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夜的风卷着砂砾,狠狠砸在驿站的木门上,发出呜咽般的声响。
张玉双眼死死盯着门外那道逐渐清晰的黑影,原本红润的脸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褪去血色,最后只剩一片死寂的苍白。
他握刀的右手掌心中早已布满冷汗,连带着手臂都在不受控制地微微颤抖。
那不是恐惧的颤抖,而是明知必死,却仍想抓住一丝生机的本能挣扎。
逃亡的念头在脑海中疯狂叫嚣,可他的双脚却像被钉死在原地,沉重得如同灌满了铅。
就在他拼命与身体的僵硬对抗时,“砰”的一声巨响骤然炸开!
紧闭的木门像是被巨力撞击的破布,猛地向内弹开,木屑飞溅中,一股凌厉到刺骨的杀意顺着夜风涌进屋内。
那杀意裹挟着血腥气与寒霜,如同实质般扑在张玉脸上,让他忍不住打了个寒颤,连呼吸都变得滞涩起来。
张玉猛地瞪大双眼,瞳孔在看清门外身影的瞬间剧烈收缩。
那是个身着玄色锦袍的男子,墨发用玉冠束起,明明站在漫天夜色中,却像一轮暗月般夺目。
可这夺目背后,是让整个燕军上下闻风丧胆的梦魇,是能止小儿夜啼的名字。
李景隆!
张玉循着血腥气,目光透过敞开的门缝,落在了驿站的院子里。
月光下,五具熟悉的尸体静静躺着,正是他仅存的五名手下。
他们的脖颈处都有一道整齐的刀痕,鲜血早已浸透了身下的青石板,在夜色中泛着暗沉的光。
而在尸体周围,数十名黑衣人如同雕塑般纹丝不动地站着。
他们全身裹在黑衣里,只露出一双双冰冷的眼睛,手中的长刀斜指地面,刀身反射着淡淡的月光,刺得张玉眼睛生疼。
“现在我来了,你能奈我何?”
李景隆的声音带着一丝漫不经心的笑意,像淬了冰的丝绸,轻轻飘进屋内。
他直勾勾地盯着脸色苍白的张玉,脚步平稳地走入房间,每一步落下,都像是踩在张玉的心尖上,让他的心跳越来越快,几乎要冲破胸膛。
张玉张了张嘴,喉咙干涩得发疼。
他鼓足全身勇气,终于挤出一句话,可声音低得像蚊子哼,几乎只能自己听见:“你女儿已经被你救回去,为何还要赶尽杀绝?”
话音刚落,李景隆嘴角原本淡淡的笑意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眼中的杀意如同被点燃的烈火,骤然爆发,像一支支锋利的箭,直直射向张玉,让他忍不住向后缩了缩肩膀。
“从你奉了朱棣的命,踏出北平城的那一刻起,你就已经是个死人!”李景隆眯起双眼,声音里的杀意几乎要溢出来,“之所以留你到现在,是想看看所谓朱棣的左膀右臂,到底多有种!”
他顿了顿,目光在张玉身上扫过,带着毫不掩饰的轻蔑:“如今看来,不过如此。”
一股从未有过的耻辱感,瞬间让张玉咬紧了牙关,他的目光越过李景隆,不停地向外张望。
北境今日已经开战,确定不会再有接应的他,此刻却无比希望第二批援兵能够出现。
原本他们的目的是抓了李景隆的女儿,以此威胁李景隆不许北上挂帅。
可在逃亡途中,他却收到了另一个消息——朝廷根本就没想过让李景隆挂帅,而是派了一个吕家人!
然而事已至此,他们已经无法收场。
“不必看了。”李景隆像是看穿了他的心思,语气平淡地开口,“朱棣的精力已经都在北境战场,不会因为你一个人的死活,再分一兵一卒来救你。”
他走到桌边,若无其事地坐下,伸手拿起桌上的茶壶,为自己倒了一杯茶。
茶水在杯中轻轻晃动,泛起细小的涟漪。
“你刚刚不是还说要跟我决一死战吗?”李景隆端着茶杯,面色平静,甚至没再看张玉一眼,“现在我就坐在这里,你可以动手了。”
张玉紧了紧手中的刀,指腹摩挲着粗糙的刀柄,心中的挣扎越来越激烈。
他瞟了一眼门外的黑衣人——那些人距离他和李景隆还有一段距离,只要他动作够快,一定能在黑衣人冲进来之前,对李景隆使出致命一击!
李景隆现在赤手空拳,没有任何防备。
如果能杀掉他,就算自己死了,也算是对燕王殿下有了交代,自己在北境的家人,也能因此一生无忧!
