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神秘食客-《绑定美食系统,我在年代养娃致富》

  杜家的闹剧,江棠雪一概不知,这会儿饭馆里来了一个徐东。

  “雪姐,有个客人他不要菜单上的菜,你要不去看一下?”

  江棠雪刚把最后一份大锅菜倒进饭桶,还没来得及放锅,就听到秦丽娟的声音。

  “稍等会儿。”

  江棠雪看着曾想把桶搬上三轮车后,才出了厨房。

  整个餐厅里,只有一个客人。

  一身的黑色中山装,还带着一副黑框眼镜,看起来是文化人的打扮。

  “您好,我是这家饭馆的老板,有什么需要吗?”

  一眼就能看出来江棠雪年纪不大,徐东推了推眼镜,问道:“你们店里有什么食材?”

  江棠雪斜眼看了一眼展示牌:“豆腐,豆腐干,油麦菜,西红柿,鸡蛋,土豆,茄子……除了这些家常吃的食材,今天还格外有河虾和鹅。”

  荣城下辖的一个公社今年新开了一家养殖场,专门养殖大白鹅。

  前两天送了一批去肉联厂。

  大白鹅少见,荣城会做的人不多,在供销社的销量比不上其他。

  肉联厂就每天送两只给她。

  这几天江棠雪都是拿来做大锅饭铁锅炖的。

  今天特地留了四分之一出来,准备在饭馆试试水,看能不能卖出去。

  “鹅有什么做法?”

  江棠雪一时没听出这人是哪儿的口音,介绍道:“红烧,炖煮,卤制,烧烤都行。炖煮有刚刚做好的铁锅炖大鹅,你如果想吃,现在就可以上菜。如果想要其他做法,你就要多等会儿了。”

  “红烧大概需要煮一个小时,卤制的话,看你吃哪种,简单的卤料卤一下,也得一个多小时,南方有种吃法是盐水鹅,得先腌后卤,最后煮。”

  江棠雪看了看墙上的挂钟:“这会儿已经十一点半了,可能需要两三个小时,你看能不能等得及。”

  “那烧烤呢?”

  江棠雪有些为难:“我们烤炉是新做好的,需要烧炉子再烤,中午你是吃不到了。后面我们会把烤鹅设成常用菜单,也会做个窗口专门售卖,你要是想吃,以后可以来买。”

  第一个试水鹅肉菜的,江棠雪还是很有耐心。

  很快,他有了决定:“那行,就红烧吧。”

  “好嘞,还要什么?”这人是个不差钱的主,江棠雪顺便提醒了一句:“我们家的菜量也大,你适量点菜。”

  “香酥炸河虾能做吗?”

  香酥炸河虾好吃,但费油。

  饭馆里荤菜都是一个价格。

  江棠雪没有推这道菜,就是因为不划算。

  “能做,但是……”

  现场坐地起价,江棠雪觉得有些不好,到嘴的话咽了回去,这单要不就吃点亏做了。

  “这两道菜我都给你多加两毛钱,对我来说,价格不重要,味道要好,你要用心做?”

  主动加钱,江棠雪自然愿意:“好嘞,你放心吧。”

  “小娟,上瓶汽水。”

  三分钱一瓶的汽水,客人大方,江棠雪也不小气,赠送了。

  回到厨房,江棠雪开干。

  先做红烧鹅块。

  刚刚炖大鹅时,已经把鹅块焯水过了。

  起锅烧油,下料直接翻炒。

  大小均匀的鹅块裹满了酱汁,散发着香气。

  秦如烟凑了过来,吸了吸鼻子:“养鹅的那个厂子,就是我下乡时那个公社开的。我男人给我送了半只过来,我自己在家炖了,味道不好,肉又柴又老。”

  江棠雪手里的活没停,说道:“咱们这边的口味,偏好吃鸡肉比较多,比起鹅肉,鸡肉嫩,容易熟。鹅肉肉质粗,做法不对确实容易柴。”

  “味道不好,有可能是当时候杀了没放干净血水。这种鹅做之前需要浸泡,把里面的血水都泡出来,再焯水,腥味就少了。”

  江棠雪做菜时,没有避着其他人。

  秦如烟刚刚就看到了她扔在锅里的各种料,好多她已经都没有见过。

  “江厨,我看你做饭经常放这些东西,这是什么?”

