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去看看你皇爷爷吧,他时日不多了-《我嘉靖皇帝,成功修仙很合理吧》

  立政殿内,长孙皇后布置了一桌子酒菜,拉着李承乾便坐在了椅子上。

  正中的主位上,李世民龇牙咧嘴的坐在那儿,右手不时的按在腰部,每次手掌跟腰部接触的时候,便会发出一丝倒吸冷气的声音,不用看,李世民就知道腰那块指定掐的变色了。

  李承乾看着李世民的样子,忍不住笑了出来。

  “哼,逆子。”

  “二郎,你少说两句。”

  长孙皇后看着吹胡子瞪眼的李世民,嗔怪的看了他一眼。

  “观音婢,朕都好久没吃过你做的饭菜了。”

  “你这刚大病初愈,还特地给这混账做了一桌子菜。”

  “他配么?”

  李世民舍不得冲长孙皇后发火,直接怒气倾泄到李承乾身上。

  李承乾则是满脸无所谓,这点龙威,洒洒水了。

  “承乾,来,娘做了一些你最爱吃的小菜,快尝尝。”

  李承乾落座后,长孙皇后便一直不停的为他布菜。

  很快,李承乾面前的饭碗便堆满了精致小菜。

  反观李世民那边,碗里除了米饭,什么都没有。

  “咳咳。”

  李世民看着有了儿子就忘了丈夫的长孙皇后,忍不住轻咳了几声。

  可是长孙皇后却在为李承乾挑鱼刺,看都没看他一眼。

  李世民:“o(╥﹏╥)o”

  所以,爱是会消失的对么?观音婢。

  老登,爱没有消失,而是转移了。

  李承乾看着碗里的饭菜,露出了怀念的笑容。

  多久了。

  再也没有吃过阿娘亲手做的饭菜了。

  “你这孩子,一直看着阿娘做什么,快吃啊。”

  长孙皇后一抬头便看到面前的李承乾,直直的看着自己,眼中满是孺慕,温柔笑道。

  “嗯。”

  李承乾拿起筷子,夹起了一块阿娘剥好的鱼肉,放进了嘴里。

  熟悉的味道刺激着味蕾。

  是阿娘的味道。

  李承乾刚开始还是小口小口的吃着,后来速度越来越快。

  一旁的李世民手中拿着碗筷,看着好大儿那饭扫光的模样,满脸嫌弃。

  他别过头,看向自己的发妻,脸上带着些许讨好。

  “观音婢,你瞧瞧,你瞧瞧他,跟十天没吃过饭似的,一点皇帝的样子都没有。”

  “二郎,食不言。”

  长孙皇后淡淡的怼了他一句后,就这样静静的看着李承乾吃饭。

  与李世民不同。

  长孙皇后身为女子,心思更为细腻。

  别看眼前的儿子穿着一身龙袍。

  但是他曾经的经历,一定不算快乐。

  阿娘的高明,阿娘只想你快乐的活着啊!

  李承乾仍然在那干饭。

  一碗。

  两碗。

  三碗。

  足足吃了八碗米饭。

  面前的几盘菜肴已经被李承乾清扫的一干二净。

  唯有李世民面前的一盘牛肉还在。

  李承乾眼睛一亮,伸出筷子便往那夹。

  “啪”

  一双筷子横空出现,挡住了李承乾。

  李承乾顺着筷子看去。

  亲爹李世民满脸不爽的瞪着自己,眼神的意味很明了。

  给老子留点。

  李承乾冲着他露齿一笑,点了点头。

  李世民对李承乾的态度十分满意,手中的筷子夹了一片牛肉放回了碗中。

  好大儿还是挺听话的嘛。

  可是下一刻,李世民只觉得眼前一花。

  盘中的牛肉已经消失不见。

  再看去,李承乾已经就着米饭将牛肉吃的干干净净,吃完后还冲他露出了一个挑衅的笑容。

  李世民:“(╯°□°)”

  “逆子…你…嘶…观音婢…轻点…轻点…”

  李世民被李承乾的动作气的一滞,突然觉得嘴里的牛肉都不香了。

  他将手中的碗筷狠狠地摔在了桌子上,刚开口呵斥,腰间便传来了一阵疼痛的感觉。

  李世民低头看去,长孙皇后的手指正掐着他腰间的软肉,用力一捏。

  刚刚还满肚子火气的李世民瞬间冷静了下来。

  “二郎,承乾不过是吃顿饭,你就不能安静些么?”

  “可是…”

  “嗯?”

  “没…没什么…”

  家庭弟位方面,即使是天可汗也得向长孙皇后服软啊。

  “吃饱了么?”

