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断粮了-《逃荒种田:锦鲤肥妻被糙汉抢回家》

  “大嫂你看,坑距要保持一尺左右,不能太密,也不能太疏。埋土的话,盖住芽苗三指深就行,太深了苗出不来,太浅了容易被风吹干。”

  天快黑的时候,远处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宋齐阳和宋齐茂赶到了地里。

  “爹!娘!”

  声音焦急地从田头传来。

  宋绵绵正弯着腰,在田里埋最后一行种子,听到喊声连忙直起身。

  只见大哥和二哥正提着铁锹一路跑来,额头上全是汗。

  “你们怎么跑这儿来了?”

  宋母听到动静,赶紧迎了上去。

  可脚步刚到近前,目光一扫到二儿子脑门上那道血口子,心一下子揪紧了。

  “这伤是怎么回事?怎么流血了?”

  “没事!没事!”

  宋齐茂见母亲慌张,咧嘴笑了笑,满不在乎地说。

  “挖渠的时候,一锹下去,石头崩起来,砸了一下,不碍事的。”

  话没说完,宋齐阳已经走过来,从母亲手里抢过锄头,埋头干了起来。

  有了这两个壮实小伙子顶上,土豆没一会儿的工夫就全种完了。

  宋绵绵站在田边,低头看着脚边干得裂开的土块。

  她蹲下身,指尖轻轻拨弄了一下。

  土块“啪”地一声碎成粉末,扬起一阵细尘。

  她想起家里水缸里只剩下浅浅一层水,连土皮都润不透。

  吃晚饭时,一家人围坐在小木桌旁。

  宋绵绵咬了一口饼子,抬头说道。

  “水快没了,明天我、大嫂去远点的河里挑水。不能再拖了,苗要是三天不浇水,就得枯死。”

  “不行!”

  宋齐阳立刻皱眉,筷子重重放在桌上。

  “上游好几个村子都断粮了,逃荒的人成群结队往下游涌。现在河边上净是些抢东西的流民。你们两个姑娘家去,太不安全。”

  宋绵绵心里一紧。

  她辛辛苦苦种下去的土豆苗,不能就这么活活旱死在干土里。

  第二天一大早,天边刚泛出鱼肚白,宋齐阳和宋齐茂就匆匆出门上工去了。

  宋绵绵趁着天凉,就背上了木桶,又推着那辆板车出了门。

  宋父心里不踏实,追到门口大声劝。

  “绵丫头,别去了,外头太乱,万一遇上歹人,咋办?咱家还能再撑几天……”

  她停下脚步,回头一笑。

  “爹娘别担心,我和大嫂走官道,又是白天,大路上还有别的挑水人,不会有事的。”

  前几天她跟着黎安去看过河渠,坐着马车都花了快一个时辰才到。

  如今步行挑水,来回一趟,估计得熬到下午才能回。

  她不敢耽搁,临走前揣了几个饼。

  陈氏本不想去,可公婆发了话,自己若不去,容易落人口实。只好不情不愿地跟上。

  她慢吞吞地收拾着扁担和桶,嘴里嘀咕着。

  “大清早就折腾,命都要跑没了。”

  两人一出门,凉风便迎面拂来。

  宋绵绵拉着板车,脚步稳健,沿着大路往小河溪的方向赶。

  走了一路,日头渐渐从东方爬升。

  等到两人终于抵达河边时,天光已经接近正午。

  陈氏一看到那流淌的河水,心里只想着快些打水回家。

  她拔腿就往河边冲去。

  “大嫂!当心点!河边滑!”

  宋绵绵急忙出声喊住她。

  她快步上前,提着木桶,在河岸边寻找了一处水浅又平稳的地方。

  确认安全后,才小心翼翼地蹲下身子,准备打水。

  就在这时,“唰”的一声,芦苇丛猛地被掀开,从中窜出五条黑影。

  为首的男人脸色蜡黄,嘴唇干裂,声音颤抖着。

  “姑娘,赏口吃的吧,我们饿得走不动了,真的,一步都走不了了。”

  “哐当”一声巨响,陈氏吓得浑身一抖,水桶滚落在地。

  宋绵绵反应极快,一把将陈氏拽到自己身后。

  她定睛看去,只见这伙人一个个骨瘦如柴,眼神呆滞中透着饥饿的疯狂。

  她咬了咬牙,从怀里掏出野菜饼,直接扔了过去。

  “就这些了,拿去吧!别伤人!”

  那群人愣了一瞬,随即像野兽般扑了上去,争抢成一团。

  就在这时,河岸另一侧的草堆里,又颤巍巍地走出一个年轻女人。

  她衣衫褴褛,满脸憔悴,怀里抱着一个瘦得皮包骨的孩子。

  女人的目光扫过那群已经跑远的男人,脸色灰白如纸。

  她忽然“扑通”一声跪在地上,额头重重磕下。

  “姑娘,我和孩子没吃饭了,您行行好,给口吃的吧。求您了。”

  宋绵绵翻了翻身上的布袋,却什么也没摸到。

  她红着眼,摇了摇头,声音哽咽。

  “真的没了,我身上什么都没了,对不起。”

  女人沉默了几息,终于缓缓站起身。

  她没有再求,只是低着头,一步一步地往后退。

  陈氏缩在旁边,手抖得厉害,声音发颤。

  “那孩子才多大啊,比咱家军军还小啊,就这么饿着。”

  宋绵绵低头看着空桶,指甲死死掐进掌心,却感觉不到一丝痛意。

  那痛,早已被更深的东西压住了。

  她缓缓抬起头,望向天空。

  她不是不想帮。

  可她自己也在泥里爬着过日子,一粒米要掰成两半吃。

  她能做的,已经做到极限。

  心再软,也没有力气去救所有人。

  “大嫂,咱们先顾自己吧。”

  她轻声说。

  现在,唯一的指望,就是等水渠修好了。

  只要水渠通了,地里有了水,这场旱灾就能缓解。

  “大嫂,天快黑了,外面不安全,咱们赶紧打了水回去吧。”

  她说完,弯腰拾起水桶。

  陈氏慌忙点头,也赶紧拾起另一个桶。

  两桶都装满了,水沉甸甸地坠着绳子,晃晃悠悠。

  姑嫂俩喘着气,合力将木桶从井边拖到板车上。

  陈氏手脚麻利地扯出缠在车轴上的麻绳,在桶与车板之间打结。

  她额头沁出汗珠,却顾不上擦,用力拉了拉绳扣,确认结实了才松手。

  宋绵绵抬头四下张望。

  刚才那几个逃荒人早就不见了,可她心里的不安却更重了。

  “走吧。”

  她催道。

  说完深吸口气,伸手握住那车把。

  牙一咬,脚跟蹬地,使劲往上推。

  可车子刚离地不到半寸,就猛地歪向一边。

  桶里的水哗啦一声猛晃,水浪溅在她裤脚上,冰凉一片。

  她踉跄几步,双手死死攥住车把,想稳住车身,结果越急越乱。

  试了好几次,掌心早已磨得通红,可车子却纹丝不动,或一动就失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