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6章 第十章:出征!(补更)-《抗战:从炮灰团开始崛起》

  2月11日,鬼子第33师团突破不列顛军萨尔温江及米邻河防线,將英印军第十七师击败。

  d的战局愈发严峻,远征军入缅已经迫在眉睫。

  2月12日,在和关兴商议之后,王凌决定率警卫连、侦察连、通讯连、运输连、卫生队、炮兵营、第一营、第二营、第三营和第五营入缅作战,成立禪达留守处,高薪聘请了原溃兵站站长担任留守处主任,將第四营和刚组建的工兵连、新兵营留在禪达。

  之所以聘请王站长担任留守处主任,是因为王凌还没有放弃招募士兵的计划。

  作为一名后世穿越者,王凌深刻的知道去d压根就指望不上不列顛人,指望他们,那还不如指望远征军全体突然爆种、人均超人、绝地翻盘呢。

  所以,人员补充和物资补给都得牢牢的抓在自己的手里,不列顛人的那些承诺连一个字都不要信。

  王站长也是个有能力的人,给他一个留守处主任,又给了一个“你尽心办事,仗打完了,我保你一个上校”承诺,同时以前答应他的招人给钱的承诺也没变,他也能更尽心的为独立团招募人手,源源不断的给独立团输送兵员和物资。

  ……

  2月14日,西方的情人节、东方的除夕夜,王凌在团部大校场上,给包括孟凡了、陈小醉在內的二百余队新人举办了集体婚礼。

  独立团在禪达已经驻防四个月了,隶属独立团的各类工厂就开了不下二十家,整个禪达百姓的生活都因此而改变,与独立团紧密的团结在了一起。

  不客气的说,此时的禪达已经是独立团牢固的根据地了,县长那个老头子说话也没有王凌说话好用。

  同时,得益於独立团的高待遇,独立团官兵“待遇高、军纪好”的形象也深入了禪达百姓的心中,人们对独立团官兵普遍高看一眼。

  在此情况下,因为严格的军规的压制而压抑自己的独立团官兵们,就不可避免的与禪达本地姑娘结合在了一起。

  孟凡了和陈小醉的结合,只是一个开端,然后事態飞快的向著王凌期望的方向发展,到集体婚礼这里,也不是一个终止。

  过年的喜悦与新婚的快乐交织在一起,整个独立团都荡漾在欢乐的海洋里,除了必要的值班人员之外,几乎全都喝了个酩酊大醉。

  哦,新人们也没有喝醉,王凌给他们放了两天的假,只给了他们一个任务:安安心心的创造下一代。

  第二天,大年初一,全营停操,后勤处给各排送去了白面、白菜和猪肉,还有醋、酱油等调味料,全团一起包了饺子,然后开开心心的观看了从禪达请来的戏班子表演的杨家將,开开心心的过完这一天,也就算是过年了。

  然而,过年的欢腾也只仅仅持续了这一天而已。

  2月16日,鬼子开始集中兵力向仰光进发,仰光危急,不列顛政府进行要求果脯派遣远征入缅,减轻英军的防御压力。

  应不列顛政府的请求,大队长电令远征军第1路副司令长官中將率领第5、第6、第66军共10个师10万余人入缅援英作战。

  2月18日晚,王凌在团部大校场播放了独立团在禪达的最后一场电影——陆川的《金陵!金陵》。

  放电影现在也是独立团的老传统了,本来只是为了给娱乐匱乏的军营增添一下乐趣,同时也做一些宣传的作用,后来发现大价钱买回来的放映机除了每五天一次的播放之外就只能放在库房里吃灰,王凌灵机一动,开始搞起了“送电影下乡”的活动。

