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纪委工作人员的到来让整个会场的气氛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原本热烈的交流会突然变得严肃起来。
“我们希望能够单独了解一些情况。”纪委工作人员对陈建华说道。
陈建华点点头:“没问题。我们先暂停会议,处理一下这个突发情况。”
台下的观众开始窃窃私语,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周阳走到台前:“各位朋友,我们临时休会半小时,请大家稍作休息。”
会场里的人开始分散活动,但那几个汇报阻力情况的地市领导显得很紧张。
在会场的一个小会议室里,省纪委工作人员开始了解具体情况。
“你们刚才汇报的那些阻力,有没有具体的人和事?”纪委工作人员直接问道。
其中一个地市领导犹豫了一下:“确实有一些具体情况,但我们担心…”
“担心什么?”陈建华严肃地问道。
“担心得罪人。”那个领导老实地回答,“毕竟都是同级别的干部,撕破脸皮不好看。”
纪委工作人员冷笑一声:“改革大业面前,还考虑什么面子问题?”
另一个地市领导壮起胆子:“那我就实话实说了。我们市的常务副市长明确表示,不愿意推广临海市的经验,说是'水土不服'。”
“还有呢?”纪委工作人员继续追问。
“我们市的政务服务中心主任也很抵触,说什么'临海市是作秀,我们不能跟风'。”第三个领导补充道。
听到这些具体情况,陈建华的脸色越来越难看。
“这些人的抵触情绪背后有什么利益考虑?”周阳问道。
“主要是担心改革后,他们的一些'方便'没有了。”一个领导小声说道,“比如一些审批权限,一些灰色收入。”
纪委工作人员记录着这些情况:“还有其他问题吗?”
“还有一些中介机构在背后活动。”另一个领导汇报道,“他们担心改革后生意受影响,所以到处散布负面言论。”
这时,林小雨匆匆走进来:“陈书记,外面又有情况。”
“什么情况?”陈建华问道。
“刚刚接到消息,有几个地市的群众代表也赶来了,他们说要支持改革推广。”林小雨汇报道。
陈建华眼睛一亮:“群众自发支持?”
“是的,而且人数还不少。”林小雨点头确认。
纪委工作人员若有所思:“看来群众对改革的支持度很高,那些阻挠者是逆民意而动。”
就在这时,会议室的门被推开,袁成功走了进来。
“不好意思打扰,有紧急情况需要汇报。”袁成功说道。
“什么紧急情况?”周阳问道。
“刚刚接到举报,有人在网上发布消息,说今天的会议是'政治作秀',临海市的改革是'虚假繁荣'。”袁成功详细汇报。
陈建华拍桌而起:“又是这一套!这些人真是不死心!”
纪委工作人员立即问道:“能查出发布者的身份吗?”
“我们的技术部门正在追查。”袁成功回答,“初步判断,发布者使用了技术手段隐藏身份,但应该能查出来。”
就在大家为新的网络攻击感到愤怒时,高远山也匆匆赶来。
“又有什么情况?”陈建华有些疲惫地问道。
“刚刚接到消息,有几个外地媒体记者在市里四处打听,说是要'深度调查'临海市改革的'真实情况'。”高远山汇报道。
这个消息让在场的人都意识到,对手这次是有备而来,采取了多管齐下的策略。
“看来确实有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在背后操控。”周阳分析道,“他们不仅在官方层面设置阻力,还在舆论层面发动攻击。”
纪委工作人员点点头:“这种有组织的阻挠行为,已经涉嫌违纪违法了。”
陈建华走到窗边,看着外面聚集的支持群众,心情复杂。
“书记,我们现在怎么办?”那几个地市领导问道。
“办法很简单。”陈建华转过身来,眼神坚定,“既然他们要玩,我们就陪他们玩到底。”
“具体怎么做?”周阳问道。
“第一,立即启动纪检监察程序,对那些故意阻挠改革的干部进行调查。”陈建华开始部署,“第二,组织专门的工作组,深入各地督促改革推广。第三,加大宣传力度,让群众了解改革的真实情况。”
纪委工作人员表态:“我们全力配合,坚决查处违纪违法行为。”
就在大家讨论具体措施时,林小雨又接到了一个电话。
“陈书记,又有新情况。”林小雨汇报道,“刚刚接到消息,外面聚集的群众越来越多了,已经有几百人了。”
陈建华皱起眉头:“他们要干什么?”
