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你娘的狗屁。”
“什么明军?”
“前明都亡了多少年了,还明军?”
哈士奇听到这句话后,直接上前一脚将那名说话的满人士卒踹翻,然后拔出了腰间佩刀,对着身后的一万清军喊道。
“将士们,建功立业就在今日。”
“随本将出城杀敌。”
“杀”
“杀”
“杀”
哈士奇身后的一万清军发出了震耳欲聋的吼声。
“大人…城门不能开啊!!!”
“外面…外面好多明军…”
“砰”
“给老子滚。”
“明军?”
“当年爷们八旗入关的时候,扬州城被杀得血流成河。”
“如今,不过是一些泥腿子穿了层军甲就把你们吓到了?”
“咱们是八旗,打的就是明军。”
“开城门。”
哈士奇直接下令开城门。
在他看来,外面的那些逆贼不过是倚仗火器之厉,自己带来的一万精锐可都是骑兵。
一个冲杀过去,对面自然会四散而逃。
这种事,他又不是没干过。
外面还在用炮火攻城的大明将士已经将攻城槌运到了城门外,正当他们准备撞门的时候,扬州城城门却忽然从内部打开。
接着,他们便看到大批的建奴骑兵从里面冲了出来。
一个个的手中拿着砍刀,嗷嗷直叫的往自己这边杀了过来。
明军:“送人头的来了?”
明军先是一愣,随后脸上露出狂喜的表情。
他们这次出征,足足有三百多万兵马。
而建奴才多少人,还不够这么多人分的。
这送上门的人头,不要白不要啊。
好嘛。
哈士奇带着身后的一万八旗冲出来后才发现,扬州城外黑压压一片,全是明军。
而且看着他的眼神,有些熟悉。
嗨,这不就是他平时看到那些泥腿子反清复明时候的眼神么?
哈士奇背后一凉,眼前的这些明军,看气势就跟以前遇到的反贼不一样。
而且对面的骑兵,目测便有数千了。
对面哪来那么多战马?
哈士奇脑海中闪过许多想法,可是身下战马却仍然往前冲去。
看着越来越近的明军,哈士奇猛的打了个寒颤。
他急忙勒紧马绳,止住了仍然往前疾奔的战马。
“他娘的,中计了,明军这是故意引咱们出城的。”
“快,回城。”
哈士奇身后的大清骑兵也是一样的表情,对面明军太多了。
莽撞了…莽撞了啊…
可是这个时候回头已经晚了,因为明军那边为了抢下这波人头,无数的骑兵已经往这边冲了过来。
两边直接交上手了。
刚一接触后,哈士奇便后悔了。
对面的哪儿是些泥腿子啊,分明就是精锐啊!!!
自己带来的这一万骑兵,与对面的明军骑兵就打了一个照面儿,直接损失了数百人啊。
“快…撤回城…嗬…”
“咻”
“噗通”
还没等哈士奇喊完,远处忽然飞来一支箭矢,直接射穿了哈士奇的脖子,后者捂着脖子,脸上满是不甘,就这样直接从马背上摔落。
明军阵营内,徐达放下了手中的弓箭,脸上表情十分平淡,似乎射杀了什么阿猫阿狗般。
看着大开的城门,徐达直接下令道。
“攻城。”
一个时辰,仅仅只花了一个时辰。
扬州城直接被明军攻破。
城内百姓早已躲进了家中,有胆子大点的还透过窗户缝隙往街道上看去。
当他们发现攻城额军队竟然全都留着长发,身着前明铠甲时,一个个脸色惨白。
反贼…是前明反贼啊…
当这些百姓们看着往日骑在他们头上拉屎的满人老爷,如死狗般被这些明军从府上拖出来,当街砍头时,心中激动无比。
而徐达早已让军中将士传檄扬州城百姓,大明回来了。
至于有多少人敢出来,那就不知道了。
毕竟大清一朝,每隔几年,便有人打着明朝的旗号反清复明。
造反的时候,口号喊的是无比响亮。
可是毫无意外的,最后都被大清出兵镇压了。
这些百姓们只想活着,没有人敢出来迎接大明王师。
徐达对此也并不在意。
这些汉人百姓被建奴嚯嚯了这么多年,恐惧都刻在骨子里了。
