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不同的防守理念-《国运战场,开局抽取自刎乌江》

  -系统提示音落下的瞬间,两座虚拟城池拔地而起,结构规模完全相同,城墙高厚,护城河环绕,四门俱全。城外东、南、西三面是即将被六十万大军攻击的方向,北面则是一片绝对的安全区,连接着虚拟的“己方大本营”。资源点——农田、石矿、林场、以及未知的特殊资源点——散布在城池周边,亟待开发。

  拜占庭方:

  贝利萨留眼神锐利,迅速下达一连串指令:

  “兵种分配:一万轻装步兵,八千弓箭手,两千精锐骑兵。”

  这个配置让观战的拜占庭专家组微微点头。轻步兵灵活,适合城墙防御和快速机动;弓箭手是守城核心;保留两千骑兵,则体现了贝利萨留的风格——他绝不会龟缩不出。

  “民夫分配:三千人即刻收割城外粮草,务必在敌军合围前尽可能多储备粮食。四千人开采石料木材,优先制造箭矢和修复城墙的工具。剩余三千人,分成数队,向外探索,重点寻找系统提到的特殊资源!”

  他的命令重点在于“信息”和“机动”。粮草要抢收,但更重要的是找到可能存在的制胜关键(特殊资源),并为日后出城奇袭预留通道和情报。物资开采侧重于可持续和快速补充的箭矢,而非笨重的滚木礌石。

  龙国方:

  朱文正的反应截然不同。他几乎是扑到城垛边,目光如炬地扫视城外地形和资源分布,随即雷厉风行地吼道:

  “兵种分配:五千重甲步卒!一万长枪兵!五千弓箭手!”(由于此次副本是公平对抗,所以士兵不享受英灵殿加成,只有朱文正一人享受。)

  纯粹到极致的守城配置,重甲步卒用于堵口和反冲锋,长枪兵对抗攀爬,弓箭手远程压制。

  “民夫听令!所有人!都给老子动起来!四千人,全力开采石料、木材!不要箭矢,先给老子造足够的滚木、礌石!堆满城墙!一千人去割粮草,够吃就行!剩下的五千人,全部去给老子找!挖地三尺也要把那个特殊资源找出来!但找到后立刻报我,不得擅自开采!”

  朱文正的策略是“工事”和“储备”。他首先要的是最直接、最凶狠的防守物资,要在敌人一开始最疯狂的攻击中就用绝对的火力密度将其砸碎。粮草只需保障,关键在于初期建立巨大的防御物资优势。对于特殊资源,他表现出异常的谨慎。

  准备期的第三日,贝利萨留方的一支探索队在北面安全区边缘发现了一处硫磺矿(特殊资源)。贝利萨留闻报,眼中精光一闪:

  “果然有……类似希腊火的原料?但提炼和制作需要大量人力,而且危险。”

  他沉吟片刻,下令:

  “调五百民夫,开采运输,另辟专门区域,派懂工匠的民夫尝试配制燃烧物。优先度……次于箭矢制造。”

  他选择有限度地开发,作为奇兵,但不影响主体防御。

  准备期第七日,朱文正方的民夫在城池西面山林深处发现了硝石矿(特殊资源)。朱文正亲自查看后,脸色凝重:

  “此物……若运用得当,威力无穷,然炼制费时费力,极易炸膛伤己。”

  他做出了与贝利萨留不同的决定:

  “调两千民夫,日夜不停开采运输。再调三百名手巧胆大的民夫,隔离操作,按我给的方子试制火药,封装入陶罐!老子要在关键时刻,给敌军来个狠的!”

  他愿意投入巨大成本,赌一把终极武器。

  十日准备期飞逝而过。朱文正的城头,滚木礌石堆积如山,垛口后满是警惕的士兵,秩序森然,如同一头浑身尖刺的铁刺猬。贝利萨留的城头,防御物资看似不如龙国方充裕,但城墙关键节点进行了加固,城内预留了机动通道,他的骑兵在营房内养精蓄锐,眼神中带着出击的渴望。

  在准备期,两位名将的防守哲学就已截然不同。

  龙国的朱文正:

  他的信念是“城存与存,城亡与亡”。防守的核心在于绝对的工事、充足的物资、顽强的意志。他追求的是将城池打造成一个无法啃动的铁核桃,通过残酷的消耗战,磨碎敌人的兵锋与士气。他的智慧体现在对资源的极致利用、对工事的巧妙加固以及对士兵士气的钢铁般塑造上。如今敌我比例三十比一,唯有依坚城、仗血勇,方可有一线生机。

  而拜占庭的贝利萨留:

  他的信条是“最好的防御是巧妙的进攻”。防守的核心在于机动、欺骗、心理战。他绝不被动挨打,而是试图通过有限的主动出击,破坏敌军的部署、后勤和士气,以弥补兵力上的绝对劣势。他的智慧体现在精确的成本计算、对时机的敏锐捕捉以及虚实结合的指挥艺术上。他深知孤城难守,必须让敌人时刻感到腹背受敌的威胁,从而为自己赢得喘息之机。

