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朔方两日(13)-《重生,开局在生死边缘》

  看着厉延贞一步步地朝自己走来,苏墨麟心中不禁涌起一股难以置信的感觉。他对这位年轻的天子特使并不陌生,因为他早已在幕府大帐中见过此人,也听说过他率领着一支千人规模的羽林禁军一同前来。然而,苏墨麟万万没有料到的是,郭澄竟然会派遣羽林卫来支援自己。

  “游击将军苏墨麟,拜见特使大人!”苏墨麟迅速将手中的环首刀递给身旁的士卒,然后恭恭敬敬地向厉延贞插手行礼。厉延贞的正式官职虽然只是低品的司刑寺评事,但他还有一个征事郎的散官头衔。尽管如此,与苏墨麟这位正五品的游击将军相比,厉延贞的官职显然要低得多。

  然而,厉延贞怀揣着皇帝陛下的圣旨,这让苏墨麟丝毫不敢怠慢。他深知这道圣旨的重要性,以及厉延贞所代表的皇帝权威。就在苏墨麟行礼之际,厉延贞快步上前,一把拖住苏墨麟,满脸真诚地说道:“苏将军莫要多礼,延贞实在受不起将军如此大礼啊!”

  话一说完,厉延贞便再次将目光投向城头上的景象。只见城头上到处都是血迹,仿佛整个城头都被鲜血染红了一般。幸存下来的守城士卒们,人数已经不足千人,而且每个人身上都或多或少地带着伤。可以想象,在之前的战斗中,他们经历了怎样的惨烈厮杀。

  厉延贞凝视着眼前的这一幕,心中不禁感叹,这西城的战斗竟然如此残酷。而苏墨麟能够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坚守到现在,实在是太不容易了。

  “苏将军,各位将士们,你们都辛苦了!”厉延贞突然高声喊道,声音在城头上回荡。他双手抱拳,向周围的守城士卒们深深地鞠了一躬,表示对他们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苏墨麟完全没有料到厉延贞会有这样的举动,他不禁有些惊讶。然而,在惊讶之余,他的心头却涌起一股暖流。厉延贞的这一举动,让他感受到了对方的真诚和善意,同时也对厉延贞产生了几分好感。

  “各位兄弟拼死守城,又怎么使不得?”厉延贞一脸诚恳地说道,他的声音铿锵有力,在城墙上回荡,仿佛能穿透每个人的耳膜,直达内心深处。

  “接下来,本官和这些羽林卫,将与诸位一同守护这道城墙。”厉延贞继续说道,他的目光扫视过每一个守城士卒的面庞,“本官在此郑重承诺,即便战至最后一兵一卒,我们也绝不后退一步!”

  他的话语如同重锤一般,狠狠地砸在每一个人的心上。原本有些麻木的守城士卒们,脸上渐渐浮现出一丝慰藉之色。他们知道,这位官员并非只是口头上的承诺,而是真正愿意与他们并肩作战,共赴生死。

  厉延贞之所以要说出如此一番言辞,其实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深知这些守城士卒对羽林禁卫心存疑虑,甚至可能对他们不信任。毕竟,羽林禁卫作为皇帝的亲军,平日里高高在上,与这些普通士卒接触较少。

  然而,在这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厉延贞明白,只有消除彼此之间的隔阂,才能让两支队伍真正团结一心,共同抵御外敌。因此,他毫不犹豫地许下这个承诺,以表明自己和羽林卫的决心。

  “众位将士,只要战事一开,若见到有任何羽林卫,甚至本官退却一步者,皆可当场斩之!”厉延贞的最后一句话,如同一道惊雷,在人群中引起轩然大波。

  这是一个极其严厉的军令,但同时也是一种信任的表达。厉延贞用这种方式告诉守城士卒们,他对羽林卫有着绝对的信心,相信他们不会临阵退缩。而对于守城士卒们来说,这个军令无疑是一种保障,让他们放心地与羽林卫并肩作战。

  有了这番话,厉延贞相信,一旦战斗打响,这两支队伍之间的隔阂将会烟消云散,他们将携手共进,共同守护这座城墙,守护身后的家园。

  “大人言重了,羽林卫可是天子的禁军啊,我们怎么会不信任呢!”苏墨麟自然深知厉延贞此举的深意,于是赶忙开口应和道。

  厉延贞闻言,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欣慰的笑容,他满意地看着苏墨麟,然后高声下令:“张恪,传我命令,让羽林卫立刻登上城墙!”