他只管让麾下将士不去扰民,然后全城搜捕建奴,将其拖出来当着躲在窗户后偷窥的百姓的面儿,直接斩首。
等到朱元璋等人入城的时候,扬州城内已经找不到一个活着的建奴了。
并且《割辫令》也颁布了下去。
扬州城内的汉人,留辫不留头。
面对这些被建奴驯化的汉人百姓,明军只能强行将其辫子割掉。
不从的直接当场斩杀。
每个时代都会有一些汉奸的,如今大明王师都打到了扬州城,你们作为汉人还留着建奴的鼠尾辫,是存心恶心他们么。
在留下五万人驻守扬州,其余的兵马去收复周围的城市后,朱元璋等人带着六十万骑兵一路往应天方向疾驰而去。
沿途也不是没有清军士兵出来阻挡。
可是毫不例外的全都被大明将士砍杀当场。
到了后面,明军复活归来的消息已经传遍了江南各地。
那些躲在暗处准备起兵反清的义士们,在收到消息后,纷纷响应。
并配合明军从内部将城门打开,大明将士收复城池的速度越来越快。
两天,仅仅两天,便将江南各地的城池全部收回。
应天府,城墙上,寒风呼啸。
此时正值冬季,即便是南方,气温也变得极低。
数十个穿着单薄棉衣的清军士兵正咬牙在上面巡逻着。
城外已经连夜挖好了战壕,放置了拒马栏。
“明军真…真的回来了么?”
“阿嚏…阿嚏…”
“你这不是废话么?”
“没听到扬州那边传回来的消息?”
“淮安城、扬州城都已经被明军占据了。”
“我听我七舅姥爷他女儿外甥的姐夫说,这次来的可不是那些反清复明的泥腿子,而是明太祖朱元璋显灵了啊!!!”
其他清军士卒还没从这位七舅姥爷他女儿外甥的姐夫与他是什么关系中反应过来,便被后面的那句话吸引了注意力。
“嘶”
“朱…朱元璋!!!”
“那个…俺想说…朱…朱元璋…是谁?”
正在交谈的几名清军士兵听到这句话后,全都扭头看向了说话的士兵。
被众人盯着的李二狗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一下。
“你们也知道…俺…俺没读过几年书…”
“这朱元璋是谁啊?”
有年长些的清军士兵叹了一口气,为其解释了一下。
“朱元璋,朱元璋他是咱们汉人的大英雄,也是明朝的开国皇帝。”
“嘶…明朝开国皇帝!!!”
“咳咳咳”
如此寒冷的季节,李二狗仍然倒吸了一口凉气。
结果自然是被这股寒气刺激的不断的咳嗽。
他虽然没读过书,但是开国皇帝这个词的含义他还是明白的。
猛人,绝对的猛人啊。
“那…咱们…怎么办?”
李二狗的语气有些犹豫。
“什么怎么办?”
“咱们是汉人啊!!!”
“对面的要真的是朱元璋,咱们难道帮这些满人打祖宗不成?”
“哈哈哈,李二狗,这话你也信。”
“那朱元璋都是几百年前的人了,喏,那边就是孝陵,朱元璋就躺在里面。”
有不信的清军嗤笑道。
“嘶…我…我说…”
“现在都别说什么朱元璋不朱元璋了,你们没发现…嘶…今年要比去年更冷了么…”
人群中,一个穿着破旧棉衣,上面满是补丁的清兵,不断的往冻的有些僵硬的手哈着气,试图暖和一下自己的手掌。
“是啊,李头儿,往年这个时候新的棉衣已经下来了,今年咋个回事嘛,这眼看着就快过年了,连饷银都还拖着没发。”
“就是,再不发饷银和棉衣,俺们一家老小怕是得活活冻死啊,”
“是啊,头儿,俺可是瞧见了,那些满人可是连年货都下来了。”
“咱们这些人虽然是绿营兵,命不值钱,但是皇帝老子还不差饿兵啊。”
“咱们都死了,谁给他们守城,让那些满人老爷自己来?”
有清军士兵不满的看着自己的上官。
被唤作李头儿的队长看着身后一张张冻的发青的脸庞无奈叹道。
“兄弟们,我问过了上官,去年朝廷刚平定大小金川,国库暂时有些困难,这月的饷银,会在年后补上,并且,朝廷答应给咱们多发半个月的饷银作为弥补。”
“什么?”