  李世民只能恶狠狠的用眼神瞪着眼前的李承乾。

  “父皇,儿臣吃饱了。”

  长孙皇后从怀中拿出了一条手帕,递给了李承乾。

  李承乾顺手接过后擦了一下嘴唇,然后直接将手帕放进了怀里。

  李世民看的脸皮直抽搐。

  这个逆子,到底是怎么回事。

  跟土匪过境似的。

  “承乾,朕驾崩后,你继位称帝,大唐在你的治理下,疆域更是远超秦汉,朕很欣慰。”

  李世民想起曾经在群里看到的李承乾治理下的大唐疆域图,难得的夸了李承乾几句。

  “二郎,你说的可都是真的?”

  长孙皇后听到儿子登基后,竟然将大唐的疆土扩大的比秦汉时期都大,美目中异彩连连。

  “承乾吾儿,真是苦了你了…”

  “这些年,你一定过得很辛苦吧…”

  当你做出一番成绩的时候,做爹的可能会夸你,但是当娘的,关心的却是这一路上你吃过的苦。

  “阿娘,其实也就最开始那几年辛苦一点,后来一切在慢慢变好。”

  李承乾将自己登基后做出的事跟阿娘缓缓道出。

  可不是么。

  自从摔断了腿后,父皇对自己的态度逐渐冷漠,愈发的宠爱魏王李泰。

  朝中大臣也多夸赞魏王的贤明。

  自己因为腿疾,一时接受不了动怒,被东宫的属官告到了父皇那,得到的不是宽慰,而是斥责。

  久而久之。

  自己变得愈发压抑。

  还好自己觉醒了后世记忆。

  将魏王李泰与李治这两个混账东西直接砍死。

  将李世民这个老登气的风疾发作后,自己强势登基。

  对内改革朝政。对外讨伐异族。

  最后一步一步的走到了最高处。

  李承乾回想起那段时光时,身上的气势也下意识的发生了变化。

  长孙皇后看到这一幕,内心为儿子骄傲的同时也有些心疼他。

  “好了,观音婢。”

  “承乾如此出色,咱们应该为其高兴才是。”

  李世民将手搭在长孙皇后的肩膀上安慰道。

  “对了,承乾,你还没有见过你皇爷爷吧。”

  “随阿娘去见见你皇爷爷,他的时日…怕是不多了…”

  大安宫,垂拱殿内。

  已经古稀之年的李渊就这样躺在床榻上,面容枯槁,头发已然全部变得灰白。

  旁边是一些宫人伺候着。

  李承乾幼时记忆中的李渊,一直都高大威武的模样,对自己很是疼爱。

  可是原本幸福美好的一家人,自武德九年玄武门之变爆发后,亲爹李世民杀死了太子伯父李建成和齐王叔李元吉后,一切都变了。

  那晚,李承乾躲在母亲的身后,在秦王府等待着父亲李世民的消息。

  不知过了多久,宫内传来了皇爷爷李渊册立父王李世民为太子的消息。

  整座秦王府原本有些恐慌的氛围一下子改变了。

  长安城内开始不断的有官员上门为父王道贺。

  那时的李承乾年幼,不懂。

  他只是有些担心皇爷爷。

  从父皇成为太子后,在极短的时间内,皇爷爷忽然颁布旨意,将将皇位禅让给了父王李世民,他自己则成为太上皇,开始居住在太极宫内。

  太极宫是当时的皇宫,是皇帝居住和处理朝政的地方。

  父王李世民即位后,居住在东宫的显德殿处理朝政。

  可随着时间推移,父皇李世民有了让皇爷爷李渊搬离太极宫的想法。

  因为太极宫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力核心,他身为皇帝,理应入主太极宫。

  后来,父皇李世民开始命人修缮弘义宫,将其改名为大安宫。

  然后将皇爷爷请了进去。

  李承乾跟着长孙皇后走进大安宫后,看到便是一个饱受病痛折磨,行将就木的老人。

  “建成…”

  “元吉…”

  “珍娘…朕…朕快来见你了…”

  病入膏肓的李渊躺在床上,断断续续的说着胡话。

  听着李渊口中的名字,李世民的表情有些复杂。

  那是自己的亲娘与大哥、三弟…

  他午夜梦回时经常梦到自己跟大哥与三弟承欢母亲膝下时的场景。

  醒来的时候,脸上早已不自觉挂满了泪水。

  后悔么?

