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芙心里一颤。
虽然医者面前无性别之分。
可这种事情她还是有些没胆。
碧玉在主子身边那么多年,自然是知道主子脸上的红晕代表什么意思。
“小姐,南风楼有一种酒,叫百香醉,喝了后即便发生什么,第二日也不会记起来。”
谢芙若有所思的看向她:“你如何知晓?”
“奴婢有个亲戚就是在南风楼当小厮的。”
所谓南风楼不是酒楼而是如同花楼一样,只是接客的是男子。
谢芙思量着,雍王身份贵重,又是男子。
若是当面询问他这种事情,未免太过冒犯和伤自尊。
倒不如她先暗中查探一番,试探他的伤情。
“既然如此,那你便去买一些吧。”
碧玉走后,谢芙在自己院子忐忑不安。
她完全没想到微霜将此事都记录了下来。
萧枕玉入宫后,去了太后那里。
“你此番赈灾有功,按理说是该封摄政王的。”
先前是因为雍王眼疾,可谁会知道治一次水回来,他的眼疾好了。
“儿臣眼疾能治好,多亏了阿芙。”
太后听见他这句话,眼中闪过些许异样。
“先前哀家要给你们二人赐婚,你不愿,如今发现她的好了?”
“你可问人家是否愿意。”
萧枕玉浅浅一笑:“她自然愿意的,毕竟…”
毕竟他们已亲密亲吻过,相拥过,即便还未到最后一步。
可他们彼此已经心意相通了。
“毕竟什么?”
“毕竟儿臣与她的婚事是顺应天成的。”
太后算是看出来,她这个儿子对谢芙是真的动了情。
可惜雍王如今成了天阉,此生难有子嗣。
“你身体有碍,她也愿意嫁你?”
雍王差点忘记了,他是天阉的事情瞒过了所有人,包括太后。
如今朝中局势不算太平,给他们一个自己难有后嗣的错觉。
会让有些居心叵测之人放松警惕。
“母后觉得儿臣若是身体残缺便难有心仪儿臣之人?”
“心仪分两种,心仪你身份地位,心仪你这个人。”
太后没想过她这个儿子会对一个女子如此上心。
原先还担心他婚事,如今来看来,当初她的决定是对的。
皇帝多疑,雍王又如此优秀,所以为了保住他,雍王妃需要娶一个家世一般的。
这样她百年之后也能放心离开。
“罢了,你既然提起,哀家自然和先前一样,等端午过后为你们二人赐婚。”
雍王离开后不久,琳兰姑姑上前回话:“太后娘娘奴婢瞧着王爷不像是在说慌。”
“只是前两日才听闻南王妃要回京省亲,只怕会再提起当年之事….”
“莫说她已经为南王妃,即便是未嫁,哀家也不会同意她和玉儿在一起。”
琳兰叹气道:“娘娘你有顾虑,可南王妃与王爷一同长大。”
“先前又传他们二人感情深厚,也不知会不会影响到王爷和谢二姑娘。”
即便是太后暗中出手,但也无法对雍王的心做决定。
“哀家相信雍王,他是哀家亲生的儿子,必定会看出那种心机深沉之人的。”
当年太后和姜家的恩怨,还得从太后是嫔妃的时候说起。
余太后还是嫔妃是,余家公子曾和姜家有过婚约。
当时朝中发生动乱,先帝震怒,要将余家满门抄斩。
姜家为了躲避祸事,利用一些手段逼余氏一族和离。
当时余太后也被陷害进冷宫。
她的弟弟跪下来求姜家,只求姜家保下唯一的幼儿。
可惜姜家比他们想的无情。
后来紧急时刻,余家找到证据,这才摆脱了罪行。
之后数年,余太后都不曾忘记这件事。
只是雍王小时候不在她身边抚养,而是由姜妃。
因此雍王和姜家女,如今的南王妃关系说是青梅竹马都不为过。
后来雍王年长回到余太后身边不久,就前往边关历练。
一直到新帝登基,余太后本想让姜家女嫁得偏远一些。
奈何姜家在朝中势力不小,新帝为了稳住皇位,还是让姜家女嫁去了富饶的中南地区。
要不是听微霜说起此事,谢芙也不知道这背后还有这么多陈年旧事。
“二小姐,此事二小姐断不可告诉外人。”
“王爷也并非那种三心二意之人,外人所言有时是空穴来风。”
雍王和南王妃之间的关系,雍王已经亲口告诉自己了。
她既然对雍王有意,自然是要给予对方信任的。
两人正聊着,碧玉抱着酒水进府,未曾想碰到了坤霖。
“碧玉,你这是去哪里?二小姐呢?”
