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朔方北城外,一片肃杀之气弥漫。默啜身先士卒,亲自率领着五千名附离狼卫和八千名附卓鹰卫,如钢铁洪流一般列阵于朔方北城之下,严阵以待。
突厥大军的前方,熊熊燃烧着三堆篝火,火光冲天,照亮了这片寒冷的夜空。这三堆篝火并非随意点燃,而是默啜特意命人燃起的信号。在此前薛茂彦身处突厥大营时,默啜便已告知他这个信号的意义。
按照双方的约定,只要看到这三堆篝火燃起,北城的守将赵郡公李育就会毫不犹豫地打开城门,协助范阳卢氏的人将城内的粮草运送出来。而默啜所率领的这一万多精锐虎师,自然也不仅仅是为了那区区一些粮草。他真正的目标,是这座坚固的朔方城。
然而,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篝火已经熊熊燃烧了好一会儿,可城头上却依旧毫无动静。这异常的平静,让默啜心中不禁生出一丝疑虑。难道那个出现在汗帐的卢六,并非是范阳卢氏派去的人?这个疑问在他脑海中盘旋不去,让他开始重新审视整个计划。
篝火的火势逐渐变得微弱,仿佛是在预示着默啜心中的不安和焦虑。然而,城头上却依然毫无动静,这让默啜的心情愈发沉重。
他不禁开始怀疑自己是否真的上了汉人的当,一个堂堂的突厥大汗,竟然被大周的汉人,而且还是一个不知名的人给欺骗了!这种屈辱感对于默啜来说简直是无法忍受的。
怒火在他心中燃烧,如同被点燃的干柴一般,越烧越旺。默啜的脸色变得铁青,他周身散发出一种让人不敢轻易靠近的威严戾气。在这一刻,即便是他身边的亲信将领,也都不敢上前去触怒他,纷纷远远地躲避开来,生怕自己会成为默啜发泄怒火的对象。
就在默啜心中犹豫不决,不知道是否应该下令发起强攻的时候,突然,他身边的一个汉人书生打扮的人发出了一声惊呼:“大汗,快看!有人从城头下来了!”
这个书生似乎并不惧怕默啜的盛怒,在如此紧张的气氛下,他依然能够保持镇定,并敏锐地观察到城头的变化。而在默啜的怒火之中,还能安然无恙地呆在他身边的,恐怕也只有这个大周汉人模样的书生了。
若是厉延贞在此,目睹这个在默啜面前手摇麈尾、一副高人之态自居的家伙,定然会怒不可遏,径直上前啐他一脸。毕竟,无论在哪个时代,这种卑躬屈膝、卖国求荣的汉奸走狗都是令人不齿的存在。
更让人愤恨的是,这种毫无廉耻之心的东西,往往多是读书人。这恰好印证了那句“仗义多是屠狗辈,负心皆是读书人”。
而此刻站在默啜面前的这个人,名叫朱葱,本是武威郡一个不入品的教谕。去年突厥左蠡王袭扰武威时,不幸将他抓获,并将其带回部落为奴。
朱葱为了摆脱奴隶的悲惨命运,不惜主动向左蠡王献计献策。在他的谋划下,左蠡王多次成功攻下大周边堡。正因如此,朱葱不仅成功摆脱了奴隶的身份,还赢得了左蠡王的信任。
后来,默啜得知了朱葱的存在,对他的才智颇为赞赏。于是,默啜用五十匹珍贵的贺兰马,从左蠡王那里将朱葱换了过来。
自此,朱葱便成为了默啜身边的狗头军师,备受重用。默啜甚至还赐予他“中行説”的名号,沿用汉朝时期那个曾经投靠匈奴的中行説的名字。
朱葱这个人简直就是毫无廉耻可言!他在得到了默啜的赏识之后,竟然完全背弃了自己的祖宗,一门心思地想要帮助突厥攻打大周的疆土。这次突厥趁机进犯大周,背后的始作俑者就是他,他为默啜出谋划策,可谓是费尽心机。
不仅如此,他还从右蠡王那里得到了范阳卢氏的帮助,这一切都是出自他的手笔。他深知大周朝中士族门阀对女皇心怀不满,于是便趁机利用这一点,策划了一系列的阴谋。他先是建议突厥拿下朔方城,以此来威慑大周朝廷,这一主意完全就是朱葱想出来的。
毕竟朱葱身为大周的读书士人,对于士族门阀的情况自然是有所了解的。所以,当假扮成范阳卢氏卢六的薛茂彦在突厥汗帐中的表现引起默啜的一点怀疑时,朱葱却自以为是地肯定了薛茂彦的身份,这才让默啜完全相信了他。
然而,就在此刻,朱葱突然发出一声惊呼,这让正处于盛怒之中的默啜不由得一愣。他顺着朱葱所指的方向看去,只见两个鬼魅般的身影,正从城头角楼的隐蔽之处,被人用绳索吊篮缓缓地放了下来。
