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权势巅峰:分手后,我青云直上》

  高启明轻轻敲了敲桌面,身后的督导组成员立刻將一沓沓列印好的材料分发到在座每一位常委面前。

  “为了更有效地开展工作,也为了不给县里同志增加过多负担,督导组初步擬定了几个工作重点。”

  高启明的语气依旧温和,但內容却直指核心:

  “第一,全程跟踪督导『困难群眾清零行动』。这是个非常好的抓手,关键是要看实效。特別是对杨老歪这类特殊困难户的帮扶措施,是否真正落实到了『最后一公里』。工作组会隨机实地回访。”

  “第二,重点关注扶贫领域项目资金的规范管理和使用绩效。省工作组结论是没问题,但管理流程的精细化、阳光化程度还有提升空间。这也是舆情暴露出来的短板。”

  “第三,全面参与县委干部队伍建设特別是作风建设的决策过程。帮助县委对一些关键岗位干部的履职尽责、廉洁自律情况进行再审视、再评估。”

  每一个“重点”,都像一道无形的绳索,缠绕在郑仪推动的各项工作上。

  名义是督导、参与,实质是监督、审视,甚至是制约!

  尤其是“参与干部队伍建设决策过程”这一条!

  这意味著,高启明將直接介入青峰县的人事布局!

  贺錚、林姝这些郑仪提拔起来的干將,將成为重点“审视评估”对象!

  这哪里是督导分明是“监军”!

  贺錚放在桌下的手,瞬间攥成了拳头。

  林姝也皱了皱眉。

  其他常委也是神色各异,会场的气氛陡然凝重了几分。

  高启明恍若未觉,依旧带著他那標誌性的温和笑容,看向郑仪:

  “郑书记,你看这样的安排,是否妥当县里同志如果有什么建议,也可以提出来,我们共同研究。”

  將烫手的山芋,以极其“民主”的姿態,轻飘飘地拋回给了郑仪。

  郑仪的目光落在面前那份列印著“督导工作重点”的材料上。

  他沉默了两秒钟。

  会议室里静得能听到呼吸声。

  “很妥当。”

  郑仪抬起头,脸上甚至浮现出一点讚同的笑意。

  “高秘书长考虑得十分周全。督导组的安排,与我们县委近期工作的重点高度契合,可以说是不谋而合。”

  他的语气真诚,没有丝毫被掣肘的憋屈。

  “特別是干部队伍『再审视、再评估』这一项,我认为非常及时,也非常有必要!隨著『青峰模式』的深入推广和『困难群眾清零行动』的启动,我们的干部队伍素质能否跟得上,直接关係到改革的成败!”

  他环视全场,声音沉稳有力:

  “在此,我也代表县委表个態:对於督导组在『再审视、再评估』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干部,无论涉及到谁,县委都將坚决调整!绝不姑息!”

  郑仪这不是妥协,而是顺势而为,借著高启明这股东风,把自己想动但又碍於阻力没来得及动的那些“问题干部”一併清理掉!

  高启明镜片后的目光闪烁了一下,笑容不变:

  “郑仪同志和县委的深明大义,值得我们督导组学习啊。”

  他话锋一转:

  “那么,我们就先从干部队伍的『再审视、再评估』开始吧。督导组需要一份详尽的副科级以上干部名册及近三年考核情况,特別是……在这次舆情风波前后,表现突出或存在问题的干部情况。”

  他微笑著看向冷治:

  “冷部长,组织部的材料,应该是最齐全的。”

  冷治立刻挺直腰板:

  “请高秘书长放心,材料已经准备好了,散会后立刻送到督导组办公室!”

  “好。”

  高启明满意地点点头,仿佛只是进行了一项最普通的工作对接。

  “另外,关於『困难群眾清零行动』,特別是杨老歪这个典型个案的帮扶方案……”

  他的目光转向郑仪和刘希。

  “督导组希望能列席下一次县委常委会,听取专题匯报,共同研判。”

  一个“列席”,一个“共同研判”。

  高启明的手,已经探入了青峰县最核心的决策链条。

  郑仪迎向高启明的目光,脸上没有任何不悦,反而露出一丝欣然:

  “求之不得!有市委督导组的高参为我们把脉问诊、指点迷津,我相信『清零行动』一定能取得更大实效!”

  他的回应依旧是那么坦然,甚至带著一丝“欢迎监督”的热切。

  高启明笑容温和,心底却划过一丝极淡的疑惑。

  这个郑仪……是真的毫无芥蒂,坦然接受

  还是……藏得太深

  市委督导组的首次会议结束了。

  郑仪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厚重的实木门在身后轻轻关上,隔绝了走廊上隱约的议论声和脚步声。

  他走到宽大的办公桌后,没有立刻坐下。

  高琳无声地跟了进来,將一杯刚泡好的热茶放在桌角。

  “书记……”

  她欲言又止,目光里带著关切和隱忧。

  高启明那看似温和实则步步紧逼的姿態,以及市委关於“舆情应对失当”的定性,像一层无形的冰霜,笼罩在县委大楼的上空。

  郑仪转过身,脸上却没有预想中的憋闷或阴鬱。

  他的眼神沉静,甚至比会议前更加锐利和深邃,仿佛刚才那场无形的交锋,非但没有消耗他的力量,反而点燃了他心中某种更加炽热的火焰。

  “高主任,你看出来了”

