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老王啊,好好干哦-《我家床底通大明》

  王德发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他实在是没想到啊,朱吾适不仅没有怪他,他会继续重用他。

  没什么好说的了,磕一个吧,王德发当场就给朱吾适磕了一个。

  真不怪王德发激动,换位思考一下。

  如果他是朱吾适,这件事儿没这么容易过去。

  这就是朱吾适跟古代这些封建大家长的区别。

  他们是一言堂惯了,容不得别人反驳。

  朱吾适从小受到的教育是跟他们不一样的。

  不过嘛,经过这半年在大明的生活,朱吾适越来越适应身居高位的感觉了。

  他没有特别生气,只是因为王语嫣长得漂亮,还有就是王德发确实有利用价值。

  长得漂亮从来都是有特权的。

  利用价值就更不用说了,就算是朱元璋那么牛逼,没有徐达常遇春他们,朱元璋又能翻起多大的浪花呢。

  朱吾适越来越明白用人的重要性了。

  接下来朱吾适要跟王德发谈正事儿了,就让侍卫将王语嫣带去了淑女坊,告诉妈妈桑自己的决定。

  王语嫣兴奋地跟着侍卫来到淑女坊,然后她就惊呆了。

  这个淑女坊的掌柜,不就是朱吾适的女人嘛,想起昨天的场景,王语嫣有点儿尴尬。

  好在妈妈桑是个情商很高的人。

  关于昨天的事儿,她是只字不提,只是热情地向王语嫣介绍淑女坊,还有她的工作内容。

  朱吾适并没有给王语嫣什么特权,直接说明了让她从基层做起。

  既然你觉得自己很牛逼,舞台给你了,展示吧。

  就这样,王语嫣成了淑女坊第一层的一名普通员工。

  她的工作就是接待第一层的客户,向她们介绍淑女坊的产品,客人少的时候还要跟着其他老员工学习化妆技术。

  朱吾适这边,他没有跟王德发说太多关于房地产开发的事儿。

  只是让他多找点儿建筑工人,等到天上人间开始建设,会将一部分工程承包给他的。

  “老王啊,天上人间的工程你一定要用心做,这个工程是给你拿来练手的。”

  “以后房地产开发也不会只在应天府进行的,你要是干的好,我可以将其他的工程都承包给你,保证你赚的盆满钵满。”

  王德发非常激动,能被朱吾适这么重视,提前这么久就开始宣传的工程,肯定差不多了。

  朱吾适的规划图他也看过,真的是深的他心,看完规划图他就决定了,不管多贵也要买一套。

  没想到现在竟然有机会能够参与其中,那就更加完美了。

  朱吾适又跟他说了一些注意事项。

  找的工人一定要可靠啊,待遇不要太差啊什么的。

  朱吾适又是搞步行街,又是搞房地产,还不是为了从富人手里赚钱,用于各种惠民工作嘛。

  要是最后变成了吸老百姓的血,那不就本末倒置了嘛。

  就算以后有了高产作物,老百姓最多也就是稍微解决了一些温饱问题。

  想要富裕,还是要发展经济的。

  大明也是有这个土壤的,毕竟此时的大明已经是全世界最牛逼的国家了。

  看看现代的华夏,改革开放一搞,经济蹭蹭蹭地往上涨。

  当然了,经济的过快发展也引发了很多负面的东西,这个也不是朱吾适能管的。

  好在大明是不一样的,先大力发展经济,然后嘛,就跟老美一样,有了矛盾不怕,对外发动战争就行了呗。

  也不能全部照搬老美,老美才真的是资本家趴在百姓身上吸血。

  朱吾适要的,是一个富裕强大又和谐的大明。

  以后怎么样不管,起码在他活着的时候,他是希望看到这样的局面的。

  至于为什么找王德发,当然是因为他听话又有钱了呗。

  要是把房地产开发全都交给工部,真要是赚了钱,肯定要扯皮的。

  交给王德发就很好,王家很有钱,前期还可以垫资。

  以后成立个房地产开发公司,大头他和朱元璋拿,小头王德发拿。

  出主意的是他,干活儿的是王德发。多爽。

  到时候分给朱元璋的钱也都是他的内库保管。

  朱元璋不是贪图享乐的皇帝,他是有伟大理想的。

  到时候赚到的钱,反手就用于发展大明了,这才是良性循环。

  真要是交给工部做,赚的钱给户部管,谁知道中间会损耗多少啊。

  财帛动人心啊,朱元璋再能杀,贪官污吏也是杀不完了,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够不到钱。

  反贪这个事儿,朱吾适懒得管,别说是他了,从古至今,整个世界,他就没听说过谁能彻底根治的。

  贪这个字儿,刻在人类骨子里了。

  朱吾适的想法是,先把蛋糕做大,然后再去反贪。

  一个国家如果光靠反贪就能富裕起来,那就该灭亡了。

  可参考明朝末期,皇帝穷的都要卖屁股了,百姓穷的都卖孩子了,剩下的都肥的流油。

  然后不出意外的,灭亡了。

  要是当初崇祯能联合百姓,来一个打倒土豪劣绅运动,不知道大明的命运又会如何呢。

  朱吾适才不管这个呢,他只管将大明的血条弄厚点儿,起码掉的慢吧。

  要是真的能把大明弄成日不落帝国,以后的历史也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只要华夏守好基本盘,就算全世界都揭竿而起,也差不到哪里去的。

  大不列颠屁大点儿地方,人口也不多,现在还不是混的挺好的嘛。

  朱吾适又拍着王德发的肩膀鼓励了几句。

  王德发屁颠屁颠儿地走了。

  他只觉得自己年轻了好几岁,脚步都轻快了几分。

  他是个聪明人,不然也不会在乱世中还积累了一份这么厚的家业。

  王德发很明白有钱赚还得有命花这个道理。

  给皇帝当狗没什么不好的,没看到有钱人家的狗比普通人家的人吃的还要好嘛。

  搞定了这些,朱吾适也算是松了口气,该安排的都安排的差不多了。

  只等春暖花开,就可以开始动工了。

  朱元璋最近也很忙,他忙着搞春耕。

  虽然还没有到时候,但是得提前准备了。

  主要是今年要推广土豆。

  朱吾适已经跟他说过了,回头会从现代给大运几车土豆过来。

  再加上冬天大棚里收获的土豆,也够他在应天府附近推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