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净音天的“道理”-《我乃文弱书生,被迫权倾朝野》

  大楚皇都,张灯结彩,帝王大婚,普天同庆。

  皇宫之内,更是鼓乐齐鸣,喜气冲天。

  晋公范立,以首相之尊,亲任婚礼赞者,为女帝项宁主持大典,其权势之盛,昭然若揭。

  文武百官,诸国使节,数千宾客济济一堂。

  汉室使团的曹操、刘备、孙权等人,此刻也身着朝服,神情各异地观礼。

  唯有太后李氏与项冲,托病未出,龟缩于深宫。

  范立对此嗤之以鼻。

  跳梁小丑,不足为虑。

  真正让他头疼的,是此刻静立于身侧,那道宛如空谷幽兰般的素衣身影。

  圣主青秋。

  “礼成——!新人入洞房!”

  范立扯着嗓子喊完最后一句,只觉得喉咙火辣辣地疼,丹田都快空了。

  他强撑着挺直腰板,维持着权倾朝野的威仪,不愿露出一丝窘态。

  可身旁的青秋,却仿佛一尊万年不化的冰雕,气息悠远,神情淡漠,与这喧嚣的尘世格格不入。

  “她竟是长乐公主的师尊……”

  范立心中烦躁不已。

  这几日,青秋如影随形,美其名曰“查案”,实则将他盯得死死的。

  那深不可测的修为,比血凤圣主更胜一筹,让他根本生不出半点反抗的心思。

  为了不惊动旁人,范立只得对外宣称,这是他的一位“故友”。

  可带着“故友”来主持皇帝婚礼,怎么看都透着一股诡异。

  “长乐公主邀我观礼。”

  这是青秋的解释,言简意赅,却让范立无从反驳。

  眼看项宁与刘曼携手进入婚房,范立本该前往宴席,与群臣周旋,可他此刻哪有半分心情。

  他领着青秋,避开人群,来到一处僻静的宫殿回廊下。

  “青秋……圣主。”范立斟酌着开口。

  “你非我净音天门人,直呼我名便可。”青秋的声音清冷如旧。

  范立心中冷笑。

  女人的话能信?翻脸比翻书还快,这难道不是你们与生俱来的神通?

  他决定开门见山,试探道:“青秋,我再说一次。血凤之事,纯属自卫反击。以我这点微末道行,岂敢主动招惹净音天的圣主?正当防卫,你懂的吧?”

  青秋清冷的眸子扫了他一眼,缓缓道:

  “你灭烈火宗,宗门千年积藏,三成入大楚国库,七成,入了你范家私库。”

  范立面色一僵,干笑道:“呃……为抗衡血凤,我范家倾家荡产,险些破产。若不回点本,这日子还怎么过?”

  青秋却不理会他的借口,语气依旧平淡:

  “烈火宗是烈火宗,净音天是净音天。”

  “你未取我净音天一针一线,此事,我不管。”

  范立心中刚松一口气。

  只听青秋话锋一转:“但,凡与我净音天起争端者,若其本身有大奸大恶之行径,无论事出何因,净音天,皆可追查到底,直至……诛杀。”

  操!

  范立差点爆了粗口。

  这他娘的是什么霸王条款?

  合着不管血凤圣主有理没理,只要她死了,净音天就能找个由头,把自己判定为“罪人”,然后名正言顺地干掉自己?

  果然,任何世界,拳头大才是硬道理。

  真理,只在大乘境的攻击范围之内!

  范立顿感头痛欲裂。

  他是谁?

  大楚第一权臣,系统钦定的乱臣贼子!要说身上没点黑料,他自己都不信!

  似乎是看穿了他的心思,青秋竟耐着性子解释道:

  “朝代更迭,权臣忠良,皆是红尘俗事,与我净音天判断善恶的标准无关。”

  范立被她绕晕了:“什么意思?你的意思是,便是忠臣,你们也杀?”

  “为何不杀?”青秋反而露出一丝纯粹的好奇。

  范立被这句反问噎得半晌说不出话。

  他索性放弃了奉承,决定用对方的逻辑来打败对方。

  “青秋,敢问你净音天判断善恶的标准,究竟为何?”

  “净音天立派之初,旨在庇护天下弱女子。故而,我宗门行事,以天下最无力的凡人福祉为准绳。凡有利于百姓者为善,凡有损于百姓者为恶。”

  青秋说得理所当然,仿佛在阐述天地至理。

  范立闻言,嘴角却勾起一抹玩味的笑意。

  天真。

  可爱。

  他立刻抛出了第一个问题:“青秋,你以为这天下,是分则乱,还是合则治?”

  青秋几乎没有犹豫:“分则必争,争则百姓苦。自是合则安。”

  “好。”

  范立点头,眼中精光一闪,紧接着问道:

  “待我大楚国力鼎盛,我若兴兵,踏平大明,吞并大汉,一统天下,届时,在净音天眼中,我是功臣,还是罪人?”

  “一统天下……自是功臣?”青秋的语气中,出现了一丝罕见的迟疑。

  范立笑了,笑得像只狐狸。

  “可我为一统天下,连年征战,灭其两国,致使生灵涂炭,流血漂橹,百姓之苦,罄竹难书。如此,净音天难道不该判我为罪人吗?”

  青秋:“……”

  她彻底愣住了,清冷的玉容上满是迷茫,半晌才呐呐道:“那……那便三国永世修好,互不侵犯。”

  说这话时,她强大的气场竟弱了几分,像个做错事的孩子。

  范立心中大定,乘胜追击:

  “若大楚忽遭天灾,颗粒无收,百姓嗷嗷待哺。而明、汉两国囤粮拒售,坐视我大楚饿殍遍野。请问青秋,我当不当出兵,强行购粮?”

  青秋美眸圆睁,显然从未思考过如此复杂的人心之局。

  范立步步紧逼,声音仿佛带着魔力:

  “我若出兵,是为战争,有罪。”

  “我若不出兵,楚民尽亡,亦是大罪。”

  “青秋,此时此刻,你告诉我。”

  “我大楚的功与罪,你净音天,又该如何论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