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不算远,
陈默三人很快便走了过去。
但让他们疑惑的是,那摊子的位置,居然不在原本的地方了。
往右边儿挪了一截,大概三四十米左右。
看到这儿,许宝龙有些疑惑:“好好的,挪位置干嘛?”
“估摸着是因为围观的人太多了,右边儿那片空地更宽敞一些。”马世琛想了一个理由。
许宝龙听后,觉得还挺有道理的,也就没有去仔细思索。
可能是因为已经六点多的缘故,
这会儿,围观的吃瓜群众们,相比陈默下午刚过来的时候,明显少了不少。
虽然依旧是人头涌动,
但至少不是水泄不通了。
再加上挪过来的这片空地确实挺宽敞的,倒是不挤了。
“嗬,有不少人也正在直播呢,你这算是凭借一已之力,把古董和直播相结合的这个赛道给带火了呀。”许宝龙指了指前面的人群,说道。
这句话还真不是瞎说的。
前面至少有三四个主播,正举着手机,卖力的直播实况。
听到许宝龙的话,
直播间观众们乐了。
“默神,看见没,以后得多多直播了,这个赛道已经出现竞争对手了。(狗头)”
“是啊,你不努力,有的是人努力。”
“一招不慎,饭碗被抢!”
“默神:说个好笑的,因为做直播太卷,快要吃不起饭了。”
“哈哈哈,上面的几位哥们儿也是够了,因为想看直播,所以想尽一切办法抓住一切机会催播是吧!”
“......”
扫了两眼公屏上的弹幕,
陈默也乐了。
好好好,直播间里全是乐子人。
他抬头看向前面的人群,
依稀能看到几位身穿制服的工作人员,正站在最里面,和那老板交谈。
陈默继续向前走着,准备再凑上前去看一看。
然而这时候,
一个熟人出现在他面前。
是前两天帮他联系漂亮国的朋友卖邮票的周辉!
此刻,周辉手里正夹着一根烟,看样子是准备到外边放松一下。
不过,等他看到陈默后微微一愣,随即便直接朝他走过来,笑着喊道:“默神,你也过来了。”
陈默点了点头示意,问道:“好巧,周哥,你怎么也在这儿?你前两天不是就说准备回去了吗?”
周辉:“是啊,回去的机票都买好了,结果我一个京城本地朋友听说我在京城,非要喊着我吃饭。”
看到陈默身后的许宝龙和马世琛,
周辉也连忙给二人打了招呼。
他指了指身后的人群,对着陈默说道:“我那朋友就在里面,他老早就听说过默神你的名号了,知道我和你认识后,还一直拜托我把你介绍给他来着。”
陈默:“你朋友他是......”
“他和咱们一样,也是搞古董文玩的,我过来也是跟着他凑热闹来着......”周辉知道陈默不吸烟,把烟给马老板和许老板散了之后,带着他们仨,朝人群里面走了过去。
听着周辉的说法,
陈默这才知道,他过来还真就是凑热闹来着。
他说的那位朋友,居然是京城联合大学文化遗产学院的一位副教授。
此行被京城文物局的人喊过来,正是为了初步鉴定那青铜大鼎,看看到底是不是真品。
....
说话间,
陈默几人已经越过人群,来到了摊位内侧。
只见几名身穿制服的工作人员,
正围着摊位中间的那个青铜鼎,有举着相机拍照片的,有拿着小本子做记录的......
还有一位,看那啤酒肚的模样,应该是这一行人的领导,正在和那国字脸老板沟通交流。
周辉带着陈默三人,
走到摊位边上正对着那青铜鼎指指点点的几个人旁边儿,
介绍道:“王哥,这位就是你想见的默神,目前战绩无一失手.......”
“这位是许老板......”
“这位是马老板......”
一大通形容词介绍完后,
接着又转向陈默他们这边儿:“默神,这就是我朋友,京联大的副教授,姓王,教博物馆藏专业的......”
说完,他紧跟着又介绍起了边上的另外两位:“边上这位是民大的张教授,考古专业的......;这位是咱京城文物局退下来的赵主任,也是一位鉴定大佬......”
介绍完后,
自是一番经典的客套。
“久仰久仰,早就听说过陈小兄弟的名声,今日一见果然是人中龙凤。”
“都说英雄出少年,陈大高手你的直播我可看了不少,水平是真的高啊!”
“......”
