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收复汴京城,带兵北狩-《我嘉靖皇帝,成功修仙很合理吧》

  “大元帅,快…进城。”

  有金军士兵飞快的策马从城内跑出,然后拉起完颜宗弼便往城内飞驰而去。

  不知道为什么,后方宋军的弓箭手只是静静的看着完颜宗弼他们入城,没有将弓箭射出。

  而宋军大部队们已经快冲到了城门前。

  “快…关城门。”

  带着完颜宗弼回到汴京城内的金军士兵们急忙吼道。

  吱呀。

  两边的士兵一起发力,厚重的城门一点一点的往内闭合。

  “咻”

  宋军阵营,一杆长枪飞一般的射进了城门,将两名正在关闭城门的金军士兵扎成了串串。

  出手之人正是岳云。

  “随我杀进去。”

  岳云身披银甲骑在战马上,一马当先的往城门处冲去。

  而后方阵营内,宋军的神机营部队已经调整好了大炮的方向。

  对准了汴京城的城头直接点燃了引线。

  一时间,炮火轰鸣。

  无数的炮弹往城墙上飞了过去。

  还在城墙上驻守的金军士兵们只看到一片黑漆漆的东西朝他们飞来。

  有士兵本能感觉到不对,举起了手中的盾牌,试图挡住这些黑色的物体。

  可是当他们的盾牌与那些黑色物体接触的那一刻,剧烈的爆炸声响彻了整个汴京城墙头。

  举盾抵挡的金国士兵们连人带盾牌都被炸飞了出去。

  “啊”

  越来越多的金国士兵们被火炮炸伤,城墙上化成了一片火海。

  整个汴京城城头都被火炮的硝烟笼罩。

  而城门处,岳云已经身先士卒的杀了进去。

  在用战马撞飞了两名试图攻击他的金军士兵后,岳云从地上的尸体上拔出了自己的长枪。

  随手甩去枪尖的鲜血,看着眼前朝着他冲过来的金军士兵,岳云丝毫不慌。

  一枪挑死最前面的金军后,岳云如虎入狼群般,大杀特杀。

  后方的骑兵部队也在这个时候赶到了。

  城墙上,炮火轰鸣。

  城门内,鲜血遍地。

  而坐镇中军的曹彬,正不急不慢的看着手中的舆图。

  一旁的岳飞正指着舆图上的地理位置跟曹彬说些什么。

  “曹帅,待汴京拿下后,咱们便可从蔡州城入手,一路北上,直取金国会宁府。”

  “蔡州城是何人驻守?又有多少兵马?”

  曹彬绝口不提汴京城,似乎在他的眼中,拿下汴京城轻而易举。

  不过事实也正是这样。

  完颜宗弼在被金国士兵带回城内后,便找上了完颜察哈木接管了汴京城军防,将残余的数千兵力集中后,准备趁乱出城逃跑。

  至于那个开口劝阻完颜察哈木,不让完颜宗弼入城的副将。

  完颜宗弼给他调拨了一千宋军俘虏,让他带着一些人去城门处增援。

  副将明知此次任务必死,看着完颜宗弼那一副你不配合我就对你军法处置的表情,副将无法拒绝。

  最后只能带着一干宋军俘虏,前往城门处增援。

  “蔡州城是完颜宗弼的族侄完颜爽驻守,兵马约莫在一万。”

  岳飞在脑海中把情报过了一遍后,说给曹彬听。

  “嗯,传令下去,停止开火,让重甲兵入城,如无特殊变故,便按照之前推演的方案行事,尽快将汴京城拿下。”

  曹彬有些心疼的看了一眼远处冒烟的城墙头。

  “是。”

  岳飞退了下去。

  收到命令的重步兵们开始往汴京城的方向进军了。

  虽然曹彬因为心疼自家城墙而停止了使用火炮进行攻城。

  但是上百门威武大将军火炮,伤害惊人。

  汴京城的城墙虽然比一般城池要更为坚固,但是也抵挡不住这么多的火炮齐射。

  此时的汴京城墙头上,早已化作一片火海。

  四处可见金国士兵们的残肢断臂。

  侥幸未死,逃过一劫的完颜宗弼看着面前士气低落的数千士兵们,心中长叹一声后,趁着副将带人吸引岳云注意力的时候,完颜宗弼带着剩余的四千金国士兵。从另一端的南门逃窜了过去。

  ((???`*)坚持不住了,快睡过去了,晚点补上,大宋这个副本马上完结,换换朝代,土豆君洗个澡先睡了,晚点补文,宝子们别等了)

