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阳没有跟他谈工作,而是开门见山地问道:“高启同志,三年前,你写的那份关于水泥厂项目的危害性报告,还有专家论证的材料,还在吗?”
高启的身体,当场就僵住了。
他抬起头,用一种难以置信的眼神看着周阳,嘴唇动了动,却没有说出话来。
那件事,是他心里最深的一道疤。
他本以为,会随着时间,被彻底遗忘在历史的尘埃里。
没想到,三年后,会有一位来自省城的副市长,当着他的面,亲口提起了它。
“在……”
过了许久,高启才从牙缝里,挤出了一个字。
他的眼眶,瞬间就红了。
在镇政府一个堆满杂物的旧仓库里,高启从一个上了锁的铁皮柜子最底层,搬出了一个用油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纸箱。
当他打开纸箱,一股陈旧纸张特有的霉味扑面而来。
里面,静静地躺着一叠叠发黄的资料。
有他亲手绘制的,标注着水源和村庄位置的地图。
有他熬了无数个夜晚,写下的那份长达五十多页的《关于坚决反对在上游地区建立高污染水泥厂的若干意见报告》。
还有省城那几位老专家,顶着压力,为他出具的,一份份详尽的科学论证材料。
每一页纸,都因为年代久远而变得脆弱,但上面的每一个字,每一个数据,都清晰可见,仿佛在无声地控诉着当年的那场风波。
这些,就是他当年“顶撞上级”的“罪证”。
他本该销毁,却舍不得。
这是他这辈子,做得最“出格”,也最骄傲的一件事。
他小心翼翼地把这些资料保存了下来,就像一个战败的将军,珍藏着自已断掉的佩剑。
周阳拿起那份报告,一页一页地翻看着。
他看得非常仔细,越看,心中的震撼就越是强烈。
这哪里是一份报告,这分明是一份用良知和热血写就的请战书!
“好,写得好!”周阳重重地将报告合上,看着高启,眼神里满是赞许,“高启同志,你放心,这件事情,我管定了!”
高启的身体猛地一颤,眼中的泪水,再也忍不住,夺眶而出。
一个在悬崖边上据理力争,被处分,被发配,却依旧不改初心的男人,在这一刻,哭得像个孩子。
他等这句话,已经等了整整三年!
掌握了最核心的证据,周阳没有在平阳县久留。
他让林小雨将所有材料拍照存档,然后便直接驱车返回了省城。
路上,他通过王秀芳的关系,查到了当年那位给高启处分的县委书记的去向。
那位书记姓钱,叫钱卫国。
他在平阳县的任期结束后,非但没有因为水泥厂项目的失败而受到影响,反而因为“资历”,被平调到了隔壁的云州市,当上了市人大的副主任。
一个典型的,退居二线,安享晚年的肥差。
周阳的眼中,闪过一丝冷笑。
做错了事的人,步步高升。
做对了事的人,却被埋没深山。
如果这就是所谓的“规则”,那他就亲手来打破这个规则!
第二天下午,云州市人大办公楼。
钱卫国的办公室里,宽敞明亮。
当秘书通报,说江岚省临海市的周阳副市长前来拜访时,钱卫国还有些受宠若惊。
他虽然不认识周阳,但这个名字,最近在江岚省官场上,可是如雷贯耳。
“快请!快请!”钱卫国亲自迎到门口,脸上堆满了热情的笑容。
“哎呀,周市长,真是年轻有为啊!今天是什么风,把您这位省里的大红人给吹来了?”
周阳和他握了握手,脸上也挂着标志性的、让人如沐春风的微笑。
“钱主任客气了,我今天来,是有点私事,想跟您请教一下。”
两人在会客区的沙发上坐下,秘书泡上了顶级的大红袍。
一番寒暄客套之后,周阳终于切入了正题。
“钱主任,您以前,是不是在平阳县,当过书记?”
钱卫国的笑容,微微一僵,但很快就恢复了正常。
“是啊,那都是陈年旧事了。怎么,周市长对平阳那种穷地方也感兴趣?”他的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轻蔑。
周阳没有在意,而是继续微笑着说道:“我最近在负责省里的一个青年干部选拔工作,看到了一个叫高启的年轻同志,也是平阳县的。”
“我看他的档案里,三年前,您还在任的时候,给过他一个处分?”