“他们说要组织'支持改革大会',要求严惩那些阻挠改革的人。”林小雨详细说明。
这个消息让陈建华既感动又担心。群众的支持是好事,但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引发其他问题。
“我去和群众代表谈谈。”陈建华决定道。
“我也去。”周阳跟上。
来到会场外,果然看到聚集了更多的群众。他们秩序井然,但情绪激昂。
“陈书记!”群众们看到省委书记出来了,纷纷围了过来。
“老乡们,大家辛苦了。”陈建华亲切地说,“有什么话请说。”
一个中年妇女站出来:“陈书记,我们听说有人要阻挠改革推广,我们不答应!”
“对!我们要好的服务,不要官僚作风!”其他群众也纷纷附和。
“那些既得利益者就是人民的敌人!”一个年轻人激动地说。
陈建华举手示意大家安静:“老乡们的心情我理解,但我们要相信组织,相信法律。对于那些阻挠改革的人,我们会依法处理。”
“什么时候处理?”有群众问道。
“很快。”陈建华承诺道,“我们绝不会让改革倒退,绝不会让群众失望。”
就在陈建华和群众交流时,几个记者走了过来。
“陈书记,我们是《改革日报》的记者,能采访一下吗?”为首的记者问道。
陈建华点点头:“可以。”
“请问您对改革推广中遇到的阻力有什么看法?”记者问道。
“改革必然会遇到阻力,这是正常的。”陈建华回答,“但我们有决心、有能力克服一切困难,把好的改革经验推广到全省。”
“那些阻挠者您打算如何处理?”记者继续追问。
“依法处理,绝不姑息。”陈建华态度坚决。
采访进行了十几分钟,记者们收获了很多有价值的素材。
回到会场,陈建华召集相关人员开会。
“现在的情况很明确,我们面临的是一场改革与反改革的斗争。”陈建华开门见山,“我们必须采取果断措施,打赢这场斗争。”
“具体怎么做?”周阳问道。
“我已经和省里沟通过了,决定成立'改革推广督查组',由我亲自担任组长。”陈建华宣布了一个重要决定。
在场的人都被这个消息震惊了。省委书记亲自担任督查组长,这个规格确实很高。
“督查组的任务是什么?”纪委工作人员问道。
“三个任务。”陈建华详细说道,“第一,督促各地市认真推广改革经验;第二,调查处理阻挠改革的违纪违法行为;第三,总结推广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时间安排呢?”一个地市领导问道。
“从明天开始,用一个月时间,走遍全省所有地市。”陈建华说道,“哪里有阻力,我们就去哪里。”
这个决定让大家都感到振奋。有了省委书记的亲自督查,那些阻挠者就不敢再放肆了。
就在大家为这个决定感到兴奋时,袁成功又带来了一个消息。
“陈书记,刚刚接到消息,网上那些攻击我们的帖子突然大量删除了。”袁成功汇报道。
“为什么?”陈建华问道。
“据说是相关部门介入了,对恶意传播虚假信息的行为进行了打击。”袁成功详细说明。
这个消息让大家松了一口气。
“看来上级对这件事也很重视。”周阳分析道。
就在这时,林小雨匆匆走进来,脸上带着兴奋的表情。
“陈书记,特大好消息!”林小雨激动地说。
“什么好消息?”大家都很关心。
“刚刚接到通知,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决定制作一期专题节目,深度报道改革推广中遇到的阻力问题。”林小雨兴奋地汇报。
这个消息让在场的人都兴奋起来。央视的权威性毋庸置疑,有了他们的支持,改革推广工作会更加顺利。
“什么时候开始拍摄?”陈建华问道。
“明天就开始,他们要跟拍督查组的工作过程。”林小雨回答。
陈建华满意地点点头:“很好,让全国人民都看看,什么是真正的改革,什么是阻挠改革的丑恶嘴脸。”
第二天一早,省委书记陈建华亲自带队的改革推广督查组正式出发。央视《新闻调查》的摄制组全程跟拍,这个阵势让整个江岚省都为之震动。
第一站选择了阻力最大的昭阳市下辖的云山市。这个地级市的主要领导在推广改革经验方面态度消极,甚至公开表示“不适合本地情况”。
“陈书记,我们到了。”司机提醒道。
透过车窗,可以看到云山市政府大楼前聚集了不少人。有官员,也有群众,还有记者。
“看来消息传得很快。”周阳观察着外面的情况。
陈建华下车后,云山市委书记张华匆忙迎了上来。
“陈书记,您辛苦了。”张华的表情有些紧张。
“张书记,我们是来督查改革推广工作的。”陈建华开门见山,“听说你们这里遇到了一些困难?”
张华尴尬地笑了笑:“确实有一些具体问题需要协调。”
“什么具体问题?”陈建华追问。
就在这时,人群中突然有人大声喊道:“陈书记,我们有话要说!”
