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贞观皇帝李世民准备说些什么时,大殿内忽然出现了一道时空通道。
太宗皇帝李承乾的身影从通道内走了出来。
“拜见父皇。”
“嗯。”
“你怎么过来了?”
看到眼前出现的逆子,贞观皇帝李世民眉头一挑。
“武德朝的隐患儿臣已经全部扫除,父亲也快回来了,儿臣过来瞧瞧父皇这边的进展如何。”
太宗皇帝李承乾的话中无不透露出,老登,你不行啊,解决个武则天还这么墨叽。
“逆子,你那是什么眼神?”
贞观皇帝李世民被自家逆子的眼神看的十分不舒服。
“父皇,儿臣只是关心您,这载初时空,需不需要儿臣帮忙?”
“不需要,李靖能解决这些。”
贞观皇帝李世民之前还觉得李靖攻城的速度太快了,如今,开始嫌弃起来了。
此刻,正在太原补给的李靖忽然打了个喷嚏,他有些奇怪看了一眼外面的天空,嗯,天气逐渐转凉了。
“来的正好,那武旦被朕废黜了太子位,今日病逝了,他的儿子过来给府上求情,希望朕能够饶恕他们。”
贞观皇帝李世民觉得,这个逆子已经完全放飞了自我,眼中全然没有昔日对自己的敬畏,当然,表面上的礼节,你完全找不出来他的差错。
索性便不想这个事儿了,不然,他觉得自己怕是要被这个逆子气的折寿。
“武旦?”
“谁啊?”
“武氏一族的人?”
“父皇,跟武氏一族的人废什么话,统统拉去砍了便是。”
太宗皇帝李承乾一时没反应过来,老登口中的武旦是谁。
一旁的李隆基早已目瞪口呆。
他看着眼前这位面容与太爷爷七八分相似的穿着龙袍的年轻男人,出现的方式如此神奇。
他还在琢磨自己是不是在做梦。
可是接着从太爷爷与对方交谈中发现,眼前的年轻男人竟然是太爷爷的儿子。
身穿龙袍,又是太爷爷的儿子。
那必然是自己那年轻时候英明神武,暮年有些昏聩,被武后夺了权力的亲爷爷,高宗皇帝李治了。
李隆基心中一喜,正准备给其见礼,却听到亲爷爷说什么武氏一族全部处死。
吓得李隆基冷汗都出来了,赶紧上前认个爷再说,晚了,小命都没了。
“皇爷爷,武旦是孙儿的父王,您的儿子李旦啊!!!”
“为了避免遭受武后毒手,不得已才改了姓氏啊。”
太宗皇帝李承乾:“(???`*)”
朕这就多了个孙子???
贞观皇帝李世民满头黑线:“┗(`ー′)┓”
蠢货,认错爷了。
“李隆基,这是你大爷爷,朕的儿子,李承乾。”
李隆基:“o_o”
大爷爷???
造反失败被太爷爷废了太子位,并带上了魏王李泰,让自家皇爷爷躺赢的那位???
“孙儿李隆基,拜见大爷爷。”
李隆基急忙改口。
“算了吧,朕可不敢有你这样的侄孙。”
太宗皇帝李承乾的语气有些奇怪。
贞观皇帝李世民听到逆子的语气,心里莫名的咯噔一声,他有种不好的预感。
上回逆子如此说话,结果他就看到了自己的儿子勾搭了他小妈。
“父皇,诺,看看吧。”
太宗皇帝李承乾也不废话,直接从怀中掏出了一本《唐史》精准的扔到了贞观皇帝李世民的御案上。
贞观皇帝李世民看着御案上的书籍先是一愣,随后有些疑惑的将其拿起。
《唐史》???
难不成是记载我大唐的史书?
