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3章 第三十三章:军官福利社-《抗战:从炮灰团开始崛起》

  “都有哪些人自愿加班了这个全团放假的日子他们还加班,让团部小食堂给他们加个餐!”王凌翻开文件看了一眼:“咱们这次一共发了十六万个半开”

  关兴回答道:“准確的说是十六万三千一百六十八个半开,一共有四千八百九十七个人领餉!”

  “自愿加班的主要是后勤处和警卫连。”关兴道:“尤其是后勤处,因为试行了军官福利社的缘故,他们是最忙的,因此没有一个人休假,林副参谋长更是亲自坐镇。”

  “我也吩咐下去了,小食堂隨时都有热菜热饭。”

  王凌点点头:“挺好的,咱们现在也是一个五千人的大团了,放到晋绥军这样的部队里,这都赶上一个师了!”

  “不错,不错!”

  说著,王凌抬头看向关兴,道:“老关,咱们还得努力啊,爭取早日掛上將衔,不然总感觉这个衣领轻飘飘的!”

  “你说这校官的领章是不是偷工减料了,怎么就压不住我这燥热的心呢”

  这话虽然有点玩笑的成分,但独立团现在都已经快五千人了,放哪里都是一个旅的规模了,说掛將衔好像又不是开玩笑了。

  之所以独立团现在能有那么多人,自然是把禪达保安团给收编了的缘故,剔除掉一些不符合標准的,又招了几个自愿参军的学生兵,这才到了现在这个规模。

  那天喝酒的细节就不用多说了,反正王凌是见识到了民国的人真的玩起来是能玩的多的,王凌表示自己是长见识了,他一个连后世商k都没去过的人差点在场子上丟了洋相,然后就决定以后再也不去了。

  呃……

  说起来,他没穿越的时候连商k都没去过,也没见过后世人能玩的有多。

  也就是有关兴这个在场子上一副不近女色老干部派头的人作伴,王凌才没有暴露自己还是个初哥的事实。

  但收编保安团的事情也不是那么顺利的,或者说,至少没有王凌想像中的那么顺利。

  按王凌的想法,这酒也喝了、人也笼络住了,李晓带著两个营长已经拍著胸脯表示要跟著他好好干了,剩下的无非就是打个招呼、走个过场了。

  但是没想到啊,最后禪达县长居然不放人。

  按照现在的制度,保安团虽然也穿著军服,执行在地方上维护治安的任务,但它並不归军政部管理,而是由各省衙门里的保安处指挥的,放到县里来说,县长就是保安团的最高指挥官。

  如果县长不放人,王凌还真就办不了这个事情,他总不能带队把县衙给砸了吧

  王凌也能理解县长那个半老头子的顾虑,毕竟现在要组建远征军的消息已经传了出来,有点渠道的人都知道小鬼子要从南边打过来了,这个时候自然是想手里能有一支用得上的、过得去的保安力量的。

  这不仅仅是禪达县长一人是这个样子,澜沧江两岸的几个县的县长都是这么干的。

  但理解归理解,却並不能使得王凌放下收编保安团的决心,要不是影响力不够,强上会引起一系列的反弹,王凌都想把滇西这边的保安团都给收编了。

  为了表达诚意,王凌几次上门和县长商討这个事情,提出了不少很有诚意的条件,底线也是一退再退,还承诺拿出一笔钱来支持禪达的发展,但是那个老匹夫就是不鬆口。

  王凌被弄的耐心全无,正打算学学李云龙耍无赖,捲铺盖捲住县衙里磨老头呢,县长突然鬆口了,连人带装备打包给送过来了。

  当然,王凌也不是那种赶尽杀绝的人,知道县长不鬆口是为了禪达的利益考虑,虽然不知道他为什么现在突然鬆口了,但王凌也没有真的就给一口吞了。

  人留下,装备送回去。

  按照王凌之前的那笔军火交易来看,那就是几十万的装备说不要就不要了。

  別人不知道王凌是看不上这些装备,只觉得王团座大气,是个能成大事的人。

  就这样,关兴的表弟李晓,连同他的保安团,就一起姓了王了。

  王凌也没有食言,当即就任命李晓为炮兵总教官兼炮营营长,享受副团级待遇,全权负责炮营的组建事宜,而他的保安团也整编成了四个连,王凌承诺会给他们第二营的番號。

  於是,二营和炮营这两个还没有落地的营,因为都是参谋长关兴拉来的缘故,被独立团內部认为是关兴的人,喜提“参谋系”的外號。

  王凌和关兴二人听到这个“派系”的名號的时候,也是摇头苦笑。

  尤其是王凌,怎么也理解不了为什么大家这么热衷於划分派系,哪怕是团结如一家人的一个团里,也要划分出一个两个的派系出来。

  这要是以后自己结了婚,岳家有能当兵的人进入了自己的部队,是不是还得划分出一个“外戚系”出来

  真的是理解不能啊!

  ……

  军官福利社,是王凌提出来的一项福利设施,掛在后勤处票,且目前只对军官开放。

  但在王凌的计划里,这个福利社的最终形態应该是军人服务社,只为独立团的官兵提供一些或紧俏的、或稀缺的、或实用的、或奢华的物品,是独立团士兵待遇的体现。

  这是王凌提出的一个回收官兵们的军餉的计划,也是为全军设立的福利措施之一,本来是向面对全团官兵开放的,但是在关兴的劝导,改到暂时先只对军官开放,等到各方面都成熟了之后再向全军开放。

  军官们也是早早的就得到了消息的,並对此表示热烈欢迎。

  没办法,谁让禪达这个小地方没什么东西可以买呢,就那几样特色小吃,也得適应適应才行,可是那也不了几个钱。

  但是沉甸甸的银元放在口袋里,心里总是会痒痒啊!

