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7章 生万物、 离家(23)-《快穿影视剧之老丁和江德福是连襟》

  大年三十这天,天牛庙村处处透着热闹,费家的院子更是年味最浓的地方。

  门口挂着的红灯笼,除夕夜点燃的鞭炮皮里扒拉,在村里头数第一响,也就宁家的鞭炮能勉强跟在后头。

  一大家子人先跟着费左氏在祖宗牌位前祭拜。

  费左氏嘴里念念有词地祈愿、一年顺遂、庄稼丰收,两个新媳妇赶紧怀上香火。

  祭拜完,满满一桌子年夜饭就端了上来,红烧肉、炸丸子、还有羊肉锅子,螃蟹。

  真的是万恶的旧社会,地主阶级就是舒服啊。

  饭后,费文秉拉着苏苏坐在大院门口的门槛上看小青和刘胡子放烟花。

  夜空中,烟花炸开一片,映得苏苏眼睛亮晶晶的。

  费文秉怕她手冻着,干脆把她的手揣进自己咯吱窝里捂着,暖得苏苏忍不住的往他身边凑了凑。

  她把脑袋靠在文秉哥的肩膀上,心里那点想家的念头也淡了。

  原本还总惦记着娘,可如今娘身体也好了,时不时的还能回家,也没人拦着。

  她也就不想那么多、没有那么想家了、这里有文秉哥疼着、姐姐陪着,在费家的日子,好像也没她当初想的那么难熬。

  转眼到了初一,宁老扣却没闲着。

  他特意设了酒局,把封四请了过来,一边拉着旧日交情唠嗑,一边不停劝酒。

  几杯烈酒下肚,封四脑子早就糊里糊涂,竟稀里糊涂地把自家四亩地卖给了宁老扣,等醒了酒,看着白纸黑字的手印、也只能追悔莫及。

  ....

  之后的日子,便是走不完的亲戚、串不完的门。

  费文秉陪着苏苏回娘家拜年,宁郭氏拉着两个闺女的手问长问短,看到女儿气色好、眉眼间也都是笑,才彻底放了心。

  他和费文典领着各自的媳妇还一起去了娘娘山的庙会,庙会上人挤人,卖糖画的、捏面人的、唱小戏的,热闹得不行,苏苏挽着姐的胳膊,玩得可开心了。

  日子一晃就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的汤圆刚吃完,就到了费文典和绣绣要离开的日子。

  天牛庙村的年,也随着这场离别,渐渐画上了句号。

  年后的天牛庙村还留着年味,费文秉却盘算起了出门的事。

  他打算去趟魔都,提前踩踩点,为以后领着一家子搬去做准备。

  对苏苏,他倒没什么不放心的。

  这丫头性子实诚,跟他越来越亲,只要自己说要走,她多半会跟着。

  最让他犯愁的是费左氏,老嫂子守着费家祖产大半辈子,眼里心里都是这片院子、这些田地,要让她主动撇下祖产离开,难。

  人教人,说破嘴皮也未必听。

  可事教人,一教一个准。

  等往后家里粮食紧了,孩子多了、日子不好过了,不用他多劝,老嫂子自己就知道,守着祖产不如一家子安稳,到时候就算她不情愿,也不得不走了。

  ......

  正月的风,刮在人脸上生疼。

  费家大门口的两盏红灯笼还没撤下去、门前站着的几个人,表情上都带着即将离别的不舍。

  费文典穿着藏青棉袍,手里拎着的两个大箱子。

  一个装着他和宁绣绣的换洗衣物,另一个是白面饼、点心还有他的书。

  宁绣绣站在他旁边,身上是费左氏找出来的深灰棉袄,领口缝着圈兔毛。

  赶路还是别穿的那么炸眼了,这次出门费左氏直接给绣绣拿了五十个大洋。

  不是她不信自己从小带大的文典,就是他这个善良的性子,还是给绣绣稳妥些。

  “绣绣、文典他那性子软,遇事总想着让,这钱你揣着,遇事你们两个商量着来一起拿主意。”

  宁绣绣当时攥着银元,鼻尖都酸了。

  嫂子待他们真的是没的说。

  费左氏拉着宁绣绣的手,反复叮嘱。

  “文典、绣绣,出门在外不比家里,夜里住店要找亮堂的,到了城里先寻个安稳住处,要是在外面待不下去了、受了委屈,立马往回走,嫂子在家给你们留着热饭。还有,别跟人争长短,啥都不如保命要紧。”

  宁绣绣反手握住左氏的手,又拉过旁边的苏苏。

  “嫂子您放心,文典俺会好好照看的,他要是犯了软性子,俺就帮他拿主意。苏苏还小,性子活泛爱闹,嘴又馋,嫂子您多担待些。”

  苏苏跟她姐也才一起在费家住了不到一个半月,刚跟费家的人处熟了、锅房里的桂圆大枣放在哪,姐姐就要走了。

  她鼻子一抽,眼睛里立马滚下泪、往下砸,攥着宁绣绣的衣角不肯放。

  “姐,俺舍不得你走,你走了谁给俺梳辫子。”

  费文秉拎着个小些的箱子站在一旁,他这次要送两人到县城车站。

  这个称呼吧,宁绣绣是他嫂子,按苏苏这边又是大姨姐,反正叫姐亲点,就叫姐吧,正好和嫂子区分开。

  他看着哭唧唧的苏苏,赶紧开口哄。

  “苏苏乖,姐和哥就是去城里工作,俺把他们送到地方,隔两天就回来。再说,逢年过节的他们肯定回来,到时候还能给你带城里的烧鸡呢。”

  费左氏也拉过苏苏的手轻拍着,从怀里摸出块手帕,擦去她脸上的泪。

  “就是,苏苏,等过了年节的,你姐和文典就回来了,到时候给你带新衣裳。”

  宁绣绣抱了抱苏苏,又跟费左氏说了句。

  “保重了嫂子,苏苏。”

  才转身跟着费文典、费文秉上了马车。

  车帘撩起时,她还看见苏苏踮着脚尖,扒着门框,红着眼眶望过来,直到马车动了,那个身影还在原地站着。

  刚出村头,前面忽然横过来一辆马车、刘胡子赶紧勒住缰绳。

  费文典车帘一掀,下来的人、是她娘宁郭氏,还有大哥宁可金。

  宁郭氏被可金扶下马车,脚步有些急地朝这边走。

  “绣绣!”

  宁绣绣赶紧掀开车帘跳下去,跑到娘跟前。

  “娘,您咋来了?这么冷的天,您身子不好,咋不在家歇着?”

  宁郭氏拉着她的手,上下打量着她,眼眶一下子就红了。

  “娘放心不下你,夜里翻来覆去睡不着,一早就让你哥套了车,想着能送你一程。”她又转向大女婿。

  “文典啊,绣绣从小没受过啥苦,这次跟你出门,就靠你多护着她了,遇事多想想,别让她受委屈。”

  说着,她从怀里摸出个蓝布钱袋,塞到宁绣绣手里。

  “这里面是十个大洋,娘在家花不着啥钱,这是娘和你哥攒的,你拿着,真遇到急事,能应个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