  “遵命!”张恪应声而动,他迅速插手行礼,领命后转身离去,有条不紊地指挥着羽林卫们登上城墙。羽林卫们训练有素,行动迅速,很快就登上了城墙,并按照张恪的指示,与守城的士卒们紧密配合,共同守护着这座城池。

  厉延贞在苏墨麟的陪同下,缓缓走上城楼,极目远眺,目光投向城外突厥大军的方向。此时,天色已经逐渐昏暗下来,夜幕笼罩着大地。然而,在远处的黑暗中,却有一片火光若隐若现。

  厉延贞定睛一看,只见那片火光正是突厥大军所点燃的篝火。点点火光在夜色中闪烁,仿佛夜空中的繁星一般。通过这些星星点点的火光,厉延贞可以大致估算出对面突厥大军的规模——不下八千人!

  厉延贞动作迅速地将苏墨麟拉到箭垛后面,然后挥手示意其他人赶紧退开。待周围都安静下来后,他才压低声音,一脸严肃地对苏墨麟说道:“苏将军,羽林卫派出的斥候已经成功地将突厥人的情况摸清楚了。我们现在所面对的突厥大军,可不是一般的队伍,而是默啜手下的虎师附离狼卫!”

  “什么?!”苏墨麟听到这个消息,心中猛地一震,忍不住失声惊叫起来。好在厉延贞对此早有预料,眼疾手快地一把捂住了他的嘴巴,才没有让他的惊叫声传出去。

  苏墨麟也很快意识到自己刚才的行为有些过于冲动和鲁莽了,但突厥虎师的消息实在是太惊人了,以至于他完全无法顾及这些。他稍稍平复了一下心情,满脸忧虑地看着厉延贞,问道:“大人,这个消息是否已经得到确切的证实?真的是附离狼卫吗?”

  厉延贞面色凝重地点了点头,语气肯定地回答道:“前去突厥大营打探消息的,乃是武周义从的统领薛茂彦。他巧妙地利用范阳卢氏的身份,成功地混入了突厥王帐,并当面见到了默啜。既然默啜就在眼前,那么附离狼卫的存在自然也是确凿无疑的了。”

  苏墨麟听完厉延贞的话后,脸色变得愈发凝重,他深深地叹了口气,那叹息声中充满了苦涩和无奈。他缓缓说道:“我就说今日攻城的突厥人为何如此凶悍,原来竟是他们的精锐亲卫——附离狼卫啊!这可真是个大麻烦。”

  苏墨麟的眉头紧紧皱起,他深知附离狼卫的厉害。这些突厥人不仅勇猛善战,而且训练有素,是突厥军队中的精英。面对这样强大的敌人,苏墨麟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无力感。

  他看着厉延贞,苦笑着说:“厉大人,你也知道,我们城中只有区区数千人,要想抵挡住附离狼卫的猛攻,守住朔方城,恐怕是难如登天啊!”

  厉延贞对于苏墨麟的消极态度并不感到意外,毕竟面对如此强敌,谁都会感到压力巨大。就连行军总管郭澄,在得知这个消息后,也是同样的反应。

  然而,厉延贞知道现在不能让苏墨麟就这样失去信心。他必须想办法让苏墨麟看到一丝希望,否则接下来的战斗恐怕会更加艰难。

  厉延贞定了定神,对苏墨麟说道:“将军,您先别气馁。虽然附离狼卫确实厉害,但我们也并非完全没有胜算。”

  厉延贞的安慰之语,并未使苏墨麟的态度有丝毫转变。他长叹一声,目光如炬地凝视着厉延贞,流露出一种深深的无奈和绝望。

  “大人啊,”苏墨麟缓缓说道,声音中透露出一丝无力,“若来犯者是突厥的豹师、鹰师,甚至是虎师的其他两卫,我们或许还能勉强支撑,坚守下去。然而,这次面对的可是默啜的亲卫——附离狼卫啊!他们的勇武之名,早已传遍天下,无需我多言。更要命的是,今日午后,突厥人竟然还运来了攻城器械!在如此强大的攻势面前,我们的兵力又如此悬殊,想要守住这朔方城,简直比登天还难啊!”

  说完,苏墨麟无奈地摇了摇头,似乎对守住城池已经不抱任何希望。

  面对苏墨麟的这番话,厉延贞并没有出言反驳。他静静地听着,脸上的表情始终如一,既没有显露出丝毫的畏惧,也没有表现出过度的自信。

  “苏将军所言极是,若是仅仅依靠将士们的血勇之气,就算是将城中所有守军都拼光,恐怕也难以守住此城。毕竟敌军来势汹汹,人数众多,且装备精良,若与之正面交锋,我们必然会处于下风。”厉延贞面色凝重地说道,“因此,此战若想取胜,就绝对不能继续硬拼下去,必须另寻他法。”

  苏墨麟闻听此言,心中豁然开朗,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曙光。他瞪大眼睛,紧紧地盯着厉延贞,满脸激动地问道:“特使大人,难道您已经有了应对之策?”

  厉延贞微微一笑,露出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他轻轻地点了点头,似乎对自己的计策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