贞观皇帝李世民狐疑的翻开《唐史》,开始阅读起来。
前面的还算正常,记载的是自己的父皇李渊生平,再到起兵反隋,建国称帝。
然后下面便是记录自己一路南征北战的事情。
玄武门兵变、逼父皇禅位再到创下贞观盛世
看到这里的时候,贞观皇帝李世民的脸上满是自得。
可再往后看的时候,他的表情开始发生了变化。
观音婢病逝…
亲爹病逝…
长乐病逝…
晋阳病逝…
太子谋反,失败被废,流放黔州。
这些冰冷的数字,确是贞观皇帝李世民数十年的记忆啊。
即使他亲身经历了这些,可是那些不曾经历的事,让这位天可汗的手都有些颤抖。
可是他还是继续看了下去。
后面的便是立稚奴为太子,登基称帝,勾搭亲爹的才人,后妈武媚,并废掉了王皇后改立武媚为后。
带着武媚,二圣临朝。
看到这里的时候,贞观皇帝李世民恨不得再去一趟麟德朝,将稚奴拉出来抽一顿狠的。
再往后,稚奴风疾驾崩。
武媚为了权力杀子,并立下傀儡皇帝,慢慢的侵蚀李唐政权,甚至屠戮李唐宗室,改立国号武周,自称女帝。
“砰”
“贱婢,贱婢”
“安敢如此…安敢如此…”
贞观皇帝李世民一掌拍在了御案上,吓得李隆基匍匐在地上,瑟瑟发抖,不敢抬头。
“父皇,先别生气。”
“后面还有更气的呢。”
太宗皇帝李承乾开口劝道。
贞观皇帝李世民本来听到前面一句话的时候,还觉得逆子难得的关心自己一回,可是后面那句话出来后,李世民觉得自己想多了。
后面…
贞观皇帝李世民已经不太想继续看下去了。
可是手却下意识的翻了一页。
还好,宰相张柬之联合桓彦范、敬晖等人,乘武则天生病发动神龙政变,诛杀张氏兄弟,逼迫武则天退位,拥立唐中宗李显复位,恢复了李唐社稷。
可是即使如此,贞观皇帝李世民心中的怒火依然没有下降多少。
因为李旦也是个昏庸的皇帝,宠爱妹妹太平公主,差点让其复刻武则天的事迹成为第二个女皇,直到后面李隆基扳倒了太平公主成功登基。
看到李隆基前半生的事迹,贞观皇帝李世民还比较满意,尤其是那个开元盛世。
让贞观皇帝李世民心中欣慰不少。
可是看到后面,贞观皇帝李世民恨不得掐死这个混账东西。
抢夺儿媳,安于享乐,宠幸奸宦,引发了安史之乱,直接让大唐由盛转衰。
安史之乱,史书上冰冷的数字记载,这场动乱让当时的大唐损失了将近三千六百万的人口,几乎是当时大唐的三分之二的人口。
看到这里的时候,贞观皇帝李世民只觉得肺都快气炸了。
“混账。”
“混账。”
“你为什么不早点去死?”
“为什么不去死!!!”
贞观皇帝李世民看着下方跪着瑟瑟发抖的李隆基,眼睛血红。
太宗皇帝李承乾的身影从通道内走了出来。
“拜见父皇。”
“嗯。”
“你怎么过来了?”
看到眼前出现的逆子,贞观皇帝李世民眉头一挑。
“武德朝的隐患儿臣已经全部扫除,父亲也快回来了,儿臣过来瞧瞧父皇这边的进展如何。”
太宗皇帝李承乾的话中无不透露出,老登,你不行啊,解决个武则天还这么墨叽。
“逆子,你那是什么眼神?”
贞观皇帝李世民被自家逆子的眼神看的十分不舒服。
“父皇,儿臣只是关心您,这载初时空,需不需要儿臣帮忙?”
“不需要,李靖能解决这些。”
贞观皇帝李世民之前还觉得李靖攻城的速度太快了,如今,开始嫌弃起来了。
此刻,正在太原补给的李靖忽然打了个喷嚏,他有些奇怪看了一眼外面的天空,嗯,天气逐渐转凉了。
“来的正好,那武旦被朕废黜了太子位,今日病逝了,他的儿子过来给府上求情,希望朕能够饶恕他们。”
贞观皇帝李世民觉得,这个逆子已经完全放飞了自我,眼中全然没有昔日对自己的敬畏,当然,表面上的礼节,你完全找不出来他的差错。
索性便不想这个事儿了,不然,他觉得自己怕是要被这个逆子气的折寿。
“武旦?”
“谁啊?”
“武氏一族的人?”
“父皇,跟武氏一族的人废什么话,统统拉去砍了便是。”
太宗皇帝李承乾一时没反应过来,老登口中的武旦是谁。
一旁的李隆基早已目瞪口呆。
他看着眼前这位面容与太爷爷七八分相似的穿着龙袍的年轻男人,出现的方式如此神奇。
他还在琢磨自己是不是在做梦。
可是接着从太爷爷与对方交谈中发现,眼前的年轻男人竟然是太爷爷的儿子。
身穿龙袍,又是太爷爷的儿子。
那必然是自己那年轻时候英明神武,暮年有些昏聩,被武后夺了权力的亲爷爷,高宗皇帝李治了。
李隆基心中一喜,正准备给其见礼,却听到亲爷爷说什么武氏一族全部处死。
吓得李隆基冷汗都出来了,赶紧上前认个爷再说,晚了,小命都没了。
“皇爷爷,武旦是孙儿的父王,您的儿子李旦啊!!!”