而陈默也清楚了所谓的“专家阵容”。
一位京城联合大学博物馆藏专业的年轻副教授,姓王;
一位京城民族大学考古系的正教授,姓张;
还有一位是文物研究院的前领导,在几人当中年龄最大的,是从主任的位置上退休的,姓赵。
全是和文物这个行业相关的,
正儿八经的专家。
此刻,他们三人,还在争论:
张教授说:“这尊青铜鼎绝对是真品,咱们先别说这锈色,就说这铸造工艺,这明显用的是范铸法,有范线,也有垫片痕迹,根本不是所谓的失蜡法......”
赵主任反驳:“你说的没错,但你也得看一看这尊青铜鼎的器型与纹饰。按照你说的工艺,应该是周朝的吧。但大家都知道,周朝趋向素朴,眼前这素朴吗?”
周辉的朋友,也就是那位王副教授,在三人中年龄算是小一点儿的,也时不时的插入自已的观点:
“咱们看这鼎内的铭文,的确是西周中期常见的“波磔体”,字口内锈色和器表也一致,从这点看,是没毛病的。”
陈默站在一旁,仅听了两三句话,就听明白了三人的立场。
两位教授,都认为是真品。
研究院的那位主任,则有异议。
说着说着,
张教授直接说道:“既然咱们搁这儿也辨不明白,不如听听陈小兄弟的看法吧。”
这话一出,包括周辉和许宝龙他们,几人齐齐望向陈默。
...
几位专家分析的头头是道。
对于外行人而言,可谓是如听天书。
先别管到底听没听懂,反正“专业”就完事儿了。
陈默也没犹豫。
他过来,可不就是为了再看一眼确认一下吗?
陈默将目光转向文物局那几个年轻工作人员正围着拍照的青铜大鼎。
俯下身子,用手触摸着,
目不转睛的盯着看了起来。
1、2、3......
看着跳出来的一长串数字,
陈默这次是真的惊住了。
他眉头紧皱,
继续看了下去。
在周遭吵闹的讨论声中,半分钟的时间眨眼而过。
一行行字迹,浮现在他的眼前。
然而......看着上面的详细信息,
陈默是真的有些想不明白。
这鼎,
——变成真的了!!
陈默三人很快便走了过去。
但让他们疑惑的是,那摊子的位置,居然不在原本的地方了。
往右边儿挪了一截,大概三四十米左右。
看到这儿,许宝龙有些疑惑:“好好的,挪位置干嘛?”
“估摸着是因为围观的人太多了,右边儿那片空地更宽敞一些。”马世琛想了一个理由。
许宝龙听后,觉得还挺有道理的,也就没有去仔细思索。
可能是因为已经六点多的缘故,
这会儿,围观的吃瓜群众们,相比陈默下午刚过来的时候,明显少了不少。
虽然依旧是人头涌动,
但至少不是水泄不通了。
再加上挪过来的这片空地确实挺宽敞的,倒是不挤了。
“嗬,有不少人也正在直播呢,你这算是凭借一已之力,把古董和直播相结合的这个赛道给带火了呀。”许宝龙指了指前面的人群,说道。
这句话还真不是瞎说的。
前面至少有三四个主播,正举着手机,卖力的直播实况。
听到许宝龙的话,
直播间观众们乐了。
“默神,看见没,以后得多多直播了,这个赛道已经出现竞争对手了。(狗头)”
“是啊,你不努力,有的是人努力。”
“一招不慎,饭碗被抢!”
“默神:说个好笑的,因为做直播太卷,快要吃不起饭了。”
“哈哈哈,上面的几位哥们儿也是够了,因为想看直播,所以想尽一切办法抓住一切机会催播是吧!”
“......”
扫了两眼公屏上的弹幕,
陈默也乐了。
好好好,直播间里全是乐子人。
他抬头看向前面的人群,
依稀能看到几位身穿制服的工作人员,正站在最里面,和那老板交谈。
陈默继续向前走着,准备再凑上前去看一看。
然而这时候,
一个熟人出现在他面前。
是前两天帮他联系漂亮国的朋友卖邮票的周辉!
此刻,周辉手里正夹着一根烟,看样子是准备到外边放松一下。
不过,等他看到陈默后微微一愣,随即便直接朝他走过来,笑着喊道:“默神,你也过来了。”
陈默点了点头示意,问道:“好巧,周哥,你怎么也在这儿?你前两天不是就说准备回去了吗?”