  十日已过,战斗开始。

  凄厉的号角声撕裂天际,黑压压的敌军如同席卷大地的蝗灾,从东、南、西三面缓缓压来。六十万大军的脚步声、战马的嘶鸣声、攻城器械的轮轴声混合成令人心悸的轰鸣,大地为之颤抖。

  敌军阵前,高达数丈的井阑如同移动的箭塔,其上弓箭手密集如云;巨大的投石车缓缓立起,抛竿仿佛巨人的手臂;数十辆蒙着生牛皮的冲车被推动前行,目标直指城门;无数的云梯、飞钩被步兵扛着,如同死亡的丛林。

  “勿要慌乱!各就各位!”

  朱文正屹立东门城楼,声如洪钟,压过了战场噪音。

  “弩箭!瞄准井阑!投石机!测算距离,轰击敌军投石车阵地!弓箭手听令,覆盖敌军步兵集群!”

  战斗瞬间白热化。巨石呼啸着从城外飞来,狠狠砸在城墙上,砖石飞溅,留下骇人的坑洞。朱文正早已命令用沙袋、木料加固了城楼和关键段墙体,减少了损伤。敌军井阑靠近,与城头对射,箭矢如同暴雨般交错。

  “金汁!火油!”

  朱文正怒吼。滚烫的恶臭液体泼下,城墙下响起一片非人的惨嚎。冒着火光的陶罐被扔下,点燃了冲车和云梯。

  最惨烈的争夺发生在云梯搭上的地段。敌军悍不畏死地向上攀爬。龙国重甲步卒顶着盾牌,用长矛向下猛刺,或将巨大的滚木礌石推下。每一次撞击都伴随着骨骼碎裂的可怕声响。

  一名龙国士兵被数支箭矢射中,仍咆哮着抱住一个刚冒头的敌兵,一起坠下高高的城墙。朱文正指挥若定,他的预备队如同救火队,精准地填补每一处被敌军猛攻的缺口。

  他的防守,就像一部精密而残酷的机器,依靠预先准备的充足物资和严明纪律,高效地收割着敌人的生命。城下尸体迅速堆积。

  贝利萨留同样冷静,但他的方法不同。他命令弓箭手进行精准射击,优先点杀敌军工程师和指挥官。对于靠近的井阑,他使用了少量珍贵的希腊火(类似于喷火器,但是很简陋)——粘稠的火焰喷涌而出,点燃了一架井阑,使其化为巨大的火炬,引起了敌军短暂的混乱。

  当云梯密集搭上城墙时,他并未立刻使用滚木礌石,而是命令轻步兵用叉竿奋力推开云梯,或点燃油布扔下。敌军投石车集中轰击南墙一段,造成数处坍塌,大批敌军沿着缺口涌来。

  “步兵上前,堵住缺口!”

  贝利萨留亲临一线指挥。同时,他眼中寒光一闪,对传令兵道:

  “命令骑兵队,从北门出,绕至西面,攻击他们的投石车阵地!烧不掉也要扰乱了他们!”

  两千骑兵如离弦之箭,从绝对安全区迂回而出,突然出现在敌军侧翼,猛攻防护相对薄弱的投石车部队。攻城敌军闻听后院起火,攻势不由一滞。

  贝利萨留抓住时机,投入预备队将冲入缺口的敌军全部歼灭。这次奇袭成功延缓了敌军攻势,但守城压力并未减轻,贝利萨留的兵力更加捉襟见肘。

  转眼间十日已过,攻势永无休止。守城物资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耗。滚木礌石渐渐见底,箭矢消耗惊人。民夫的调度和资源平衡成为生死攸关的问题。

  朱文正在城头嘶吼:

  “节省礌石!重点使用滚木和金汁!民夫三班倒,绝不能停下开采!”

  朱文正嘶哑地命令,他的嘴唇干裂,眼中布满血丝。硝石矿的开采和火药试制占用了大量人力,导致防守物资补充减慢。敌军也发现了这一点,攻击更加疯狂。

  一场暴雨般的石弹攻击后,西墙一段终于不堪重负,轰然倒塌出一个数丈宽的缺口!

  “敌军上来了!”

  哨兵凄厉呼喊。

  “重甲步卒!随我来!”

  朱文正拔出战刀,亲自率队冲向缺口。

  “长枪兵结阵!弓箭手抛射掩护!”

  缺口处瞬间成为血肉磨坊。龙国重甲士兵组成铜墙铁壁,长矛如林向前突刺。敌军同样前仆后继,尸体迅速堆积,双方几乎是在尸山上厮杀。一名龙国士兵身中数刀,肠子都流了出来,却狂吼着抱住一个敌军军官,用最后的力气咬碎了对方的喉咙。朱文正刀法悍勇,连斩数名敌兵,稳住了阵线。民夫冒着箭雨,疯狂地用沙袋、木石、甚至敌人的尸体填补缺口。

  “将军!火药罐成了!”

