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电动车的计划-《退学三年后,我开着六代机空降校庆》

  “好了,没事的话就先忙吧。”

  “这两个厂的產品全部都需要重新设计。”

  “他们的管理也需要重新搞。”

  张文解释道。

  陈师傅听到后,马上就说:“好。”

  隨后就转身出了门。

  一晚上过去,张文伸著懒腰看著桌子上的两张图纸。

  飞机厂他设计的是一款比巴掌大不了多少的无人机。

  信號传输用的是行动网路。

  虽然传输速率慢,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等什么时候自己可以在系统里面换的时候再换新的。

  或者等国家开始推广3g的建设再用图像传输,有机会了直接用军用信號。

  现在只能传输几个命令,所有的照片只能先存储在机身內部。

  汽车厂张文设计的是一款suv,搞的特別大,而且特別高。

  採用的是前世的第一代di技术。

  可谓是有电一条龙,没电一条虫。

  但是张文做了设计改动。

  直接让发动机一直运转。

  充电行驶想都別想!等什么时候电机好起来再说。

  毕竟一上来不能造太高难度的车。

  不过电机的问题还要解决。最好挖过来一个人,能带团队研发和生產的。

  看一看能不能解决自己研发製造的问题。

  这段时间內,先让这两个厂子先开始运转,建造一些零件。

  但是必须要用流水线方法和严控公差。

  不然的话就彻底完了。

  最好在验证可行性之后,就开新闻发布会。

  打个gg。

  第二款直接suv,加高底盘,做大,做舒適。

  绝对能卖爆!

  然后再將所有的营利全部推动电机其他零部件的发展。

  儘快做出符合条件的零件。

  这样,j20和055大驱,就近在咫尺了。

  做完清晰的发展规划后,张文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於放下心来。

  接著,一个电话响了起来。

  张文拿起来一接。

  “喂,是谁啊”

  张文带著困意问。

  “张文啊,你连我的声音都认不出来了”

  崔主任在电话后面笑著问。

  “哎呀,崔主任,您刚才也没有说话啊。”

  张文笑道。

  “哈哈哈,好了,不和你开玩笑了。”

  “你的飞弹艇上面很满意。”

  “具体的数字还不知道。但是也要大力推广。”

  “数目的话,至少有个二十艘。这还只是我知道的。”

  “正式通知的话,今天大会上会决定。”

  “好,老师,我明白了。”

  张文说道。

  “不过你小子,可是真行啊。”

  “我都没想到你的设计有那么大的效果。”

  崔主任在电话旁笑的嘴都要裂开了。

  “你的学弟学妹们,听了你的故事,都嗷嗷叫的学习呢!”

  “还有你的师哥师姐们,平常傲气的很,一听见你的事,都开始卯足了劲要赶超你呢!”

  “哈哈哈!那就让他们赶超吧。我很期待!”

  张文笑道。

  “哈哈哈,你小子。”

  崔主任在一旁大笑,看样子张文取得的成就,他这个老师也是有与荣焉。

  当老师的,最愿意看到的就是自己的学生成材。

  崔主任也不例外。

  “崔主任,我倒是有个问题。”

  “你知道哪里有搞电机的吗”

  “电驱动的,还有一家电池厂多少钱。”

  “我需要一个。”

  张文没跟崔主任客气,直接问。

  “这个你倒是有个师哥,一直在研究所里面,就是研究电机的。”

  “你需要的话,我可以给你介绍一下。”

  “还有你说的那个电池厂,我倒是知道一个。”

  “也是一个快破產的厂子。”

  “不过是个纯粹的民用厂。”

  “他们原本是做国外生意的,直到前段时间经济危机。”

  “直接就给破產了。”

  “现在好像在求人接手。”

  “地址就在三镇市附近,郊区的一个小镇里。”

  “你需要的话我给你发过去。”

  在崔主任说完后,张文欣喜若狂。

  差点跳起来。

  “好,我就等您的好消息了!”

  “好。”

  崔主任有些疑问。

  “你要电机和电池要干什么啊”

  张文有点兴奋的说:“造无人机和汽车啊!”

  “汽车什么汽车你要造玩具去了”

  崔主任很是疑惑。

  无人机他知道,不过年轻嘛,有想法是好事,说不定张文还有什么天才的想法呢。

  但是汽车他可知道啊。

  电机电池怎么能造车呢

  “你这是,打算干玩具厂了”崔主任开玩笑的说。

  他儿子前几天在小学门口拉著他买一款玩具,就是四驱车。

  他也跟他儿子看过动画,虽然他觉得不好看就是了。

  但是他儿子看的倒是挺起劲的。

  “不是,老师,是真正的车。”

  张文在电话里面无奈的说道。

  “什么玩意”

  “你確定咱俩说的是一种东西吗”

  “我说的那玩意可是能拉人能载货的车。”

  “你说的不会是那种巴掌大小的玩具车吧。”

  很快,电话那头传来张文沉静的声音:“不是,老师,就是真正的车。”

  崔主任听了之后沉默了好几分钟,他实在是没想到自己这个学生这么大胆。

  要知道汽车工业在几十年前就开始起步了,但是直到现在都没有做出来什么成绩。

  现在国內,还是合资车和进口车的天下。

  用市场换技术说了快十年了。

  也没见国產车搞出来什么名堂来。

  但是他又想到张文当时猝不及防给他搞出来一个飞弹艇的方案来。

  他又有些摸不著头脑。

  不过造车的风险可是极大的。

  “我得提醒你一句,造车的风险很大。一不注意就会粉身碎骨。”

  “飞弹艇的订单还不够吗如果你实在是缺钱的话,我还可以给你找一部分其他的订单。”

  崔主任劝说道。

  “不缺钱,但我很缺技术。”

  “如果用单纯的军用订单的话,那么成本会飞到天上去。”

  “我只能用民用產品来分摊成本。”

  张文对於他的老师也没有什么隱瞒。

  工业品,只有產的越多,產品才会越廉价。

  军民融合说的就是这句话。

  而且电动车之后的一出,后面的雷达,信息化,电子產业都会被带动起来。

  如果只有军用產品的话,那军队只好说一声用不起,太贵了。

  听到这些话,崔主任也是沉默了好久。

  才说:“好,我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