“唰”的一下!
钱卫国的脸色,当场就变了。
他端着茶杯的手,在空中停顿了一下,眼神也变得警惕起来。
“周市长,你这是什么意思?来我这里,搞调查吗?”
钱卫国将茶杯重重地放在茶几上,发出一声刺耳的“砰”响。
“我当了三十多年领导,处分过的干部没有一百也有八十。怎么,一个档案里有污点的干部,还能入了你周大市长的法眼?”
他的语气充满了嘲讽和不屑。
他死死地盯着周阳,眼神里透出威胁的意味。
在他看来,周阳不过是个仗着有背景,运气好,才爬上来的毛头小子。
只要自已摆出身份,拿出资历,对方必然会知难而退。
然而,他预想中周阳惊慌失措或者恼羞成怒的表情,完全没有出现。
周阳依旧坐在那里,脸上甚至还带着那抹淡淡的、让他看不懂的微笑。
那笑容里,没有愤怒,没有畏惧,反而……带着一丝猫捉老鼠般的玩味。
这让钱卫国的心里,莫名地咯噔一下。
周阳从随身的公文包里,拿出了一叠打印好的A4纸,轻轻地放在了茶几上。
正是高启的那份报告,和专家们的论证材料。
“钱主任,您先别激动。”
周阳的声音,平静得像一汪深潭。
“我只是觉得,高启同志的那份报告,写得非常有水平。您当年,真的仔细看过了吗?”
钱卫国看了一眼那些材料,瞳孔猛地一缩,但嘴上依旧强硬。
“一派胡言!一个黄口小儿,懂什么经济发展大局!当年他就是公然对抗县委的决议,破坏平阳的招商大计!我处分他,是维护组织的纪律!我没有做错!”
他矢口否认,把所有责任都推得一干二净,将自已塑造成一个坚持原则、维护大局的形象。
周阳看着他这副色厉内荏的模样,心里已经有了底。
他笑了。
这一次,笑得格外灿烂。
“钱主任,您说得对,维护组织纪律,确实很重要。”
周阳端起自已面前那杯几乎没动过的大红袍,轻轻抿了一口。
茶香在口中弥漫开来。
与此同时,他在心中,对着那个已经蠢蠢欲动,闪烁着金光的系统面板,下达了一个无声的指令。
“叮!”
【“言出法随(体验卡)”,是否确认使用?】
周阳的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
确认。
周阳开口了,声音平静得像是在谈论今天的天气,但每一个字,都带着一种奇异的、不容置喙的魔力,精准地钻进钱卫国的耳朵里。
“钱主任,您是前辈,在平阳县工作那么多年,劳苦功高,我一个晚辈,非常尊重您。”
开场白是标准的官场客套,但钱卫国听在耳里,却觉得异常顺耳,心头的火气莫名地消散了一丝。
周阳继续说道,语速不疾不徐,带着一种令人信服的诚恳:“但高启这样的同志,是真正扎根基层,为了一方水土,为了老百姓长远利益着想的好干部。这一点,我想您比我更清楚。”
钱卫国的身体微微一震,周阳的话,仿佛直接绕过了他的大脑防御,触动了他内心深处某个早已尘封的角落。
“当年您或许有您的考虑,比如招商引资的压力,经济发展的指标,这些我都理解。”周阳主动为他找起了台阶。
“为这样的人才正名,不是翻我刚才说的那些旧账,更不是要追究谁的责任。”周阳的目光清澈如水,直视着钱卫国,“这是在向全省上下彰显省委‘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决心!”
“更是对您当年高瞻远瞩,在无意中为平阳县保留下最宝贵生态资源的另一种肯定啊!”
这番话,如同一道惊雷,在钱卫国的脑海中炸响!
肯定?高瞻远瞩?
他本来以为周阳是来兴师问罪,是来打他脸的。
可现在听来,这哪里是打脸?这分明是送上门来的一顶高帽子!