  一路上顺利无阻的来到了南门,看着前方的城门,完颜宗弼脸色一喜。

  随即让人打开城门,然后带着麾下的兵马往外冲了出去。

  可是还没等他跑出多远,周围忽然响起一阵震耳欲聋的马蹄声。

  接着,大批的宋军骑兵将完颜宗弼等人给团团围住。

  看着宋军领头的人,完颜宗弼的脸色黑如锅底。

  正是守候多时的杨业。

  “岳飞说你这个金狗一定会不老实,让本将带兵守在这里,嘿嘿,还真让本将把你逮着了。”

  手持长枪,一身军胄的杨业看着面前的完颜宗弼,咧嘴一笑。

  “儿郎们,随本帅杀出去。”

  完颜宗弼知道现在回去也是死路一条,索性放手一搏,带着身边的骑兵,打算冲阵了。

  “重盾兵,列阵。”

  而杨业对完颜宗弼的打算似乎早有预料,直接下令让后方的重盾兵结阵。

  踏踏踏。

  宋军这边转换阵型,骑兵身后的重甲盾兵将盾牌竖起,手中的长枪向前伸出,用以抵挡骑兵。

  “杀”

  而宋军的骑兵们也已经拿出武器,向着对面的金军骑兵冲了过去。

  很快,两边的骑兵便撞在了一起,双方互有损伤,不断的有骑兵如下饺子般从战马上跌落。

  几轮冲锋下去,金国那边还骑在马背上的人已经所剩无几。

  反观宋军这边,损伤不过一成罢了。

  而杨业已经手持长枪朝着完颜宗弼杀了过去。

  “当。”

  完颜宗弼手中同样拿着长枪,架住杨业的枪刃。

  两人就这样骑在马背上打了起来,金军那边因为刚刚在主城门那边被宋军那种召唤天雷的武器打的战意十不存一。

  如今逃跑的时候,又遇上了阻截的宋军。

  一轮交锋下来,越来越多的金军士兵被斩杀当场。

  而南城门那边忽然传来一阵震动声。

  有金军士兵回头看去,原来是攻入城门的宋军追了过来。

  很快,城内与城外的宋军合力,以轻伤的代价将完颜宗弼带出来的数千金军给屠戮殆尽。

  而完颜宗弼也因为分神露出了破绽,被杨业一枪挑飞,摔下马去。

  还没等完颜宗弼从地上挣扎爬起,一股冰冷的感觉从脖颈间传来。

  然后完颜宗弼只觉得天地一阵倒转,视线不断的变幻。

  最后一幕见到的是一个熟悉的无头背影。

  “那…那是本帅…”

  而杨业则是长枪往地上一挑,完颜宗弼的头颅便从地上飞起,落入了他的手中。

  杨业嫌弃的看了一眼手中还在滴血的头颅,将其往聚集过来的将士那边抛了过去。

  后方跟过来的将士顺手接住。

  “斩下这些金狗的头颅,筑成京观。”

  “是,将军。”

  汴京城那边的战斗也已经结束了,守将完颜察哈木被岳云一枪捅死。

  其余的金军士兵看到主将已死,纷纷弃械投降。

  可是等待他们的不是俘虏的待遇,而是排着队被宋军砍下头颅,筑成京观。

  在汴京城城门打开的那一刻,便已注定了金军的败亡。

  攻城战最为艰难,一旦攻城成功,战斗便由攻城战转为巷战。

  巧的是,这次跟随大军出征的是那些开宝年的老兵,对汴京城的各个街道熟悉无比。

  即使过去了百年,可是地形却是没什么变化的。

  以这些百战精锐的战斗力,打这些士气不存的金军,手拿把掐的好么。

  汴京城内不断的传来厮杀声、怒吼声与求饶声,直到后来慢慢的趋于安静。

  等到曹彬带兵入主汴京城的时候,整座汴京城内已经看不到一个活的金人了。

  曹彬对这个结果很是满意。

  在汴京城休整了半月,补充了一应粮草辎重。

  曹彬坐镇汴京,然后派出岳飞、韩世忠、杨业等人,率军往蔡州城去了,

  汴京城这边的战况被曹彬让人快马加鞭的送回临安。

  此刻的宋太祖赵匡胤正坐在大殿内处理政务,旁边有一名唇红齿白身穿淡白色常服的少年。

  “哼,赵构这个废物,大好的江山被他治理成这样。”

  宋太祖赵匡胤看着奏章上各处都需要拨款的内容,气的脸色都有些发青。

  绍兴年间,江南一带基本没有发生什么天灾,百姓的生活还算比较富足。

  那为什么这南面的江山里,如此多的官员上奏需要朝廷拨款救治难民呢?

