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母,这是您孙女大喜的日子,您就别提那些有的没的,说出来惹人误会的话了。
不然让我家的人听了,还以为您这太夫人是诚心不盼着您孙女好,若是回去后再说些编排您的传言,您今日这么大的阵仗就白摆了,是不是?”
这番话先礼后兵,给何老太太说得一愣一愣的。
她是没料到,这定波侯府的小侯爷如此胆大,居然当众就和她这新娘家的长辈顶起嘴来了。
眼看何老太太气得脸上涨红,殷殊仍旧十分淡定,平静道,“殊儿想拜见秦瑟的祖父大人,不知国公爷身在何处?”
何老太太沉着脸不说话,是秦淳接过话道:
“父亲身子不适,故而不能出来迎接,此刻正在外堂静候亲家光临。”
安国公秦望成年瘫痪在床,虽然还吊着一口气,但也是出气多近气少,前两年的时候他还认得一些人,能和子孙们说话聊天,这一两年却每况愈下,如今已经彻底糊涂,连人都不认得了。
人人都说这国公爷是大半截身子都入了黄土,就等他闭眼的那一日了。
可他又迟迟不闭眼,府内的四位老爷便没法分家。
而何老太太在府内的行径却越发张狂起来,因为没人能再压她一头,她就是国公府最位高权重的家长。
殷殊自然也知道这些情况,他点头道:
“那便先按照规矩,待进了内堂,殊儿再拜见他老人家。”
往内堂去的路上,二老爷秦淅缓缓放慢了脚步。
三老爷秦溶同样落在人后,趁着没人注意走到兄长身边,附耳道,“二哥,我怎么觉得,那小侯爷提起父亲不是偶然,有些刻意?”
秦淅看了他一眼,目光晦涩不明。
“我也有同感。”
“莫非——但这不可能,母亲所做之事只有我们两个知道,就连你我的夫人都不知情。之前那个伺候父亲的丫鬟,也被母亲灭口了,这件事断无可能走漏风声!”
“你小声点。”
秦淅道,“这殷小侯爷有些邪性,怕不是一个世家公子哥这么简单。他刻意提起父亲,很可能真是在暗示什么。”
“就算外面关于殷殊的传言都是真的,这小子真的少年老成深藏不露,但他殷殊也只是个外人,绝无道理知道我们国公府内部这等机密要事啊。”
秦溶一边不安,一边觉得就是自己想多了,摇着头道,“或许他方才只是听不惯母亲的言语,故意提起父亲要压母亲一头罢了。”
秦淅却仍旧沉着脸,他觉得事情不会这么简单,顿了顿后说,“三弟,你可知殷殊和皇城司走得很近?那位除了皇上就不把别人放在眼里的霍督主,竟然还和他颇为亲近。王爷的人说,不止一次有人看到殷殊和霍督主秘密约见。”
秦溶的脸色一下子就变了。
身为朝廷官·员,皇城司是做什么的,又有什么本事,他十分清楚。
这些人就是皇帝的眼线和爪牙,他们监视文武百官,将世家豪门都视为猎物,但凡让他们闻到一点血腥味,他们就无所不用其极,即便是固若金汤的秘密,纵使是天衣无缝,只要他们感兴趣,都能找到突破口。
如果是皇城司,那想得知他秦家内宅里的秘密,绝不是毫无办法。
殷殊和皇城司的督主过从甚密,他若是知晓父亲不省人事的真相,也必然是皇城司向他透的信儿。
可皇城司是什么时候盯上的秦家?
秦淅知道弟弟在想什么,低声道:
“我们在外做事向着王爷,那位目中无人的霍督主和王爷却不是一路人,他之前一直没动王爷是因为有所忌惮,但这不代表他今后都不会对王爷的人下手。又或许之前他只是在韬光养晦,暗中搜集对他有用的证据。
本来,秦家关起门来的这一点破事还入不了皇城司的眼,但若是霍督主真打算公然对付王爷,要下手铲除王爷的羽翼了,那我们就是他的目标。
我们在官场上做事都是滴水不漏,他想击垮我们也很难找到把柄,于是便想从家事上下手。
若是能让我们背负残害父亲的不孝罪名,我们的官定然是做不成了,还要被下狱,王爷手下便少了两个能为他效力的人,这安国公府将由长房把控——
这样解释,也是完全说得通的,这就是可怕之处。”
秦溶听后攥紧拳头,沉默了半晌后问:
“既然如此,那殷殊说出来是为何?他是打草惊蛇,还是故意递出信儿,要和我们谈条件?”
