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啜果然还是对自己心存疑虑,并未完全信任自己,否则他怎会派遣骨咄禄巴什前来,试图将自己困在突厥大营之中呢?然而,从这一举动中,厉延贞敏锐地察觉到,默啜对于粮草的需求已经到了极为迫切的程度。
尽管默啜曾亲口表示他们的粮草即将耗尽,才导致无法及时撤军,但厉延贞万万没有料到,实际情况竟然如此严峻。若不是如此,默啜又怎会为了确保自己能将粮草安全送达,而不惜采取这种变相软禁的手段呢?
事已至此,厉延贞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愈发重大。他必须尽快将突厥大军的消息传递出去,好让朔方军能够抓住时机,一举将默啜亲率的这一万多突厥精锐虎师歼灭于此。
然而,默啜派骨咄禄巴什前来,显然是有备而来。若是自己强行突围,先不说是否能够成功杀出重围,更关键的是,这势必会引起默啜的猜忌和警觉。一旦默啜心生疑虑,恐怕他会立刻下令撤军,如此一来,厉延贞的所有努力都将付诸东流。
这绝对不是厉延贞所期望看到的局面!他冒险出城混入这突厥大营,原本的目的确实是为了逼迫突厥人退兵。然而,那是在没有援军的情况下才不得不采取的策略。现在,周围的大周边军都正火速赶来增援,情况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既然如此,厉延贞就必须想方设法将突厥人全部困在这里,绝不能让他们逃脱。他要让这些突厥人尝到这次突袭朔方城所应付出的惨痛代价!
默啜既然有意让自己留下,那好,就如他所愿吧!只要能消除默啜的疑虑,成功将突厥大军拖住两日,哪怕是要冒一些风险,也是完全值得的。
在心中迅速权衡利弊并做出决定之后,厉延贞面带微笑,对着骨咄禄巴什说道:“骨咄禄将军,请您先到营帐里稍作歇息。待我把调粮的事情安排妥当之后,再与将军一同开怀畅饮,好好畅谈一番!”
骨咄禄巴什此时心中正暗自犯愁,不知道该如何开口才能将厉延贞留在大营之中。然而,令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厉延贞似乎根本就没有要离开的意思。
如此一来,骨咄禄巴什心头一直悬着的那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他也终于可以向大汗交差了。
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之后,骨咄禄巴什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他满心欢喜地迈着轻快的步伐走进了营帐之中。然而,厉延贞身边的虎卫们却心急如焚,他们深知留在这里的危险性。
“阿郎,您不能留在这里啊,太危险了!”一名虎卫焦急地喊道。
“是啊,阿郎,您必须立刻离开!”另一名虎卫也附和道。
看着这些一脸忧虑、围拢过来的虎卫们,厉延贞却显得格外镇定自若。他微笑着,从容不迫地向他们摆了摆手,然后压低声音说道:“都别急,谨言慎行,切莫让突厥人察觉到我们的异常。”
说罢,厉延贞谨慎地观察了一下周围的情况,确保没有突厥人靠近后,他才对五名虎卫下达了命令:“一伍三人,你们速速回城,将突厥大军断粮的消息禀报给郭总管。告诉他,我已设法将突厥大军拖住在此地两日,让他趁机率领大军将突厥人围歼在此。”
安排好一伍的三名虎卫后,厉延贞转头看向另外两名虎卫,语重心长地说:“两位兄弟,就辛苦你们陪我留在这突厥大营了。我们在此地再待上一日,等待援军将突厥大营围困起来。待到明日夜里,我们再设法逃离这突厥大营。”
“阿郎啊,你留在这里实在是太危险啦!一旦援军合围过来,突厥人恐怕会对你下狠手啊!”黄四郎满脸愁容,忧心忡忡地说道。他的声音中透露出对厉延贞安危的深深担忧,似乎已经预见到了可能发生的可怕后果。
然而,厉延贞却显得异常镇定,他抬手拦住了黄四郎,示意他不要再说下去。“默啜现在最想要的就是粮草,在他没有亲眼见到粮草之前,是绝对不会对我们轻易动手的。”厉延贞的语气坚定而自信,仿佛对局势有着清晰的判断。
接着,他继续说道:“你们放心离开就好,只要能将军情及时地传递给郭总管,这个险就值得去冒。我现在绝对不能离开,因为默啜正是因为有所怀疑,才会派骨咄禄巴什前来拦截我。我要是现在走了,肯定会引起默啜的警觉,甚至可能导致他随时撤军。所以,你们只管按照我的吩咐去做,不必为我的安危担忧。毕竟,我身边还有两位兄弟一同随行呢。”