“多发半个月饷银?”
“这是真的么?”
“如果是真的,那咱们勒紧裤腰带,再忍段时间也不是不行。”
听到了李头儿的话后,这些巡逻的清兵们心中的不满稍去几分。
毕竟当兵不就是为了那点饷银和管吃管喝么。
“李头儿,咱们绿营的饷银拖着不发,他们那些满人、汉八旗的饷银却提前发了,今年年岁不好,地里也没多少收成,俺家里五口人就等着这点钱过年呢。”
“他们满人的命是命,咱们绿营的命就不是命了么?”
有家里十分困难的清兵听到李头儿的话后,直接将埋藏心底的怨气爆发出来了。
“王顺,你小点儿声。”
“这话是能随便说的么?”
其他的清兵听到这里后,急忙捂住了他的嘴巴。
“王顺,我刚刚说的不够清楚是么?”
“饷银,朝廷会发的。”
“现在朝廷困难,年后补发,到时候多发半个月的饷银,这段时间咱们先咬牙度过去。”
“你家里困难,其他人家里就好过了么?”
“再让我听到你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你身上这层皮就别穿了。”
“这一两银子,你先拿回去应急,发了饷银再还我。”
李头儿家里也不太好过,但是上面下了命令,他也没办法,还好平日里他攒了一些银子,过完这个年还是可以的。
他看了一眼王顺身上那满是破洞的衣服,从怀里掏出了一两碎银放在了他满是冻疮的手上。
“李头儿…这…我…我不能要您的钱…”
王顺本来还有些气愤,可是看到李头儿递过来的钱,眼睛都有些湿润。
“叫你拿着你就拿着,多大个人了,还流眼泪,少他娘的跟老子来这一套。”
李头儿呵斥道。
“是。”
其他清军对此早已见怪不怪了,李头儿这个人嘴巴虽然有些毒,可是做人没话说,兄弟们都服他。
队伍继续在城墙上巡逻着。
“坚持一下,这一圈走完了,咱们就回房间休息去。”
李头儿看着漆黑的夜色,回头叮嘱道。
“明白。”
踏踏踏。
就在众人巡逻完毕,准备交班休息的时候,城外隐约传来一阵震动声。
“你们听到什么声音没有?”
李头儿耳朵一动,但是脸上却有些疑惑。
“什么声音?”
“没听到啊,李头儿,你听到啥了?”
其余的清军士兵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轰隆隆。
踏踏踏。
声音越来越近,似乎还有车轮滚动的声音。
这次,城墙上的这些巡逻的清军士兵们听的一清二楚。
“李头儿,声音好像是从那边传过来的。”
有清军士兵指着城外一处方向提醒道。
众人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漆黑的夜晚,视力受限,看的不太清楚。
李头儿眯着眼睛瞅了一会儿,黑暗中,一股无形的压力从那边传来,隐约还有一丝火光。
李头儿似乎看到了什么,瞳孔吓得一缩,整个人也不断的后退。
“怎么了,李头?”
“那边是有什么东西么?”
“快…去给城门加固。”
“敌…敌袭…”
李头儿嘴唇有些发白,哆嗦了半天才说完这句话。
他刚刚似乎瞧见了,有大批的军队正往这边进军。
但是他有些怀疑是自己看错了。
事实证明,他看到的一点都没错。
就这么一会儿功夫,城外亮起了无数的火光,透过光亮,城墙上的众人才发现。
城墙下不知何时,已经站满了穿着前明铠甲的军队,人数最少三万以上。
最前方黑压压一片,赫然是骑兵,最让他们吃惊的是,骑兵后面挂着的龙纛,他们虽然见识不多,可是旗帜上的龙形图案,在火光的照耀下,异常显眼啊。
踏踏踏。
就在城墙上众人惊疑不定的时候,下方明军的阵营,一个穿着龙袍的中年男人骑马来到了阵前。
看着应天府城墙上的众人,朗声道。
“咱,朱元璋,大明开国皇帝,今日来此,不为别的,建奴窃居我大明江山社稷,咱是回来再造山河的。”
“咱不知道你们当中有多少汉人,多少女真人。”
“咱是汉人的皇帝,自然要为汉人做主。”
“今日一战,弃械投降者,既往不咎。”
“执迷不悟的,回去告诉乾隆,就说咱朱元璋,回来了!”
