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魏军的对策-《国运战场,开局抽取自刎乌江》

  就在夜玄如同陨石般砸入城外魏军阵中,掀起腥风血雨,直奔“徐”字将旗而去时,城头上的魏延敏锐地抓住了这转瞬即逝的战机。

  他看得分明,夜玄所向之处,魏军阵脚大乱,原本如同潮水般涌向这段城墙的攻势骤然减缓、甚至停滞。附近的魏军要么惊恐地试图去保护主将,要么被那恐怖的杀戮吓得不知所措,魏军的攻城行动在这一局部瞬间瓦解。

  “机会!”

  魏延嘶哑的喉咙爆发出命令:

  “一队!立刻下城休整!二队接防!快!医官救治伤员,后勤送上食水!快!”

  他没有丝毫犹豫。在夜玄于城下为他们争取到的宝贵时间和空间里,魏延展现出了一员宿将的决断力。

  命令迅速被传达执行。一直在西城段苦战、伤亡最重的甲队士卒,立刻被替换下来。他们几乎是被同袍搀扶着退下火线,许多人一走下马道便瘫软在地。等候已久的辅兵和医官(强行征用长安城中的剩余杂兵和医馆)立刻冲上前,喂水、包扎、处理伤口。热腾腾的粟米饭团和肉干被迅速分发到每个人手中。

  “吃!抓紧时间吃!能睡就睡一会!”

  军官们低声催促。

  与此同时,状态稍好的二队士卒迅速补上空缺,警惕地注视着城下——主要是防止有零星的魏军趁乱攀城,但主要的压力已经随着夜玄的肆虐而转移到了城外。

  魏延的指挥并未仅限于此。他深知夜玄只有一人,只能扰乱一面。他立刻派人飞马传令其他城墙段的守将:

  “严加戒备!贼军主攻方向可能转移!但西面压力暂缓,可酌情轮换部分最疲惫者休整进食!”

  于是,在整个长安城墙防线,一场与死神抢时间的休整迅速而不乱地展开。西面得益于夜玄的直接支援,得以进行最大程度的轮换。而东、南、北三面,虽然仍在承受压力,但指挥者也能趁机将部分体力透支最严重的士卒短暂撤下,喝口水、啃几口干粮,包扎一下流血的伤口,哪怕只是喘息片刻,也是宝贵的恢复。

  当夜玄在城下纵横驰骋,接连逼退数员魏将,搅得魏军指挥系统鸡飞狗跳、攻城力度全面减弱之时,城头上的蜀军正利用这用同袍的勇武换来的每一分每一秒,疯狂地恢复着体力和士气。

  因此,当夜玄最终完成他的“斩首游行”,提着滴血的重锤,再次跃上城头时,他所看到的景象,已与他离去时大为不同。

  虽然城墙依旧残破,血迹依旧斑驳,但守军的精神面貌已然不同。大部分士卒得到了短暂的喘息和食物补充,眼中的疲惫虽未尽去,却多了几分生气。重伤员已被抬下,轻伤员得到了包扎,战士们手中的武器握得更稳。城防也被趁机加固,更多的箭矢滚木被搬运到位。

  看到夜玄安然返回,城头上瞬间爆发出了一阵压抑却充满激动和感激的低吼:

  “夜将军威武!”

  “万胜!”

  “战神临世!”

  士兵们看着他的眼神,充满了近乎崇拜的光芒。是他们眼前这个人,以一人之力,硬生生打停了数万大军的进攻,为他们赢得了这宝贵的生机。

  魏延大步上前,重重一拍夜玄的铁甲臂膀,脸上虽然依旧疲惫,却带着难以抑制的振奋:

  “干得漂亮!你争取的时间,弟兄们缓过一口气了!”

  夜玄的目光扫过城头,看到士卒们眼中重新燃起的斗志和得到恢复的体力,微微点了点头。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此时的蜀军,虽然人数又减只剩下一千多人,却已非强弩之末。短暂的休整和巨大的士气鼓舞,让他们重新握紧了武器,有了继续在这座孤城血战下去的勇气和力量。而城下的魏军,则士气低落,指挥紊乱。

  这短暂的宁静,是夜玄用绝对的武力拼杀出来的,也是魏延用精准的指挥抓住并利用了的。

  第十一日,破晓的微光尚未驱散夜的寒意,魏军营中战鼓已如滚雷般炸响,声浪汇聚于西面,带着一种孤注一掷的疯狂。

  连续十日的惨烈消耗,尤其是昨日夜玄那场针对指挥层的血腥杀戮,让残余的魏军将领们达成了共识。他们深知分散兵力只会被各个击破,更怕那尊魔神再次寻旗斩将。于是,所有残兵被集结起来,兵力不足六万,却拧成一股,如同攥紧的钢铁拳头,决意猛攻一点——长安西门!这既是绝望的最后一搏,也反衬出长安城防之坚、守城物资之足,以及蜀军将士堪称恐怖的韧性。

  近六万大军,除必要守营人马,皆列阵于西门外!甲胄铿锵,脚步隆隆,如同黑色的死亡潮水,向着那面饱经摧残的城墙发起了最后的冲击。

  “呜——呜——呜——”

  总攻号角撕裂长空。没有保留,没有退路,魏军发起了亡命般的冲锋,云梯如林,疯狂架设!

  “死战!”

  魏延嘶哑的咆哮。残存的一千余守军目光决然,握紧了手中的兵器。

  夜玄的身影再次出现在垛口,玄甲在曦光下泛着冷冽的幽光。他目光如电,扫过下方无边无际的军阵,锁定了几面被重兵层层护卫、竭力隐藏的将旗。

  轰!