  无数个日夜里,李世民也曾经反问过自己。

  后悔。

  但是再来一次的话,他还是会发动玄武门之变。

  大哥李建成和三弟李元吉跟他之间的关系已经势同水火,已经到了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地步。

  即使他不争那个位置。

  可是大唐有一半是他带兵打下来的。

  他不争,他背后的那群将领也会逼着他去争。

  而且太子与齐王党也不会放过他。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若是太子建成登基称帝,等待李世民的结局,只有全家一起上路。

  李世民握在龙袍下的手不知道何时已经捏成了拳头。

  忽然,他感觉到有人抓住了他的手掌,往旁边看去。

  长孙皇后的脸上带着笑容,就这样静静的看着他。

  “观音婢…”

  “二郎,这不怪你…”

  被长孙皇后安慰后的李世民,心里的郁结稍微吐出了一些。

  而一旁的李承乾则是径直走到了李渊的床榻旁。

  “都下去吧。”

  李承乾看着殿内的宫人们,威严道。

  “是。”

  虽然不知道为何眼前的太子殿下身穿龙袍,但是陛下和皇后娘娘都没有反对,他们这些奴婢只能老老实实的退出了大安宫。

  李承乾坐在了床榻上,将被子下李渊的右手牵出,然后将自己的手掌贴在上面,掌心真气涌入其身体内。

  李渊身体内的状况比之长孙皇后都要严重。

  一来他年事已高,二来不知节制,大鱼大肉,美色珍馐来者不拒。

  这或许是李渊对李世民表达不满的最后一种倔强。

  老爷子那时候的身体还是杠杠的。

  贞观四年时,还给李世民生了一个同父异母的弟弟李元婴。

  此时的李渊早已是六十五岁高龄。

  李世民对亲爹的老当益壮也很无奈,只能捏着鼻子赐封李元婴为滕王。

  李元婴后来因为在封地,大兴土木修建滕王阁,劳民伤财。

  被李世民贬到了洪州当都督。

  在洪州,李元婴再次修建了滕王阁,对,就是在后世入选进了语文课本上的王勃的《滕王阁序》。

  (-_-||仍然记得当初上学那会儿,老师要求背诵《滕王阁序》没背来,在走廊外罚站的事儿。)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看着为正在救治李渊的儿子,脸色有些期盼。

  李渊的身体已经是大限将至了,即使是李承乾以长生真气为其清除体内的顽疾也不过是让他多活个几年,身体轻松一点罢了。

  在李承乾的长生真气的滋养下,李渊枯槁的面容逐渐的恢复了血色。

  因为病痛折磨的眉头也舒缓了不少。

  他的眼皮微动,下一刻,李渊双眼睁开。

  看着眼前的熟悉的面孔,李渊忽然笑了出来。

  “是承乾啊……”

  “你是来送阿爷最后一程的么?”

  “阿爷…”

  李承乾的心情有些复杂,他不想李渊死,可是长生真气在其体内运转的时候,他感知到后者一丝求生的欲望都没有。

  “承乾,你这身龙袍穿着,真合身。”

  李渊看着李承乾身上的龙袍,夸赞道。

  “阿爷,你别说话,孙儿替您拔除体内的顽疾。”

  说着,李承乾加大真气的输出。

  “不必了。”

  李渊另一只手搭在了李承乾的手背上。

  “父皇,承乾他是来自另一方时空……”

  李渊弥留之际,李世民对他的恨意已经消失不见。

  看出来李渊也不太想活下去后,李世民与长孙皇后夫妇们跟床榻上的李渊解释了李承乾的来历,以及他一手打出来的大唐疆土。

  听的李渊神情振奋了不少。他欣慰的用左手摸了一下李承乾的脑袋。

  “吾孙英武。”

  “好了,朕感觉好多了。”

  李渊示意李承乾收回真气。

  “世民。”

  李渊忽然开口唤道。

  “父皇。”

  李世民上前几步,来到了床榻下。

  “朕要死了。”

  李渊的表情很平静,似乎对即将到来的死亡看的很开。

  “儿臣知道。”

  “当初,是朕错了。”

  李渊忽然开口认错,让李世民有些意外。

  “朕不该为了激励你说等你扫清外患回来便立你为太子。”

  “这些年,你所做的一切朕都看在眼里,你是个会生的,比朕强。”

  李渊看了一眼面前的李承乾,承认李世民生儿子的本事比自己强。

  李世民:“( ??д?? )”

  除了生儿子这点,朕其他方面哪点不比你强。

  老登还是那个老登。

  白瞎了他刚刚掉的眼泪。

  “朕刚刚看到了你娘,看到你大哥和三弟。”

  “你娘责怪朕,为何没有照顾好你们三兄弟。”

  “你大哥和三弟埋怨朕,为何不给他们报仇。”

  “世民,以前朕对你是有怨的。”

  “因为你杀了朕的儿子。”

  “可你也是朕的儿子,唯一的儿子了。”

  “父皇……”

  “别喊朕父皇,代价太大了,朕承受不起。”

  “朕其实不想看到你。”

  “如今能看到承乾穿龙袍的样子,朕已经心满意足了。”

  看着亲爹如此双标的对待自己和对待那个逆子,李世民只觉得胸口都有些发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