“你到底杀不杀我?”李景隆似乎失去了耐心,挑了挑眉毛,抬头看向张玉,语气中带着一丝不耐烦,“若是再不动手,那就该我杀你了。”
这句话像是一根针,刺破了张玉最后的犹豫。
他用力咬了咬牙,不再迟疑,双脚猛地蹬地,身体像离弦的箭一样,握着刀闪电般冲向李景隆!
锋利的刀锋划破空气,发出“咻”的轻响,直直斩向李景隆的脖颈!
只要这一刀挥中,李景隆必死无疑!
“砰!”
可就在刀锋即将触碰到李景隆皮肤的瞬间,一声刺耳的枪响骤然传来,直接打破了官驿中的死寂。
原本全力冲向李景隆的张玉,身形猛地一顿,动作僵在原地。
他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胸口,又缓缓抬起头,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惊愕。
下一秒,他直挺挺地向后倒了下去,重重摔在地上,再也没有了动静。
他连最后一击的机会都没有。
李景隆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将手中那支枪管还冒着青烟的短铳放在桌子上,动作慢条斯理,仿佛刚才只是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随后,他端起桌上的那杯茶,轻轻抿了一口。
茶水的清香在口中散开,却压不住空气中越来越浓的血腥味。
可这诡异的双重气味,却让他嘴角的那抹笑意越发冷酷,越发阴森。
驿站外的黑衣人依旧纹丝不动,仿佛刚才的一切,都只是这漫长黑夜中的一个小插曲。
这时,脚步声响起,福生快步走入了房间。
“少主,锦衣卫暗线急报。”福生压低声音,目光扫过地上的尸体,语气凝重,“我们离开京都时,有一队羽林卫乔装随行,应该是冲您来的。”
听闻此言,李景隆脸上的表情顿了顿,转瞬之后笑意更浓。
“张玉已除,我们是不是也该返回京都了?”福生追了一句,眼神里藏着担忧。
“我说过,光杀一个张玉还不够。”李景隆冷冷的说了一句,将茶杯随手丢在了桌上,起身径直向外走去,没有再看地上的尸体一眼。
福生眉头微蹙,却不敢多劝,快步跟上。
走到院门口时,他抬手一挥,原本伫立在夜色中的数十名黑衣人如同融入阴影的鬼魅,瞬间四散而去,只留下满院死寂。
月光透过云层,洒在驿站的每一个角落。
除了张玉那五名手下,驿站里的驿卒、杂役也都早已倒在血泊中。
他们看似是寻常差役,实则早被朱棣收买,手上沾过的血,恐怕不比那些杀手少。
...
三日后,大宁城。
福星客栈的二楼窗前,李景隆负手而立,目光投向北方的天际。
窗外的风卷着沙尘,刮得窗棂“吱呀”作响,却吹不散他眉宇间的凝重。
南军与燕军交战已过三日,战况远不如他预期的顺利。
朱棣麾下的燕军像是疯了一般,南军虽人数占优,却损失惨重。
更让他心焦的是,主帅吕文兴刚愎自用,上任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将铁铉、平安、盛庸,还有梁鹏、傅忠五人弃之不用。
这五人皆是南军的猛将,曾多次挫败燕军,如今被晾在一边,南军的战斗力直接折损大半。
“到底是朱允炆的意思?还是吕文兴怕他们是我的人,故意打压?”李景隆低声自语,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窗沿。
无论缘由如何,吕文兴此举,都是拿北境数十万将士和百姓的安危当赌注,简直是在自寻死路。
“少主!”正在这时,福生脚步匆忙的走了进来,神色无比凝重。
“刚刚收到北境消息,吕文兴在前线战败,损失惨重!”
“燕军势如破竹,吕文兴指挥混乱,兵士溃不成军。”福生语速极快,每一个字都像重锤砸在李景隆心上,“雄县、永宁两城尽失!”
“废物!”李景隆一拳砸在桌案上,震得桌上的茶碗翻倒,茶水泼了满桌。
刚过三日,竟然就丢了两座城!
但他已经不是南军主帅,有心却无力。单靠身边这几十名护卫,能做的实在有限,而且暗中还有羽林卫的监视。
“少主,我们离京已经有些时日。”福生看着他紧锁的眉头,小心翼翼地提醒,“再不回去,陛下怕是要起疑心,到时候...”