  还不是宰相秦桧和怂包赵构这两人,畏惧金人过甚。

  即使前线岳飞将金军元帅完颜宗弼打的抱头鼠窜,后方大本营,怂包赵九妹在秦桧的拾掇下,一门心思的想要与金人议和。

  上赶着给金人送钱、送丝绸布匹、送牛羊的。

  这些钱从哪里来的?

  还不是从百姓的身上盘剥的。

  好不容易出了岳飞这么个能打的,大宋收复汴京有望,可是赵九妹这个怂包,只顾一己私欲,竟然召岳飞回来。

  好不容易收复的失地又被完颜宗弼带兵给占了回去。

  失陷地区的百姓们没有一个不恨赵九妹与秦桧的。

  现在好了,太祖皇帝显圣了,带兵收复了汴京城。

  汴京城大捷的消息已经传遍了整个临安城。

  百姓们听到这种振奋人心的好消息,无不弹冠相庆,恨不得给太祖皇帝立道长生牌位。

  他们却不知道,太祖皇帝赵匡胤正在皇宫内,毫无形象的破口大骂。

  赵构被宋太祖赵匡胤骂的一文不值,连废物都不如。

  一旁学习如何处理政务的赵昚则是眼观鼻,鼻观心,充耳不闻。

  这样的事情每天都会在他面前上演一回。

  也不知道是不是死去的亲爹保佑,太祖皇帝竟然显圣降临,还废掉了皇叔赵构的皇位,从宗室子弟中选中了自己,带到了身边亲自培养。

  当时接到宫内天使过来宣旨的时候,赵昚差点被这好消息激动的晕过去。

  泼天的富贵就这样砸到他头上了?

  自己这一脉可是太祖皇帝七世孙,太祖皇帝的嫡系血脉啊。

  苍天有眼啊,大宋的皇位终于要回到了太祖皇帝这一脉了。

  原时空中,赵昚能被宋高宗赵构看中,最主要的一点便是赵昚的纯孝。

  当然,哪怕如此,在宋高宗赵构将赵昚接回皇宫抚养,也经过了长达二十年的观察和培养。

  直到绍兴三十年,赵昚才被宋高宗赵构立为皇子,进封建王。

  绍兴三十二年五月,建王赵昚被宋高宗赵构立为皇太子。

  同年六月,宋高宗赵构以“倦勤”为由,正式传位于太子赵昚,他自己则退居德寿宫,成为了太上皇。

  新帝赵昚即位后,并没有如太上皇赵构那般昏聩,反而表现出了中兴大宋的决心和能力。

  赵昚不仅为蒙冤而死的岳飞平反昭雪,更是起用一众主战派人士,锐意收复中原。

  而在内政上,赵昚将军队抓在手中,保证了自己的安全后,便开始整顿吏治,朝廷冗政之风被削减了不少,赵昚重视农业生产,减免了百姓的赋税,让百姓得以生存下去。

  一系列的措施下去,南宋治下竟然出现了一派中兴的景象,史称“乾淳之治”。

  宋太祖赵匡胤从永乐皇帝朱棣那里换来了南宋朝的史书后,对自己的这位七世孙赵昚观感还不错。

  因此,在废黜了赵构的皇位后,宋太祖赵匡胤便打算培养自己的这位七世孙了。

  既然原历史中,这位七世孙可以创出一片中兴之景,那么现在自己亲自教导他,还有后世的一些高产粮种的辅助下。

  怎么说也得在史书上留下浓厚的一笔吧。

  “太祖爷,孙儿今日从族叔府中回来,族叔的情况不是太好。”

  赵昚看了一下宋太祖赵匡胤的脸色,确认他心情平复一些后,语气有些斟酌道。

  “赵构?”

  “他怎么了?”

  宋太祖赵匡胤眉头一挑,赵九妹怎么了?

  “族叔似乎是忧思成疾,宫内御医也去府上瞧过,并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医治。”

  赵昚将情况跟宋太祖赵匡胤简单的说了一下。

  “哼,忧思成疾?”

  “凭他也配?”

  宋太祖赵匡胤不屑道。

  若说换个上进一些的皇帝,忧思成疾,说不定还是因为国事操劳。

  可赵构这个废物点心,对皇位无比的执着。

  如今废了他的皇位,更是将其逐出了族谱,他心中接受不了如此大的落差,身体出现疾病也实属正常。

  也就赵昚这个小子有些孝心,过去看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