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放手去做,我全力支持你-《权势巅峰:分手后,我青云直上》

  青峰县委办公室,午后阳光斜照,空气中瀰漫著新泡龙井的清香。

  郑仪没有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而是和冷治並排坐在靠窗的沙发上。

  茶几上,两杯清茶冒著热气。

  气氛比与陈越谈话时,少了几分考问的凝重,多了几分核心圈子的鬆弛与信任。

  “冷部长,坐。”

  郑仪指了指旁边的位置,自己先端起茶杯抿了一口,姿態放鬆。

  冷治依言坐下,腰背习惯性地挺直,但神情比面对其他人时明显少了几分刻意的恭敬,多了份沉稳的亲近。

  他知道,能被书记这样单独、隨意地召见,本身就是一种地位的象徵。

  “省里的风声,你大概也听到了。”

  郑仪开门见山,没有寒暄,目光落在冷治脸上。

  “三年,我向徐省长要了三年时间。”

  冷治心头一凛,面上不动声色,只是微微頷首:

  “书记,我明白。青峰现在,正是爬坡过坎的关键期,您不能走。”

  “走不走,不是我能完全决定的。”

  郑仪的声音低沉下来,带著一丝不易察觉的无奈,但转瞬即逝,目光重新变得坚定。

  “但在这三年里,我必须把青峰的根基打得更牢,把班子建得更强,把未来的路铺得更稳!”

  他放下茶杯,身体微微前倾,目光灼灼地盯著冷治:

  “县委副书记的位置,空了这么久,不能再空下去了。这个位置,是承上启下的关键,是稳定大局的压舱石,更是未来……接续奋斗的桥头堡!”

  冷治的心跳止不住的狂跳。

  他当然明白这个位置的重要性,也隱约猜到郑仪的意图。但郑仪如此直白地切入主题,还是让他感到一股巨大的压力和责任扑面而来。

  “书记,这个位置……责任太重。”

  冷治没有迴避,坦诚地说出了自己的顾虑。

  “市里……恐怕不会轻易点头。”

  “市里”

  郑仪冷笑。

  “他们当然不会轻易点头。他们巴不得空降一个『自己人』下来,好方便『指导』我们青峰的工作!”

  他话锋一转,目光严肃地锁定冷治:

  “所以,我们不能给他们这个藉口!不能让他们有理由把手伸进来!”

  “我的想法是,”

  郑仪的声音斩钉截铁。

  “由你,冷治同志,以县委常委、组织部长的身份,受县委委託,主持县委日常工作!”

  “主持日常工作”

  冷治眼中精光一闪。他瞬间明白了郑仪的深意!

  这不是直接任命副书记,避开了最敏感的“资歷”和“提拔”问题,但赋予的,却是副书记最核心的实权!

  这是一个极其高明、也极其大胆的迂迴策略!

  “对!”

  郑仪肯定道:

  “名义上,副书记位置依然空缺。但日常工作,由你主持。常委会,你来召集;重大事项,你先拿意见;各常委的工作协调,你来牵头!我要你,在接下来的三年里,真正站到县委运转的核心位置上去!”

  郑仪的目光带著不容置疑的信任和沉甸甸的託付:

  “冷治,你是组织部长,管干部、管班子,对全县的干部队伍情况、对县委的运转机制,没有人比你更熟悉!这个担子,你挑得起!也必须由你来挑!”

  冷治感到一股热血在胸中奔涌。

  这是郑仪对他能力和忠诚的最高认可!也是將他真正推向青峰权力核心的决断!

  “书记,我……”

  冷治深吸一口气,压下激动,眼神变得无比坚定。

  “我服从组织安排!一定竭尽全力,確保县委工作高效运转,確保您的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实!”

  “好!”