秦淅沉着眼眸,没有回答。
这就是让他觉得吊轨之处。
若说是前一种可能,他不信殷殊有这么愚蠢,更不信霍诀那样的人,会将这样的秘密告诉一个蠢货。
若说是后一种可能,真是皇城司拿捏住了他们的把柄,要和他们谈私下合作的条件,那为何不是皇城司的人来找他们,却让一个名不正言不顺的殷殊掺和进来?
难道就因为殷殊是长房的女婿,和安国公府有一层姻缘?
可霍诀一定清楚,他们和长房之间是水火不容的关系,殷殊是长房的女婿,那就是他们的敌人,让一个敌人来和他们谈条件,这无异于是事倍功半。
反正无论他怎么想,这么做对皇城司也都没有好处,莫非还有什么地方是他遗漏的,让他没能体察霍督主的深意?
要么,就是他真的想多了。
殷殊或许,就真是如他弟弟所说,那么随口一提。
可殷殊当时那个眼神——
阴冷带笑,好像是吐着信子的毒蛇,朝他们发出嘶嘶声。
无论事情究竟如何,长房家这丫头嫁的男人,都不是个善茬。
……
外堂。
殷殊向瘫在椅子上眼神空洞的国公爷秦望见了礼,一句多余的,让秦淅秦溶兄弟俩提心吊胆的话都没说,就按照大盛时下流行的风俗,朝二门走去。
而从外堂到二门的路上设了六道拦门的关卡,而秦瑟已经戴上了红盖头,她坐的喜轿就在二门后,等着殷殊带来的人把她从这道门抬出去,再抬出安国公府,一步步抬到夫家去。
不然让我家的人听了,还以为您这太夫人是诚心不盼着您孙女好,若是回去后再说些编排您的传言,您今日这么大的阵仗就白摆了,是不是?”
这番话先礼后兵,给何老太太说得一愣一愣的。
她是没料到,这定波侯府的小侯爷如此胆大,居然当众就和她这新娘家的长辈顶起嘴来了。
眼看何老太太气得脸上涨红,殷殊仍旧十分淡定,平静道,“殊儿想拜见秦瑟的祖父大人,不知国公爷身在何处?”
何老太太沉着脸不说话,是秦淳接过话道:
“父亲身子不适,故而不能出来迎接,此刻正在外堂静候亲家光临。”
安国公秦望成年瘫痪在床,虽然还吊着一口气,但也是出气多近气少,前两年的时候他还认得一些人,能和子孙们说话聊天,这一两年却每况愈下,如今已经彻底糊涂,连人都不认得了。
人人都说这国公爷是大半截身子都入了黄土,就等他闭眼的那一日了。
可他又迟迟不闭眼,府内的四位老爷便没法分家。
而何老太太在府内的行径却越发张狂起来,因为没人能再压她一头,她就是国公府最位高权重的家长。
殷殊自然也知道这些情况,他点头道:
“那便先按照规矩,待进了内堂,殊儿再拜见他老人家。”
往内堂去的路上,二老爷秦淅缓缓放慢了脚步。
三老爷秦溶同样落在人后,趁着没人注意走到兄长身边,附耳道,“二哥,我怎么觉得,那小侯爷提起父亲不是偶然,有些刻意?”
秦淅看了他一眼,目光晦涩不明。
“我也有同感。”
“莫非——但这不可能,母亲所做之事只有我们两个知道,就连你我的夫人都不知情。之前那个伺候父亲的丫鬟,也被母亲灭口了,这件事断无可能走漏风声!”