厉延贞的态度异常坚决,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黄四郎他们见状,也明白再劝下去恐怕也是徒劳无益。无奈之下,他们只能遵从厉延贞的命令,尽快离开突厥大营,将突厥大军的情况火速送回给郭澄。
在将黄四郎一伍的三名虎卫成功护送出生突厥大营后,厉延贞稍稍松了一口气。他知道,这次任务虽然完成了,但接下来还有更多的挑战等待着他。
厉延贞带领着二伍的两名虎卫,迅速返回自己的营帐。一进入营帐,他就看到了骨咄禄巴什正坐在那里,桌上摆满了美酒佳肴。
“哈哈,卢郎将,你可算回来了!”骨咄禄巴什热情地迎接道。
厉延贞微微一笑,坐下来与骨咄禄巴什相对而坐。为了打消默啜对自己的怀疑,让他完全放下心来,厉延贞决定与骨咄禄巴什在营帐中痛饮一番。
两人一边喝酒,一边谈笑风生,气氛十分融洽。厉延贞故意表现出对突厥文化的浓厚兴趣,不断向骨咄禄巴什请教各种问题,而骨咄禄巴什也乐于分享自己的知识和经验。
就这样,厉延贞和骨咄禄巴什在营帐里畅饮了一整夜,直到两人都喝得酩酊大醉。他们的欢声笑语在营帐中回荡,仿佛忘记了周围的一切。
然而,厉延贞和骨咄禄巴什在营帐中痛饮的情况,并没有逃过默啜的眼线。那些负责监视厉延贞的突厥亲卫,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并及时禀报给了默啜。
默啜得知厉延贞并没有离开大营的意思,反而与骨咄禄巴什痛饮了一夜,心中的疑虑渐渐消散。他觉得厉延贞似乎真的只是来与他们交流的,并没有什么其他的企图。
不过,尽管对厉延贞完全放心下来,默啜心中的忧虑却并没有消除。就在当天夜里子时左右,一件让他担忧的事情发生了——大周的援军突然出现在了他们的后方!
这些大周援军趁着夜色的掩护,悄悄地摸到了突厥大营的后方,并对后营发起了一次猛烈的夜袭。突厥士兵们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打得措手不及,一时间营内陷入了混乱。
虽说默啜对大周援军的来袭早有防备,但后营最终还是未能幸免,遭受了大周援军的猛烈攻击。尽管后营没有被攻破,但仍有一百多名虎师勇士不幸阵亡。这对默啜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更令默啜忧心忡忡的是,这支大周援军仅仅只有五千人马,就已经给他带来如此大的压力。如果再持续两天,还不知道会有多少大周援军如潮水般涌来围攻他们。
次日,当默啜得知厉延贞醉酒的消息后,便毫不犹豫地将他完全抛诸脑后。因为此时,默啜的全部精力都集中在如何抵御大周援军的进攻上,根本无暇顾及其他。
整整一天,默啜都在紧张地指挥着战斗,与大周援军展开了激烈的对抗。他不断地调整战术,组织防御,力求抵挡住大周援军的猛烈攻势。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傍晚酉时左右,大周援军的进攻终于逐渐缓和下来。默啜见状,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他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然而,经过一整天的激战,默啜的心情却越发沉重起来。因为他发现,一天下来,大周援军的人数竟然源源不断地增加,将近七万之多!而且,这些大周援军已经将他们的撤军后路完全封堵,让他们陷入了绝境。
夜幕降临,王帐内的灯火摇曳,映照出默啜那张忧心忡忡的面庞。他凝视着案几上的烛火,心中却如被重石压住一般,沉重无比。
今夜,营中所剩的最后一点粮草即将耗尽,这意味着突厥大军将面临饥饿的威胁。按照他与厉延贞的约定,范阳卢氏的粮草要在明日才能运抵,但如今被大周军围困在此,默啜对能否顺利拿到这些粮草充满了疑虑。
焦虑如潮水般涌上心头,默啜再也无法在王帐中安坐。他站起身来,步履有些踉跄地从王帐后走了出去。亲卫们见状,急忙跟了上去,但却被默啜挥手拦下。
“不必跟随,我自有打算。”默啜的声音低沉而坚定。
他决定亲自前往厉延贞的营帐,去恳求那个范阳卢氏的人设法解决突厥大军粮草接应的问题。尽管这意味着他要放下自己突厥可汗的身份,甚至可能遭受屈辱,但默啜已经顾不得那么多了。
在夜色的掩护下,默啜独自一人走向厉延贞的营帐。他的步伐显得有些沉重,每一步都像是踩在刀尖上一般。然而,他的决心却没有丝毫动摇,因为他知道,只有这样,突厥大军才有可能度过眼前的难关。
尽管默啜曾亲口表示他们的粮草即将耗尽,才导致无法及时撤军,但厉延贞万万没有料到,实际情况竟然如此严峻。若不是如此,默啜又怎会为了确保自己能将粮草安全送达,而不惜采取这种变相软禁的手段呢?
