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 武惠妃状态变差了-《盛唐风云记》

  李亨用沉郁的语气说:“我真没想到我父皇真的狠心赐死了李瑛、李瑶、李琚。太子之位不可能长时间空着,由于武惠妃和李林甫,一心想让李瑁成为太子,我也不敢冒然争取这个位置啊。你们说我该怎么做?”

  我没有回应李亨的话,而是望向了吕仁德。

  吕仁德圆圆的胖脸,翕动着留着八字胡的和山羊须的嘴唇说:“殿下不必刻意争取太子之位,以皇上和性格,他不喜欢争强好胜的皇子。你是三皇子,如果按年龄来选太子,非你莫属,毕竟大皇子脸上的疤太重,早已经失去了竞争机会了。你表现得温文尔雅,谦虚谨慎,对武惠妃也要释放善意,表现出很尊重她,对寿王李瑁也要友善,更重要的是对皇上你要表现出很孝敬。只要这样做,太子之位该是你的就是你的。”

  李亨眼神明亮了起来。他说:“我知道该怎么做了。有些东西该是我的别人抢不走,不该是我的,我非要强求,反而可能适得其反。”

  我向李亨伸出右手,拇指向上,夸赞道:“忠王殿下太聪明了,说得这话真有水平。”

  李亨没有搭理我,他说:“好了,今天就讨论到这里吧。我不必再叮嘱你们什么了,你们都知道,我们讨论的话不能泄露。李瑛和薛锈等四人的教训,我们要吸取。我没有要很多属官,就是怕人多嘴杂。幸好这间办公室在主楼一层后面,很隐蔽,忠王府的仆人都很难窃听到什么。”

  我说:“我谨记忠王殿下的叮嘱,绝不会向我们三人以外的人透露任何谈话信息。”

  吕仁德说:“本官自然知晓我们的谈话泄露后的后果很严重,因此我会守口如瓶的。”

  李亨说:“从下一个月开始,我会让李辅国参加我们的讨论。他是我最信任的人。”

  吕仁德说:“嗯,很好,李辅国确实头脑灵活,可以在讨论中说出有见地的意见。”

  我保持沉默没有对此表达看法。

  李亨离开了办公室,吕仁德走到东墙边,在墙上的考勤表上签了到。吕仁德在办公室喝了两杯茶后回家了。我在办公室里坐着闭眼冥想,想着回到现实中,却失败了,睁眼后还是在那间办公室里。我有些茫然了,难道非得到公元762年,我的思维才能回到现实中吗?我是真穿越到盛唐时期了吗?还是只是思维意识穿越到盛唐时期了?我对接下来要发生的事情了如指掌,原因是为我已了解了那段历史的缘故吗?

  正在我坐在办公室里茫然时,李隆基同样很茫然。李隆基在一个月以来,基本每天都到兴庆殿,因为武惠妃一闭眼就会听到三庶人说要杀了她,只有李隆基在武惠妃身边,武惠妃才能安心睡上两个时辰

  李隆基迷茫的是李辅国昨天向李隆基建议立寿王为太子,而他觉得寿王虽好,但是有好几位皇子比寿王年长,如果立了寿王,恐难以令众年长的皇子信服。

  李隆基坐在兴庆殿东殿里的茶桌东侧,闷闷不乐。身形消瘦,面黄肌瘦的武惠妃坐在茶桌西侧,用略带疲惫的声音说:“陛下,臣妾想问您,寿王可有不足之处啊?”

  李隆基轻轻轻地说:“寿王很好啊,朕最宠爱的儿子就是寿王啊。”

  “谢谢陛下对寿王的宠爱。臣妾希望陛下能让寿王为您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臣妾这样说,是看到您为国事操劳,怕您身心疲劳,想让寿王为您分担一点不太重要的事务。”

  “朕知道了。朕现在是心里累,李瑛他们三个人死了,朕心里一阵阵地感到悲凉。是朕下令赐死的他们,他们却一直来找你。朕看到你瘦了,身体虚弱了,又多了一份自责。好在李林甫和牛仙客能干,把朝政处理得井井有条。立太子的事明年再说吧,毕竟李瑛他们是今年死的,着急立了新太子,或许会更加激怒他们的亡魂。朕已经将他们厚葬了,杀了当时监刑的两名士兵,埋在之前埋葬他们的地方了。那两个士兵没有将三庶人的最后陈述转告朕,就急促地监督执行了他们的死刑,因此朕下令杖杀了他们。朕会让李瑛、李瑶、李琚的儿女们,在近期去他们的新墓地,为他们上坟。”

  武惠妃有些魂不守舍了,竟然出现了思维断片的情况,对李隆基的话没有反应,只是望着茶桌发呆。

  李隆基说:“惠妃啊,明天会来一位驱鬼的老道。你和宫女配合他,你要相信会成功让三庶人的魂魄离开兴庆宫的。朕明天就不过来了,你要乐观,这位老道士,可是两位太常博士根据朕的旨意请来的,一般会让你得到安宁的。”

  武惠妃这才木讷地说:“谢谢陛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