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哥,你也太牛了吧?-《龙珠:娶妻,布尔玛生子我变强》

  “闲得慌。”陆远言简意赅地总结。

  在他们看来,某些网友纯粹是吃饱了撑的,总爱对别人的生活指指点点,还自以为是。

  小王无奈地看着聊得热火朝天的几个人。她本来只是想问问陆远对热搜的看法,结果话题越扯越远。

  这时执行导演带着人走了过来,准备拍摄小张和小李离组的镜头。

  等新嘉宾到了才会正式开拍。

  陈导看着黄渤、黄磊他们,问道:“黄老师、渤哥,还有叶教授,咱们下期想请杨幂来当嘉宾,你们觉得怎么样?”

  “啊?”

  “杨幂?”

  几个人对视一眼,最后齐刷刷望向叶凡。

  显然,是在等他拿主意。

  “我没意见。”

  叶凡迎着众人的目光,淡然一笑:“以前看过她的戏,挺不错的,人也漂亮。”

  顿了顿,又补充道:“只要节目组觉得合适,我没意见。”

  “那就定她了。”

  陈导点点头:“她的咖位够大,不用再请别人了。”

  通常来说,嘉宾咖位足够大,镜头多给她一些就行了。

  说起来,杨蜜在娱乐圈的地位,那是稳稳当当的,绝对能撑起场面。

  比起之前来的谭松韵和刘昊然,确实感觉他们还差了点火候。

  “她真的能来吗?”何炅随口问了一句。

  毕竟杨蜜可不是那种小角色,是正儿八经的一线大牌,日程安排得满满当当的,想约她的人多得能排成队。

  节目这可是临时邀请,她要是没空,那也是白搭。

  “放心吧。”张导笑着打包票,“她之前主动联系过我们,说随时都有空来参加。”

  “这么主动?”何炅和黄磊对视了一眼,然后不约而同地看向叶天。

  连杨蜜这样的顶级流量都想来和叶教授同框,叶院士这魅力,还真是无人能敌啊。

  不过想想也能理解,叶天这么有才华,谁不想认识他呢?

  可叶天压根就没多想,对杨蜜要来这事根本不在意。

  明星对他来说,大多也就是个陌生人,除了特别熟的,其余的他基本都没啥印象。

  “我跟她不认识。”见黄磊他们眼神有点暧昧,叶天赶紧认真澄清。

  “哈哈哈......”黄磊和何炅都忍不住笑了。

  他们当然知道叶天和杨蜜没关系,科学家和明星,根本就不是一路人。

  “我去休息了。”叶天摆摆手,懒得再聊。

  大家笑着看着他离开。

  回到房间,叶天随手拿起一本书就翻了起来。

  一直到工作人员通知开拍,他才从房间里出来。

  因为这是直播,直播间里已经挤满了上千万的观众。

  弹幕刷得飞快——

  “终于要开始了!”

  “等叶教授等得好辛苦啊!”

  “院士上综艺,真是活久见!”

  “我老公太帅了!”

  “刘昊然走了好可惜,我还想多看几眼弟弟呢。”

  “他微博上说根本不想走,哈哈哈。”

  “这节目组真是风水宝地,哪个艺人不想来啊。”

  “虽然干活累,但能公费度假,谁不乐意呢?”

  “老王,听说欧洲那套导航系统升级了,咱们的北斗会不会受影啊?”

  “出啥事了?”

  原本和谐的直播间评论区,突然冒出了一屏幕的惊叹号,大家都在讨论欧洲导航系统的事。

  节目组这边,工作人员很快就发现了这个情况。

  导演组很快就接到了汇报。

  “让老李去问问陈教授吧。”张导稍微想了想,对助理导演说,“看陈教授方不方便解释,不方便就算了。”

  “明白。”助理导演立刻就去安排人通知老李他们了。

  当陈教授出现在镜头前时,主持人小何就赶紧拉着他问:“陈教授,您了解欧洲那个导航系统吗?”

