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石屋里的烟火气-《废土求生我沉迷挖野菜不可自拔》

  极寒的獠牙死死咬住了荒原,狂风卷着雪沫,如同亿万细小的冰刀,日夜不休地刮擦着石屋的外壁,发出鬼哭般的呜咽。

  气温早已跌破了水银柱的底限,连呼出的白气都仿佛能在瞬间冻结成冰晶。

  然而,在这被无数吨冰冷岩石和冻土紧密包裹的狭小空间内,却是另一番天地。

  温暖,干燥,甚至……带着一丝慵懒的安逸。

  火塘里的火焰是这个小宇宙永恒跳动的太阳。

  粗壮的干柴燃烧着,发出稳定而令人心安的噼啪声,橘红色的火光将粗糙的石壁映照得光影摇曳,如同古老的岩画。

  土炕被通红的炕洞烘烤得暖意融融,木香只穿着单薄的棉布家居服,盘腿坐在炕沿上,背后靠着卷起的、晒得蓬松的兽皮毯子,手里捧着一杯热气腾腾、散发着幽幽香气的变异玫瑰花茶茶。

  “啊~好舒服,好安逸。”

  紧绷了整整大半年的神经,如同被这持续不断的暖意一点点熨平、松弛下来。

  求生、搏杀、极限训练……那些刻入骨髓的紧张感,终于在这绝对安全的堡垒里,被暂时地搁置在角落。

  木香决定,给自己放个假。一个真正的,属于冬天的假期。

  不再有突破极限的体能压榨,不再有榨干最后一丝异能的疯狂锤炼。

  修炼和锻炼,变成了普通的简化版。

  清晨,在火炕余温的包裹中醒来,她先盘膝静坐半小时。

  精神沉入识海,木系与水系异能如同温驯的溪流,在体内缓缓流淌、交融。缓慢的修复体内积累暗伤。

  随后,是半个时辰舒缓却精准的体能活动——在有限的空间内打一套柔和的拳架,拉伸因长途驾驶和寒冷而有些僵硬的筋骨,或是做几组核心力量的静力训练。

  强度不大,却足以保持身体的活力和警觉,如同给精密的机器做保养。

  余下的漫漫长日,便成了木香与“烟火气”的缠绵时光。

  空间里囤积的丰富食材,此刻成了她施展“厨艺”的宝藏。

  那个简易的火塘和支架,就是她的魔法舞台。

  木薯粉被倒入温水和成的面团,在粗糙的石板上揉搓、摔打,韧性十足。

  一锅滚水,面团被灵巧的手指揪成小块下锅,煮成晶莹剔透、口感q弹的“珍珠疙瘩汤”,浇上浓稠的变异兔肉酱,香气扑鼻。

  变异竹米,颗粒硕大如鸡蛋,洗净后铺在垫着干净阔叶的蒸屉上,架在火塘上方。

  水汽氤氲中,竹米特有的清香混合着木柴烟火气弥漫开来,蒸熟后一颗颗洁白如玉、软糯甘甜,直接吃已是人间美味,蘸上一点自酿的酸甜野莓酱,更是绝配。

  她还尝试着将蒸熟的竹米捣碎,混合木薯粉发酵,蒸出了蓬松暄软、带着独特清甜气息的发糕。

  火膛边,几个小小的种植盒里,翠绿的变异鱼腥草在木系异能的微弱滋养下顽强生长。小心的挖上两根(不要问为什么只挖两根,问就是植物变异人家长得大),用清水洗净泥沙切成小段,加入蒜末、一点盐、几滴提味的变异酸果醋,便是一碟爽口开胃的凉拌野菜。

  晒干的各色变异蘑菇,用温水泡发,撕成小条,在滚烫的变异野猪油里小火慢炸,炸至酥脆金黄,撒上椒盐吃起来比肉还香。

  那炼油剩下的、雪白细腻的猪油渣,更是冬日里无上的美味零嘴。

  角落里的大陶罐里,用盐水、花椒和野山椒腌渍的变异萝卜条、变异大白菜正在慢慢转化,散发出发酵的微酸气息。

  另一个小坛子里,变异豆角的酸菜也在静静酝酿。

  晒干的变异玉米棒子,颗粒坚硬如小石子。木香找出一个小巧的石臼(也是暖季打磨好的),耐心地将玉米粒捣碎、研磨,筛出金黄色的玉米粉。这活儿枯燥,却有种奇异的解压感,听着石杵与臼底规律的碰撞声,看着粉末一点点堆积,心里格外踏实。玉米粉可以熬糊糊,可以混合木薯粉做饼,是另一种风味的主食储备。

  吃饱喝足,精力充沛,木香便将意念沉入那个如同第二个家般的随身空间。暖季和逃离途中收集的东西实在太多太杂,正好趁此机会彻底整理。

  食物分门别类:耐储存的块茎、晒干的肉条、熏鱼、密封的油脂、各种粉类、干货、腌菜酸菜、珍贵的调味料……如同最严谨的仓库管理员,她将同类归置,清点数量,估算消耗,做到心中有数。

  工具武器区:弓弩、长矛、匕首、各种工具、备用零件、绳索、燃料……擦拭保养,检查状态,确保随时可用。

  生活杂物区:衣物、被褥、锅碗瓢盆、药品、书籍……该归位的归位,该淘汰的坚决舍弃。

  整理到衣物时,木香看着那些在搏杀和逃亡中变得破旧不堪、沾满洗不掉污渍甚至干涸血痕的衣物,皱了皱眉。这些衣服承载了太多沉重的记忆。她毫不犹豫地将它们堆在火塘边,一件件投入火焰。布料在高温中卷曲、焦黑、化为灰烬,连同那些不愿回想的瞬间一同焚尽。