他没再继续说下去,可意思再明白不过。
北境危机重重,他实在担心少主忍不住回归南军,真到那时,必定招来天子震怒。
李景隆沉默片刻,忽然抬步向外走,语气冷得像冰:“去宁王府。”
福生脸色骤变:“少主!宁王殿下虽与您交好,可此事牵连甚广,若是被羽林卫察觉...”
“我意已决。”李景隆脚步未停,玄色的衣摆在风中扬起,“北境不能再等了!”
听闻此言,福生无奈的叹了口气,只能快步跟上,因为他知道自己已经劝不住了。
...
半柱香后,宁王府后花园。
凉亭内,石桌上摆着一壶.温好的酒,两只酒杯,三碟小菜。
宁王朱权一身常服,坐在石凳上,看着对面神色凝重的李景隆,缓缓开口:“景帅今日突然前来,许是已经做出了决定。”
李景隆端起酒杯,仰头饮尽,辛辣的酒液滑过喉咙,却压不住心底的焦灼。
他起身走到凉亭边,望着北方的方向,那里是北境战场,是无数将士浴血的地方。
“或许从来到大宁的那一刻起,我就已经做了决定。”他声音低沉,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北境的百姓,南军的弟兄,我不能不管。”
北境的安危,始终在他的心里记挂着,无论他是不是南军主帅。
朱权也站起身,走到他身边,目光扫过花园里被风吹得摇曳的枯枝,语气带着担忧:“可你别忘了,你刚到大宁时便说过,陛下派了羽林卫暗中监视。”
“那些人就像藏在暗处盯梢的鹰,你只要稍有动作,消息立刻会八百里加急传回京都。”
“你真的想好了?”
“想好了。”李景隆重重点头,眼中燃起一簇火焰,“为了北境的百姓,我必须要回去!就算触怒天子,我也认了。”
他转过身,看向朱权,语气带着一丝恳切,“只要能帮南军稳住战局,哪怕只做个军师,所有功劳都归吕文兴,我也不在乎。”
想到那些无辜百姓和曾经并肩作战的弟兄们,他还是决定深入北境,回归南军。
当初选择来大宁,而非直接返回京都,其实就已经做出了选择。
朱权看着李景隆眼中的热忱与坚定,先是惊讶,随即眼中多了几分肃然起敬。
他沉默片刻,忽然笑了,接着目光也变得坚定:“说吧,需要我做什么?”
那看似平静的语气里,却藏着满是义不容辞的真挚...
张玉双眼死死盯着门外那道逐渐清晰的黑影,原本红润的脸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褪去血色,最后只剩一片死寂的苍白。
他握刀的右手掌心中早已布满冷汗,连带着手臂都在不受控制地微微颤抖。
那不是恐惧的颤抖,而是明知必死,却仍想抓住一丝生机的本能挣扎。
逃亡的念头在脑海中疯狂叫嚣,可他的双脚却像被钉死在原地,沉重得如同灌满了铅。
就在他拼命与身体的僵硬对抗时,“砰”的一声巨响骤然炸开!
紧闭的木门像是被巨力撞击的破布,猛地向内弹开,木屑飞溅中,一股凌厉到刺骨的杀意顺着夜风涌进屋内。
那杀意裹挟着血腥气与寒霜,如同实质般扑在张玉脸上,让他忍不住打了个寒颤,连呼吸都变得滞涩起来。
张玉猛地瞪大双眼,瞳孔在看清门外身影的瞬间剧烈收缩。
那是个身着玄色锦袍的男子,墨发用玉冠束起,明明站在漫天夜色中,却像一轮暗月般夺目。
可这夺目背后,是让整个燕军上下闻风丧胆的梦魇,是能止小儿夜啼的名字。
李景隆!
张玉循着血腥气,目光透过敞开的门缝,落在了驿站的院子里。
月光下,五具熟悉的尸体静静躺着,正是他仅存的五名手下。
他们的脖颈处都有一道整齐的刀痕,鲜血早已浸透了身下的青石板,在夜色中泛着暗沉的光。
而在尸体周围,数十名黑衣人如同雕塑般纹丝不动地站着。
他们全身裹在黑衣里,只露出一双双冰冷的眼睛,手中的长刀斜指地面,刀身反射着淡淡的月光,刺得张玉眼睛生疼。
“现在我来了,你能奈我何?”
李景隆的声音带着一丝漫不经心的笑意,像淬了冰的丝绸,轻轻飘进屋内。
他直勾勾地盯着脸色苍白的张玉,脚步平稳地走入房间,每一步落下,都像是踩在张玉的心尖上,让他的心跳越来越快,几乎要冲破胸膛。
张玉张了张嘴,喉咙干涩得发疼。
他鼓足全身勇气,终于挤出一句话,可声音低得像蚊子哼,几乎只能自己听见:“你女儿已经被你救回去,为何还要赶尽杀绝?”