所有人都向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说话的是几个普通群众。
“老乡们,有什么话请说。”陈建华走向群众。
一个中年男子站出来:“陈书记,我们听说省里要推广临海市的经验,我们举双手赞成!”
“为什么赞成?”央视记者立即上前采访。
“因为我们去过临海市,看过他们的服务,真的很好。”中年男子激动地说,“我们也想享受那样的服务。”
另一个群众补充道:“可是我们市的领导说什么'水土不服',就是不愿意改。我们不明白,好的东西为什么不学?”
张华的脸色变得很难看,显然没想到群众会当着省委书记的面提出质疑。
“张书记,群众的话你听到了吧?”陈建华严肃地问道。
“群众的要求我们会认真考虑。”张华硬着头皮回应。
“不是考虑,是立即行动。”陈建华语气加重,“改革推广不是可做可不做的事情,而是必须完成的政治任务。”
就在这时,云山市的常务副市长李建勇走了过来。他就是之前明确表示反对推广改革经验的人。
“陈书记,关于改革推广的事情,我想汇报一下我们的实际困难。”李建勇说道。
“什么困难?”陈建华直接问道。
“主要是资金问题。”李建勇开始找借口,“临海市的改革投入很大,我们的财力有限,确实难以承受。”
周阳听到这个借口,忍不住开口:“李副市长,改革的核心不在于投入多少钱,而在于服务理念的转变。”
“理念转变容易说,具体操作起来还是需要硬件支撑。”李建勇不服气地反驳。
就在这时,人群中又有人大声说话:“什么硬件支撑?我们要的是好态度,不是豪华办公楼!”
说话的是一个老大爷,看起来很激动。
“老大爷,您有什么看法?”央视记者立即采访。
“我们不需要多豪华的办公环境,我们需要的是工作人员不要给我们脸色看,办事效率高一点。”老大爷朴实地说,“这需要花多少钱?”
这话说得李建勇哑口无言。
陈建华抓住机会:“李副市长,群众的要求很简单,也很合理。你觉得这些要求过分吗?”
“不过分,但是…”李建勇还想找借口。
“没有但是。”陈建华打断了他的话,“改革推广是省委的决定,不容讨价还价。”
就在现场气氛变得紧张时,纪委的工作人员走到李建勇身边,小声说了几句话。
李建勇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
“李副市长,有什么问题吗?”陈建华敏锐地察觉到了异常。
“我们希望能够单独了解一些情况。”纪委工作人员对陈建华说道。
陈建华点点头:“没问题。我们先暂停会议,处理一下这个突发情况。”
台下的观众开始窃窃私语,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周阳走到台前:“各位朋友,我们临时休会半小时,请大家稍作休息。”
会场里的人开始分散活动,但那几个汇报阻力情况的地市领导显得很紧张。
在会场的一个小会议室里,省纪委工作人员开始了解具体情况。
“你们刚才汇报的那些阻力,有没有具体的人和事?”纪委工作人员直接问道。
其中一个地市领导犹豫了一下:“确实有一些具体情况,但我们担心…”
“担心什么?”陈建华严肃地问道。
“担心得罪人。”那个领导老实地回答,“毕竟都是同级别的干部,撕破脸皮不好看。”
纪委工作人员冷笑一声:“改革大业面前,还考虑什么面子问题?”
另一个地市领导壮起胆子:“那我就实话实说了。我们市的常务副市长明确表示,不愿意推广临海市的经验,说是'水土不服'。”
“还有呢?”纪委工作人员继续追问。
“我们市的政务服务中心主任也很抵触,说什么'临海市是作秀,我们不能跟风'。”第三个领导补充道。
听到这些具体情况,陈建华的脸色越来越难看。
“这些人的抵触情绪背后有什么利益考虑?”周阳问道。
“主要是担心改革后,他们的一些'方便'没有了。”一个领导小声说道,“比如一些审批权限,一些灰色收入。”
纪委工作人员记录着这些情况:“还有其他问题吗?”
“还有一些中介机构在背后活动。”另一个领导汇报道,“他们担心改革后生意受影响,所以到处散布负面言论。”
这时,林小雨匆匆走进来:“陈书记,外面又有情况。”
“什么情况?”陈建华问道。
“刚刚接到消息,有几个地市的群众代表也赶来了,他们说要支持改革推广。”林小雨汇报道。
陈建华眼睛一亮:“群众自发支持?”