“去!将那两个人给朕带过来!”默啜的声音在身边周围回荡,带着无法遏制的怒意。他的双眼紧紧盯着那两个悄悄溜下来的身影,仿佛要将他们看穿。
默啜心中的怒火如同一座即将喷发的火山,而这两个人的出现,无疑是在火山口上又浇了一桶油。他不仅要严厉地盘问这两个人,还要让他们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如果他们的回答不能令他满意,默啜绝对不会手下留情,直接砍掉他们的脑袋,以泄心头之愤。
然而,对于默啜的性格,朱葱再了解不过。他深知默啜此刻的愤怒已经到了极点,很可能会不顾一切地杀掉这两个人。但朱葱却不能让默啜这样做,因为这两个人对于他们的计划至关重要。
朱葱看着默啜强压着怒火,低沉的声音中透露出丝丝杀意,心中不禁一紧。他知道,如果默啜真的杀了这两个人,那么他精心策划的计策恐怕就要彻底失败了。
朔方城内的守军虽然兵力不多,但朱葱清楚,一旦这两个人被杀,城中的内应很可能会因为恐惧而反水。到那时,他们想要强攻朔方城,恐怕只会白白增加伤亡,最终得不偿失。
而且,朱葱还知道,方圆百里内的城邑及堡垒边军,得知朔方城被围攻后,肯定会迅速增援过来。如果他们不能在大周援军抵达之前拿下朔方城,那么这场战争的胜负就难以预料了。
“大汗陛下!”朱葱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然后高声喊道,“请陛下暂且息怒!这两个人或许还有大用,杀了他们恐怕会坏了大事啊!”
城中一直没有任何风吹草动,这实在是有些反常。按常理来说,应该会有一些消息或者动静传出来才对。所以,朱葱心里暗自揣测,想必是城中发生了一些意外情况。而这两个人,毫无疑问,肯定是崔澄和卢业派来通报情况的使者。
朱葱深知朔方城的重要性,为了能够顺利攻下这座城池,他必须要保持冷静和理智。因此,他赶紧劝说默啜大汗,希望他能够暂时平息心头的怒火,不要因为一时的冲动而错失了这个难得的机会。毕竟,只要拿下朔方城,那么大汗想要做什么,恐怕就再也没有人能够阻挡了。
默啜本来正处于盛怒之中,但听到朱葱的这番话后,他的眉头微微一皱。然而,这种不悦的情绪转瞬即逝,他的脸上很快就浮现出了笑容,并对朱葱点了点头,表示赞同他的观点。
“中行说,你放心吧,朕自然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默啜说道,“只是,对于那个范阳卢六,朕还是有些疑虑。朕担心他并非真的是崔澄和卢业所派遣而来。”
朱葱听了默啜的话,不由得一愣。他没有想到默啜会对范阳卢六产生怀疑,这让他心中闪过一丝不安。不过,他很快就想起了自己曾经和卢业的那一次交谈,以及他对士族门阀的深入了解。这些回忆让他迅速恢复了镇定,心头的不安也随之烟消云散。
“大汗,您尽管放心好了。以微臣对汉人那些士族门阀的了解,他们在大周可是掌握着绝对的权势啊!就拿这朔方城的副将崔澄来说吧,他不也是他们的人吗?神都的女皇多次表现出想要打压士族门阀的意图,他们又怎么可能会坐以待毙呢?依微臣之见,恐怕这朔方城中的军权,早就已经被崔澄给牢牢地掌控住了,卢六又怎么可能是其他人能够随便派出来的呢?大汗您可千万不要忘记了,如果没有崔澄在暗中相助,咱们的大军又怎么可能如此轻而易举地从灵州那边悄无声息地杀过来呢?崔澄要是没有掌控朔方的军权,他又怎么能够做到这一点呢?”朱葱的这一番话,犹如醍醐灌顶一般,让原本就对这件事情没有太多怀疑的默啜,心里更加踏实了。
默啜听完之后,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他对朱葱的分析非常满意,不禁赞许地点点头,然后对朱葱夸赞道:“中行说啊,你可真是个有见识的读书人啊!果然比我们这些大老粗看得更加透彻啊!这次能够顺利拿下朔方,你可是立下了汗马功劳啊!等回到草原之后,朕一定会重重地赏赐你的!”