话音刚落,李景隆嘴角原本淡淡的笑意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眼中的杀意如同被点燃的烈火,骤然爆发,像一支支锋利的箭,直直射向张玉,让他忍不住向后缩了缩肩膀。
“从你奉了朱棣的命,踏出北平城的那一刻起,你就已经是个死人!”李景隆眯起双眼,声音里的杀意几乎要溢出来,“之所以留你到现在,是想看看所谓朱棣的左膀右臂,到底多有种!”
他顿了顿,目光在张玉身上扫过,带着毫不掩饰的轻蔑:“如今看来,不过如此。”
一股从未有过的耻辱感,瞬间让张玉咬紧了牙关,他的目光越过李景隆,不停地向外张望。
北境今日已经开战,确定不会再有接应的他,此刻却无比希望第二批援兵能够出现。
原本他们的目的是抓了李景隆的女儿,以此威胁李景隆不许北上挂帅。
可在逃亡途中,他却收到了另一个消息——朝廷根本就没想过让李景隆挂帅,而是派了一个吕家人!
然而事已至此,他们已经无法收场。
“不必看了。”李景隆像是看穿了他的心思,语气平淡地开口,“朱棣的精力已经都在北境战场,不会因为你一个人的死活,再分一兵一卒来救你。”
他走到桌边,若无其事地坐下,伸手拿起桌上的茶壶,为自己倒了一杯茶。
茶水在杯中轻轻晃动,泛起细小的涟漪。
“你刚刚不是还说要跟我决一死战吗?”李景隆端着茶杯,面色平静,甚至没再看张玉一眼,“现在我就坐在这里,你可以动手了。”
张玉紧了紧手中的刀,指腹摩挲着粗糙的刀柄,心中的挣扎越来越激烈。
他瞟了一眼门外的黑衣人——那些人距离他和李景隆还有一段距离,只要他动作够快,一定能在黑衣人冲进来之前,对李景隆使出致命一击!
李景隆现在赤手空拳,没有任何防备。
如果能杀掉他,就算自己死了,也算是对燕王殿下有了交代,自己在北境的家人,也能因此一生无忧!
“你到底杀不杀我?”李景隆似乎失去了耐心,挑了挑眉毛,抬头看向张玉,语气中带着一丝不耐烦,“若是再不动手,那就该我杀你了。”
这句话像是一根针,刺破了张玉最后的犹豫。
他用力咬了咬牙,不再迟疑,双脚猛地蹬地,身体像离弦的箭一样,握着刀闪电般冲向李景隆!
锋利的刀锋划破空气,发出“咻”的轻响,直直斩向李景隆的脖颈!
只要这一刀挥中,李景隆必死无疑!
“砰!”
可就在刀锋即将触碰到李景隆皮肤的瞬间,一声刺耳的枪响骤然传来,直接打破了官驿中的死寂。
原本全力冲向李景隆的张玉,身形猛地一顿,动作僵在原地。
他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胸口,又缓缓抬起头,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惊愕。
下一秒,他直挺挺地向后倒了下去,重重摔在地上,再也没有了动静。
他连最后一击的机会都没有。
李景隆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将手中那支枪管还冒着青烟的短铳放在桌子上,动作慢条斯理,仿佛刚才只是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随后,他端起桌上的那杯茶,轻轻抿了一口。
茶水的清香在口中散开,却压不住空气中越来越浓的血腥味。
可这诡异的双重气味,却让他嘴角的那抹笑意越发冷酷,越发阴森。
驿站外的黑衣人依旧纹丝不动,仿佛刚才的一切,都只是这漫长黑夜中的一个小插曲。
这时,脚步声响起,福生快步走入了房间。
“少主,锦衣卫暗线急报。”福生压低声音,目光扫过地上的尸体,语气凝重,“我们离开京都时,有一队羽林卫乔装随行,应该是冲您来的。”
听闻此言,李景隆脸上的表情顿了顿,转瞬之后笑意更浓。
“张玉已除,我们是不是也该返回京都了?”福生追了一句,眼神里藏着担忧。
“我说过,光杀一个张玉还不够。”李景隆冷冷的说了一句,将茶杯随手丢在了桌上,起身径直向外走去,没有再看地上的尸体一眼。
福生眉头微蹙,却不敢多劝,快步跟上。
走到院门口时,他抬手一挥,原本伫立在夜色中的数十名黑衣人如同融入阴影的鬼魅,瞬间四散而去,只留下满院死寂。
月光透过云层,洒在驿站的每一个角落。
除了张玉那五名手下,驿站里的驿卒、杂役也都早已倒在血泊中。
他们看似是寻常差役,实则早被朱棣收买,手上沾过的血,恐怕不比那些杀手少。
...
