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金蝉脱壳(求月票)-《大宋为王十三年,方知是天龙》

  庙宇之中灯火影绰,神像狰狞怖状,气氛晦暗阴森,叫人脊背不由发凉。

  穿庙而走是因为直线距离最近,通过庙宇能最快到达崖上山洞。

  而若是在外面绕神庙返回,路程多了不少,时间花费过多,那黑影又速度诡捷,难讲会不会被其追上。

  赵倜自然能甩掉黑影,鸠摩智也差不多能够摆脱,但其他人却不好说了。

  几个刚转到神像前方,影子便已进入,周侗大叫:“居然这么快。”

  他武功虽然不错,但法力最低,施展不出什么法术加持速度,便落于后面。

  赵倜手拉阿朱,回头看了一眼,微微停滞,依周侗此刻身形,必然要被黑影追上,却不能丟下他不管。

  “你们先走,我带光祖一程。”赵倜道。

  “公子,我……”周侗刚行开口,就看黑影已经追了过来,奔至神像一旁。

  赵倜见状皱眉,正想掠去帮忙,忽然发现神像竟绽放出土黄色的光芒,这光芒并非十分炽烈,甚至有些昏暗,不过却将庙内照得亮堂了几分。

  神像前悬着的几个闭眼无面人偶陡地一颤,身上刻着歪斜的血色符文全部亮起,诡谲扭曲,散发出骇怖气息。

  此刻黑影已经跑到神像前方,堪堪就要抓到周侗,赵倜扬臂便想出手,却见那几个木头人偶刹那睁开了双眼,露出血红色的眼珠。

  嗯?赵倜扬眉,就看几个人偶竟然直跳过去,挡住了黑影。

  这人偶……后面几人吃了一惊,接着便见人偶伸臂捉向黑影,然后用力撕扯,几只黑影立刻就被扯成了数片。

  接着这几个人偶本来没有口鼻的脸上,诡异地出现了一张大嘴,直裂到耳根,里面全是锯齿一般的三角牙齿。

  他们将黑影碎片往内塞去,“咔嚓,咔嚓”地咀嚼,那碎片发出无数尖锐惨叫,似乎许多虫子一起悲鸣。

  眨眼之间人偶们就吃掉了十几条黑影,看得众人目瞪口呆。

  赵倜扬眉道:“去拿些火烛在手中。”

  众将把庙内的烛台油把拿过了数个,狼天弱道:“母神显灵了,说不定能将这些影子全部杀死。”

  他话音刚刚落下,就看前方形势突变,人偶虽然能够克制黑影并且吞噬,但影子实在是太多了,庙后又涌进无数进来,仿佛黑色海洋,瞬间便把人偶给淹没。

  只是几息的工夫,人偶便全部被肢解,叫黑影覆盖,跟着又诡异聚到一起,形成了一个个黑色的新偶。

  赵倜嘴角抽了抽:“快走!”

  几人飞快奔出庙内,便看黑影疾速追了出来,前方是那些新偶,明显在被黑影控制着前进。

  这时距离山崖已经不远,赵倜心中暗暗估算,差不多能在黑影追到之前登去上方。

  可刚要到达阶边之时,忽然两旁山崖暗色流淌,突地跳下来三个影子,挡住去路。

  “公子,是之前隐藏在壁上的那三个黑影。”阿朱轻声道。

  赵倜身形不停:“先用法术,再用火攻!”

  几人点头称是,纷纷使出术法轰击过去。

  这三个黑影立刻被打成数片,但却根本不死,转瞬就想重新往一起组合。

  几人马上将火烛丟去探,触碰黑影,火焰霎时把黑影烧得“噼里啪啦”作响,火光中传来此起彼伏的尖锐叫声。

  无数短丝颗粒状的东西一簇一簇四处奔跑,躲避火焰高温,看着不禁叫人头皮发麻。

  “果然这东西怕火!”鸠摩智道:“阿朱姑娘说的对。”

  阿朱道:“可后面实在太多,即使怕火,我们也没那么多火种,根本抵挡不过来,最后也会变得和那些人偶一样,不敌对方,被对方控制住身体。”

  赵倜道:“别想了,都用轻功掠过,抓紧上崖!”

