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江南商会-《我家床底通大明》

  分钱好啊,给皇帝分点儿钱,皇帝就不找他麻烦了。

  王德发这两年跟着朱吾适混,赚钱多少先不说,地位那是一步一个台阶,如今已经是江南第一富商了。

  睡眠质量也好了,毕竟有靠山,只要自己不作死,就不用怕出什么意外。

  “对了,你再牵头成立一个江南商会吧。”

  朱吾适突然想到了这个问题。

  如果让皇家带头,商人难免有什么不好的想法。

  让王德发牵头就正好了。

  成立一个商会,朱吾适有什么想法,也能第一时间传达。

  商人里如果有做违禁生意的,也能第一时间听到风吹草动。

  最后就是,朱吾适以后的目标必然不只是大明,出海之后,有个商会的话,归属感也更强一些,有事儿了还能互相帮忙。

  就跟以前的香江一样,什么潮州帮,江浙帮的,团结得很。

  以后如果有商人定居海外,有个商会的名头在,也不容易忘本。

  当然了,成立商会,也能更好的约束商人们,这个就不方便说了。

  王德发领命离去了。

  几天之后,江南商会就成立了,总部就在应天府会展中心附近。

  加入商会也不是无条件的,要有资产证明,然后每年要交会费。

  商会里的人要做到守望相助,共同致富。

  反正口号是喊出来了,能不能做到,那谁知道呢。

  报名的人非常的多,毕竟王德发跟朱吾适的关系亲近,这个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儿。

  看似王德发是会长,实际真正的会长就是朱吾适。

  到目前为止,朱吾适都没有做出过任何有损商人利益的事儿。

  反倒是一直在改善大明的商业环境和氛围。

  所以大明的商人对朱吾适还是很信服的,如今商会成立,自然要积极踊跃地报名了。

  至于说每年的会费,给得起的不在乎,在乎的也没资格进商会。

  江南商人非常的开心,这么多年了,终于有组织了啊。

  以后再也不用各自为战了。

  结果,商会成立第一天,王德发就给众人泼了一盆冷水。

  “我今天在这里给大家透个低,商会的成立,帮助大家更好地赚钱只是一方面。”

  “凡是我江南商会的人,以后一定要按时缴税,而且税收会增加的,希望大家有个心理准备。”

  这是朱吾适故意让王德发告诉这些商人的。

  凡是加入江南商会的,都是江南地区有头有脸的商人,他们基本代表了江南商界。

  而大明商业最发达的地区,就是江南。

  所以搞定了这些人,剩下的人就不难搞定了。

  至于增加商税,这个是必须的。

  大明的商税太低了,低到令人发指的程度。

  朱吾适不知道为啥,大明两百多年,肯定有人想过增加商税吧。

  结果就是,大明的商税太低太低了。

  但凡正常收税,崇祯也不用吊死在歪脖子树上吧。

  所以朱吾适发展商业只是第一步,增加商税就是第二步了。

  为啥不第一时间增加商税呢。

  因为没有说服力啊,你说增加税收就增加?

  人家不交,你能咋地,都弄死?

  现代社会发展这么成熟,还有那么多偷税漏税的呢。

  在大明,估计不偷税漏税的,应该是没有的。

  以后肯定还会继续的。

  所以朱吾适并没有急着增加商税。

  如今大明皇家集团的规模已经很庞大了,基本涉及到了各个领域。

  朱吾适又笼络了王德发这么一个大商人,再加上朱元璋当靠山。

  时机才算稍微成熟。

  大明如今赚钱的生意,大部分都在朱吾适的掌控中。

  以前粮商很牛逼。

  现在嘛,随着高产作物的普及,百姓缺粮的情况一步步地改善,粮商的话语权进一步降低。

  就算粮商联合起来,不收粮食了。

  朱吾适也可以自己收,收过来的粮食酿酒就行了呗。

  成立一个现代化的酒厂,有多少粮食都能消化掉。

  传统行业受到冲击,新兴产业开始崛起。

  等到大明每个城市都有步行街,都有商厦。

  百姓习惯了去步行街买东西,去商厦买东西。

  你的店铺开在别的地方,生意就是没有开在这两个地方好,你心动不。

  心动可以,先交税。

  以后大明要做贸易出口,大量的茶叶瓷器布匹要远销海外。

  你交税不积极,你敢下海试试。

  朱吾适的想法很简单。

  我先让你们赚更多的钱,然后再提高商税。

  只要抱紧朱吾适的大腿,紧跟时代的步伐,好好交税。

  挣得只会更多。

  如果这样你还不想交税,那不好意思了,你也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朱吾适没指望大家都老老实实交税,绝不偷税漏税。

  偷税漏税可以,别太过分了。

  毕竟是大明,朝廷自己都不一定能算明白该收多少税。

  朱吾适一开始的想法 ,就是能多收点儿是一点儿。

  税收多了,才能更好地搞基建啊。

  才能更好地养军队啊。

  得到了国家的庇护,交税是天经地义的。

  但是商人们不习惯啊。

  他们习惯了税收很低,习惯了不交税。

  如今王德发突然说不仅要交税,还要增加税收。

  商人们瞬间就炸开了锅。

  “老王你想干什么?你这是挖我们的根啊。”

  “你这个叛徒!”

  “我要退出商会!”

  会场里热闹非凡,说啥的都有。

  王德发也不着急,他悠闲地端起桌子上的茶水抿了一口。

  十几分钟后,下面的人终于喊累的。

  虽然他们一直在喊叫,但是没有一个人走。

  大家又不傻,不把事情弄明白,怎么能走呢。

  王德发见众人终于安静下来了,这才慢悠悠地再次开口说道。

  “我知道,增加商税大家都不乐意。”

  “但是,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

  “一个繁荣昌盛的国家有利于商人赚钱,还是一个动荡不安的国家更好?”

  这个问题每个人心里都有不同的答案。

  在座的各位,很多人都发过战争财。

  但要说赚钱,那还真是繁荣昌盛的国家更有利于赚钱。

  发战争财毕竟是歪门邪道,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赚钱,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在座的很多人的家族都是绵延了数百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