在“言出法随”那强大到近乎扭曲现实的逻辑修正效果下,钱卫国那套混迹官场三十年练就的傲慢、抗拒与警惕,如同冰雪遇到了烈阳,迅速瓦解,土崩石流。
他呆呆地听着周阳的话,原本觉得刺耳无比的言辞,此刻却变得字字珠玑,句句在理。
他甚至开始不受控制地进行自我反思。
高启的身体,当场就僵住了。
他抬起头,用一种难以置信的眼神看着周阳,嘴唇动了动,却没有说出话来。
那件事,是他心里最深的一道疤。
他本以为,会随着时间,被彻底遗忘在历史的尘埃里。
没想到,三年后,会有一位来自省城的副市长,当着他的面,亲口提起了它。
“在……”
过了许久,高启才从牙缝里,挤出了一个字。
他的眼眶,瞬间就红了。
在镇政府一个堆满杂物的旧仓库里,高启从一个上了锁的铁皮柜子最底层,搬出了一个用油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纸箱。
当他打开纸箱,一股陈旧纸张特有的霉味扑面而来。
里面,静静地躺着一叠叠发黄的资料。
有他亲手绘制的,标注着水源和村庄位置的地图。
有他熬了无数个夜晚,写下的那份长达五十多页的《关于坚决反对在上游地区建立高污染水泥厂的若干意见报告》。
还有省城那几位老专家,顶着压力,为他出具的,一份份详尽的科学论证材料。
每一页纸,都因为年代久远而变得脆弱,但上面的每一个字,每一个数据,都清晰可见,仿佛在无声地控诉着当年的那场风波。
这些,就是他当年“顶撞上级”的“罪证”。
他本该销毁,却舍不得。
这是他这辈子,做得最“出格”,也最骄傲的一件事。
他小心翼翼地把这些资料保存了下来,就像一个战败的将军,珍藏着自已断掉的佩剑。
周阳拿起那份报告,一页一页地翻看着。
他看得非常仔细,越看,心中的震撼就越是强烈。
这哪里是一份报告,这分明是一份用良知和热血写就的请战书!
“好,写得好!”周阳重重地将报告合上,看着高启,眼神里满是赞许,“高启同志,你放心,这件事情,我管定了!”
高启的身体猛地一颤,眼中的泪水,再也忍不住,夺眶而出。
一个在悬崖边上据理力争,被处分,被发配,却依旧不改初心的男人,在这一刻,哭得像个孩子。
他等这句话,已经等了整整三年!
掌握了最核心的证据,周阳没有在平阳县久留。
他让林小雨将所有材料拍照存档,然后便直接驱车返回了省城。
路上,他通过王秀芳的关系,查到了当年那位给高启处分的县委书记的去向。
那位书记姓钱,叫钱卫国。
他在平阳县的任期结束后,非但没有因为水泥厂项目的失败而受到影响,反而因为“资历”,被平调到了隔壁的云州市,当上了市人大的副主任。
一个典型的,退居二线,安享晚年的肥差。
周阳的眼中,闪过一丝冷笑。
做错了事的人,步步高升。
做对了事的人,却被埋没深山。
如果这就是所谓的“规则”,那他就亲手来打破这个规则!
第二天下午,云州市人大办公楼。
钱卫国的办公室里,宽敞明亮。
当秘书通报,说江岚省临海市的周阳副市长前来拜访时,钱卫国还有些受宠若惊。
他虽然不认识周阳,但这个名字,最近在江岚省官场上,可是如雷贯耳。
“快请!快请!”钱卫国亲自迎到门口,脸上堆满了热情的笑容。
“哎呀,周市长,真是年轻有为啊!今天是什么风,把您这位省里的大红人给吹来了?”
周阳和他握了握手,脸上也挂着标志性的、让人如沐春风的微笑。
“钱主任客气了,我今天来,是有点私事,想跟您请教一下。”
两人在会客区的沙发上坐下,秘书泡上了顶级的大红袍。
一番寒暄客套之后,周阳终于切入了正题。
“钱主任,您以前,是不是在平阳县,当过书记?”
钱卫国的笑容,微微一僵,但很快就恢复了正常。
“是啊,那都是陈年旧事了。怎么,周市长对平阳那种穷地方也感兴趣?”他的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轻蔑。
周阳没有在意,而是继续微笑着说道:“我最近在负责省里的一个青年干部选拔工作,看到了一个叫高启的年轻同志,也是平阳县的。”
“我看他的档案里,三年前,您还在任的时候,给过他一个处分?”
“唰”的一下!