  一名工匠激动来报。朱文正眼中闪过厉芒:

  “好!时机未到,继续制备!省着点用!”

  贝利萨留冷静地审视着战局。箭矢库存虽在消耗,但尚能支撑,他下令有序拆解城内废弃建筑,以获取必要的木材补充。硫磺燃烧物制作虽缓,却在守城战中屡建奇功,他特意指派经验丰富的工匠专职调配,以降低风险。

  他更加巧妙地派出精锐小队——时而骑兵迅捷如风,时而步兵敢死突袭自北门迂回出击。他们不仅袭击落单的运输队、破坏小型攻城器械,更多次趁夜色潜入敌营纵火扰敌。

  一次,百人敢死队以极小代价成功焚毁两辆冲车,并有多数士兵安全返回。贝利萨留沉着评估每一次行动的战果,精心计算交换比,确保每一次出击都物有所值。

  他深知主动出击才是延缓敌军攻势的上策。尽管总兵力处于劣势,但他通过频繁的部队调动、旗帜变换,在城墙上制造守军充足的假象。他更不时亲临阵地,宣讲奇袭胜利、表彰英勇将士,使全军士气始终高昂。在他的指挥下,守军仿佛一把绷紧的弓,随时准备予敌以重击。

  时间在南场尸体和血腥中缓缓而过,转眼间已过去四十日。

  最后的二十日,战斗已非“惨烈”二字可以形容。两座城池都已残破不堪,城墙多处坍塌,守军士兵十不存三,民夫也死伤惨重。每一天都像是在地狱边缘行走。

  贝利萨留的城池已到了最后关头。守军不足五千,人人带伤,城墙多处坍塌,全靠意志支撑。他做出了最后一个,也是最大胆的决定。他集合了最后五百名保持战力的士兵,以及所有剩余的硫磺燃烧物。

  “今夜,是最后的机会。你们从北门出,绕行至敌军主营。”

  贝利萨留的目光扫过这些疲惫但坚定的面孔。

  “你们的任务不是杀敌,而是制造最大的混乱!焚烧他们最后的攻城器械储备,尤其是投石车和冲车!在营中四处纵火,高声呐喊,让敌人相信,我们的主力援军正在回援!”

  他深知,这五百人很可能有去无回。但同时,他在城内命令所有还能动的人全部拿起武器,登上残破的城墙,点燃所有火把,奋力擂鼓,发出震天的呐喊,做出决死反击、里应外合的态势。

  漆黑的夜色中,这支决死的奇袭部队如幽灵般潜行,利用敌人久攻不下后的松懈,成功突入了敌军主营深处。他们疯狂地投掷火把和燃烧罐,点燃了堆积如山的粮草和数十架宝贵的攻城器械。冲天的火光映红了夜空。

  “援军来了!”

  的呐喊声在恐慌的敌军中迅速蔓延。攻城部队的指挥官大惊失色,后方传来的喊杀声和火光让他们误以为后路被断,主力援军真的到了。前线攻势瞬间陷入了混乱和停滞。

  贝利萨留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机会,亲自率领所有能动弹的守军,向正面因混乱而士气低落的敌军发起了一次决死的反冲击。竟然一举将攻上城墙的敌军全部赶了下去,并趁势烧毁了数架抵近的云梯。这次突袭不仅极大地动摇了敌军士气,更重要的是,实质性地摧毁了敌军相当一部分剩余的重型攻城器械和部分粮草,为拜占庭方赢得了最后宝贵的喘息时间,也严重削弱了敌军最后阶段的攻坚能力。虽然五百勇士近乎全军覆没,但其战略价值巨大。

  朱文正的城池再次被突破,这一次是东门。冲车撞破了包铁的门扇,敌军潮水般涌入。

  “堵住门洞!死战!”

  朱文正浑身是血,分不清是自己的还是敌人的。重甲步卒组成最后的防线,用身体抵挡敌人的冲击。关键时刻,朱文正发出了怒吼:

  “火药罐!投!”

  数百个密封的陶罐被点燃引信,由臂力强的士兵奋力投向城门洞和城外敌军最密集处。

  轰隆!轰隆!

  震耳欲聋的爆炸声接连响起,火光冲天,破片四射!城门洞内的敌军被清空一大片,残肢断臂四处飞溅。城外的敌军也被这前所未见的武器吓得魂飞魄散,攻势骤然停止。

  龙国士兵趁机用一切可用的东西重新堵塞城门。但这最后一搏也几乎耗尽了特殊资源和最后的力量。接下来的日子,全凭一股不屈的意志在支撑。城墙上下,尸山血海,呼吸间都是浓重的血腥和焦糊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