  郑仪的声音不高,带著一种洞悉的平静。

  高琳微微一怔:

  “看出……什么”

  “所有人都以为,受了处分,头上又悬了个市委的『监军』,我郑仪该低头了,该收敛了,该夹起尾巴做人了。”

  郑仪的目光扫过窗外县委大院那些步履匆匆的身影。

  “他们觉得,这盆冰水泼下来,我的心气该被浇灭了。”

  他嘴角勾起一抹极淡、却锋芒隱现的弧度。

  “他们错了。”

  郑仪走到窗前,目光投向远处层叠的峰峦。

  “高启明这个『监军』,当然是掣肘。他带著刘继尧的影子,握著市委的『尚方宝剑』,可以名正言顺地介入人事,审视决策,盯著我们的每一步。稍有不慎,就会成为他手里的『把柄』。”

  他顿了顿,转过身,目光灼灼:

  “但祸兮福所倚!”

  “这前所未有的外部压力,恰恰成了目前我们县委班子最需要的强效黏合剂!”

  郑仪的声音斩钉截铁。

  “平时那些暗流涌动,那些各自的小算盘,在督导组这面巨大的探照灯下,都被强制压了下去!谁还敢在这个节骨眼上搞小动作、拖后腿那等於把刀子直接递到高启明手里,等著被当成『问题干部』揪出来!”

  “现在,整个青峰县委,无论心里是否情愿,都不得不被拧成一股绳,被绑在一条船上!一致对外!因为任何一个环节出事,都可能被放大,被牵连,成为高启明向市委报告里攻击我们整体的弹药!”

  郑仪的眼神闪烁著精光:

  “这是强制的团结,也是难得的机遇!”

  他走回办公桌前,手指重重地点在桌面上:

  “既然督导组要来督导『困难群眾清零行动』好!那就把全县最难啃、最棘手、沉淀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歷史烂帐,统统翻出来!摆在他高启明的案头!”

  “杨老歪的事情只是个开头!那些因各种歷史遗留问题、政策执行偏差、甚至权力腐败而被耽误的『杨老歪们』,每一个都是我们过去工作失职的铁证!现在,有了市委督导组坐镇,这些陈年旧案,就有了顶格推动解决的契机!”

  “他不是要监督扶贫资金使用绩效吗好!就把青山镇老水厂改造项目、柳树洼那条永远修不好的断头路、还有那些趴在財政身上吸血、手续不全却迟迟无法清理的殭尸项目,统统拿出来!让督导组看清楚,这些沉疴顽疾的根子在哪里!让高启明不得不直面这些盘根错节的利益纠葛和地方保护!”

  “他想『参与』干部队伍建设好极了!正好把林业局那个占著位置不干事的『老好人』副局长、教育局那个跟校外培训勾勾搭搭的教研室主任、还有几个乡镇里口碑极差、老百姓敢怒不敢言的『土霸王』书记镇长名单,光明正大地递上去!请他督导组『共同研判』,提出处理意见!”

  郑仪的声音带著一种冷冽的决断:

  “他不是来挑刺的吗那就把最硬的骨头、最难拔的钉子、最烫手的山芋,都塞到他手里!让他看看,青峰县要真正发展,要摆脱过去的积弊,需要动多大的手术!”

  “想当『监军』可以!那就別只盯著我这个刚上任的书记!得把青峰这口深潭里的沉渣淤泥,一起搅上来!想坐在县委会议室里『指导』工作那就必须深入基层一线,去面对老百姓的愤怒和期盼,去触碰那些地方势力盘根错节的根基!”

  郑仪的眼中燃烧著火焰:

  “高启明代表市委下来,他坐在这里一天,就是市委权威在青峰县的象徵!他带来的『督导』,就是推动这些积压多年、凭我们县级力量难以彻底撼动的痼疾问题解决的最强槓桿!他代表的不是他个人,而是整个江州市委对解决这些问题的背书和压力!”

  “他想挑我郑仪的刺,找我的『失当』,我就用这些实实在在、关乎民生疾苦、影响发展大局的歷史难题把他架起来!把他背后的市委、甚至省委的关注点,都牢牢吸引到解决这些沉疴旧疾上来!”

  他端起桌上的茶杯,茶水已温,但他的手很稳。

  “他以为他是来勒紧我脖子的绳索我偏要让他成为我劈开阻碍的斧柄!他以为他带来的压力会让我畏首畏尾我偏要借这压力,凝聚人心,撬动那最沉重的磐石!”

  郑仪將杯中温茶一饮而尽,目光如炬:

  “传我的话下去,『困难群眾清零行动』摸排要深入,再深入!把那些尘封的、捂著的、拖著的疑难杂症,全部梳理出来!准备厚厚一沓资料,等督导组来『参与研判』!”

  “是!书记!”

  高琳的声音带著一丝振奋,刚才的忧虑已被郑仪这番“借力打力”、“变被动为主动”的犀利思路彻底驱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