  火光跳跃,映着她平静的脸。

  空间里取出几匹颜色素净但质地厚实耐磨的新布,拿出骨针和坚韧的植物纤维线,木香开始为自己裁剪缝制新衣。

  量体裁衣,针脚细密。一件厚实保暖的夹棉长袍,一条方便活动的阔腿裤,还有贴身的里衣。

  没有花哨的样式,只有实用和舒适。当崭新的衣物上身,柔软的面料包裹住身体,仿佛也带来了一种新生的洁净感。

  安全与温饱之后,“打理自己”这件在生存线上挣扎时近乎奢侈的事情,也被木香提上了日程。

  她用锋利的剪刀,对着镜子,仔细地修剪自己过长的、有些毛糙的头发。

  碎发簌簌落下,最终用电动推子收尾剔出记忆里那温暖坚毅的身影的同款圆寸(她想丽姐了)。

  指甲也被修剪打磨得圆润整齐。

  她甚至奢侈地用温热的清水,混合一点点蜂蜜和空间里保存的变异芦荟凝胶,给自己敷了一个简陋却舒适的面膜。

  冰凉湿润的触感贴在脸上,带来久违的放松与惬意。虽然末世里容颜易老,但这片刻的自我呵护,是对身心最好的犒赏。

  但是安逸并未让木香完全忘记未来的酷暑。趁着寒季屋外变成冰雪取之不尽的冰雪王国,她开始了另一项重要的“工程”。

  屋门打开一道缝隙,刺骨的寒风立刻灌入。

  木香裹紧皮袍,动作迅速地用大木桶装满纯净的积雪,搬回温暖的屋内。

  挽起袖子,双手运起一丝微弱的、被精准控制的水系异能,渗透进雪中。寒意顺着指尖蔓延,但她毫不在意。异能如同无形的搅拌棒和压缩机,让松散的雪粒紧密地结合、凝结。然后,她抬起手掌,对着模具里的雪块,猛地虚空一拍!

  “啪!”

  一声脆响,并非手掌接触雪面,而是异能瞬间爆发产生的压缩力场。模具中的雪被这股力量瞬间压实、塑形,变得坚硬如砖,棱角分明。一块块四四方方、洁白致密的“雪砖”被脱模而出,整整齐齐地码放在屋角阴凉处。

  它们将作为特殊的“建筑材料”和降温媒介,被小心地存入空间。

  想到未来酷暑时节,这些雪砖能带来的清凉,木香嘴角就不由自主地弯起。

  日子就在这忙碌、充实、充满烟火气的节奏中,如溪水般静静流淌。

  火塘的噼啪声,锅碗的碰撞声,石臼的研磨声,缝衣的穿针引线声,还有木香偶尔哼起的、不成调的小曲……交织成石屋里独特的寒季乐章。

  没有惊心动魄,只有琐碎的安宁。

  紧绷的肌肉彻底放松,消耗的精神力缓慢滋养,心灵在柴米油盐和一针一线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平静与疗愈。

  直到某一天清晨。

  木香被一种细微的、持续不断的“滴答”声唤醒。

  那不是屋内的声音。她疑惑地披衣下炕,来到门前。

  一股与往日截然不同的、湿润微凉的空气涌了进来。

  门外,山坡背阴处的积雪依然深厚,但朝阳照射的岩石顶端,厚厚的积雪正在悄然融化!

  晶莹的水珠顺着深褐色的嶙峋岩石滚落,汇聚成细小的溪流,在冰层下汩汩流淌,发出悦耳的“滴答”声。

  风,虽然依旧寒冷,却少了几分刺骨的凛冽,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属于生机的柔软。

  冰雪,开始消融了。

  木香站在门口,深深地吸了一口这带着泥土解冻气息的、微凉的空气。

  眼神中,安逸慵懒的神色如潮水般退去,取而代之的是熟悉的锐利与沉静。

  属于冬天的假期,结束了。

  她转身回屋,动作利落起来。

  火塘被彻底熄灭,余烬小心掩埋。

  温暖的炕铺被收拾干净,铺盖卷起收好。

  屋内所有生活痕迹被仔细清理。

  酸菜,锅碗、针线……所有猫冬时期的小物件被有条不紊地收回空间。

  最后,她走到屋外,看着这庇护了她整个寒冬的岩石堡垒。

  意念微动,巨大的岩石一块块消失,露出里面厚重的石屋本体。

  再一动,石屋也被整个儿收进了空间。

  原地只留下一个被巨石压出的、轮廓分明的印记。

  那辆饱经风霜的越野车出现在空地上。

  木香打开引擎盖,手脚麻利地更换掉磨损严重的部件:老化的皮带、有裂痕的软管、磨损的刹车片……空间里囤积的零件此刻派上了大用场。她检查油液,测试电路,确保这个老伙计能以最佳状态迎接新的旅程。

  一切准备就绪。

  木香跳上驾驶座,关上车门。

  引擎发出低沉有力的轰鸣,驱散了清晨最后的寒意。

  她最后看了一眼这片庇护了她一冬的山坡,那里,已有几株被雪水浸透的枯草,顽强地探出了嫩绿的芽尖。

  没有留恋,只有前行的坚定。

  方向盘一打,车轮碾过开始变得松软的冻土,卷起些许泥泞。

  越野车如同一头休整完毕的猎豹,冲下小山坡,驶向冰雪消融、生机开始萌动,同时也必然充满未知与挑战的广阔荒原。

  新的旅程,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