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1章 你们的圣贤书都读到狗肚子里了?-《我家床底通大明》

  朱吾适直接让随从 掏出了大喇叭,这玩意儿随从都是贴身带着的。

  万一朱吾适被热情的百姓围住了,就能用大喇叭来维持秩序,没想到这个大喇叭今天能用来训斥文武百官了。

  “喂喂喂,趁着时间还早,我说两句啊。

  这些话主要是对文官说的啊,当然了,武将也可以听听。

  你们每一位,都比我读书多,应该比我更懂什么叫做礼义廉耻。

  在场的文官们,据我所知不下一半,都是大家族出身,在当地都是名门望族。

  这不是重点啊,重点是,你们的家族基本上这些年都有经商。

  有做外贸的,有开厂子的,甚至有人承包我的工程。

  明明靠着我发财了,你们竟然在背后蛐蛐我?你们还要脸吗?

  但凡还要点儿脸的,就该赶紧跟家族断了联系,只要你们不花自己家族的一分钱。你们的家族也不靠你们的官职获利。

  那你们随便骂我,我朱吾适但凡皱一下眉头,那都算我朱吾适不是东西。

  你们看人家老刘,他随便骂我,我肯定不生气。

  为啥呢,因为我知道他是真的穷啊,两袖清风的。

  他骂我就可以,因为他没沾过我的光。

  其实也不算没沾过我的光,因为提高你们俸禄的事儿,也是我促成的。

  你们这些人,靠着我过上了好日子,不说感恩也就算了,见了我就跟见了仇人似的,背后还总是说我坏话。

  怎么,圣贤书就是这么教你们的?

  我虽然没有怎么读过圣贤书,但是我也知道,做人不能,也不应该这么无耻。

  这就好比说,你靠着吃你妈的奶水活了下来,然后你背后说你妈是人尽可夫的淫妇。

  你还是个人吗?

  现在,让我看看谁以后还想骂我的。

  如果以后还想骂我,要么你真的两袖清风,也没有家族给你助力。

  要么你就跟家族彻底断绝联系。

  如果这两样都做不到,又还想骂我,那怎么办呢?

  其实也很简单,我让你的家族赚不到钱就是了。

  你不靠着我活着了,那你就可以随便骂我了。

  就像刚才的老王,他们王家现在一心做外贸,可没少赚钱。

  他要是想骂我,可以啊,以后别做外贸就是了。

  要是敢偷偷做,我倒要看看他王家到底有几个脑袋。

  你们,听明白了吗?

  一群傻逼,论身份,我是皇帝的弟弟,皇帝是天命所归,那我就是老天指定的二把手。

  论贡献,远的不是,就说应天府,你们随便找百姓打听,看看有没有百姓说我一句坏话。

  哪个百姓见了我不是感恩戴德的?

  当然了,读书人除外啊,因为吧,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怎么读书人里就出了那么多不要脸的东西。

  你们不是自命清高吗,你们不是看不起我吗。

  好说啊,把我惹急了,我就让你们这些读书人都尝尝什么叫真正清贫的生活。

  我不会阻止你们当官,更不会阻止你们读书。

  可是我有一万种手段让你们和你们的家族赚不到钱。

  不过你们放心,赚不到钱你们也饿不死的,毕竟你们还有俸禄嘛。

  无非就是衣食住行方方面面都稍微朴素点儿就是了。

  不信的话,大可以试试。”

  朱吾适说完,将喇叭扔给随从,一马当先进了皇宫。

  他其实已经忍这些人很久了。

  靠着他发了财,还他们背后说他坏话。

  平时见不到面还能忍,今天见到面了,一个个不给他好脸色看,这尼玛搁谁谁受得了啊。

  朱吾适这次真的是发了狠了,以后再让他知道谁背后说他坏话。

  如果有家族的,就全力在商业上孤立他的家族,让他们赚不到钱。

  对于这些大家族来说,不赚钱那真的是比要他们的命还难受啊。

  没钱怎么维持家族的繁荣昌盛呢。

  虽然就算不经商,这些大家族依旧可以活得很滋润,但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啊。

  尝过了甜头,谁愿意舍弃这块蛋糕呢。

  这些当官的他们还行,家族肯定会尽全力供养他们,而且他们的社会地位也很高。

  可是家族里其他人呢,他们会不会有意见呢。

  例如,一个文官,家族每年给他五万两。

  如果不做生意了,少给点儿,一年一万两,这个文官愿意吗?肯定不愿意啊。

  那怎么办,家族只能继续给五万两,可是收入减少了很多啊。

  这五万两就得从别的地方抠。

  那么家族里其他人的待遇就会显着下降。

  人家乐意吗?肯定不乐意啊。

  时间长了,家族自然会有矛盾。

  矛盾一旦产生,那就很难解决了。

  毕竟矛盾的根源就在于钱,可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钱,矛盾怎么化解呢。

  时间长了这个家族也就离分崩离析不远了。

  你的家族越来越衰败,别人的家族越来越兴盛。

  此消彼长下,差距就显现出来了。

  而这种影响也会辐射到朝堂之上的。

  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文官们又不傻,他们很明白这一点儿。

  所以有些人就慌了。

  还有一小部分文官倒是挺乐见其成的。

  这一小部分都是那些家族实力不太行的,靠着自己的努力爬上来的。

  反正朱吾适再怎么搞,对他们也没什么坏影响,甚至还有好影响呢。

  朱吾适这么一搞,反而把文官分成了两派。

  其实本来就是两派,大家族出来的向来是看不上那些草根的。

  草根肯定不服气啊,他们觉得自己才是有真才实学的,那些大家族出来的都是靠的前人庇佑,算个屁的本事啊。

  其实这些草根,也不是多草,更没有多根。

  真吃不上饭的,或者勉强温饱的,哪有钱让孩子读书啊。

  古代笔墨纸砚都很贵的,印刷也贵啊。

  可不像现代,十块八块买几个本子,再买几支笔够了。

  只要认识家里有 学生的,全套教材甚至都不需要买。

  学习成本低得很。

  所以这些个草根,也只能说家底儿没有大家族那么丰厚而已。

  两帮人不对付也挺好的,朝堂上一派和谐景象可不是好事儿。

  朱吾适来到奉天殿的时候,朱元璋还没有过来。

  不过他的贴身太监已经在等着了。

  看到朱吾适过来,贴身太监拉着他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