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组织部的“不速之客”-《官场:白球掉袋,告别编外!》

  第二天一大早,周阳刚到办公室,林小雨就拿着一份文件快步走了进来。

  “市长,省委组织部的文件下来了。”林小雨把文件放在周阳面前,脸上的表情有些微妙。

  周阳拿起文件一看,顿时愣住了。

  《关于举办江岚省“青年干部储备人才培训班”的通知》,他的名字赫然出现在“特邀顾问”一栏,位置很有意思,排在几位组织部副部长之后,但在所有具体工作负责人之前。

  “特邀顾问?”周阳忍不住笑了,“这个位置真是妙啊。”

  林小雨在旁边小声嘀咕:“听起来挺高大上的,但感觉不太好当。”

  “何止不好当。”周阳放下文件,摇摇头,“这就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不占编制,不用负具体责任,但出了事肯定得背锅。”

  “那您还要去吗?”

  “不去行吗?”周阳苦笑,“陈书记亲自安排的事,我能推辞吗?”

  林小雨点点头,转身去准备资料了。没过一会儿,她就抱着一摞厚厚的文件夹回来了。

  “市长,这是我连夜整理的资料。”林小雨把文件夹摊开,“省委组织部的主要领导情况,还有可能参与这次培训班工作的各位副部长的详细信息。”

  周阳翻了翻,不由得对林小雨竖起了大拇指。每个人的履历、性格特点、工作风格,甚至个人爱好都写得清清楚楚。

  “这个马文祥副部长,是具体负责培训班工作的?”周阳指着其中一份资料问道。

  “对,他是分管干部培训工作的副部长。”林小雨在旁边解释,“这个人比较难搞,典型的机关老油条,最不喜欢外面空降的干部。”

  周阳看着马文祥的照片,心里已经有了预感。这次省城之行,恐怕不会太顺利。

  两个小时后,周阳坐在开往昭明市的商务车里,看着窗外飞逝的风景,心情有些复杂。

  昭明市作为江岚省的省会,确实比临海市繁华不少。高楼大厦鳞次栉比,车水马龙川流不息。但周阳总觉得这里少了点什么,可能是少了临海市那种朝气蓬勃的改革气息。

  省委大院门口,周阳下了车,整理了一下衣服。组织部大楼就在省委大院的东北角,是一栋十二层的灰色建筑,看起来很有威严。

  “周市长!”

  刚走到组织部大门口,一个年轻人就迎了上来。

  “您好,我是组织部办公室的小李,马部长让我来接您。”

  小李看起来二十七八岁,戴着眼镜,说话很客气,但眼神中有种说不出的距离感。

  “麻烦你了。”周阳客气地回应。

  跟着小李走进电梯,周阳注意到电梯里的气氛有些微妙。小李虽然嘴上客气,但明显没有接待重要客人的那种热情。

  “马部长在会议室等您,其他几位负责培训班工作的同志也都到了。”小李按下九楼的按钮。

  电梯门打开,走廊里很安静,只能听到自已的脚步声。周阳跟着小李走到会议室门口,小李敲了敲门。

  “请进。”

  里面传来一个略显沙哑的声音。

  推门而入,周阳看到会议室里坐着五六个人,正中间坐着的就是马文祥。

  马文祥看起来五十多岁,头发有些花白,脸上带着那种机关干部特有的笑容。但周阳一眼就能看出,这笑容里没有多少真诚。

  “哎呀,周市长来了!”马文祥站了起来,伸出手,“久仰大名啊,临海市的改革先锋!”

