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3章 读书-《修真,从合欢宗开始》

  洞府中。

  宁凡手掌出现天书,下一刻天书消失而去。

  直接进入灵魂当中,与灵魂融为一体。

  这一刻,他感觉天书成为他的本命法宝。

  成为生命的一部分,稍微施展一些手段,是可以沟通天道本源。

  天道本源再次出现。

  如一张无边无际的巨网,在不断的起伏变化,编织着天地万物的命运,似乎跨越无尽的时空,贯通生灭的轮回。

  金、木、水、火、土、阴阳,五行,造化,命运,因果,轮回等,不断的交织在一起,不断的生命变化似乎是无限,又似乎是永恒。

  下一个刹那,巨大的网络消失变为一个浩瀚的星空,无数的星辰好似沙砾一样不断流淌变化。

  每一个星辰都是闪动着璀璨的光芒,都是有一种奇特的韵律在不断起伏。

  又是一个刹那,认为浩瀚的混沌,无边无际,没有初始,也没有终结。

  仅仅三个呼吸,宁凡就感觉到头疼。

  浑身汗水,灵魂格外疲惫。

  观摩天书,会损耗灵魂力。

  许久之后,宁凡才好了点儿,下一次继续观摩天书要在一个月后。

  “太累了,我要睡一会儿。”

  宁凡有一种疲惫之感,脑袋昏昏沉沉,坚持片刻时间,就是躺在床上开始睡觉。

  不到十分钟,就是陷入沉睡中。

  ……

  青州。

  在一个青瓦房当中。

  剧烈的痛楚感,让宁凡脑袋要炸裂,脑袋昏昏沉沉。

  眼皮沉重,身躯好似压着重物,想要动弹一次都格外困难。

  略微挣扎着,身躯格外难受,许久之后慢慢的睁开眼睛。

  这是一个简陋的房间,房间里有桌子椅子,还有中药味,还有一个破旧的字画,有一个边角破碎。

  床上的帷幕,有些洗得发白。

  睁开眼睛,走下床榻。

  宁凡感觉脚步特别沉重,身体不舒服,鼻子也特难受,这是感冒了。

  看见了桌子,桌子上摆的几本破书,还有笔墨纸砚。

  笔是最差的兔豪笔。

  墨也是特别差的墨,用2钱银子买下的。

  纸张质量也很差,勉强可以书写。

  “我叫宁凡,我穿越了。”

  宁凡笑起来。

  脑海有两个记忆,在不断复苏。

  一个记忆是,地球上普通的社畜,加班努力,先工作到晚上12点。遇到情况紧急的时候,连续熬夜好几天。

  就这样身体垮了,不到40岁猝死了。

  也为国家节省了养老金。

  一个是青州的普通读书人,那里有35亩地,父母留给他的,算是小地主。

  今年23岁,三年前娶妻。

  在一个月前,参加院试,落榜,稍后大病。

  两个记忆交杂在一起,有点头疼。

  哒哒。

  这时脚步声响动,进来一个美丽的女子。

  穿着粗布衣裳,只是戴着简单的首饰,不施粉黛。

  可五官秀美,颜色如朝霞映雪,肩若削成,芳泽无加,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瑰姿艳逸,

  身材高挑,亭亭玉立,美丽动人。

  宁凡只是看了一眼,整个人就是呆愣了。

  这是我妻子,清寰

  穿着粗布衣裳,也没有精美的首饰,然而容貌极其美丽。

  我这样的童生,配得上吗?

  “最近生病,你要多休息,家里的田地,我替你照料着,店铺也我也替你看好。”

  女子上前道,伸出玉手,开始抚摸他的额头,就是抚摸他的胸口,烧退了。

  “清寰,我好了差不多!”

  宁凡说着。

  关于这个妻子的记忆,不断的闪动。

  妻子,名为叶清寰。

  隔壁村的一个姑娘,在媒婆的介绍下,两家有了初次的了解。

  后来,媒人会选定一个良辰吉日,带着双方的父母,到了一个小亭子会面,谈了一次后,彼此还是满意,然后就结婚了。

  结婚后,双方颇为和睦。

  记忆是如此的清晰,又是如此的模糊。

  似乎很是亲近,又是有一种淡淡的疏远之感。

  “夫君,这是账本,最近的开销,还有你生病后我给你抓的药,花的钱。”清寰说着,打开一个账本。

  然后,开始清点着名单。

  宁凡听着,也是微微点头。

  家里有35亩地,有10亩是上好的水浇地,有20亩是普通的旱地,还有五亩地是沙地。

  一部分地用来种水稻麦子,一部分用来种桑树,麻。

  在城里面还有一个粮店,一个杂货店。

  生活相对富裕。

  只是每年要交一定的赋税,再加上他科举读书,花销也是巨大,家里也是紧巴巴。

  清寰,不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大小姐,也要经常处理各种花销,招呼佃户,长工等下地干活。

  有时候,自已也要下地干活。

  “你辛苦了!”

  宁凡说着。

  “夫君,你可要多努力了。”清寰说着:“当年祖上考中举人的时候,家里开始发达。”

  “田地一下子上涨到了890亩,城里面的店铺,增加到了十几家,每年可收益3500两银子。”

  “到了后来子孙不孝,再也没有人考中举人,田地数量在不断缩水。”

  “现在只有区区35亩了。”

  宁凡点头道:“我明白,我会努力的。”

  当年高祖考中了秀才,到了爷爷也仅仅是一个童生,到了爸爸也就是童生。

  爷爷把希望寄托在爸爸身上,爸爸把希望寄托在他身上,都是努力读书。

  当年,建立学田,供养读书种子。

  只可惜,秀才的名额太少,秀才太难考了。

  一个县,也就12个秀才名额。

  ……

  端坐在书桌前,开始背书,开始翻阅各种讲义,还有老师的各种批注。

  读书科举,是改变命运的唯一办法。

  即便是他穿越的那个时代,读书考公务员,也是改变命运唯一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