周辉:“是啊,回去的机票都买好了,结果我一个京城本地朋友听说我在京城,非要喊着我吃饭。”
看到陈默身后的许宝龙和马世琛,
周辉也连忙给二人打了招呼。
他指了指身后的人群,对着陈默说道:“我那朋友就在里面,他老早就听说过默神你的名号了,知道我和你认识后,还一直拜托我把你介绍给他来着。”
陈默:“你朋友他是......”
“他和咱们一样,也是搞古董文玩的,我过来也是跟着他凑热闹来着......”周辉知道陈默不吸烟,把烟给马老板和许老板散了之后,带着他们仨,朝人群里面走了过去。
听着周辉的说法,
陈默这才知道,他过来还真就是凑热闹来着。
他说的那位朋友,居然是京城联合大学文化遗产学院的一位副教授。
此行被京城文物局的人喊过来,正是为了初步鉴定那青铜大鼎,看看到底是不是真品。
....
说话间,
陈默几人已经越过人群,来到了摊位内侧。
只见几名身穿制服的工作人员,
正围着摊位中间的那个青铜鼎,有举着相机拍照片的,有拿着小本子做记录的......
还有一位,看那啤酒肚的模样,应该是这一行人的领导,正在和那国字脸老板沟通交流。
周辉带着陈默三人,
走到摊位边上正对着那青铜鼎指指点点的几个人旁边儿,
介绍道:“王哥,这位就是你想见的默神,目前战绩无一失手.......”
“这位是许老板......”
“这位是马老板......”
一大通形容词介绍完后,
接着又转向陈默他们这边儿:“默神,这就是我朋友,京联大的副教授,姓王,教博物馆藏专业的......”
说完,他紧跟着又介绍起了边上的另外两位:“边上这位是民大的张教授,考古专业的......;这位是咱京城文物局退下来的赵主任,也是一位鉴定大佬......”
介绍完后,
自是一番经典的客套。
“久仰久仰,早就听说过陈小兄弟的名声,今日一见果然是人中龙凤。”
“都说英雄出少年,陈大高手你的直播我可看了不少,水平是真的高啊!”
“......”
而陈默也清楚了所谓的“专家阵容”。
一位京城联合大学博物馆藏专业的年轻副教授,姓王;
一位京城民族大学考古系的正教授,姓张;
还有一位是文物研究院的前领导,在几人当中年龄最大的,是从主任的位置上退休的,姓赵。
全是和文物这个行业相关的,
正儿八经的专家。
此刻,他们三人,还在争论:
张教授说:“这尊青铜鼎绝对是真品,咱们先别说这锈色,就说这铸造工艺,这明显用的是范铸法,有范线,也有垫片痕迹,根本不是所谓的失蜡法......”
赵主任反驳:“你说的没错,但你也得看一看这尊青铜鼎的器型与纹饰。按照你说的工艺,应该是周朝的吧。但大家都知道,周朝趋向素朴,眼前这素朴吗?”
周辉的朋友,也就是那位王副教授,在三人中年龄算是小一点儿的,也时不时的插入自已的观点:
“咱们看这鼎内的铭文,的确是西周中期常见的“波磔体”,字口内锈色和器表也一致,从这点看,是没毛病的。”
陈默站在一旁,仅听了两三句话,就听明白了三人的立场。
两位教授,都认为是真品。
研究院的那位主任,则有异议。
说着说着,
张教授直接说道:“既然咱们搁这儿也辨不明白,不如听听陈小兄弟的看法吧。”
这话一出,包括周辉和许宝龙他们,几人齐齐望向陈默。
...
几位专家分析的头头是道。
对于外行人而言,可谓是如听天书。
先别管到底听没听懂,反正“专业”就完事儿了。
陈默也没犹豫。
他过来,可不就是为了再看一眼确认一下吗?
陈默将目光转向文物局那几个年轻工作人员正围着拍照的青铜大鼎。
俯下身子,用手触摸着,
目不转睛的盯着看了起来。
1、2、3......
看着跳出来的一长串数字,
陈默这次是真的惊住了。
他眉头紧皱,
继续看了下去。
在周遭吵闹的讨论声中,半分钟的时间眨眼而过。
一行行字迹,浮现在他的眼前。
然而......看着上面的详细信息,
陈默是真的有些想不明白。
这鼎,
——变成真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