“臣,多谢陛下赞誉!”朱葱满脸喜色,难掩心中的兴奋之情,他急忙躬身施礼,向默啜俯身叩拜。这一拜,不仅是对默啜的尊重,更是他内心喜悦的一种外在表现。
事实上,默啜以天子称谓自称,这其中还有朱葱的一份功劳。朱葱深知,要想成就一番霸业,就必须要有一个能够统御天下的领袖。而默啜,正是他心目中的那个理想人选。
朱葱心中暗自思忖,自己的智谋并不亚于汉末的诸葛孔明,既然如此,那么他所辅佐的人,自然也应当是一个能够君临天下的皇帝。
正当朱葱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时,突然听到有人禀报:“大汗,人带过来了。”他赶忙从地上爬起来,定睛一看,只见几个亲卫押着两个人朝这边走来。
默啜听到声音,也将目光投向那两个人。火光映照下,他一眼就认出了其中一人,正是曾经出现在自己汗帐中的卢六。
突厥大军的前方,熊熊燃烧着三堆篝火,火光冲天,照亮了这片寒冷的夜空。这三堆篝火并非随意点燃,而是默啜特意命人燃起的信号。在此前薛茂彦身处突厥大营时,默啜便已告知他这个信号的意义。
按照双方的约定,只要看到这三堆篝火燃起,北城的守将赵郡公李育就会毫不犹豫地打开城门,协助范阳卢氏的人将城内的粮草运送出来。而默啜所率领的这一万多精锐虎师,自然也不仅仅是为了那区区一些粮草。他真正的目标,是这座坚固的朔方城。
然而,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篝火已经熊熊燃烧了好一会儿,可城头上却依旧毫无动静。这异常的平静,让默啜心中不禁生出一丝疑虑。难道那个出现在汗帐的卢六,并非是范阳卢氏派去的人?这个疑问在他脑海中盘旋不去,让他开始重新审视整个计划。
篝火的火势逐渐变得微弱,仿佛是在预示着默啜心中的不安和焦虑。然而,城头上却依然毫无动静,这让默啜的心情愈发沉重。
他不禁开始怀疑自己是否真的上了汉人的当,一个堂堂的突厥大汗,竟然被大周的汉人,而且还是一个不知名的人给欺骗了!这种屈辱感对于默啜来说简直是无法忍受的。
怒火在他心中燃烧,如同被点燃的干柴一般,越烧越旺。默啜的脸色变得铁青,他周身散发出一种让人不敢轻易靠近的威严戾气。在这一刻,即便是他身边的亲信将领,也都不敢上前去触怒他,纷纷远远地躲避开来,生怕自己会成为默啜发泄怒火的对象。
就在默啜心中犹豫不决,不知道是否应该下令发起强攻的时候,突然,他身边的一个汉人书生打扮的人发出了一声惊呼:“大汗,快看!有人从城头下来了!”