“你小声点。”
秦淅道,“这殷小侯爷有些邪性,怕不是一个世家公子哥这么简单。他刻意提起父亲,很可能真是在暗示什么。”
“就算外面关于殷殊的传言都是真的,这小子真的少年老成深藏不露,但他殷殊也只是个外人,绝无道理知道我们国公府内部这等机密要事啊。”
秦溶一边不安,一边觉得就是自己想多了,摇着头道,“或许他方才只是听不惯母亲的言语,故意提起父亲要压母亲一头罢了。”
秦淅却仍旧沉着脸,他觉得事情不会这么简单,顿了顿后说,“三弟,你可知殷殊和皇城司走得很近?那位除了皇上就不把别人放在眼里的霍督主,竟然还和他颇为亲近。王爷的人说,不止一次有人看到殷殊和霍督主秘密约见。”
秦溶的脸色一下子就变了。
身为朝廷官·员,皇城司是做什么的,又有什么本事,他十分清楚。
这些人就是皇帝的眼线和爪牙,他们监视文武百官,将世家豪门都视为猎物,但凡让他们闻到一点血腥味,他们就无所不用其极,即便是固若金汤的秘密,纵使是天衣无缝,只要他们感兴趣,都能找到突破口。
如果是皇城司,那想得知他秦家内宅里的秘密,绝不是毫无办法。
殷殊和皇城司的督主过从甚密,他若是知晓父亲不省人事的真相,也必然是皇城司向他透的信儿。
可皇城司是什么时候盯上的秦家?
秦淅知道弟弟在想什么,低声道:
“我们在外做事向着王爷,那位目中无人的霍督主和王爷却不是一路人,他之前一直没动王爷是因为有所忌惮,但这不代表他今后都不会对王爷的人下手。又或许之前他只是在韬光养晦,暗中搜集对他有用的证据。
本来,秦家关起门来的这一点破事还入不了皇城司的眼,但若是霍督主真打算公然对付王爷,要下手铲除王爷的羽翼了,那我们就是他的目标。
我们在官场上做事都是滴水不漏,他想击垮我们也很难找到把柄,于是便想从家事上下手。
若是能让我们背负残害父亲的不孝罪名,我们的官定然是做不成了,还要被下狱,王爷手下便少了两个能为他效力的人,这安国公府将由长房把控——
这样解释,也是完全说得通的,这就是可怕之处。”
秦溶听后攥紧拳头,沉默了半晌后问:
“既然如此,那殷殊说出来是为何?他是打草惊蛇,还是故意递出信儿,要和我们谈条件?”
秦淅沉着眼眸,没有回答。
这就是让他觉得吊轨之处。
若说是前一种可能,他不信殷殊有这么愚蠢,更不信霍诀那样的人,会将这样的秘密告诉一个蠢货。
若说是后一种可能,真是皇城司拿捏住了他们的把柄,要和他们谈私下合作的条件,那为何不是皇城司的人来找他们,却让一个名不正言不顺的殷殊掺和进来?
难道就因为殷殊是长房的女婿,和安国公府有一层姻缘?
可霍诀一定清楚,他们和长房之间是水火不容的关系,殷殊是长房的女婿,那就是他们的敌人,让一个敌人来和他们谈条件,这无异于是事倍功半。
反正无论他怎么想,这么做对皇城司也都没有好处,莫非还有什么地方是他遗漏的,让他没能体察霍督主的深意?
要么,就是他真的想多了。
殷殊或许,就真是如他弟弟所说,那么随口一提。
可殷殊当时那个眼神——
阴冷带笑,好像是吐着信子的毒蛇,朝他们发出嘶嘶声。
无论事情究竟如何,长房家这丫头嫁的男人,都不是个善茬。
……
外堂。
殷殊向瘫在椅子上眼神空洞的国公爷秦望见了礼,一句多余的,让秦淅秦溶兄弟俩提心吊胆的话都没说,就按照大盛时下流行的风俗,朝二门走去。
而从外堂到二门的路上设了六道拦门的关卡,而秦瑟已经戴上了红盖头,她坐的喜轿就在二门后,等着殷殊带来的人把她从这道门抬出去,再抬出安国公府,一步步抬到夫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