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帝王局-《我乃文弱书生,被迫权倾朝野》

  三皇会盟,乃当世人道之巅的盛会。

  会盟之地,设在吕氏一族世代镇守的中立之城——吕城。

  此地不仅是三足鼎立的缓冲,更是天下儒道修士心中的唯一圣地。

  此刻,吕城中央的观礼台上,三千儒生济济一堂,他们白衣胜雪,神情肃穆,将作为此次会盟的见证者。

  他们的身份,代表着民心,代表着天下舆论!

  三位帝王在此的一言一行,都将被他们载入史册,传遍八方。

  胜者,名望如日中天,国运昌隆。

  败者,颜面扫地,甚至可能动摇国本,帝位不保。

  范立立于台下,目光平静地扫过那三千儒生,深邃的眼眸中,闪过一丝难明的意味。

  在他的记忆中,前代汉帝便是在这会盟之上丑态百出,被三千儒生口诛笔伐,沦为天下笑柄。

  那位“少年天子”回国不足百日,便被朝中权臣废黜,最终落得个暴毙而亡的下场。

  范立的视线,落在了不远处的现任汉帝刘熙身上。

  这位,当真是个不幸之人。

  自那“少年天子”后,大汉国力日衰,历经几代庸主,这副烂摊子最终传到了刘熙手中。

  平心而论,刘熙算不上明君圣主,却也兢兢业业,是个“守成”之君。

  可惜,他生错了时代。

  仅凭守成之能,根本无力挽回大汉王朝这艘即将沉没的破船。

  刘熙显然也明白这一点,他站在那里,龙袍下的身躯都透着一股难掩的局促与不安。

  会盟的规制,三位帝王各占一座高台,呈三角之势对峙。

  每座高台,除帝王本人外,最多可由一名近臣陪同。

  此刻,大明嘉靖帝与大汉刘熙帝,皆已孤身登台。

  “陛下,需要臣陪您上去么?”

  范立转身,望向项宁,声音温和如春风。

  项宁望着那数十丈高,仿佛悬于天际的冰冷高台,心中确实一阵发怵。

  她下意识就想点头。

  可昨日那方散发着不祥与霸道的黑龙私玺,又一次浮现在她脑海!

  一个只知构陷忠良,早已包藏祸心,准备篡逆的奸贼!

  等回到大楚,朕恐怕就要沦为你的阶下囚!

  现在还在这里假惺惺地装什么体贴关怀?

  恶心!

  项宁贝齿紧咬,猛地回头,一双凤目死死地瞪着范立。

  那眼神里,是毫不掩饰的失望、怨毒、愤怒,以及一丝连她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悲戚。

  范立眉梢微挑,有些玩味地看着这个突然炸毛的女帝。

  这是……演哪一出?

  “陛下,请登台。”

  远处,第四座稍矮一截的平台上,吕春秋躬身行礼,恭声提醒。

  他一开口,下方三千儒生瞬间沸腾。

  “是文信侯!晚生竟能亲眼得见文信侯当面!”

  “会盟之后,我定要在吕城多留几日,若能有幸聆听侯爷讲学,当真是三生有幸啊!”

  项宁已然飞身掠上高台,听到下方儒生对吕春秋近乎狂热的推崇,心中震撼无言。

  她第一次如此直观地感受到,这位文信侯在天下文人墨客心中的地位,竟隐隐然超越了天子!

  “哼!”

  一声冷哼,如平地惊雷。

  嘉靖帝端坐于高台龙椅之上,脸上满是不悦。

  一群腐儒,竟敢无视天子威仪?

  当诛!

  一股冰冷刺骨的杀伐之意,裹挟着霸道绝伦的帝王气概,瞬间笼罩全场!

  会场内的温度仿佛骤降冰点,所有喧哗戛然而止!

  三千儒生噤若寒蝉,面带惊恐地望向那位大明帝王,只觉一股灭顶之灾般的威压当头罩下。

  霸主!

  这是他们对嘉靖的第一印象,也是唯一的印象!

  这印象太过深刻,以至于他们几乎忘了,这里还有另外两位帝王的存在。

  唯有范立,依旧云淡风轻,嘴角甚至噙着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

  以杀意立威?

  不愧是雄猜之主。

  可惜,霸主之名,从来不是什么褒奖。

  它在肯定天子雄才大略的同时,也定义了他的性情——刚愎、多疑、残忍。

  伴君如伴虎。

  这等帝王,最是难伺候。

  三千儒生虽不敢再出声,但望向吕春秋的目光中,依旧带着无法掩饰的崇敬。

  文信侯,是他们儒道一脉心中的活圣人!

  这一代文信侯吕春秋,修为已臻至合一境九重天大圆满,距离大乘境,不过一步之遥!

  更何况,他手中还执掌着吕氏一族的镇族至宝——《吕氏春秋》!

  此书,并非凡物。

  它是由初代文信侯,集当世所有儒道大能,耗费心血祭炼而成的无上防御法宝!

  传闻,吕氏先祖曾凭此书,硬撼三国帝王联手一击!

  三方帝印齐出,天地变色,结果却是《吕氏春秋》毫发无损!

  帝印,虽未必是帝王最强杀招,但能硬抗三尊帝王联手一击,《吕氏春秋》的防御力,可见一斑!

  “三位陛下,不知由哪一位先请?”

  吕春秋朗声问道,将众人的心神拉回正轨。

  会盟的规矩很简单,文争!

  在不动干戈的前提下,各自施展通天手段,彰显国威,震慑对手。

  “咳咳,便由朕,先来吧。”

  汉帝刘熙,竟是第一个站了出来。

  俗话说,枪打出头鸟。

  除非有绝对的自信,否则无人愿做这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刘熙此举,在众人看来,多少有些不智。

  然而,他却遥遥望了项宁一眼,那眼神仿佛在说:贤婿,为了我楚汉联盟大业,岳父我,愿为你做这块探路的垫脚石!

  项宁虽涉世未深,却也读懂了刘熙的眼神,心中又是感动,又是愧疚。

  只听“锵”的一声龙吟!

  刘熙拔出了腰间佩剑。

  剑出鞘的瞬间,一道苍凉而雄浑的龙吼之声,响彻天地!

  “是天子之剑,真龙剑!”

  项宁精神一振,默默为刘熙鼓劲。

  范立却微微眯起了眼睛。

  龙吟声中,他仿佛听到了一丝不祥的哀鸣。

  刘熙已然高举长剑,声如洪钟:

  “雷龙天威斩!”

  刹那间,吕城上空风云变色,乌云汇聚,一道粗壮的紫色雷霆撕裂天幕,悍然劈下!

  雷光并未伤及刘熙分毫,反而尽数缠绕于剑身之上,为那真龙之剑披上了一件狂暴的雷霆战衣!

  剑威,凭空暴涨了何止十倍!

  此刻的大汉天子,仿佛引动了天地之威,欲要斩尽眼前一切敌!

  项宁更是看得目眩神迷,暗暗为刘熙喝彩!

  唯有范立,神情淡漠地摇了摇头。

  那一声龙吟,在旁人听来是雄浑。

  在他耳中,却是凄厉的哀鸣。

  是王朝末路的挽歌。

  范立的目光穿透了那层狂暴的雷光,看到了真龙剑上那条所谓“真龙”的虚影。

  色厉内荏,华而不实。

  他心中,已然给出了最终的判词。

  这大汉天子,看似石破天惊的一剑,不过是回光返照罢了。

  大汉的国运……

  到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