  几人闻言立刻飞身高高跃去,落向上方台阶,再顺着台阶往崖顶奔跑。

  等众人上至崖顶,刚刚松了口气,就见黑影速度飞快,跨上石阶追了过来。

  “公子,这东西竟然上来了!”周侗道。

  “公子,在崖口点火把油烛吧。”黄天彪心悸说道。

  “堵崖口没有用处,你们看看两边崖壁,堵崖口还不如堵山洞洞口。”赵倜淡淡道。

  几人闻言望去,前方山壁虽然看不见,但两侧的崖壁却隐约可视,无数的影子正顺着石壁在往上攀爬,密密麻麻,黑压压一片,漫山遍野都是。

  “走!”赵倜皱眉下令。

  众人飞速向着山洞洞口跑去,到了这里开始将身上带的所有引火东西拿出,周侗鸠摩智甚至将外面长袍也放上,然后一把大火点燃。

  接着开始往洞内返回,这时后方浓烟滚滚,火光冲天,映照前路都是红彤彤颜色。

  待过了青铜门,赵倜让将此门牢牢关闭,连缝隙都不得留下一丝,众人方才放缓了紧张的心情,往洞外出去。

  等回到议事的山窟,狼天弱气喘吁吁道:“大王,那些东西应该出不来吧?”

  赵倜沉思道:“我看那铜门隐有符文咒箓,材质又极特殊,并非普通铜样,应该能起到阻隔怪物的作用,而且那下方说不定有什么规则存在,怪物未必能上来外面,在外也未必能够存活。”

  黄天彪看着断了一根的手指,嗫嚅道:“到底是什么怪物这般恐怖,和妖魔之类完全不同,是哪里生出来的?”

  赵倜道:“当时狼族不再祭拜估计便是怪物滋生的原因,这些东西从地脉之眼钻出,可能草原之下的那个存在发生了异常变故,才导致如此,这事萨满教应该知晓,不过当年灵气衰竭,萨满教没有办法解决,便一直放任不管,直至今日。”

  狼天弱道:“大王所言极是,必然就是如此了。”

  赵倜道:“你们两个不用过于担心,怪物跑不出来,地眼此刻打开,山上灵气更加浓郁,你两个在山上好好修炼,黄天彪你去将那些残存族人迁徙过来,此山一分为二,各自修行,有事情迅速往兀剌海城报信。”

  一狼一鼠用力点头:“谨遵大王公子命令。”

  赵倜思索道:“我便就此离开,你两个小心守护,千万不要掉以轻心。”

  说完他往洞窟之外走去,几人一起跟上,至了谷坳外面狼天弱黄天彪行礼,赵倜摆了摆手,带阿朱周侗鸠摩智飘然下山。

  这时距离几人出兀剌海已经一月有余,在地下修炼就有将近三十天,以日为载,足足顶上了外面三十年的苦修。

  而外面季节也彻底进入了春时,草木生长,各处绿油油一片,天上雄鹰展翅唳叫,草中狐兔随风穿梭,一片叫人心旷神怡的景象。

  到了草原边缘就看一队军兵正在不停走动,折彦质在前方满脸焦急神色手搭凉棚,望见赵倜几人后不由露出惊喜目光。

  “殿下,你们可回来了。”折彦质率领军兵上前迎接:“要是再不回来,父亲那边就要调大军前往了。”

  赵倜临走之时给折可适下过命令,四十天之内即便没有消息也不得派兵前去惊扰,超过四十天的话若自己没有返回,那就直接大军攻山。

  “这段时间可有什么重要事情发生?”赵倜点头询问道。

  “军司这里并无大事,河东河北那边禁军已经压过边境,军马直奔山前七州去了,看情形是要强收诸州。”折彦质道。

  燕云十六州分为山前七州,山后九州,共十六之数。

  但是这十六州并非都在辽国手中,辽国实际上只占据了十四州,而瀛州和莫州一直在大宋的手里。

  当时后晋天福三年,石敬瑭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了契丹,但后周世宗柴荣曾经北伐,收复了莫州和瀛州两处。

  大宋建立之后,这两州继续为宋所有,宋辽签订澶渊之盟,也是以白沟河为界,两州仍归大宋。

  那么此刻实际就是奔着收复山前五州而去,蓟州、涿州、檀州、顺州和幽州。

  幽州就是燕京,辽国的南京析津府。

  幽州名字为唐及五代时期旧称,辽太宗会同元年将其定为南京时,初名南京幽都府,辽圣宗统和三十年,改为南京析津府,同时别称燕京,三者本质上指同一地区。

  赵倜道:“陛下雄才大略,早有意收复山前山后故地,此番践行,说不得破败契丹,一举功成。”

  折彦质称是,赵倜又道:“还有什么事情?”

  折彦质思索道:“对了殿下,兴州那边来了一封信,但并非军报,所以父亲未敢打开观看。”

  “并非军报?”赵倜道:“兴州哪里来的?”