  要知道,放映机可一点都不便宜,两台放映机加二十部电影的胶捲,就价值1000积分,抵得上半个连的装备。

  好消息是系统不限制片子的年份和种类,只要是王凌想的,都可以换成胶捲。

  王凌兑换了诸如《精武门》、《定军山》这些电影,既能在军营里放,也能到乡下去放,两不耽误。

  现在,下乡的放映队,也成了禪达的百姓们在忙碌之余的期盼之一。

  每一次放电影,人们都会呼朋唤友,早早的端著小板凳守在幕布前,等待著电影的开场了。

  很有后世六七十年代乡下放电影的风采。

  ……

  陆川的《金陵!金陵!》相信很多人都看过,主要內容是通过一名普通鬼子士兵和一名普通果军士兵在金陵大屠杀期间的经歷,揭示了战爭对人性的摧残,里面具体的內容就不再多赘述了,没看过的都可以去看一看,加深一下对鬼子的仇恨。

  在王凌看来,他一个完全没有过战爭经歷、连肚子都没有饿过的后世的清澈大学生,在看过这部电影之后,都恨不得提刀衝进留学生宿舍,宰两个鬼子留学生助助兴,更有不少人看完之后引发了身体不適,剧烈的呕吐起来。

  后世人都这样了,就更別提现在跟鬼子殊死博斗过、甚至亲人惨死於鬼子之手的官兵们了。

  这部电影在他们的亲身遭遇面前,根本就不像是电影,反而更像是一部纪录片。

  王凌认为,这部电影就是最好的动员令,不需要任何语言的刺激,就能激发起官兵们心中最纯粹的仇恨——对鬼子的仇恨。

  官兵们的表现也確实不出王凌所料:正常电影下来,现场就没有安静过,有咒骂声、有哭泣声、有呕吐声,甚至还有喊“爹、娘、姐姐、妹妹”的声音……

  所有人的眼睛都红的像是斗牛场上的公牛一样,咬牙切齿的脸都已经变了形,恨不得现在就上战场宰两个小鬼子当下酒菜。

  事实上,如果不是有军官和纠察在现场弹压著,宣传科的放映员估计早就被战士们给当成鬼子给揍了。

  就这,还有人要拿枪打电影幕布呢,被排长按到之后,趴在地上嚎啕大哭。

  对鬼子的仇恨,在这一刻达到了巔峰!!!

  所以,在两个小时的电影结束的时候,王凌上去没多说一个字的废话,就问了一句:“恨吗”

  “恨!!!”

  “恨!!!”

  “恨应该怎么办”王凌再次问了一句!

  官兵们群情激愤,纷纷起立,振臂高呼:“打倒小鬼子,为金陵报仇!!!”

  “打倒小鬼子!!!”

  “把小鬼子都杀光!!!”

  等到官兵们的情绪稍微平復了一点,王凌道:“恨就要多多的杀鬼子!”

  “明天,我们就要开拔,奔赴d抗日前线,那里有很多的小鬼子可以杀!”

  “为那些惨死在鬼子屠刀下的东华老百姓报仇的时候,到了!!!”

  全体官兵再次振臂高呼:“报仇!!!报仇!!!”

  “废话我就不多说了,相信大家都不是没卵子的废物!”王凌道:“我对大家只有一个要求!”

  “不怕牺牲、不怕困难,把每一场战斗都当做金陵保卫战来打,杀光见到的每一个小鬼子!”

  “我只有一个战场纪律,不要一个鬼子俘虏!”

  最后,王凌大声吼道:“能不能做到”

  “能!能!能!”

  “为东华老百姓报仇!”

  “杀光小鬼子,不留一个俘虏!”

  ……

  地元星,炎夏历4012年、西元1942年,2月19日,民国三十一年大年初五,星期四,晴,宜出行、结婚、交易,忌诉讼、掘井。

  总之,今天是个出征的好日子。

  整座禪达城在天还没亮的时候就活了过来,乡亲们都知道今天是独立团出征打鬼子的日子,一大早就在县长和士绅贤达们的组织下,穿上乾净的衣裳,敲锣打鼓的前来给独立团送行。

  而在独立团里,虽然大家的心中都燃烧著一团“將小鬼子全部杀光”的怒火,恨不得立刻就衝到d,但独立团整体上的作息並没有多大的改变,只是取消了早操、將早饭提前了半个小时。