三日后,大宁城。
福星客栈的二楼窗前,李景隆负手而立,目光投向北方的天际。
窗外的风卷着沙尘,刮得窗棂“吱呀”作响,却吹不散他眉宇间的凝重。
南军与燕军交战已过三日,战况远不如他预期的顺利。
朱棣麾下的燕军像是疯了一般,南军虽人数占优,却损失惨重。
更让他心焦的是,主帅吕文兴刚愎自用,上任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将铁铉、平安、盛庸,还有梁鹏、傅忠五人弃之不用。
这五人皆是南军的猛将,曾多次挫败燕军,如今被晾在一边,南军的战斗力直接折损大半。
“到底是朱允炆的意思?还是吕文兴怕他们是我的人,故意打压?”李景隆低声自语,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窗沿。
无论缘由如何,吕文兴此举,都是拿北境数十万将士和百姓的安危当赌注,简直是在自寻死路。
“少主!”正在这时,福生脚步匆忙的走了进来,神色无比凝重。
“刚刚收到北境消息,吕文兴在前线战败,损失惨重!”
“燕军势如破竹,吕文兴指挥混乱,兵士溃不成军。”福生语速极快,每一个字都像重锤砸在李景隆心上,“雄县、永宁两城尽失!”
“废物!”李景隆一拳砸在桌案上,震得桌上的茶碗翻倒,茶水泼了满桌。
刚过三日,竟然就丢了两座城!
但他已经不是南军主帅,有心却无力。单靠身边这几十名护卫,能做的实在有限,而且暗中还有羽林卫的监视。
“少主,我们离京已经有些时日。”福生看着他紧锁的眉头,小心翼翼地提醒,“再不回去,陛下怕是要起疑心,到时候...”
他没再继续说下去,可意思再明白不过。
北境危机重重,他实在担心少主忍不住回归南军,真到那时,必定招来天子震怒。
李景隆沉默片刻,忽然抬步向外走,语气冷得像冰:“去宁王府。”
福生脸色骤变:“少主!宁王殿下虽与您交好,可此事牵连甚广,若是被羽林卫察觉...”
“我意已决。”李景隆脚步未停,玄色的衣摆在风中扬起,“北境不能再等了!”
听闻此言,福生无奈的叹了口气,只能快步跟上,因为他知道自己已经劝不住了。
...
半柱香后,宁王府后花园。
凉亭内,石桌上摆着一壶.温好的酒,两只酒杯,三碟小菜。
宁王朱权一身常服,坐在石凳上,看着对面神色凝重的李景隆,缓缓开口:“景帅今日突然前来,许是已经做出了决定。”
李景隆端起酒杯,仰头饮尽,辛辣的酒液滑过喉咙,却压不住心底的焦灼。
他起身走到凉亭边,望着北方的方向,那里是北境战场,是无数将士浴血的地方。
“或许从来到大宁的那一刻起,我就已经做了决定。”他声音低沉,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北境的百姓,南军的弟兄,我不能不管。”
北境的安危,始终在他的心里记挂着,无论他是不是南军主帅。
朱权也站起身,走到他身边,目光扫过花园里被风吹得摇曳的枯枝,语气带着担忧:“可你别忘了,你刚到大宁时便说过,陛下派了羽林卫暗中监视。”
“那些人就像藏在暗处盯梢的鹰,你只要稍有动作,消息立刻会八百里加急传回京都。”
“你真的想好了?”
“想好了。”李景隆重重点头,眼中燃起一簇火焰,“为了北境的百姓,我必须要回去!就算触怒天子,我也认了。”
他转过身,看向朱权,语气带着一丝恳切,“只要能帮南军稳住战局,哪怕只做个军师,所有功劳都归吕文兴,我也不在乎。”
想到那些无辜百姓和曾经并肩作战的弟兄们,他还是决定深入北境,回归南军。
当初选择来大宁,而非直接返回京都,其实就已经做出了选择。
朱权看着李景隆眼中的热忱与坚定,先是惊讶,随即眼中多了几分肃然起敬。
他沉默片刻,忽然笑了,接着目光也变得坚定:“说吧,需要我做什么?”
那看似平静的语气里,却藏着满是义不容辞的真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