  折彦质道:“是兴州宫内来的。”

  赵倜看向阿朱:“婉清来的吗?”

  阿朱莞尔道:“应该便是婉儿姐姐的信了。”

  赵倜沉吟道:“不是军报……就不知婉清什么事情来信兀剌海?”

  阿朱双眼新月弯起,嫣然道:“应该是婉儿姐姐思念殿下了,来信问候。”

  赵倜又瞅她一眼,看阿朱一副顽皮神色,摇了摇头,木婉清的性子他很了解,不太可能会写信与自己卿卿我我。

  他道:“回城再说吧。”

  接着有军兵牵过马匹,几人上马后直奔兀剌海而去,在夕阳落山之前抵达。

  随后没有歇息,而是直接升堂议事,详细听取军情政报,一切处理完毕,开始商量如何偷袭辽国西北的几座大城。

  那几座大城孤悬草原,除了可敦城外,其它都是没太多驻军的,虽然说契丹人人皆兵,但这边族群混杂,多年放牧生活不经战事,实际上已经与兵没太大关系了。

  尤其鞑靼众多,甚至不下于契丹,表面听从契丹命令,私下却小动作不少,真要征兵,只怕会悄悄跑走一半。

  而契丹的几个大部也都不在城中,于山清水秀地方建寨生存,和城池有一段不近距离。

  所以偷袭那几座城其实并非难事,尤其是不存占领之心,只为了打打秋风的话,未必不成。

  至月上柳梢,众将商量出个粗略计划,赵倜让折可适与众将继续完善,并不急迫,然后叫上阿朱前去吃饭。

  阿朱手拿那封兴州来信,边走边道:“殿下,婉儿姐姐的信还没有看呢。”

  赵倜道:“吃饭时再看吧。”

  到了饭厅,伙头兵端上来饭菜,赵倜吃了几口,伸手道:“把信给我吧。”

  阿朱道:“我念给殿下听好了。”

  赵倜点头:“也好,就是耽误进餐了。”

  阿朱莞尔道:“不妨事的,本来奴婢也并非太饿。”

  她说着小心拆了双鲤封,将信笺抽了出来,然后展开读起,可越读声音却越小,还不时看向赵倜。

  赵倜脸上表情变化,忽然一拍饭桌:“混账,这是什么逻辑,他自己的女儿不养,居然要送来本王这里管教?”

  阿朱声音弱弱地道:“殿下,殿下莫要生气……”

  赵倜皱眉道:“这镇南王真是打的一副好算盘,阿紫大闹小镜湖,作得天翻地覆,自己去了那边管教不了,竟然打起本王的主意来?”

  阿朱低头道:“兴许实在是没有办法了……”

  “没有办法?”赵倜看向阿朱:“我瞧是一手移花接木之策,又可唤作金蝉脱壳,我给他送去女儿,此刻居然要给我送回来?还美名其曰求我帮忙管教?本王怎么好给他管女儿?本王又不是阿紫的爹!”

  阿朱声音细弱蚊鸣:“可能,可能是想她的两个姐姐都在兴州,跟随殿下,她算是殿下的小姨妹,想请殿下,请殿下帮忙伸一把手吧……”

  赵倜闻言气极而笑:“他就不怕本王被阿紫惹恼,不念情面,一巴掌拍死吗?”

  阿朱走上前拉住赵倜的衣角,轻轻摇了摇,声音越低:“殿下……”

  赵倜看了阿朱一眼,道:“你觉得该如何去办?”

  阿朱道:“奴婢不知道,奴婢怎敢给殿下乱出主意,只要殿下不恼火,不生气就好……”

  赵倜皱眉道:“那阿紫呢?”

  阿朱道:“妹妹,妹妹自然也是不受伤害的好。”

  赵倜闻言双眼眯起,看着阿朱手中的信,陷入了沉思。

  信是木婉清写来的,不过转述段正淳的一封书信,段正淳去小镜湖寻找阿紫,阿紫大闹小镜湖,不与他返回大理,也不想在阮星竹处居住,段正淳实在没办法,写信西北求助,想要把阿紫送过来,在木婉清和钟灵两个姐姐身边住一段,求他帮忙管教管教。

  可阿紫要怎么管教?吊住一天打八遍?大铁链子锁起来?关进狗笼不许出门?水浇蜡烫?幽禁秘牢?否则只要她在外面,谁知会惹什么泼天的祸事出来。

  半晌之后,赵倜面无表情道:“如今春暖花开,中原风景一派向好,倒是可以前去瞅瞅。”

  阿朱闻言眸光闪动,惊喜道:“殿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