这个书生似乎并不惧怕默啜的盛怒,在如此紧张的气氛下,他依然能够保持镇定,并敏锐地观察到城头的变化。而在默啜的怒火之中,还能安然无恙地呆在他身边的,恐怕也只有这个大周汉人模样的书生了。
若是厉延贞在此,目睹这个在默啜面前手摇麈尾、一副高人之态自居的家伙,定然会怒不可遏,径直上前啐他一脸。毕竟,无论在哪个时代,这种卑躬屈膝、卖国求荣的汉奸走狗都是令人不齿的存在。
更让人愤恨的是,这种毫无廉耻之心的东西,往往多是读书人。这恰好印证了那句“仗义多是屠狗辈,负心皆是读书人”。
而此刻站在默啜面前的这个人,名叫朱葱,本是武威郡一个不入品的教谕。去年突厥左蠡王袭扰武威时,不幸将他抓获,并将其带回部落为奴。
朱葱为了摆脱奴隶的悲惨命运,不惜主动向左蠡王献计献策。在他的谋划下,左蠡王多次成功攻下大周边堡。正因如此,朱葱不仅成功摆脱了奴隶的身份,还赢得了左蠡王的信任。
后来,默啜得知了朱葱的存在,对他的才智颇为赞赏。于是,默啜用五十匹珍贵的贺兰马,从左蠡王那里将朱葱换了过来。
自此,朱葱便成为了默啜身边的狗头军师,备受重用。默啜甚至还赐予他“中行説”的名号,沿用汉朝时期那个曾经投靠匈奴的中行説的名字。
朱葱这个人简直就是毫无廉耻可言!他在得到了默啜的赏识之后,竟然完全背弃了自己的祖宗,一门心思地想要帮助突厥攻打大周的疆土。这次突厥趁机进犯大周,背后的始作俑者就是他,他为默啜出谋划策,可谓是费尽心机。
不仅如此,他还从右蠡王那里得到了范阳卢氏的帮助,这一切都是出自他的手笔。他深知大周朝中士族门阀对女皇心怀不满,于是便趁机利用这一点,策划了一系列的阴谋。他先是建议突厥拿下朔方城,以此来威慑大周朝廷,这一主意完全就是朱葱想出来的。
毕竟朱葱身为大周的读书士人,对于士族门阀的情况自然是有所了解的。所以,当假扮成范阳卢氏卢六的薛茂彦在突厥汗帐中的表现引起默啜的一点怀疑时,朱葱却自以为是地肯定了薛茂彦的身份,这才让默啜完全相信了他。
然而,就在此刻,朱葱突然发出一声惊呼,这让正处于盛怒之中的默啜不由得一愣。他顺着朱葱所指的方向看去,只见两个鬼魅般的身影,正从城头角楼的隐蔽之处,被人用绳索吊篮缓缓地放了下来。
“去!将那两个人给朕带过来!”默啜的声音在身边周围回荡,带着无法遏制的怒意。他的双眼紧紧盯着那两个悄悄溜下来的身影,仿佛要将他们看穿。
默啜心中的怒火如同一座即将喷发的火山,而这两个人的出现,无疑是在火山口上又浇了一桶油。他不仅要严厉地盘问这两个人,还要让他们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如果他们的回答不能令他满意,默啜绝对不会手下留情,直接砍掉他们的脑袋,以泄心头之愤。
然而,对于默啜的性格,朱葱再了解不过。他深知默啜此刻的愤怒已经到了极点,很可能会不顾一切地杀掉这两个人。但朱葱却不能让默啜这样做,因为这两个人对于他们的计划至关重要。
朱葱看着默啜强压着怒火,低沉的声音中透露出丝丝杀意,心中不禁一紧。他知道,如果默啜真的杀了这两个人,那么他精心策划的计策恐怕就要彻底失败了。
朔方城内的守军虽然兵力不多,但朱葱清楚,一旦这两个人被杀,城中的内应很可能会因为恐惧而反水。到那时,他们想要强攻朔方城,恐怕只会白白增加伤亡,最终得不偿失。
而且,朱葱还知道,方圆百里内的城邑及堡垒边军,得知朔方城被围攻后,肯定会迅速增援过来。如果他们不能在大周援军抵达之前拿下朔方城,那么这场战争的胜负就难以预料了。
“大汗陛下!”朱葱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然后高声喊道,“请陛下暂且息怒!这两个人或许还有大用,杀了他们恐怕会坏了大事啊!”