钱卫国的脸色,当场就变了。
他端着茶杯的手,在空中停顿了一下,眼神也变得警惕起来。
“周市长,你这是什么意思?来我这里,搞调查吗?”
钱卫国将茶杯重重地放在茶几上,发出一声刺耳的“砰”响。
“我当了三十多年领导,处分过的干部没有一百也有八十。怎么,一个档案里有污点的干部,还能入了你周大市长的法眼?”
他的语气充满了嘲讽和不屑。
他死死地盯着周阳,眼神里透出威胁的意味。
在他看来,周阳不过是个仗着有背景,运气好,才爬上来的毛头小子。
只要自已摆出身份,拿出资历,对方必然会知难而退。
然而,他预想中周阳惊慌失措或者恼羞成怒的表情,完全没有出现。
周阳依旧坐在那里,脸上甚至还带着那抹淡淡的、让他看不懂的微笑。
那笑容里,没有愤怒,没有畏惧,反而……带着一丝猫捉老鼠般的玩味。
这让钱卫国的心里,莫名地咯噔一下。
周阳从随身的公文包里,拿出了一叠打印好的A4纸,轻轻地放在了茶几上。
正是高启的那份报告,和专家们的论证材料。
“钱主任,您先别激动。”
周阳的声音,平静得像一汪深潭。
“我只是觉得,高启同志的那份报告,写得非常有水平。您当年,真的仔细看过了吗?”
钱卫国看了一眼那些材料,瞳孔猛地一缩,但嘴上依旧强硬。
“一派胡言!一个黄口小儿,懂什么经济发展大局!当年他就是公然对抗县委的决议,破坏平阳的招商大计!我处分他,是维护组织的纪律!我没有做错!”
他矢口否认,把所有责任都推得一干二净,将自已塑造成一个坚持原则、维护大局的形象。
周阳看着他这副色厉内荏的模样,心里已经有了底。
他笑了。
这一次,笑得格外灿烂。
“钱主任,您说得对,维护组织纪律,确实很重要。”
周阳端起自已面前那杯几乎没动过的大红袍,轻轻抿了一口。
茶香在口中弥漫开来。
与此同时,他在心中,对着那个已经蠢蠢欲动,闪烁着金光的系统面板,下达了一个无声的指令。
“叮!”
【“言出法随(体验卡)”,是否确认使用?】
周阳的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
确认。
周阳开口了,声音平静得像是在谈论今天的天气,但每一个字,都带着一种奇异的、不容置喙的魔力,精准地钻进钱卫国的耳朵里。
“钱主任,您是前辈,在平阳县工作那么多年,劳苦功高,我一个晚辈,非常尊重您。”
开场白是标准的官场客套,但钱卫国听在耳里,却觉得异常顺耳,心头的火气莫名地消散了一丝。
周阳继续说道,语速不疾不徐,带着一种令人信服的诚恳:“但高启这样的同志,是真正扎根基层,为了一方水土,为了老百姓长远利益着想的好干部。这一点,我想您比我更清楚。”
钱卫国的身体微微一震,周阳的话,仿佛直接绕过了他的大脑防御,触动了他内心深处某个早已尘封的角落。
“当年您或许有您的考虑,比如招商引资的压力,经济发展的指标,这些我都理解。”周阳主动为他找起了台阶。
“为这样的人才正名,不是翻我刚才说的那些旧账,更不是要追究谁的责任。”周阳的目光清澈如水,直视着钱卫国,“这是在向全省上下彰显省委‘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决心!”
“更是对您当年高瞻远瞩,在无意中为平阳县保留下最宝贵生态资源的另一种肯定啊!”
这番话,如同一道惊雷,在钱卫国的脑海中炸响!
肯定?高瞻远瞩?
他本来以为周阳是来兴师问罪,是来打他脸的。
可现在听来,这哪里是打脸?这分明是送上门来的一顶高帽子!
在“言出法随”那强大到近乎扭曲现实的逻辑修正效果下,钱卫国那套混迹官场三十年练就的傲慢、抗拒与警惕,如同冰雪遇到了烈阳,迅速瓦解,土崩石流。
他呆呆地听着周阳的话,原本觉得刺耳无比的言辞,此刻却变得字字珠玑,句句在理。
他甚至开始不受控制地进行自我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