  “香料,去腥增香,调味的。”

  江棠雪简略的回了一句,看着锅里的鹅块炒的差不多了,表皮都有些微黄。

  盛了两大勺清水倒进了锅里。

  盖上锅盖,就等着时间流程。

  厨房里有三个灶台,江棠雪转身去了另一个,大铁锅里到了半壶油。

  “我的老天爷,这么多油,是要喝油吗?”

  好多人家常做菜不好吃,问题就是舍不得放油放料。

  江棠雪做菜下手狠,但是一次性放这么多人还是第一次见。

  “河虾炸了,外皮酥脆,很好吃。”

  江棠雪这时候,去准备炸河虾要用的料了。

  等了一会儿,油面有了动静,江棠雪把河虾放进面粉里裹了薄薄一层,随后放进油锅。

  鲜味瞬间迸发,厨房的人都在咽口水了。

  炸了一盘的河虾后,江棠雪没有急着上菜。

  接着又用洋葱头干煸了一下炸好的河虾。

  干煸过得河虾带了咸香味。

  撒了一把葱花点缀后,江棠雪亲自端着上菜。

  “香酥河虾好了,您慢用,红烧鹅块还需要一刻钟,稍等会儿。”

  上了桌的菜,徐东没有急着动筷,盯着看了很久,忽然轻笑了一声。

  “这菜先炸后炒的?确实用了心。”

  大厨们有手艺,但脾气也不怎么好。

  江棠雪是他吃过这么多店里,唯一一个愿意花时间满足徐东需求的。

  “今天人不多,刚好有时间。而且自己开的小饭馆,比不上国营饭店,得靠服务留客。”

  听了江棠雪的解释,徐东没有读书,拿起筷子开始品尝。

  河虾是今天刚捞上来的,下油锅前还活蹦乱跳,吃起来鲜,油炸后的虾壳脆,有种香味。干煸后的味道更加独特。

  “这道菜可以做你们店里的招牌,我看整个荣城也就你们家有。”

  江棠雪也想拿来做招牌,但有些事不是她想做就能做的。

  “食材不稳定,今天也是您来的巧,刚好有人松开了半桶河虾。其他店里的师父也不是不想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做不了。”

  “也是,这道菜在南方,都是家常菜了。”

  南北食材差异大,也影响了饮食习惯。

  看他没有其他的意见,江棠雪回了厨房,去盯炉子上的红烧鹅块。

  时间一到,江棠雪揭开盖子,依旧是一把葱花点缀,直接就这砂锅端了出去。

  砂锅的余温还在,锅里大厨咕嘟的声音。

  “您尝尝。”

  徐东喝了一口清水,清了清口,才去品尝砂锅鸡的鹅块。

  讲究。

  也不知道这人是什么身份,如果是那种登报的美食评论员,那自己今天这功夫没白费。

  美食评论员这个词,是崔玉林跟她讲的。

  前段时间,崔玉林经常带着战友来给她捧场,看她店里生意不太好,就说了登报的事情。

  让美食评论员在报纸上给她宣传宣传。

  江棠雪还没来得及细想这事呢。

  正想的出神时,徐东开口了:“前段时间,有朋友来荣城出差,在你们这个小店吃过一次。回去之后跟我念叨了很久,我这人是个爱吃的,专门找时间来品尝。”

  千里觅食,这人是个行家。

  江棠雪借杆顺爬:“总体感觉怎么样?有什么意见尽管提,我可以继续改进。”

  徐东擦了擦嘴角,认真的说道:“河虾做的没问题,火候掌握的很好,外面的面糊薄厚均匀,既不影响味道,也增加了口感。唯一不足的是食材,河虾个头有点太小,肉少,导致吃的时候嘴里都是壳,口感不佳。这个不是你这个大厨的问题。不过这个红烧鹅块差了一点意思,你是用清水炖煮的吧。”

  他一开口,江棠雪就知道要说什么了。

  “嗯,现在饭馆里能用到高汤的时候不多,而且天气热,备下用不了只能倒掉,有些浪费。这道菜如果用高汤炖煮,味道会更加鲜美。”

  徐东点头:“这是一个问题,还有一个问题是油,你用的是花生油?”