城中一直没有任何风吹草动,这实在是有些反常。按常理来说,应该会有一些消息或者动静传出来才对。所以,朱葱心里暗自揣测,想必是城中发生了一些意外情况。而这两个人,毫无疑问,肯定是崔澄和卢业派来通报情况的使者。
朱葱深知朔方城的重要性,为了能够顺利攻下这座城池,他必须要保持冷静和理智。因此,他赶紧劝说默啜大汗,希望他能够暂时平息心头的怒火,不要因为一时的冲动而错失了这个难得的机会。毕竟,只要拿下朔方城,那么大汗想要做什么,恐怕就再也没有人能够阻挡了。
默啜本来正处于盛怒之中,但听到朱葱的这番话后,他的眉头微微一皱。然而,这种不悦的情绪转瞬即逝,他的脸上很快就浮现出了笑容,并对朱葱点了点头,表示赞同他的观点。
“中行说,你放心吧,朕自然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默啜说道,“只是,对于那个范阳卢六,朕还是有些疑虑。朕担心他并非真的是崔澄和卢业所派遣而来。”
朱葱听了默啜的话,不由得一愣。他没有想到默啜会对范阳卢六产生怀疑,这让他心中闪过一丝不安。不过,他很快就想起了自己曾经和卢业的那一次交谈,以及他对士族门阀的深入了解。这些回忆让他迅速恢复了镇定,心头的不安也随之烟消云散。
“大汗,您尽管放心好了。以微臣对汉人那些士族门阀的了解,他们在大周可是掌握着绝对的权势啊!就拿这朔方城的副将崔澄来说吧,他不也是他们的人吗?神都的女皇多次表现出想要打压士族门阀的意图,他们又怎么可能会坐以待毙呢?依微臣之见,恐怕这朔方城中的军权,早就已经被崔澄给牢牢地掌控住了,卢六又怎么可能是其他人能够随便派出来的呢?大汗您可千万不要忘记了,如果没有崔澄在暗中相助,咱们的大军又怎么可能如此轻而易举地从灵州那边悄无声息地杀过来呢?崔澄要是没有掌控朔方的军权,他又怎么能够做到这一点呢?”朱葱的这一番话,犹如醍醐灌顶一般,让原本就对这件事情没有太多怀疑的默啜,心里更加踏实了。
默啜听完之后,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他对朱葱的分析非常满意,不禁赞许地点点头,然后对朱葱夸赞道:“中行说啊,你可真是个有见识的读书人啊!果然比我们这些大老粗看得更加透彻啊!这次能够顺利拿下朔方,你可是立下了汗马功劳啊!等回到草原之后,朕一定会重重地赏赐你的!”
“臣,多谢陛下赞誉!”朱葱满脸喜色,难掩心中的兴奋之情,他急忙躬身施礼,向默啜俯身叩拜。这一拜,不仅是对默啜的尊重,更是他内心喜悦的一种外在表现。
事实上,默啜以天子称谓自称,这其中还有朱葱的一份功劳。朱葱深知,要想成就一番霸业,就必须要有一个能够统御天下的领袖。而默啜,正是他心目中的那个理想人选。
朱葱心中暗自思忖,自己的智谋并不亚于汉末的诸葛孔明,既然如此,那么他所辅佐的人,自然也应当是一个能够君临天下的皇帝。
正当朱葱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时,突然听到有人禀报:“大汗,人带过来了。”他赶忙从地上爬起来,定睛一看,只见几个亲卫押着两个人朝这边走来。
默啜听到声音,也将目光投向那两个人。火光映照下,他一眼就认出了其中一人,正是曾经出现在自己汗帐中的卢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