“什么明军?”
“前明都亡了多少年了,还明军?”
哈士奇听到这句话后,直接上前一脚将那名说话的满人士卒踹翻,然后拔出了腰间佩刀,对着身后的一万清军喊道。
“将士们,建功立业就在今日。”
“随本将出城杀敌。”
“杀”
“杀”
“杀”
哈士奇身后的一万清军发出了震耳欲聋的吼声。
“大人…城门不能开啊!!!”
“外面…外面好多明军…”
“砰”
“给老子滚。”
“明军?”
“当年爷们八旗入关的时候,扬州城被杀得血流成河。”
“如今,不过是一些泥腿子穿了层军甲就把你们吓到了?”
“咱们是八旗,打的就是明军。”
“开城门。”
哈士奇直接下令开城门。
在他看来,外面的那些逆贼不过是倚仗火器之厉,自己带来的一万精锐可都是骑兵。
一个冲杀过去,对面自然会四散而逃。
这种事,他又不是没干过。
外面还在用炮火攻城的大明将士已经将攻城槌运到了城门外,正当他们准备撞门的时候,扬州城城门却忽然从内部打开。
接着,他们便看到大批的建奴骑兵从里面冲了出来。
一个个的手中拿着砍刀,嗷嗷直叫的往自己这边杀了过来。
明军:“送人头的来了?”
明军先是一愣,随后脸上露出狂喜的表情。
他们这次出征,足足有三百多万兵马。
而建奴才多少人,还不够这么多人分的。
这送上门的人头,不要白不要啊。
好嘛。
哈士奇带着身后的一万八旗冲出来后才发现,扬州城外黑压压一片,全是明军。
而且看着他的眼神,有些熟悉。
嗨,这不就是他平时看到那些泥腿子反清复明时候的眼神么?
哈士奇背后一凉,眼前的这些明军,看气势就跟以前遇到的反贼不一样。
而且对面的骑兵,目测便有数千了。
对面哪来那么多战马?
哈士奇脑海中闪过许多想法,可是身下战马却仍然往前冲去。
看着越来越近的明军,哈士奇猛的打了个寒颤。
他急忙勒紧马绳,止住了仍然往前疾奔的战马。
“他娘的,中计了,明军这是故意引咱们出城的。”
“快,回城。”
哈士奇身后的大清骑兵也是一样的表情,对面明军太多了。
莽撞了…莽撞了啊…
可是这个时候回头已经晚了,因为明军那边为了抢下这波人头,无数的骑兵已经往这边冲了过来。
两边直接交上手了。
刚一接触后,哈士奇便后悔了。
对面的哪儿是些泥腿子啊,分明就是精锐啊!!!
自己带来的这一万骑兵,与对面的明军骑兵就打了一个照面儿,直接损失了数百人啊。
“快…撤回城…嗬…”
“咻”
“噗通”
还没等哈士奇喊完,远处忽然飞来一支箭矢,直接射穿了哈士奇的脖子,后者捂着脖子,脸上满是不甘,就这样直接从马背上摔落。
明军阵营内,徐达放下了手中的弓箭,脸上表情十分平淡,似乎射杀了什么阿猫阿狗般。
看着大开的城门,徐达直接下令道。
“攻城。”
一个时辰,仅仅只花了一个时辰。
扬州城直接被明军攻破。
城内百姓早已躲进了家中,有胆子大点的还透过窗户缝隙往街道上看去。
当他们发现攻城额军队竟然全都留着长发,身着前明铠甲时,一个个脸色惨白。
反贼…是前明反贼啊…
当这些百姓们看着往日骑在他们头上拉屎的满人老爷,如死狗般被这些明军从府上拖出来,当街砍头时,心中激动无比。
而徐达早已让军中将士传檄扬州城百姓,大明回来了。
至于有多少人敢出来,那就不知道了。
毕竟大清一朝,每隔几年,便有人打着明朝的旗号反清复明。
造反的时候,口号喊的是无比响亮。
可是毫无意外的,最后都被大清出兵镇压了。
这些百姓们只想活着,没有人敢出来迎接大明王师。
徐达对此也并不在意。
这些汉人百姓被建奴嚯嚯了这么多年,恐惧都刻在骨子里了。
他只管让麾下将士不去扰民,然后全城搜捕建奴,将其拖出来当着躲在窗户后偷窥的百姓的面儿,直接斩首。