碧玉捂紧包袱,说道:“二小姐在院子里,王爷可是回来了?”
“王爷在大理寺和官员议事,我回来取东西。”
听见这话,碧玉提醒道:“你可知王爷何时回府,小姐让人做了菜,想感谢王爷呢。”
坤霖想到王爷对谢二姑娘的深情模样,要是知道二小姐准备饭菜等他,肯定会立马回府。
“准备吧。”
他话音刚落,余光瞥见碧玉手里的包袱,突然吞吞吐吐的问:“我们其他人有吃的吗?”
“有的。”
这一点碧玉早就想到了。
“小姐说这次去江南辛苦你们了,也让厨房做了吃的。”
“好了,你快去吧。”
碧玉催促着他离开,抱着酒赶回院子。
“小姐,王爷今夜要回府的。”
谢芙接过
碧玉递过来的酒水闻了一口,还不错。
“小姐,这里有两壶,一壶是百香醉,另外一壶是助兴之物….”
听见这话,谢芙脸颊发烫得厉害。
“先收起来,晚一点再把百香醉拿出来用。”
雍王身子有疾,助兴之物买来就是浪费的。
萧枕玉从大理寺出来后,本意与几位官员去酒楼吃酒议事。
下一秒就听见了坤霖的传话。
“王爷,谢二姑娘刚才还备了晚膳,属下有不要回去告知。”
赵闵行瞧见雍王脸色有些异常,问道:“王爷可是又发现了什么要事?”
“本王回府用膳,你们自己去吧。”
听见这话,几人目瞪口呆。
王爷何时这样念王府了?
旁人不知怎么回事,赵闵行却很快猜出了几分。
此次谢二姑娘去江南,而雍王正好也去治水,还一同回京。
先前雍王还百般不想与谢芙扯上关系。
如今不过才两个月便改了当初的想法。
想起谢芙,赵闵行心里就有一种说不清楚的感觉。
这些日子,他会梦见一些片段,一个背影,即便模糊他也能认出那人和谢芙有几分相似。
像是许久未见的亲人一样。
虽然医者面前无性别之分。
可这种事情她还是有些没胆。
碧玉在主子身边那么多年,自然是知道主子脸上的红晕代表什么意思。
“小姐,南风楼有一种酒,叫百香醉,喝了后即便发生什么,第二日也不会记起来。”
谢芙若有所思的看向她:“你如何知晓?”
“奴婢有个亲戚就是在南风楼当小厮的。”
所谓南风楼不是酒楼而是如同花楼一样,只是接客的是男子。
谢芙思量着,雍王身份贵重,又是男子。
若是当面询问他这种事情,未免太过冒犯和伤自尊。
倒不如她先暗中查探一番,试探他的伤情。
“既然如此,那你便去买一些吧。”
碧玉走后,谢芙在自己院子忐忑不安。
她完全没想到微霜将此事都记录了下来。
萧枕玉入宫后,去了太后那里。
“你此番赈灾有功,按理说是该封摄政王的。”
先前是因为雍王眼疾,可谁会知道治一次水回来,他的眼疾好了。
“儿臣眼疾能治好,多亏了阿芙。”
太后听见他这句话,眼中闪过些许异样。
“先前哀家要给你们二人赐婚,你不愿,如今发现她的好了?”
“你可问人家是否愿意。”
萧枕玉浅浅一笑:“她自然愿意的,毕竟…”
毕竟他们已亲密亲吻过,相拥过,即便还未到最后一步。
可他们彼此已经心意相通了。
“毕竟什么?”
“毕竟儿臣与她的婚事是顺应天成的。”
太后算是看出来,她这个儿子对谢芙是真的动了情。
可惜雍王如今成了天阉,此生难有子嗣。
“你身体有碍,她也愿意嫁你?”
雍王差点忘记了,他是天阉的事情瞒过了所有人,包括太后。
如今朝中局势不算太平,给他们一个自己难有后嗣的错觉。
会让有些居心叵测之人放松警惕。
“母后觉得儿臣若是身体残缺便难有心仪儿臣之人?”