“是的,而且人数还不少。”林小雨点头确认。
纪委工作人员若有所思:“看来群众对改革的支持度很高,那些阻挠者是逆民意而动。”
就在这时,会议室的门被推开,袁成功走了进来。
“不好意思打扰,有紧急情况需要汇报。”袁成功说道。
“什么紧急情况?”周阳问道。
“刚刚接到举报,有人在网上发布消息,说今天的会议是'政治作秀',临海市的改革是'虚假繁荣'。”袁成功详细汇报。
陈建华拍桌而起:“又是这一套!这些人真是不死心!”
纪委工作人员立即问道:“能查出发布者的身份吗?”
“我们的技术部门正在追查。”袁成功回答,“初步判断,发布者使用了技术手段隐藏身份,但应该能查出来。”
就在大家为新的网络攻击感到愤怒时,高远山也匆匆赶来。
“又有什么情况?”陈建华有些疲惫地问道。
“刚刚接到消息,有几个外地媒体记者在市里四处打听,说是要'深度调查'临海市改革的'真实情况'。”高远山汇报道。
这个消息让在场的人都意识到,对手这次是有备而来,采取了多管齐下的策略。
“看来确实有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在背后操控。”周阳分析道,“他们不仅在官方层面设置阻力,还在舆论层面发动攻击。”
纪委工作人员点点头:“这种有组织的阻挠行为,已经涉嫌违纪违法了。”
陈建华走到窗边,看着外面聚集的支持群众,心情复杂。
“书记,我们现在怎么办?”那几个地市领导问道。
“办法很简单。”陈建华转过身来,眼神坚定,“既然他们要玩,我们就陪他们玩到底。”
“具体怎么做?”周阳问道。
“第一,立即启动纪检监察程序,对那些故意阻挠改革的干部进行调查。”陈建华开始部署,“第二,组织专门的工作组,深入各地督促改革推广。第三,加大宣传力度,让群众了解改革的真实情况。”
纪委工作人员表态:“我们全力配合,坚决查处违纪违法行为。”
就在大家讨论具体措施时,林小雨又接到了一个电话。
“陈书记,又有新情况。”林小雨汇报道,“刚刚接到消息,外面聚集的群众越来越多了,已经有几百人了。”
陈建华皱起眉头:“他们要干什么?”
“他们说要组织'支持改革大会',要求严惩那些阻挠改革的人。”林小雨详细说明。
这个消息让陈建华既感动又担心。群众的支持是好事,但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引发其他问题。
“我去和群众代表谈谈。”陈建华决定道。
“我也去。”周阳跟上。
来到会场外,果然看到聚集了更多的群众。他们秩序井然,但情绪激昂。
“陈书记!”群众们看到省委书记出来了,纷纷围了过来。
“老乡们,大家辛苦了。”陈建华亲切地说,“有什么话请说。”
一个中年妇女站出来:“陈书记,我们听说有人要阻挠改革推广,我们不答应!”
“对!我们要好的服务,不要官僚作风!”其他群众也纷纷附和。
“那些既得利益者就是人民的敌人!”一个年轻人激动地说。
陈建华举手示意大家安静:“老乡们的心情我理解,但我们要相信组织,相信法律。对于那些阻挠改革的人,我们会依法处理。”
“什么时候处理?”有群众问道。
“很快。”陈建华承诺道,“我们绝不会让改革倒退,绝不会让群众失望。”
就在陈建华和群众交流时,几个记者走了过来。
“陈书记,我们是《改革日报》的记者,能采访一下吗?”为首的记者问道。
陈建华点点头:“可以。”
“请问您对改革推广中遇到的阻力有什么看法?”记者问道。
“改革必然会遇到阻力,这是正常的。”陈建华回答,“但我们有决心、有能力克服一切困难,把好的改革经验推广到全省。”
“那些阻挠者您打算如何处理?”记者继续追问。
“依法处理,绝不姑息。”陈建华态度坚决。
采访进行了十几分钟,记者们收获了很多有价值的素材。
回到会场,陈建华召集相关人员开会。
“现在的情况很明确,我们面临的是一场改革与反改革的斗争。”陈建华开门见山,“我们必须采取果断措施,打赢这场斗争。”
“具体怎么做?”周阳问道。
“我已经和省里沟通过了,决定成立'改革推广督查组',由我亲自担任组长。”陈建华宣布了一个重要决定。
在场的人都被这个消息震惊了。省委书记亲自担任督查组长,这个规格确实很高。
“督查组的任务是什么?”纪委工作人员问道。
“三个任务。”陈建华详细说道,“第一,督促各地市认真推广改革经验;第二,调查处理阻挠改革的违纪违法行为;第三,总结推广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时间安排呢?”一个地市领导问道。
“从明天开始,用一个月时间,走遍全省所有地市。”陈建华说道,“哪里有阻力,我们就去哪里。”