  所有的行李都已经提前打包好了,所以七点半早餐结束的时候全团集合,列队走出了营房。

  行军的顺序也早就已经安排好了,现在只要按部就班的执行就行。

  侦察连第一个出发,作为全团的探路尖刀,这支部队全员装备了自动武器,其火力之凶猛,完全可以碾压鬼子中队一级的部队,他们会前出大部队五公里的距离,扫平路上的阻碍,同时將遇到的情况及时的向团部匯报。

  侦察连挑选的都是老兵,一群有过排头兵和侦察兵经验的精锐,打斥候战压根就没在怕的。

  戴胜希的第一营紧隨其后,他们作为独立团的绝对主力,起到的是镇压整条行军队伍的作用,万一遇到鬼子的伏击,他们能够及时进行反击,为后面的大部队组织防御贏得时间。

  一营后面是团部、警卫连、运输连、卫生队和炮营,这里也是王凌的中军,跟炮营在一起,可以隨时对各方进行火力支援。

  中军的两侧分別是二营和三营,他们和中军的距离保持在两到三公里左右,处於炮营的绝对打击范围之內。

  排在最后的是五营,五营作为最新组建的营,战斗力也是独立团营级单位中最低的一个,让他们殿后,只要不用担心他们会遭遇伏击而方寸大乱。

  如果从高空往下俯瞰,你就会发现独立团的行军路线就像是一个移动的、尖锐的菱形,四个营组成的四条边,把团部、团直属单位和炮营给护在了中间。

  五千余出征部队、三千六百匹驮马、千余辆脚踏车和五十六辆汽车组成的队伍像是一道洪流,士气高昂、机动性强、浩浩荡荡、一往无前。

  ……

  军纪严明的部队就连行军走路,看起来都是美的。

  独立团的军纪自不用说,王凌是按照后世的標准来打造的部队,四个月的严格训练下来,“令行禁止”是最基本的素质要求。

  再加上有充足的营养补充身体、增长肌肉,所有人看起来都像大水牛一样健硕,脸上是因为愤恨而產生的肃穆和因为优良的装备、刻苦的训练带来的自信,每个人看上去都不简单。

  队伍整齐划一,虽然达不到后世阅兵的程度,但每一次脚掌落地,都只能听到一个声音。

  整支队伍呈现出一种昂扬的姿態,哪怕没有一点军事常识的人来了,见到这样的队伍,也只能竖起大拇指,赞一声“精锐之师”!

  禪达人早就已经把独立团看成了自己的子弟兵部队,此时看到行军队列展现出来的风貌,年轻人纷纷鼓掌叫好,嘴里大声说著“好样的!”、“狠狠地揍小鬼子!”、“你们是最好的兵!”之类的话语;

  舞狮队欢快的耍了起来,敲锣打鼓的声音听著虽然有些刺耳,但却没人嫌烦,不远处更是有人放起了鞭炮;

  大爷大娘们开始往战士们的手里塞鸡蛋,每次还要拍拍战士们的手,不停地说著“都是好孩子”、“都是好孩子”;

  还有那些来看热闹的大姑娘、小寡妇,看著眼前的这些汉子,脸色也有些微微泛红,有胆大者则把自己准备好的手绢、布鞋塞到自己看中的人的手里,还要嘱咐一句:“你一定要平安回来啊!”,然后在人们善意的鬨笑中红著脸回来,跟身边的小姐妹打打闹闹;

  还有大一点的小孩子学著队伍的样子走正步,口里还喊著“一二一”,小脑袋昂的高高的、小腰板挺的直直,一步一停的,动作標准的能跟团里的训练標兵有的一拼;

  小一点孩子跟著队伍跑,跑著跑著就摔倒在地上,还没来得及哭就被路过的一名班长给抱了起来,手里面还被放进了两颗,於是就又捧著开开心心的跑回妈妈的怀里,拿著就要往妈妈的嘴里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