  要是能联繫到家里人的还好一点,还能把钱给家里寄回去,但是能流落到禪达这个边陲之地当溃兵的,哪怕是个军官,那也是没背景、没门路、没钱財的“三无”军官,家里人是不是还在都不知道,也没门路把钱给家里寄回去。

  有钱了就总想干点能满足人生理需求的事情,这也算是果军当中的一个常態。

  当然,这也是果军军纪涣散的一个主要因素。

  但是王凌接受不了这样的事情,並为此下达了严格的军规,提高待遇也有一点这方面的考虑——为了钱,也得考虑一下违纪的后果吧

  除此之外,王凌还用高强度的军事训练和文化教育来压榨他们的精力,让他们没心思想这些东西。

  另外,王凌还在后勤处开通了存款业务,也就是在財务科单独设立一个帐本,官兵们可以將自己的军餉暂时存放在后勤处,王凌以自己的名誉和加盖公章的存票作为担保,等到他们取钱的时候,后勤处会把他们存放在这里的钱一分不少的交还给他们。

  同时,王凌还鼓励军官们积极的解决个人问题,鼓励他们自由恋爱,如果真有看对眼的,团里可以给他们当媒人,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他们一定的帮助。

  王凌当时的想法,是一个男人有女人管了就会老实很多,同时有了老婆之后,这些尚且还有些浑浑噩噩的军官们打起仗来也就有了更清晰的目標——打完小鬼子,回家和老婆孩子安安稳稳的过小日子。

  如果这一条被官兵们大规模推行,团里有了很多媳妇的话,王凌还打算在驻地周边再买一些荒地建设眷村,同时多开设一些工厂来安置官兵们的家属。

  当然,最重要的、最基本的,是给他们留个后。

  並且王凌还想方设法的寻找安全的寄钱的门路,想著给官兵们打通一条把钱寄回给家里的路线。

  最后,就是这个军官福利社了,王凌在系统商城里“进货”了各类服装、皮鞋、罐头、粮食、布匹、果、墨镜、手錶、打火机、巧克力等好东西,这些也对军官们有著很大的吸引力,可以从他们的口袋里掏出一些钱出来。

  这些政策都是王凌打算在全团推广的,现在只是在军官阶层试行一下。

  苦的、累的,也就是后勤处人了。

  ……

  团部附近的一个双人军官帐篷里,孟凡了换上了熨烫平整的毛呢料军官常服,扎上搭配常服使用的棕色牛皮外腰带、蹬上从迷龙那买来三节头皮鞋,最后梳理好头髮、戴上黑色帽檐的大檐军帽,再次整理了一下仪容仪表,离开了自己的帐篷。

  王凌不喜欢果军的德式小帽,但是日常的训练和戴头盔作战的时候,这个小帽又很实用,所以王凌也就没有取消掉这个帽子,而是全团所有官兵配发了常服,而常服搭配的就是黑色帽檐的大檐军帽。

  没办法,即便王凌自己当兵的时候穿的也是07式常服,但是他更喜欢的其实04式立领常服,要是再披一件军大衣、戴个墨镜,王凌都要忍不住哼一首“晓月拂流年,步履蹣跚间”了。

  不过,比之04式,其实王凌最喜欢的还是65式,配上65式雨衣,绝对的肃杀气息拉满,要是能再给65式配上大檐帽,那不得帅炸了啊!

  可惜啊,他现在穿越了,想s“地表最强单兵王”是做不到了——穿越到这个时代,给部队换装04式或65式是不现实的——但是s一把少帅还是可以的。

  於是常服这一配置便在关兴“败家子”的碎碎念中推行了下去,官兵们也很喜欢,这次放假,官兵们基本都是换了常服才出的营地。

  孟凡了换上常服,自然也是隨大流,准备去禪达城里的。

  他现在可不得了,不但晋升到了上尉,还进入了团部,成了通讯连的连长了,是一起吃过猪肉燉粉条子的老溃兵升的最快的一个,因为通讯连现在只有他这一个连长,所以本该双人使用的军官帐篷,被他一个人用了。

  之所以任命孟凡了做这个通讯连连长,一是他当初答应了要给王凌当传令官,另一个自然是因为他是燕大的高材生还会英语的关係了。

  王凌从系统商城里买来的电台都是鹰酱家的货,使用手册都是英文的,孟凡了这个会英语的高材生自然就是最合適的人选了。

  用王凌当时的话来说,就是:“你一个燕大的高材生,还是学机械的,別跟我说你搞不定这几部电台啊。”

  “这几部电台就交给你了,你要以最快的速度把使用手册给翻译出来,同时还要熟悉这台构造,做到隨时隨地能够拆修的程度。”

  “你先当通讯连的连长,全团的名册向你敞开,需要什么人才我都调给你,但是你要保证最快最好的搭建好本团的无线电通信网络的架构。”

  “乾的好了,老子提升你到校官,也给你闹个副参谋长噹噹,兼一个通讯处主任。”

  “你要是干不好,別说连长了,中尉你都回不去,老子把你腿再给你打折,让你天天在李良那里哭!”

  让他回李良那里去哭自然是玩笑话,但是面对王凌带著“威胁”的话语,孟凡了还能怎么办呢。

  官大一级压死人,既然不能反正,那就只能……

  欣然接受了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