这个决定让大家都感到振奋。有了省委书记的亲自督查,那些阻挠者就不敢再放肆了。
就在大家为这个决定感到兴奋时,袁成功又带来了一个消息。
“陈书记,刚刚接到消息,网上那些攻击我们的帖子突然大量删除了。”袁成功汇报道。
“为什么?”陈建华问道。
“据说是相关部门介入了,对恶意传播虚假信息的行为进行了打击。”袁成功详细说明。
这个消息让大家松了一口气。
“看来上级对这件事也很重视。”周阳分析道。
就在这时,林小雨匆匆走进来,脸上带着兴奋的表情。
“陈书记,特大好消息!”林小雨激动地说。
“什么好消息?”大家都很关心。
“刚刚接到通知,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决定制作一期专题节目,深度报道改革推广中遇到的阻力问题。”林小雨兴奋地汇报。
这个消息让在场的人都兴奋起来。央视的权威性毋庸置疑,有了他们的支持,改革推广工作会更加顺利。
“什么时候开始拍摄?”陈建华问道。
“明天就开始,他们要跟拍督查组的工作过程。”林小雨回答。
陈建华满意地点点头:“很好,让全国人民都看看,什么是真正的改革,什么是阻挠改革的丑恶嘴脸。”
第二天一早,省委书记陈建华亲自带队的改革推广督查组正式出发。央视《新闻调查》的摄制组全程跟拍,这个阵势让整个江岚省都为之震动。
第一站选择了阻力最大的昭阳市下辖的云山市。这个地级市的主要领导在推广改革经验方面态度消极,甚至公开表示“不适合本地情况”。
“陈书记,我们到了。”司机提醒道。
透过车窗,可以看到云山市政府大楼前聚集了不少人。有官员,也有群众,还有记者。
“看来消息传得很快。”周阳观察着外面的情况。
陈建华下车后,云山市委书记张华匆忙迎了上来。
“陈书记,您辛苦了。”张华的表情有些紧张。
“张书记,我们是来督查改革推广工作的。”陈建华开门见山,“听说你们这里遇到了一些困难?”
张华尴尬地笑了笑:“确实有一些具体问题需要协调。”
“什么具体问题?”陈建华追问。
就在这时,人群中突然有人大声喊道:“陈书记,我们有话要说!”
所有人都向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说话的是几个普通群众。
“老乡们,有什么话请说。”陈建华走向群众。
一个中年男子站出来:“陈书记,我们听说省里要推广临海市的经验,我们举双手赞成!”
“为什么赞成?”央视记者立即上前采访。
“因为我们去过临海市,看过他们的服务,真的很好。”中年男子激动地说,“我们也想享受那样的服务。”
另一个群众补充道:“可是我们市的领导说什么'水土不服',就是不愿意改。我们不明白,好的东西为什么不学?”
张华的脸色变得很难看,显然没想到群众会当着省委书记的面提出质疑。
“张书记,群众的话你听到了吧?”陈建华严肃地问道。
“群众的要求我们会认真考虑。”张华硬着头皮回应。
“不是考虑,是立即行动。”陈建华语气加重,“改革推广不是可做可不做的事情,而是必须完成的政治任务。”
就在这时,云山市的常务副市长李建勇走了过来。他就是之前明确表示反对推广改革经验的人。
“陈书记,关于改革推广的事情,我想汇报一下我们的实际困难。”李建勇说道。
“什么困难?”陈建华直接问道。
“主要是资金问题。”李建勇开始找借口,“临海市的改革投入很大,我们的财力有限,确实难以承受。”
周阳听到这个借口,忍不住开口:“李副市长,改革的核心不在于投入多少钱,而在于服务理念的转变。”
“理念转变容易说,具体操作起来还是需要硬件支撑。”李建勇不服气地反驳。
就在这时,人群中又有人大声说话:“什么硬件支撑?我们要的是好态度,不是豪华办公楼!”
说话的是一个老大爷,看起来很激动。
“老大爷,您有什么看法?”央视记者立即采访。
“我们不需要多豪华的办公环境,我们需要的是工作人员不要给我们脸色看,办事效率高一点。”老大爷朴实地说,“这需要花多少钱?”
这话说得李建勇哑口无言。
陈建华抓住机会:“李副市长,群众的要求很简单,也很合理。你觉得这些要求过分吗?”
“不过分,但是…”李建勇还想找借口。
“没有但是。”陈建华打断了他的话,“改革推广是省委的决定,不容讨价还价。”
就在现场气氛变得紧张时,纪委的工作人员走到李建勇身边,小声说了几句话。
李建勇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
“李副市长,有什么问题吗?”陈建华敏锐地察觉到了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