等到朱元璋等人入城的时候,扬州城内已经找不到一个活着的建奴了。
并且《割辫令》也颁布了下去。
扬州城内的汉人,留辫不留头。
面对这些被建奴驯化的汉人百姓,明军只能强行将其辫子割掉。
不从的直接当场斩杀。
每个时代都会有一些汉奸的,如今大明王师都打到了扬州城,你们作为汉人还留着建奴的鼠尾辫,是存心恶心他们么。
在留下五万人驻守扬州,其余的兵马去收复周围的城市后,朱元璋等人带着六十万骑兵一路往应天方向疾驰而去。
沿途也不是没有清军士兵出来阻挡。
可是毫不例外的全都被大明将士砍杀当场。
到了后面,明军复活归来的消息已经传遍了江南各地。
那些躲在暗处准备起兵反清的义士们,在收到消息后,纷纷响应。
并配合明军从内部将城门打开,大明将士收复城池的速度越来越快。
两天,仅仅两天,便将江南各地的城池全部收回。
应天府,城墙上,寒风呼啸。
此时正值冬季,即便是南方,气温也变得极低。
数十个穿着单薄棉衣的清军士兵正咬牙在上面巡逻着。
城外已经连夜挖好了战壕,放置了拒马栏。
“明军真…真的回来了么?”
“阿嚏…阿嚏…”
“你这不是废话么?”
“没听到扬州那边传回来的消息?”
“淮安城、扬州城都已经被明军占据了。”
“我听我七舅姥爷他女儿外甥的姐夫说,这次来的可不是那些反清复明的泥腿子,而是明太祖朱元璋显灵了啊!!!”
其他清军士卒还没从这位七舅姥爷他女儿外甥的姐夫与他是什么关系中反应过来,便被后面的那句话吸引了注意力。
“嘶”
“朱…朱元璋!!!”
“那个…俺想说…朱…朱元璋…是谁?”
正在交谈的几名清军士兵听到这句话后,全都扭头看向了说话的士兵。
被众人盯着的李二狗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一下。
“你们也知道…俺…俺没读过几年书…”
“这朱元璋是谁啊?”
有年长些的清军士兵叹了一口气,为其解释了一下。
“朱元璋,朱元璋他是咱们汉人的大英雄,也是明朝的开国皇帝。”
“嘶…明朝开国皇帝!!!”
“咳咳咳”
如此寒冷的季节,李二狗仍然倒吸了一口凉气。
结果自然是被这股寒气刺激的不断的咳嗽。
他虽然没读过书,但是开国皇帝这个词的含义他还是明白的。
猛人,绝对的猛人啊。
“那…咱们…怎么办?”
李二狗的语气有些犹豫。
“什么怎么办?”
“咱们是汉人啊!!!”
“对面的要真的是朱元璋,咱们难道帮这些满人打祖宗不成?”
“哈哈哈,李二狗,这话你也信。”
“那朱元璋都是几百年前的人了,喏,那边就是孝陵,朱元璋就躺在里面。”
有不信的清军嗤笑道。
“嘶…我…我说…”
“现在都别说什么朱元璋不朱元璋了,你们没发现…嘶…今年要比去年更冷了么…”
人群中,一个穿着破旧棉衣,上面满是补丁的清兵,不断的往冻的有些僵硬的手哈着气,试图暖和一下自己的手掌。
“是啊,李头儿,往年这个时候新的棉衣已经下来了,今年咋个回事嘛,这眼看着就快过年了,连饷银都还拖着没发。”
“就是,再不发饷银和棉衣,俺们一家老小怕是得活活冻死啊,”
“是啊,头儿,俺可是瞧见了,那些满人可是连年货都下来了。”
“咱们这些人虽然是绿营兵,命不值钱,但是皇帝老子还不差饿兵啊。”
“咱们都死了,谁给他们守城,让那些满人老爷自己来?”
有清军士兵不满的看着自己的上官。
被唤作李头儿的队长看着身后一张张冻的发青的脸庞无奈叹道。
“兄弟们,我问过了上官,去年朝廷刚平定大小金川,国库暂时有些困难,这月的饷银,会在年后补上,并且,朝廷答应给咱们多发半个月的饷银作为弥补。”
“什么?”
