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救下-《陛下等了千年,她却拒绝入宫》

  “自然是大开王府大门,八抬大轿把您请进来,再就是这江洲城里,什么好玩的就带您去哪儿玩。”

  赵示指了下窗外往西边的方向:“皇兄看那边。”

  赵怀瑾随着他指的方向看过去,虽然隔得远,也看得到是一高楼,不过白天看倒是看不出有什么。

  “那是江洲城最有名的秦楼,今晚弟弟带您去逛逛,那里头的瑶琴姑娘,那一手琴弹得,我以前在京城也没听过这么好的!还有那绿芜姑娘的舞。。。”

  赵示说着转过头,就看到赵怀瑾黑着一张脸盯着他看,顿时就把剩下的话咽了回去。

  “所以珍太妃说的是真的?”赵怀瑾如墨般的眼睛看着赵示,让他冷不丁打了个寒颤。

  不过很快他就回过神来:“皇兄,您见过我母妃了?”

  赵怀瑾不置可否,“珍太妃说你整日庶务不理,成天跟着几个狐朋狗友流连秦楼楚馆,上个月还把王妃气晕,可有此事?”

  若是别人说起,赵示还敢否认一二,但是九五之尊的皇兄一说,他顿时把自己缩成一个鹌鹑,只小声咕叨了句:“也没有成天。。。”

  赵怀瑾都不用再说什么,只需要眉头一皱,眼神一沉,便可以给他形成足够的威慑力。

  要知道,他皇兄可没有表面看起来那样温润亲和,毕竟少年就从尸山血海里爬出来的,能亲和就有鬼了!

  “这几日,你去帮我查个东西。”过了许久,赵怀瑾扔了一封信在赵示面前。

  赵示看自家皇兄没有开始教训他,而是给他下了任务。

  他一下子就来劲儿了,巴不得赵怀瑾给自己弄点麻烦的任务,好一洗自己在皇兄心目中的坏印象。

  他打开信看了一遍,这才嘿嘿一笑:“这事儿简单,上回我才跟这人做了趟买卖,放心吧皇兄,包在我身上。”

  赵示把信揣怀里,也不问为何要查这人,这都不是他该关心的事。

  知道得越少,才能活得越安全。

  他又看了眼远处的秦楼,笑得愈发猥琐:“皇兄,那今晚?”

  赵怀瑾薄唇轻启,只说了一个字:“滚。”

  “好嘞。”赵示虽有遗憾,但也只能领命,以极快的速度行礼告退。

  赵示走后,赵怀瑾还坐在窗边,看着楼下人来人往。

  过了会儿,当他准备起身走的时候,正好楼下一阵骚乱,他便转头看了过去。

  原来是几个在嬉笑打闹的孩子,不小心冲撞了一个戴着帷帽的姑娘。

  只一眼,他便定在原地。

  那姑娘原本已经被身后的丫鬟扶住,奈何有个小孩子跑的时候拽到她的帷帽,将帷帽扯落在地。

  一张略显慌乱的小脸就这么闯入了赵怀瑾的视线。

  又是她。

  不同于前两次看到的感觉,这一次,赵怀瑾多了一分熟悉感,好像记忆深处也有一张这样的脸,只是模糊不清,而感觉却极为相似。

  赵怀瑾就这么站在窗边,看那姑娘的婢女拣回帷帽,重新给她戴上后,又将她扶上马车。

  松义办完事回来,就看到自家主子站在窗边往下看。

  他走近后悄摸看了一眼,只看到熙熙攘攘的行人,并没有什么特殊的。

  “钱益现在何处。”

  “回主子,钱大夫还在东觉寺。”

  “让他来见我。”

  “是。”松义领命,在赵怀瑾走过去的时候微微抬眼看了下,发现他脸色不大好。

  难道是那个毒还没彻底清除?

  想到这里,松义不敢耽搁,直接一个翻身从二楼窗户跳了下去,要去东觉寺找人。

  姜云烟在马车上等方流莹,忍冬把带来的大袄铺在姜云烟身上。

  嘴里咕囔道:“幸好姑娘没被撞倒,不过这帷帽脏了,奴婢回去后再给姑娘做顶新的。”

  姜云烟听到车外有声响,猜是去更衣的方流莹回来了。

  果然,马上就间方流莹上了马车。

  “刚刚我看多宝阁有个人从窗户上跳下来,跟画本子一样,咻地就飞走了。”

  方流莹讲得绘声绘色,姜云烟忍不住掀开车帘往外看去,却没看出什么。

  不过她注意到,这次上街,街上多了很多面如土色,衣衫褴褛的人。

  这些人,应该就是齐嬷嬷信中所说的,从随州来江洲逃难的。

  姜云烟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恻隐之情,尤其当她看到一些小孩穿着单薄的衣服,随着大人走在街上乞讨。

  “表姐,舅母腊八节是在哪里施粥?”

  方流莹掰着手指头数:“好多地方呢,有城北的城隍庙,城东的御风亭,城西那边人数多,设了两三个,城南这边原本都是富庶人家多,往年不设粥棚,但是母亲说今年特殊,也要设一两个在此。”

  姜云烟点点头,她心下了然了。

  “哎,这个不用我们操心,你就想想你今年生辰想怎么过。”方流莹从几天前就一直在想这个问题了。

  姜云烟笑着说:“我还在孝期呢,而且及笄礼也延办,生辰还是简单地吃个长寿面就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方流莹闻言有些失望,她是希望可以给姜云烟大办的,不过她都说要守孝了,那还是得尊重她。

  俩人很快又聊了别的话题。

  待回了府,姜云烟直接去了正院,恰好谢芸也在。

  她说明了来意,想从姜家产业中的成衣铺,让人赶制一些孩子穿的夹袄,等腊八那日,发给灾民里那些小孩子。

  另外她还拿出一叠银票,想在腊八那日,出自己的一份力。

  谢芸却将她的银票退了回去:“这些用不着,府里会安排的。”

  姜云烟摇摇头,轻声道:“我是想给九泉下的父母积德,不光是诵经念佛,也想做点行动上的事儿。”

  谢芸看了她一会儿,这才将银票收下。

  回到自己院子没多久,姜云烟就收到了齐嬷嬷寄来的信。

  信上说,哪位钦差大臣要重铸堤坝,但是百姓已经对朝廷失了信心,根本招不到民工,哪怕一月二钱银子,都没什么人去。

  大家都怕到时候朝廷赖账。

  齐嬷嬷还说,灾民太多了,明明一月前都没见这么多灾民,她女婿的小茶摊,最近被闹了两三回事,加上已经年底,索性关了,年后再开。

  信一共三页,姜云烟看到最后,才看到简短的两句话说,半月前,齐嬷嬷雇的两个护卫,在城郊的观音庙附近,救下了一个叫芊月的女子。

  目前这女子已经探完亲,在来往江州的路上了。

  喜欢陛下等了千年,她却拒绝入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