“为了避免遭受武后毒手,不得已才改了姓氏啊。”
太宗皇帝李承乾:“(???`*)”
朕这就多了个孙子???
贞观皇帝李世民满头黑线:“┗(`ー′)┓”
蠢货,认错爷了。
“李隆基,这是你大爷爷,朕的儿子,李承乾。”
李隆基:“o_o”
大爷爷???
造反失败被太爷爷废了太子位,并带上了魏王李泰,让自家皇爷爷躺赢的那位???
“孙儿李隆基,拜见大爷爷。”
李隆基急忙改口。
“算了吧,朕可不敢有你这样的侄孙。”
太宗皇帝李承乾的语气有些奇怪。
贞观皇帝李世民听到逆子的语气,心里莫名的咯噔一声,他有种不好的预感。
上回逆子如此说话,结果他就看到了自己的儿子勾搭了他小妈。
“父皇,诺,看看吧。”
太宗皇帝李承乾也不废话,直接从怀中掏出了一本《唐史》精准的扔到了贞观皇帝李世民的御案上。
贞观皇帝李世民看着御案上的书籍先是一愣,随后有些疑惑的将其拿起。
《唐史》???
难不成是记载我大唐的史书?
贞观皇帝李世民狐疑的翻开《唐史》,开始阅读起来。
前面的还算正常,记载的是自己的父皇李渊生平,再到起兵反隋,建国称帝。
然后下面便是记录自己一路南征北战的事情。
玄武门兵变、逼父皇禅位再到创下贞观盛世
看到这里的时候,贞观皇帝李世民的脸上满是自得。
可再往后看的时候,他的表情开始发生了变化。
观音婢病逝…
亲爹病逝…
长乐病逝…
晋阳病逝…
太子谋反,失败被废,流放黔州。
这些冰冷的数字,确是贞观皇帝李世民数十年的记忆啊。
即使他亲身经历了这些,可是那些不曾经历的事,让这位天可汗的手都有些颤抖。
可是他还是继续看了下去。
后面的便是立稚奴为太子,登基称帝,勾搭亲爹的才人,后妈武媚,并废掉了王皇后改立武媚为后。
带着武媚,二圣临朝。
看到这里的时候,贞观皇帝李世民恨不得再去一趟麟德朝,将稚奴拉出来抽一顿狠的。
再往后,稚奴风疾驾崩。
武媚为了权力杀子,并立下傀儡皇帝,慢慢的侵蚀李唐政权,甚至屠戮李唐宗室,改立国号武周,自称女帝。
“砰”
“贱婢,贱婢”
“安敢如此…安敢如此…”
贞观皇帝李世民一掌拍在了御案上,吓得李隆基匍匐在地上,瑟瑟发抖,不敢抬头。
“父皇,先别生气。”
“后面还有更气的呢。”
太宗皇帝李承乾开口劝道。
贞观皇帝李世民本来听到前面一句话的时候,还觉得逆子难得的关心自己一回,可是后面那句话出来后,李世民觉得自己想多了。
后面…
贞观皇帝李世民已经不太想继续看下去了。
可是手却下意识的翻了一页。
还好,宰相张柬之联合桓彦范、敬晖等人,乘武则天生病发动神龙政变,诛杀张氏兄弟,逼迫武则天退位,拥立唐中宗李显复位,恢复了李唐社稷。
可是即使如此,贞观皇帝李世民心中的怒火依然没有下降多少。
因为李旦也是个昏庸的皇帝,宠爱妹妹太平公主,差点让其复刻武则天的事迹成为第二个女皇,直到后面李隆基扳倒了太平公主成功登基。
看到李隆基前半生的事迹,贞观皇帝李世民还比较满意,尤其是那个开元盛世。
让贞观皇帝李世民心中欣慰不少。
可是看到后面,贞观皇帝李世民恨不得掐死这个混账东西。
抢夺儿媳,安于享乐,宠幸奸宦,引发了安史之乱,直接让大唐由盛转衰。
安史之乱,史书上冰冷的数字记载,这场动乱让当时的大唐损失了将近三千六百万的人口,几乎是当时大唐的三分之二的人口。
看到这里的时候,贞观皇帝李世民只觉得肺都快气炸了。
“混账。”
“混账。”
“你为什么不早点去死?”
“为什么不去死!!!”
贞观皇帝李世民看着下方跪着瑟瑟发抖的李隆基,眼睛血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