“心仪分两种,心仪你身份地位,心仪你这个人。”
太后没想过她这个儿子会对一个女子如此上心。
原先还担心他婚事,如今来看来,当初她的决定是对的。
皇帝多疑,雍王又如此优秀,所以为了保住他,雍王妃需要娶一个家世一般的。
这样她百年之后也能放心离开。
“罢了,你既然提起,哀家自然和先前一样,等端午过后为你们二人赐婚。”
雍王离开后不久,琳兰姑姑上前回话:“太后娘娘奴婢瞧着王爷不像是在说慌。”
“只是前两日才听闻南王妃要回京省亲,只怕会再提起当年之事….”
“莫说她已经为南王妃,即便是未嫁,哀家也不会同意她和玉儿在一起。”
琳兰叹气道:“娘娘你有顾虑,可南王妃与王爷一同长大。”
“先前又传他们二人感情深厚,也不知会不会影响到王爷和谢二姑娘。”
即便是太后暗中出手,但也无法对雍王的心做决定。
“哀家相信雍王,他是哀家亲生的儿子,必定会看出那种心机深沉之人的。”
当年太后和姜家的恩怨,还得从太后是嫔妃的时候说起。
余太后还是嫔妃是,余家公子曾和姜家有过婚约。
当时朝中发生动乱,先帝震怒,要将余家满门抄斩。
姜家为了躲避祸事,利用一些手段逼余氏一族和离。
当时余太后也被陷害进冷宫。
她的弟弟跪下来求姜家,只求姜家保下唯一的幼儿。
可惜姜家比他们想的无情。
后来紧急时刻,余家找到证据,这才摆脱了罪行。
之后数年,余太后都不曾忘记这件事。
只是雍王小时候不在她身边抚养,而是由姜妃。
因此雍王和姜家女,如今的南王妃关系说是青梅竹马都不为过。
后来雍王年长回到余太后身边不久,就前往边关历练。
一直到新帝登基,余太后本想让姜家女嫁得偏远一些。
奈何姜家在朝中势力不小,新帝为了稳住皇位,还是让姜家女嫁去了富饶的中南地区。
要不是听微霜说起此事,谢芙也不知道这背后还有这么多陈年旧事。
“二小姐,此事二小姐断不可告诉外人。”
“王爷也并非那种三心二意之人,外人所言有时是空穴来风。”
雍王和南王妃之间的关系,雍王已经亲口告诉自己了。
她既然对雍王有意,自然是要给予对方信任的。
两人正聊着,碧玉抱着酒水进府,未曾想碰到了坤霖。
“碧玉,你这是去哪里?二小姐呢?”
碧玉捂紧包袱,说道:“二小姐在院子里,王爷可是回来了?”
“王爷在大理寺和官员议事,我回来取东西。”
听见这话,碧玉提醒道:“你可知王爷何时回府,小姐让人做了菜,想感谢王爷呢。”
坤霖想到王爷对谢二姑娘的深情模样,要是知道二小姐准备饭菜等他,肯定会立马回府。
“准备吧。”
他话音刚落,余光瞥见碧玉手里的包袱,突然吞吞吐吐的问:“我们其他人有吃的吗?”
“有的。”
这一点碧玉早就想到了。
“小姐说这次去江南辛苦你们了,也让厨房做了吃的。”
“好了,你快去吧。”
碧玉催促着他离开,抱着酒赶回院子。
“小姐,王爷今夜要回府的。”
谢芙接过
碧玉递过来的酒水闻了一口,还不错。
“小姐,这里有两壶,一壶是百香醉,另外一壶是助兴之物….”
听见这话,谢芙脸颊发烫得厉害。
“先收起来,晚一点再把百香醉拿出来用。”
雍王身子有疾,助兴之物买来就是浪费的。
萧枕玉从大理寺出来后,本意与几位官员去酒楼吃酒议事。
下一秒就听见了坤霖的传话。
“王爷,谢二姑娘刚才还备了晚膳,属下有不要回去告知。”
赵闵行瞧见雍王脸色有些异常,问道:“王爷可是又发现了什么要事?”
“本王回府用膳,你们自己去吧。”
听见这话,几人目瞪口呆。
王爷何时这样念王府了?
旁人不知怎么回事,赵闵行却很快猜出了几分。
此次谢二姑娘去江南,而雍王正好也去治水,还一同回京。
先前雍王还百般不想与谢芙扯上关系。
如今不过才两个月便改了当初的想法。
想起谢芙,赵闵行心里就有一种说不清楚的感觉。
这些日子,他会梦见一些片段,一个背影,即便模糊他也能认出那人和谢芙有几分相似。
像是许久未见的亲人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