事已至此,厉延贞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愈发重大。他必须尽快将突厥大军的消息传递出去,好让朔方军能够抓住时机,一举将默啜亲率的这一万多突厥精锐虎师歼灭于此。
然而,默啜派骨咄禄巴什前来,显然是有备而来。若是自己强行突围,先不说是否能够成功杀出重围,更关键的是,这势必会引起默啜的猜忌和警觉。一旦默啜心生疑虑,恐怕他会立刻下令撤军,如此一来,厉延贞的所有努力都将付诸东流。
这绝对不是厉延贞所期望看到的局面!他冒险出城混入这突厥大营,原本的目的确实是为了逼迫突厥人退兵。然而,那是在没有援军的情况下才不得不采取的策略。现在,周围的大周边军都正火速赶来增援,情况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既然如此,厉延贞就必须想方设法将突厥人全部困在这里,绝不能让他们逃脱。他要让这些突厥人尝到这次突袭朔方城所应付出的惨痛代价!
默啜既然有意让自己留下,那好,就如他所愿吧!只要能消除默啜的疑虑,成功将突厥大军拖住两日,哪怕是要冒一些风险,也是完全值得的。
在心中迅速权衡利弊并做出决定之后,厉延贞面带微笑,对着骨咄禄巴什说道:“骨咄禄将军,请您先到营帐里稍作歇息。待我把调粮的事情安排妥当之后,再与将军一同开怀畅饮,好好畅谈一番!”
骨咄禄巴什此时心中正暗自犯愁,不知道该如何开口才能将厉延贞留在大营之中。然而,令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厉延贞似乎根本就没有要离开的意思。
如此一来,骨咄禄巴什心头一直悬着的那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他也终于可以向大汗交差了。
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之后,骨咄禄巴什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他满心欢喜地迈着轻快的步伐走进了营帐之中。然而,厉延贞身边的虎卫们却心急如焚,他们深知留在这里的危险性。
“阿郎,您不能留在这里啊,太危险了!”一名虎卫焦急地喊道。
“是啊,阿郎,您必须立刻离开!”另一名虎卫也附和道。
看着这些一脸忧虑、围拢过来的虎卫们,厉延贞却显得格外镇定自若。他微笑着,从容不迫地向他们摆了摆手,然后压低声音说道:“都别急,谨言慎行,切莫让突厥人察觉到我们的异常。”
说罢,厉延贞谨慎地观察了一下周围的情况,确保没有突厥人靠近后,他才对五名虎卫下达了命令:“一伍三人,你们速速回城,将突厥大军断粮的消息禀报给郭总管。告诉他,我已设法将突厥大军拖住在此地两日,让他趁机率领大军将突厥人围歼在此。”
安排好一伍的三名虎卫后,厉延贞转头看向另外两名虎卫,语重心长地说:“两位兄弟,就辛苦你们陪我留在这突厥大营了。我们在此地再待上一日,等待援军将突厥大营围困起来。待到明日夜里,我们再设法逃离这突厥大营。”
“阿郎啊,你留在这里实在是太危险啦!一旦援军合围过来,突厥人恐怕会对你下狠手啊!”黄四郎满脸愁容,忧心忡忡地说道。他的声音中透露出对厉延贞安危的深深担忧,似乎已经预见到了可能发生的可怕后果。
然而,厉延贞却显得异常镇定,他抬手拦住了黄四郎,示意他不要再说下去。“默啜现在最想要的就是粮草,在他没有亲眼见到粮草之前,是绝对不会对我们轻易动手的。”厉延贞的语气坚定而自信,仿佛对局势有着清晰的判断。
接着,他继续说道:“你们放心离开就好,只要能将军情及时地传递给郭总管,这个险就值得去冒。我现在绝对不能离开,因为默啜正是因为有所怀疑,才会派骨咄禄巴什前来拦截我。我要是现在走了,肯定会引起默啜的警觉,甚至可能导致他随时撤军。所以,你们只管按照我的吩咐去做,不必为我的安危担忧。毕竟,我身边还有两位兄弟一同随行呢。”
厉延贞的态度异常坚决,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黄四郎他们见状,也明白再劝下去恐怕也是徒劳无益。无奈之下,他们只能遵从厉延贞的命令,尽快离开突厥大营,将突厥大军的情况火速送回给郭澄。