  郑仪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

  这才是嫡系该有的態度,不需要豪言壮语的表態,一个“服从安排”,一个“落实决策”,足矣。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更为深沉,带著一种推心置腹的意味:

  “不过,冷治啊,光有决心还不够。市里这一关,我们得想办法过得漂亮,过得让他们无话可说。”

  郑仪身体微微后靠,目光带著一丝深意,看向冷治:

  “我记得,你和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梁云川同志,关係……还不错”

  冷治心中一动。郑书记果然洞若观火!他立刻明白了郑仪的用意。

  “是的,书记。”

  冷治坦然回答,没有刻意夸大,也没有隱瞒。

  “梁部长在省委组织部干部二处当处长时,我在市组部研究室,跟著他做过几个重点课题调研。梁部长为人正派,思路开阔,对踏实肯干、有思路的年轻干部比较欣赏。后来他升任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对我……也算有几分香火情,在一些非正式场合,对我的工作思路表示过认可。”

  他顿了顿,补充道:

  “梁部长对您推动的『青峰模式』和干部作风整顿,评价一直很高。他私下说过,青峰在选人用人上的破冰之举,很有魄力。”

  “嗯。”

  郑仪点点头,手指在沙发扶手上轻轻敲击著。

  “梁部长是管干部的常委,他的意见,在市里分量很重。而且,他这个人,相对务实,不太喜欢那些盘根错节的关係网。”

  郑仪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

  “这次让你『主持日常工作』,虽然我们占理,但市里肯定会有不同声音,尤其是……某些人。”

  他没有点明,但冷治心知肚明。

  “我们需要一个在市里说得上话、分量足够的人,帮我们『敲敲边鼓』,让这个『主持』的安排,显得顺理成章,是出於工作需要的务实之举,而不是什么『任人唯亲』。”

  郑仪看著冷治,眼神意味深长:

  “冷治,你和梁部长有这层渊源,这就是我们的优势!找个合適的机会,以匯报青峰干部队伍建设情况、特別是年轻干部培养使用思路的名义,去拜访一下樑部长。不用刻意提『主持』的事,重点匯报我们是如何在『青峰模式』深化和乡村振兴中考察、锻炼、使用干部的,突出『实战』和『能力』导向。”

  郑仪的声音带著一种老练的政治智慧:

  “让梁部长感受到,让你来主持日常工作,不是因为你是郑仪的人,而是因为你是最熟悉青峰干部生態、最能確保县委这台机器在关键时期高效运转的、最合適的人选!是为了青峰的发展大局,不得已而为之的务实选择!”

  “同时。”

  郑仪的眼神变得深邃。

  “也要让梁部长明白,青峰需要一个稳定的、能贯彻省委徐省长关注的发展思路的核心班子。任何不必要的人事动盪,都可能影响来之不易的局面。”

  冷治完全领会了郑仪的意图。

  这是要利用他和梁云川的私人关係,进行一场高层次的、不著痕跡的政治沟通和铺垫。

  重点不是求情,而是展示逻辑的必然性和对大局的有利性,爭取梁云川的理解甚至暗中支持。

  “书记,我明白了。”

  冷治的声音沉稳而充满信心。

  “我会儘快安排,以最稳妥的方式向梁部长匯报。重点突出青峰干部工作的『实战性』和『大局需要』,爭取他的理解和支持。”

  “嗯。”

  郑仪脸上露出了真正放鬆的笑容,他伸出手,在冷治的肩膀上用力拍了拍,这个动作充满了对心腹爱將的信任和倚重。

  “放手去做,冷治。县委这边,我全力支持你。记住,你主持工作,就是代表县委!该拍板的拍板,该协调的协调,该顶住的压力,给我顶回去!郭长河那边……”

  郑仪的眼神瞬间冷了下来,但语气依旧平静:

  “他经验丰富,该尊重的尊重。但原则和底线,寸步不让!县政府那边,有陈越盯著钱袋子。县委这边,有你把著舵。这盘棋,我们才能下得稳!”

  “明白!”

  冷治的回答简短有力,眼中闪烁著被充分信任和赋予重任后燃烧的斗志与决心。

  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不再仅仅是组织部长,而是真正站在了青峰权力格局的核心,成为了郑仪战略棋盘上最关键的那颗棋子之一。

  一场新的、更复杂的博弈,已经在他面前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