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4章 蒙兀儿人决定不等了-《大明:暴君崇祯,杀出万世帝国》

  苏里堂双眼瞳孔一缩,忙是对其解释道:“还请大阿訇知晓,信徒于日前刚和东边的鄂尔多斯取得联系,经过双方商议……”

  “现在我们只需要耐心的等下去,等到明人耗尽粮草,大军就可以为AN

  LA清理盘踞在哈密的异教徒,甚至还可以将AN

  LA的光辉,播撒到河西。”

  纳赛尔缓缓摇头道:“我们没有时间了。”

  “北边的准噶尔人已经南下,亦力把里城已经失陷。”

  “啊?”

  “什么?”

  “该死的准噶尔人!”

  “所有异教徒都该死!”

  ……

  米尔扎越过苏里堂,抚胸躬身道:“大阿訇,准噶尔人是否有继续南下的意图?”

  纳赛尔沉声道:“据汗得到的消息,准噶尔人应该是和明人有所勾结。”

  目光看向苏里堂,纳赛尔继续道:“明人的意图应该是和苏里堂阿奇木一样,想要通过准噶尔人,迫使我们从哈密撤军。”

  “那汗兄是什么意思?”

  苏里堂语气急切的问道。

  为了和明人争夺哈密,他们可是已经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如果不能击败明人,拿回哈密和西域东部控制权的话,那他苏里堂将会被彻底的边缘化。

  纳赛尔环顾一眼帐内众人,开口道:“汗命我来督战,就是想要尽快解决哈密的明人,然后大军立即回转,救援汗帐。”

  苏里堂闻言,登时放下心来,大声命令道:“立即召集诸将!”

  “咚咚咚!”

  沉闷的战鼓声响起,数十名蒙兀儿将领,在鼓声的催促下,快速来到中军大帐。

  在听完纳赛尔转述的诸将,当即纷纷表示,要立即出兵,对哈密发起进攻。

  苏里堂手握弯刀刀柄,看向托普奇兀鲁斯别吉阿里木:“阿里木,立即去准备火炮,这次我们要让明人体会一下AN

  LA的怒火!”

  阿里木抚胸躬身道:“遵命!”

  “库特鲁格!”

  “末将在。”

  “带领加齐骑兵,绕道哈密以北,防备明人逃窜至巴尔斯阔山!”

  “领命!”

  “米尔扎!”

  “在!”

  “你统领各家伯克骑兵,护卫托普奇,一旦哈密城被攻破,大军立即掩杀上去!”

  “是!”

  “其余人等,跟随我为中军!”

  “遵命!”

  苏里堂一连串的命令下达后,转身对纳赛尔问道:“大阿訇,您还有什么要交代的吗?”

  “

  ANLA至大!”

  “

  ANLA至大!”

  “

  ANLA至大!”

  ……

  帐内响起狂热的呼喊声。

  蒙兀儿人的异动,很快就被明军的斥候探知,洪承畴接到消息后,也立即击鼓聚将。

  哈密城,原指挥使衙门,正堂。

  洪承畴一身甲胄,要挂长剑,眼神凌厉的看向堂内众人。

  “刚接斥候探报,蒙兀儿人已经拔营,各营正在备战,最迟今晚就有可能要对哈密发起进攻。”

  “祖大寿!”

  “在!”

  “所有骑兵要全部统一使用,全部交由你来统领,于城外策应城内。”

  祖大寿一愣,但这是洪承畴的军令,虽是有些不解,也只得拱手应道:“下官遵命!”

  “余者,虽本官固守哈密,城在人在!”

  “下官等遵命!”

  到了这个地步,也就没有什么方略,无非就是水来土掩罢了。

  待诸将退下后,洪承畴对尚未离开的祖达寿问道:“祖总兵可是还有疑问?”

  “督师,要不还是下官驻守城内吧。”

  洪承畴摇头道:“之所以让你领蒙古各部,并骑兵出城,一是哈密城小,容纳不了那么多人。”

  “二是……二是为朝廷保留部分力量,以图卷土重来。”

  祖大寿皱眉道:“督师,若如此,那更应下官驻守城内了。”

  “本官是朝廷任命的西域督师,身负守土之责,岂能轻离?”

  “此事就这么定了!”

  见洪承畴态度坚决,祖大寿无奈,只得深深作揖后,转身离去。

  待帐内只剩洪承畴和谢四新两人,洪承畴这才语气有些低沉道:“维新,此战不好打呀。”

  谢四新点头附和道:“蒙兀儿人和陕西那些乱民不一样,甚至和建虏、鞑子也不一样,他们也是有火器的。”

  “想要凭借哈密的土墙,挡住他们的火炮,几乎是没有任何的可能。”

  “不过,好在督师早就命人在城外,布置了大量的伏地冲天雷,有了这些东西,足够迟滞蒙兀儿人的进攻速度了。”

  “就算是哈密的土墙,挡不住他们的火炮,但在兵马数量上,

  我们并不比他们差多少,无非就是守城战,变成野战、巷战罢了。(古代有巷战这个说法)”

  “只要我们可以拖住蒙兀儿人的主力,祖总兵或许就有机会,在外围对蒙兀儿人的薄弱处发起进攻。”

  “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东边的尔邻勤那边,如果再有三万蒙古骑兵加入的话,那我们才是真的难了。”

  洪承畴也看向哈密以东的方向,沉声道:“本官对镇西伯有信心,就算只有千余骑兵,想来也可以迟滞尔邻勤西进的步伐。”

  “只希望朝廷的援军可以快一点抵达吧。”

  洪承畴心心念念的援军,此时已经出了顺天府,一路向西北快速进军。

  没错,曹变蛟并未打算穿州过府,而是选择经长城外的草原,一路向西。

  相比走关内,关外宽阔的草原,更加适合大股骑兵全力行军。

  至于补给,不是一人三马吗?

  每人带上足够二十天的肉干干粮,等到了地方,自然有办法补充粮草。

  三天,仅仅只是三天的时间,曹变蛟统领的三千营一万骑兵,就抵达了大同阳高。

  早已经接到消息的宣大总督孙传庭,早已经命人备好了以供战马食用的草料、黑豆,甚至是鸡蛋。

  双方简单的见礼后,曹变蛟就迫不及待的对孙传庭问道:“孙督师,不知可有肃州方向的军报?”

  孙传庭摇头道:“阳高并无接到肃州军报。”

  “但没有消息,想来应该就是好消息。”

  曹变蛟闻言,只是轻轻点了点头,旋即又道:“还要劳烦督师,为大军准备营地,我等休息一晚,明日一早就要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