在将黄四郎一伍的三名虎卫成功护送出生突厥大营后,厉延贞稍稍松了一口气。他知道,这次任务虽然完成了,但接下来还有更多的挑战等待着他。
厉延贞带领着二伍的两名虎卫,迅速返回自己的营帐。一进入营帐,他就看到了骨咄禄巴什正坐在那里,桌上摆满了美酒佳肴。
“哈哈,卢郎将,你可算回来了!”骨咄禄巴什热情地迎接道。
厉延贞微微一笑,坐下来与骨咄禄巴什相对而坐。为了打消默啜对自己的怀疑,让他完全放下心来,厉延贞决定与骨咄禄巴什在营帐中痛饮一番。
两人一边喝酒,一边谈笑风生,气氛十分融洽。厉延贞故意表现出对突厥文化的浓厚兴趣,不断向骨咄禄巴什请教各种问题,而骨咄禄巴什也乐于分享自己的知识和经验。
就这样,厉延贞和骨咄禄巴什在营帐里畅饮了一整夜,直到两人都喝得酩酊大醉。他们的欢声笑语在营帐中回荡,仿佛忘记了周围的一切。
然而,厉延贞和骨咄禄巴什在营帐中痛饮的情况,并没有逃过默啜的眼线。那些负责监视厉延贞的突厥亲卫,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并及时禀报给了默啜。
默啜得知厉延贞并没有离开大营的意思,反而与骨咄禄巴什痛饮了一夜,心中的疑虑渐渐消散。他觉得厉延贞似乎真的只是来与他们交流的,并没有什么其他的企图。
不过,尽管对厉延贞完全放心下来,默啜心中的忧虑却并没有消除。就在当天夜里子时左右,一件让他担忧的事情发生了——大周的援军突然出现在了他们的后方!
这些大周援军趁着夜色的掩护,悄悄地摸到了突厥大营的后方,并对后营发起了一次猛烈的夜袭。突厥士兵们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打得措手不及,一时间营内陷入了混乱。
虽说默啜对大周援军的来袭早有防备,但后营最终还是未能幸免,遭受了大周援军的猛烈攻击。尽管后营没有被攻破,但仍有一百多名虎师勇士不幸阵亡。这对默啜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更令默啜忧心忡忡的是,这支大周援军仅仅只有五千人马,就已经给他带来如此大的压力。如果再持续两天,还不知道会有多少大周援军如潮水般涌来围攻他们。
次日,当默啜得知厉延贞醉酒的消息后,便毫不犹豫地将他完全抛诸脑后。因为此时,默啜的全部精力都集中在如何抵御大周援军的进攻上,根本无暇顾及其他。
整整一天,默啜都在紧张地指挥着战斗,与大周援军展开了激烈的对抗。他不断地调整战术,组织防御,力求抵挡住大周援军的猛烈攻势。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傍晚酉时左右,大周援军的进攻终于逐渐缓和下来。默啜见状,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他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然而,经过一整天的激战,默啜的心情却越发沉重起来。因为他发现,一天下来,大周援军的人数竟然源源不断地增加,将近七万之多!而且,这些大周援军已经将他们的撤军后路完全封堵,让他们陷入了绝境。
夜幕降临,王帐内的灯火摇曳,映照出默啜那张忧心忡忡的面庞。他凝视着案几上的烛火,心中却如被重石压住一般,沉重无比。
今夜,营中所剩的最后一点粮草即将耗尽,这意味着突厥大军将面临饥饿的威胁。按照他与厉延贞的约定,范阳卢氏的粮草要在明日才能运抵,但如今被大周军围困在此,默啜对能否顺利拿到这些粮草充满了疑虑。
焦虑如潮水般涌上心头,默啜再也无法在王帐中安坐。他站起身来,步履有些踉跄地从王帐后走了出去。亲卫们见状,急忙跟了上去,但却被默啜挥手拦下。
“不必跟随,我自有打算。”默啜的声音低沉而坚定。
他决定亲自前往厉延贞的营帐,去恳求那个范阳卢氏的人设法解决突厥大军粮草接应的问题。尽管这意味着他要放下自己突厥可汗的身份,甚至可能遭受屈辱,但默啜已经顾不得那么多了。
在夜色的掩护下,默啜独自一人走向厉延贞的营帐。他的步伐显得有些沉重,每一步都像是踩在刀尖上一般。然而,他的决心却没有丝毫动摇,因为他知道,只有这样,突厥大军才有可能度过眼前的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