  陈教授愣了一下,然后就笑着说:“当然知道,那可是世界四大卫星导航系统之一。”

  “啊?”小何显得很惊讶,“这个...能给我们简单讲讲吗?要是涉及机密就算了。”

  陈教授摆摆手:“没关系,这些都是公开信息。”说着就在镜头前坐了下来,开始详细地讲解起来。

  世界上有四大卫星导航系统,分别是某的全球定位系统GPS,某的格洛纳斯系统,欧洲的伽利略系统,还有咱们中的北斗系统。

  其中GPS是某的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通过人造卫星提供全球精准定位服务。他们从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研发这项技术了,投入了200亿美元,历时20年才完成。整个系统由24颗卫星组成,确保全球任何地方都能收到信号。

  某的格洛纳斯系统诞生于某个特定时期,主要功能也是提供定位服务。它在1993年正式建成,2009年实现了全球覆盖。这个系统也是由24颗卫星构成的。

  欧洲的伽利略系统由30颗卫星组成,轨道高度约2.4万公里,是欧盟主导的全球导航项目。

  而我的北斗系统,由空间卫星、地面监控和用户终端三部分组成。它不仅能提供精确的定位和导航服务,还具备独特的短报文通信功能。目前已经在亚太地区投入使用,为各类用户提供全天候服务。

  海教授主导北斗系统研发的事情引发了全民热议!谁都没想到,我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核心研发团队负责人,居然就是海教授!

  这个消息在网络上瞬间引爆。要知道,北斗系统可不是普通的科技产品。当你在陌生城市打开地图时,以前只能依赖外的卫星来定位。技术本身没问题,但你有没有想过——万一哪天对方在系统里做点手脚呢?

  这套“之重器”的意义远远超出了军事领域。自动驾驶农机精准播种、港口集装箱智能调度,甚至未来每个智能终端的位置服务,都离不开北斗的厘米级定位。这是助推中制造向智能制造跃迁的核心技术!

  相比之下,曾经称霸全球的外导航系统,这些年因为过度金融化,在技术革新上明显落后了。而我们则抓住了时机,实现了弯道超车,现在北斗的全球组网已经完成了!

  当节目组公布教授的身份时,直播间瞬间沸腾了:

  “我的天!居然是北斗之父!”

  “给大佬递茶!”

  “之前看节目居然让教授搬设备,节目组该当何罪!”

  社交平台上更是掀起了热议:

  “这才是真正该追的星!”

  “建议重播教授所有的镜头!”

  “科研人员的待遇必须提高啊!”

  弹幕和评论区被“致敬”刷屏,网友们自发地整理起教授的学术成就。有些爱好者激动地说:“看到总师真人,比追星有意义多了!”

  不少观众也开始反:“与其关注明星八卦,不如多了解这些之脊梁。”在节目组的官方微博下,有人留言说:“请保护好我们的科学家,别让娱乐消解了科学的重量。”

  慢慢地,网上的讨论从远和北斗导航系统,转到了他所代表的科研群体的待遇问题上。

  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年内的科研人员待遇确实有所提升,但和外相比,差距还是挺大的。

  比如说,一位肩负着研发家最尖端卫星和探测器重任的工程师,一年的收入可能也就二十多万。

  而他的大学同学呢,毕业后却能轻松实现年薪百万。这样的物质落差,难免会让人心里有点波动。

  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像远那样,有足够的财富去支撑自己去追逐理想。

  很多科研人员家境都很普通,他们同样肩负着养家的责任。“养家糊口”这四个字,并不会因为他们研究的是卫星就变得与众不同。

  这也是为什么有些科研人员最终会选择转行——现实生活的压力,确实是难以忽视的。

  以前,这个问题可能并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

  但随着远的走红,公众的目光开始聚焦在这个问题上。

  没过多久,相关的议论就迅速升温,甚至成了热搜和热门话题。

  大家都在琢磨:究竟怎样才能真正提升科研人员的待遇和社会地位呢?

  你想啊,那些为家默默奉献了几十年的科学家,受到的关注度还不如一个娱乐明星,这说得过去吗?

  或许老一辈的科学家对名利并不在意,但如果一个社会只崇拜财富和明星,而不尊重那些真正推动家前行的人——这样的风气,真的正常吗?

  显然,答案是否定的。

  而远的出现,正好给大家提了个醒——

  我们应当推崇的榜样,绝非那些表面的娱乐偶像。

  ……

  在海边那座蘑菇屋里,李磊他们看向远的眼神,再次充满了尊敬。

  他们当然不会怀疑远的话。

  毕竟,北斗导航系统的研发工作,就是他主导的。

  “哥,你也太牛了吧?”徐小菲由衷地感叹道。

  “还行吧。”远笑了笑,摆了摆手,“这可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科研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斗。”

  “话虽如此,”李磊认真地接茬,“但主导者的能力,才是关键。”

  直播间的观众纷纷表示赞同。

  很多人总觉得科研靠的是集体智慧,这话没错。

  每一项重大成果的背后,都离不开团队的协作。

  但不可否认的是——

  喜欢龙珠:娶妻,布尔玛生子我变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