  “马部长客气了。”周阳和他握手,能感觉到对方的手很冷。

  “快请坐,快请坐。”马文祥做了个请的手势,但语气里有种说不出的味道,“周市长可是我们省的大忙人,没想到还有空来指导我们组织部的工作,真是让我们受宠若惊啊。”

  这话听起来是在夸人,但任何人都能听出其中的讽刺意味。

  周阳心里暗笑,这个马文祥还真是不会藏心思。

  “马部长说笑了,我是来学习的,哪敢说指导。”周阳淡淡地回应,“组织部是我们党的重要部门,我一个地方干部,能有机会参与其中,已经很荣幸了。”

  “学习?”马文祥的笑容更加意味深长了,“周市长这话说得,您现在可是省里的红人,陈书记的得力干将,我们这些老同志倒是要向您学习才对。”

  会议室里的气氛瞬间变得有些尴尬。其他几个人都低着头看文件,明显不想参与这种明争暗斗。

  周阳摸了摸手腕上的菩提手串,感觉心境确实平静了不少。

  “马部长,咱们还是聊聊培训班的事情吧。”周阳主动转移话题,“我看了文件,这次培训的规模不小,需要做的准备工作应该很多。”

  “确实不少。”马文祥重新坐下,拿起桌上的一份文件,“不过我们组织部做这种事情已经很有经验了,周市长就不用操心了。”

  “那我这个特邀顾问,具体需要做什么?”周阳直接问道。

  马文祥停顿了一下,然后笑了笑:“顾问嘛,就是给我们提提意见,出出主意。不用具体干活,也不用承担什么责任。”

  这话说得更加刺耳了。意思很明显:你就是个摆设,别想插手我们的具体工作。

  周阳点点头,没有立即回应,而是环视了一圈会议室里的其他人。

  坐在马文祥左边的是个四十多岁的女干部,应该就是资料里提到的组织部干部一处处长王秀芳。她一直低着头看文件,明显不想卷入这种争执。

  右边坐着两个年轻一些的干部,看起来都是处级,表情都有些紧张。

  “既然是顾问,那我确实应该先了解一下具体情况。”周阳缓缓开口,“马部长,这次培训班的选拔标准是什么?预计招收多少人?”

  马文祥显然没想到周阳会这么直接,愣了一下才回答:“预计招收五十人,主要从全省各地市选拔优秀的年轻干部。”

  “选拔标准呢?”

  “年龄在三十五岁以下,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有一定的基层工作经验,政治素质过硬。”马文祥机械地背诵着标准答案。

  “听起来很全面。”周阳点点头,“那具体的选拔程序是什么?”

  马文祥的表情开始有些不耐烦了:“周市长,这些具体的技术问题,我们会按照组织部的规定来办。您作为特邀顾问,主要是在培训内容和方式上给我们一些建议就行了。”

  “培训内容?”周阳来了兴趣,“那我确实有些想法。”

  “您说。”马文祥皮笑肉不笑。

  “我觉得这次培训,不能只是理论学习,应该增加一些实践环节。”周阳说道,“比如让学员到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区去实地考察,学习先进经验。”

  “实地考察?”马文祥皱了皱眉头,“这个成本太高了,而且安全风险也大。”

  “成本确实是个问题。”周阳承认,“但我觉得效果会很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让这些年轻干部亲眼看看改革开放的成果,比在课堂上听一百堂课都有用。”

  王秀芳抬起头看了看周阳,眼中闪过一丝赞赏。

  “周市长的想法很好,但是…”马文祥正要反驳,被周阳打断了。

  “而且,我建议可以安排一些学员到临海市来实习。”周阳继续说道,“临海市作为新建立的经济特区,在改革创新方面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

  马文祥的脸色明显变了。他终于明白周阳的真正意图了。

  这哪是什么培训建议,分明是想把培训班的一部分内容搬到临海市去,增加自已的话语权。

  “周市长,您这个建议…”马文祥的声音有些冷,“恐怕不太合适。培训班的主要内容应该在省城进行,这样便于统一管理。”

  “统一管理确实重要。”周阳点点头,“但是开阔视野更重要。这些年轻干部将来都是要到各地去工作的,如果只在省城的会议室里听课,怎么能了解基层的实际情况?”

  会议室里的气氛越来越紧张。其他几个人都能感觉到两人之间的火药味。

  就在这时,会议室的门被敲响了。

  “请进。”马文祥说道。

  进来的是一个年轻的工作人员:“马部长,陈书记的秘书来电话,说陈书记要见周市长。”

  马文祥的表情瞬间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