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鹰愁涧-《大胤武圣》

  夜色如同冰冷的墨汁,浓稠得化不开。

  营房里,除了江临,其余七个老兵都已经进入了浅眠。

  他们习惯了在任务前夜抓紧每一刻休息,哪怕只是闭目养神,也能最大限度地恢復体力。

  江临却毫无睡意。

  他坐在自己的草铺上,借著从窗外透进来的月光,一遍又一遍地检查著自己的装备。

  那根陪伴他经歷了新兵操练和军械库苦役的长矛,枪头被他用碎石打磨得闪烁著粗糙的寒光,枪桿上每一处可能鬆动的缠绳都被他重新加固。

  那面伤痕累累的木盾,也被他用边角料仔细修补过,盾面后的皮质握带被勒得紧紧的。

  腰间,除了那把锈跡斑斑的匕首,他还別上了那半截从蛮骑身上缴获的断刃。

  虽然【刀术】依旧是未入门,但这半截吹毛断髮的利器或许在关键时刻能派上用场。

  他甚至將自己那件破烂的號坎內衬,用麻线细细地缝补了一遍,聊胜於无。

  准备工作做得再充分也不为过。

  上一次黑风口之行,那头雪豹带来的死亡阴影,以及三个蛮子斥候的伏诛,都让他深刻明白,每一次出巡,都是在刀尖上跳舞,任何一丝疏忽,都可能付出生命的代价。

  鹰愁涧,光听名字,就不是善地。

  他隱约听老兵们私下议论过,那里地势险峻,怪石嶙峋,常有毒虫猛兽出没,更是蛮子和一些山匪流寇喜欢设伏的绝佳地点。

  据说,连凶悍的山鹰飞到那里,都会因为找不到落脚点和难以预测的怪风而发愁坠落,是以得名。

  这一次去鹰愁涧,凶险程度,恐怕远超上次的黑风口。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101.】

  但他心中,却没有了第一次出巡时的那种纯粹的惶恐。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混杂著紧张、警惕,以及一丝隱秘期待的复杂情绪。

  一夜无话。

  当天边刚刚露出鱼肚白,尖锐的集合哨声便划破了营地的寂静。

  王头儿小队的所有成员,已经悄无声息地集合完毕,动作迅速而高效,没有一丝拖沓。

  每个人的脸上都带著一种即將踏入猎场的冷肃。

  “检查装备!”王头儿例行公事般低喝一声。

  一阵细微的甲叶摩擦声和兵器碰撞声响起。

  江临也学著老兵的样子,最后检查了一遍自己的长矛、盾牌和腰间的兵刃。

  “出发!”

  隨著王头儿一声令下,九道身影再次如同融入晨曦的鬼魅,悄然离开了破虏营,朝著东方那片更加险峻、也更加未知的群山进发。

  前往鹰愁涧的路,比去黑风口要难走得多。

  他们需要翻越两座陡峭的山岭,穿过一片几乎没有路径的原始密林。

  积雪深厚,怪石林立,冰冻的溪流如同潜伏的陷阱,稍有不慎就可能失足滑落。

  队伍行进的速度很慢,每个人都將警惕提到了最高。

  江临紧跟在队伍中段,他保持著【磐石桩】要求的重心下沉感,將入门的【盾术】运用到了极致。

  用盾牌拨开挡路的灌木,试探著脚下被积雪覆盖的地面,身体紧绷,时刻留意著四周的动静。

  手中的长矛也没有閒著,矛尖始终斜指前方,隨时准备应对可能从任何角度袭来的攻击。

  翻过第二座山岭时,天色已经大亮,但山间的雾气却很浓,能见度极低,不超过三十步。

  “都小心点,快到鹰愁涧地界了。”王头儿的声音在雾气中显得有些沉闷,“这鬼地方,雾大的时候最容易出事。”

  队伍的速度放得更慢,几乎是摸索著前进。

  就在这时,走在最前面的老五突然停下脚步,抬手示意警戒。

  所有人都立刻停下,屏住了呼吸。

  浓雾中,隱隱约约传来一阵奇怪的声音。

  “悉悉索索……”

  那声音很轻微,像是某种东西在枯叶和积雪上爬行摩擦,时断时续,透著一股子说不出的诡异。

  王头儿的脸色也变得凝重起来,他打了个手势,示意队伍缓缓靠近。

  江临的心提到了嗓子眼,握著长矛的手心又开始冒汗。

  他们拨开浓雾,小心翼翼地往前走了十几步,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都不由自主地倒吸了一口冷气。

  只见前方不远处的雪地上,横七竖八地躺著好几具人类的尸体!

  看他们身上的穿著,既有普通猎户的打扮,也有几个穿著破烂號坎的,似乎是跟他们一样的军户!

  这些尸体死状极其悽惨,仿佛被什么东西啃噬过一般,血肉模糊,肢体扭曲,空气中瀰漫著一股浓烈的血腥和腐臭,令人作呕。

  而在这些尸体周围的雪地上,赫然印著一串串梅状的、却又比寻常野兽大得多的诡异爪印!

  “妈的,是山魈!”一个老兵脸色发白,失声叫道,声音里充满了恐惧。

  山魈!

  江临虽然没见过,但也听过关於这种山中凶物的传说。

  据说这玩意儿力大无穷,凶残嗜血,来去如风,尤其喜欢在深山老林和这种大雾天气里活动,是比猛虎饿狼还要可怕的存在!

  看这几具尸体的惨状,显然是刚刚死去不久。

  那意味著,那杀人夺命的山魈,很可能就在附近。

  就在眾人心头剧震,警惕万分之际,一声尖锐刺耳、如同婴儿夜啼般的怪叫,猛地从旁边浓雾瀰漫的密林深处传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