  他再次跃下,如陨星坠地,砸入敌群,战锤狂舞,瞬间清出一片真空地带,旋即毫不停留,直扑敌军腹心!

  魏军昨日遭逢奇耻大辱,岂会没有准备?他们深知力敌不过,便要以巧劲和人海困杀这尊杀神!

  “魔将已入阵!飞索健锐营!围困之!”

  中军一声令下。

  早已严阵以待的三千套索队——这是魏军从中军各营精选出的力士,专为此刻而设!他们如同蛰伏的毒蛇,从大军各个方向猛地涌出,手中特制的粗韧套索与带着倒钩的铁链飞钩,如同漫天飞蝗,从四面八方向夜玄罩去!

  但夜玄岂会坐以待毙?他眼中寒光一闪,瞬间判断出绳索的来路。只见他身形如鬼魅般急速晃动,在极小范围内做出惊人的闪避,同时双手已弃锤换刀!两柄狭长战刀出鞘,化作两团凛冽的银光,绕身飞旋!

  嗤嗤嗤——!

  最先一批套索绝大多数被他灵巧地闪开,少数几根逼近的,则被刀光精准地削断!绳索那端的力士顿时踉跄后退。

  “变阵!跟上他!持续施压!不要给他冲刺的空间!”

  魏军基层军官声嘶力竭地吼叫。

  训练有素的魏军飞索营立刻执行战术。他们不再追求一击即中,而是以什、队为单位,如同附骨之疽,夜玄冲到哪里,他们的套索就投掷向哪里。无数的绳索此起彼伏,连绵不绝,在空中交织成一张动态的死亡之网。

  夜玄双刀舞得水泼不进,刀光过处,绳索纷纷断裂。他的速度与敏捷远超常人,在军阵中左冲右突,每一步踏出都有魏军被斩翻在地。双刀虽不如战锤那般一击清场,却更为灵巧致命,近身者皆无一生还。

  但他高速突进的能力,确实被严重限制了。他无法再像昨日那样化作一往无前的黑色闪电。他必须时刻分神应对四面八方永无止境的套索骚扰,闪转腾挪间,速度不由自主地慢了下来。

  更棘手的是,魏军的盾牌手抓住了机会。每当夜玄因闪避或斩断绳索而稍有停顿,立刻就有数排重盾兵如墙壁般合拢,死死封堵在他与将领将旗之间的路径上。一面面巨盾层层叠叠,组成铜墙铁壁,极大地压缩了他的活动空间,逼迫他不断地绕行或硬砍盾阵,进一步拖延了时间。

  魏军的战术目的达到了!他们用飞索营的持续骚扰和盾阵的压缩空间,成功地用牺牲和配合,将这名非人的猛将拖入了泥沼般的缠斗之中。夜玄依旧在杀戮,双刀之下无一合之将,但他斩将夺旗的步伐,却被硬生生地拖慢了。无数的魏军以生命为代价,为他们后方的将领和主攻城墙的部队,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

  城头上,压力骤增!失去了夜玄对魏军指挥层的致命威胁,魏军的攻城变得更有组织,更加疯狂。蜀军残兵的最后一丝气力正在被飞速榨干,防线摇摇欲坠。魏延浑身是血,死战不退,却已近乎绝望。

  城头上,魏延看得心头滴血,却无法救援。西门正面承受的压力已到极限。魏军如同疯蚁般涌上城头,每一处垛口都在进行最残酷的争夺。蜀军残兵已是强弩之末,全凭一股意志在支撑,用牙齿,用头撞,用同归于尽的方式将敌人推下城墙。魏延身被十余创,已成血人,刀卷刃了便夺过敌人的兵刃继续劈杀!

  就在这城墙即将崩溃、夜玄亦深陷重围的刹那——

  西方地平线上,烟尘冲天而起,隆隆蹄声撼动大地!

  一杆“姜”字大旗,冲破晨霭,迎风猎猎!旗下,姜维率领的三万生力军,如一道银色洪流,终于赶到!

  “援军!是姜维将军!我们的援军到了!”

  城头爆发出劫后余生般的震天欢呼,守军将士眼眶崩裂,竟凭空又生出几分气力。

  姜维军没有丝毫迟滞,以雷霆万钧之势,直接侧击魏军后阵!

  正全力攻城、困杀夜玄的魏军,猝然遭此背后猛击,指挥体系本就因将领畏缩而混乱,此刻瞬间大乱,阵脚动摇。

  “天不亡汉!开城门!全军出击!里应外合!”

  魏延见状,奋起最后神力,嘶声怒吼,集合起所有还能动的士卒——不足千人,人人带伤,状若疯虎,猛地打开西门,冲杀出去!

  城内残军与城外援军,内外夹击。本就混乱的魏军彻底崩溃,兵败如山倒,丢盔弃甲,漫山遍野地溃逃。

  姜维与魏延两军,终于在尸山血海的战场上成功会师!

  “文长!夜将军!你们……”

  姜维眼见魏延惨状和身后那支几乎被打光了的军队,再看这修罗场般的城墙,一时震撼无言。

  “入城!快!肃清残敌,巩固城防!”

  魏延强撑着一口气下令。

  汉军旗帜终于再次飘扬在长安西门,大军浩浩荡荡进入这座用血肉铸就的城池。城头上,残存的蜀汉将士相互搀扶着,望着溃败的敌军和到来的友军,脸上是血污也掩盖不住的惨烈与自豪。那面插在长安城头、破碎不堪的“汉”字大旗,终于在朝阳中傲然挺立。它是由最忠诚的热血、最极致的勇武和最坚韧的意志,共同铸就在这潼关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