

  自从武信追随他以后,似乎在他潜移默化的意识里,无论做什么都想让武信帮忙参考。

  没了武信,他做决定都有些不踏实。

  明明这小子是个武夫,却成了他的智囊。

  “这个,这个,还有这个。”

  武信当着满朝文武上了御阶,十分不客气的趴在龙案上。

  这一幕,令诸多文武心中直呼离了大谱。

  就算是太子,皇太孙,也不能这般行事啊。

  可偏偏对方是武信,他们一不敢惹,二不敢说。

  “都是些老将?”

  什么鱼俱罗,邱瑞都出来了。

  大隋这么多人,难道就没人用了吗?

  尤其是鱼俱罗,这老家伙目有重瞳,让他很不安心。

  因为武信的面子,他才不与之为难。

  如今还让其守东都,他南巡怕是连觉都睡不着了。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嘛。”

  武信也不认识朝内年轻的人,关键这些人虽是老登,可实力摆在那呢。

  一些年轻的人来,还真不一定是老登的对手。

  最主要的是他们忠心啊,年纪也大了,不会做出晚节不保的事情来。

  “侑儿也要留下?”

  杨广看着杨侑的名字,他打算南巡将其带上,顺带教导一番。

  “当然了,他已经十一岁了,肩上也该挑起担子了。”

  武信自己淋过雨,就要把别人的伞撕掉。

  他都已经十一岁了,该把头发梳成大人的模样,支楞起来了!

  喜欢隋唐:这杨广能处,有官他是真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