  “嗯,找周边作坊打的压榨花生油。”

  “用鹅油会更好。”

  江棠雪点头,没有反驳。

  还是一个食材限制,她没办法。

  徐东说完,掏出了一个纸片。

  上面印着一连串的职位。

  江棠雪一扫而过,视线落在了最后几个字上。

  激动的抬头:“徐老师,既然你觉得这菜不错,方不方便写一篇评论文给日报。不需要您多美言,如实说你的品尝感受就行。”

  徐东也是这两年才解锁了这个身份。

  苏家寻味小馆,有江棠雪的手艺在,确实值得他在报纸上美言两句。

  不过今天他来的主要目的不是这个。

  “报社每个月都会找我约稿,我会把在你们饭馆的就餐体验写出来的。”

  “那今天菜钱就免了,算我们请你。”

  徐东拒绝道:“一码归一码,收了钱我就有些问心有愧了。”

  接着,他说起了自己此行的目的:“是这样的,我准备牵头组织一场厨艺大赛,在全国范围内比赛,最后选取十位做菜最好的大厨。我看你的手艺不错,想邀请你参加。”

  “比赛?”

  江棠雪听着有些动心。

  全国十强,这种大事肯定会登报纸的。

  她对自己的手艺有信心。

  到时候拿了奖,她这个小馆子也就出名了。

  不过这高兴头只出现了一会儿:“不好意思,我可能参加不了。”

  做人要有诚信,当初是借了崔玉林的光,借了工地的活。

  工地的供餐可是一天不能停的。

  她不能为了自己的比赛,放了整个工地的鸽子。

  而且饭馆出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事情。

  工地给的饭钱可是实打实进了她的腰包。

  在当前积累资金的阶段,扔掉了手里的活去参加比赛,怎么想都不划算。

  江棠雪的神情变化落在了徐东的眼睛里。

  他看得出来她很感兴趣,引导着问道:“你是有什么顾虑吗?”

  “嗯,也不算是顾虑,是条件有限。现在整个饭馆只有我一个厨子。店里的生意看起来是不太好,但我还包着工地的供餐。我要是去参加比赛,工地的同志们就得饿肚子了,这不合适。”

  徐东没想到江棠雪还有隐形的买卖。

  “你有没有考虑再招厨子?”

  徐东是真心建议:“你是老板,总会有各种各样的事情忙活。这次比赛是个很好的机会,不用说最后十强,只要你能进了你们省赛,不对,如果你能获得市赛第一,你这饭馆肯定会门庭若市。”

  “招人的事情我想过”,江棠雪也问过陈德敏,找她帮忙,但没有合适的人选:“有点手艺的,要么就自己摆摊或者开店,和我一样当个体户。要么就是进了国营饭店,拿铁饭碗。我这边招不到人。”

  江棠雪的为难,徐东解决不了。

  最后还是把比赛的相关资料留给了她:“比赛筹办需要时间,预计会在两个月后进行,你可以自己考虑一下。从一个食客的角度来讲,我觉得这是一个好机会,能让你名声大噪,也能救你的小饭馆。”

  临走前,徐东还叮嘱了一句:“大锅饭挣钱,但对于饭馆的发展来说,并不是长久之计,对于你的厨艺来说,也是消耗。我希望你能从远考虑。”

  “好,谢谢”,江棠雪收起了徐东留下的名片和资料后,目送着他离开。

  “这人是什么开头啊!”

  秦丽娟刚刚一直在旁边看着,心里有些好奇。

  “一个美食家。”

  “美食家?不就是吃饭吗?我们都叫饭桶。”

  一脑袋的愁绪,被秦丽娟一句话给打散了。

  江棠雪哭笑不得说道:“饭桶那是纯靠吃,美食家重点在于品尝,他们要对食材,烹饪方法都很熟悉,能尝出不同做法,食材做出来的差别。”

  秦丽娟不懂,她只关心一件事:“他们干这工作挣钱吗?也是铁饭碗?”

  江棠雪摇头:“我也不知道。”

  “这要是铁饭碗,我也去试试,我其实对吃也听懂的。”

  听着她喃喃自语,江棠雪笑了笑,没有搭话。

  视线重回到手里的资料上,她的心里有两个小人正吵的不可开交。

  “这是一个和所有大厨切磋手艺的机会,可不能浪费,不然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

  “做人得厚道,赵为民可是你徒弟的亲爹,你为了比赛,和赵为民断了合作,和背刺人家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