“多发半个月饷银?”
“这是真的么?”
“如果是真的,那咱们勒紧裤腰带,再忍段时间也不是不行。”
听到了李头儿的话后,这些巡逻的清兵们心中的不满稍去几分。
毕竟当兵不就是为了那点饷银和管吃管喝么。
“李头儿,咱们绿营的饷银拖着不发,他们那些满人、汉八旗的饷银却提前发了,今年年岁不好,地里也没多少收成,俺家里五口人就等着这点钱过年呢。”
“他们满人的命是命,咱们绿营的命就不是命了么?”
有家里十分困难的清兵听到李头儿的话后,直接将埋藏心底的怨气爆发出来了。
“王顺,你小点儿声。”
“这话是能随便说的么?”
其他的清兵听到这里后,急忙捂住了他的嘴巴。
“王顺,我刚刚说的不够清楚是么?”
“饷银,朝廷会发的。”
“现在朝廷困难,年后补发,到时候多发半个月的饷银,这段时间咱们先咬牙度过去。”
“你家里困难,其他人家里就好过了么?”
“再让我听到你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你身上这层皮就别穿了。”
“这一两银子,你先拿回去应急,发了饷银再还我。”
李头儿家里也不太好过,但是上面下了命令,他也没办法,还好平日里他攒了一些银子,过完这个年还是可以的。
他看了一眼王顺身上那满是破洞的衣服,从怀里掏出了一两碎银放在了他满是冻疮的手上。
“李头儿…这…我…我不能要您的钱…”
王顺本来还有些气愤,可是看到李头儿递过来的钱,眼睛都有些湿润。
“叫你拿着你就拿着,多大个人了,还流眼泪,少他娘的跟老子来这一套。”
李头儿呵斥道。
“是。”
其他清军对此早已见怪不怪了,李头儿这个人嘴巴虽然有些毒,可是做人没话说,兄弟们都服他。
队伍继续在城墙上巡逻着。
“坚持一下,这一圈走完了,咱们就回房间休息去。”
李头儿看着漆黑的夜色,回头叮嘱道。
“明白。”
踏踏踏。
就在众人巡逻完毕,准备交班休息的时候,城外隐约传来一阵震动声。
“你们听到什么声音没有?”
李头儿耳朵一动,但是脸上却有些疑惑。
“什么声音?”
“没听到啊,李头儿,你听到啥了?”
其余的清军士兵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轰隆隆。
踏踏踏。
声音越来越近,似乎还有车轮滚动的声音。
这次,城墙上的这些巡逻的清军士兵们听的一清二楚。
“李头儿,声音好像是从那边传过来的。”
有清军士兵指着城外一处方向提醒道。
众人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漆黑的夜晚,视力受限,看的不太清楚。
李头儿眯着眼睛瞅了一会儿,黑暗中,一股无形的压力从那边传来,隐约还有一丝火光。
李头儿似乎看到了什么,瞳孔吓得一缩,整个人也不断的后退。
“怎么了,李头?”
“那边是有什么东西么?”
“快…去给城门加固。”
“敌…敌袭…”
李头儿嘴唇有些发白,哆嗦了半天才说完这句话。
他刚刚似乎瞧见了,有大批的军队正往这边进军。
但是他有些怀疑是自己看错了。
事实证明,他看到的一点都没错。
就这么一会儿功夫,城外亮起了无数的火光,透过光亮,城墙上的众人才发现。
城墙下不知何时,已经站满了穿着前明铠甲的军队,人数最少三万以上。
最前方黑压压一片,赫然是骑兵,最让他们吃惊的是,骑兵后面挂着的龙纛,他们虽然见识不多,可是旗帜上的龙形图案,在火光的照耀下,异常显眼啊。
踏踏踏。
就在城墙上众人惊疑不定的时候,下方明军的阵营,一个穿着龙袍的中年男人骑马来到了阵前。
看着应天府城墙上的众人,朗声道。
“咱,朱元璋,大明开国皇帝,今日来此,不为别的,建奴窃居我大明江山社稷,咱是回来再造山河的。”
“咱不知道你们当中有多少汉人,多少女真人。”
“咱是汉人的皇帝,自然要为汉人做主。”
“今日一战,弃械投降者,既往不咎。”
“执迷不悟的,回去告诉乾隆,就说咱朱元璋,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