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兰正在和万婶儿她们聊修路的事情。
身为生产队的一份子,她们自然也希望这路能顺利修好,这样不论是出行还是运货都能方便不少。
但众人心里也清楚,哪怕那位掏钱的大领导点名指姓了是给她们半山村生产队修的这条路,想要顺利修起来也没那么容易。
这修路的消息才刚传出来没两天呢,这里湖公社内大大小小的生产队就已经在眼红了。
“这好端端的,到底是哪个大领导这么好心,竟然会出钱给咱们生产队修路?队长到现在还没把那领导的来头打听出来吗?”
“这消息不好查,一查出来不得全都找那位领导掏钱修路去了。”
“今天大雁生产队那边的人还说这修路要是没他们的份儿,他们就偷偷搞破坏呢,这群崽种,真的是找骂。”
“呵呵,老娘倒是要看看他们怎么搞破坏?他们来试试,看老娘弄不弄他就对了!”
一群姑婆叔伯们叽叽喳喳的大声吼着,却一点没耽误手里的活儿。
江绵一边听一边啃红苕。
看着大伙儿们情绪激动的样子暗暗叹了口气。
这就是她不想韩新立用这种手段报恩的原因。
不患寡而患不均。
本来半山村生产队因为驱虫香盒挣了钱的事情就足够让十里八乡的人眼红的了,现在上头有人又要特意给他们修路,这不纯纯招人嫉恨吗?
修路是好事儿,但这修的却不是时候。
想要顺利把路修起来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整个里湖公社的路都修一遍。
可这样一来,要花的钱就不是一笔小数目了。
江绵摇头,韩新立这完全是好心办坏事儿,她只希望别最后因为修路这事儿闹得各个生产队都打起来才好。
“也不知道是不是正在换季,我咋感觉最近感冒的人不少?前两天我回了趟娘家,结果我几个侄儿全在咳嗽,就连我哥哥嫂子他们也被传染了。”
“咦,我记得你娘家和老秦他们老家是一个地方的吧?老秦之前回了趟老家,结果回来后一家六口人全病了,去卫生所拿了药也没见好,真是愁死人了。”
“老秦老家是石龙公社的吧?是不是叫向阳大队?我今天去走亲戚的时候听说那边病了好多人呢。”
叔叔婶婶们八卦起来的话题总是很跳跃。
上一秒还在叽叽喳喳的说修路的事儿,这一秒又说起别的了。
只是——
江绵蹙眉。
又是这个向阳生产大队。
该不会被她猜中了,真是流感吧?
“我就说今天老秦一家子咋请假没来上工,这两口子不会都病了吧?”
杨兰震惊。
“就是都病了!病的挺严重的,爬都爬不起来呢!不然你以为老秦家里那种情况,怎么可能放着这么好的赚钱机会?”
“我说老秦两口子咋没来上工,估计是真的挺严重的。”
长辈们嘴里的老秦是半山村生产队里有名的倒挂户,家里条件不好,三十岁才经人介绍嫁到这里。
不仅上有老,
再加上老秦嫁的男人也是个残疾,这一家子就更艰难了,哪怕生产队有意照拂他们一家子,可还是年年都在欠队里的粮食,而且是越欠越多。
所以平日哪里要是缺工啥的,哪怕给的价钱再低,老秦两口子都是肯干的。
这两天生产队赶活儿正是需要人手的时候,他们家的人却连个面儿都没露。
要不是玉德妈这会儿说起,杨兰他们还真不知道老秦家里竟然都病了,还病的这么重。
“吃了药都没见好,小竹去给他们看过了没?”
刚走过来随意掏了个红苕出来的江经莲一听,顿时皱起眉问。
玉德妈摇摇头:“这我就不知道了,咳咳——老秦只说她去公社的卫生所拿了药,但吃着好像没啥用。”
杨兰哎哟叫了一声:“你咋也咳嗽起来了?该不会被传染了吧?”
玉德妈脸色一变:“不会吧,我咳咳——我难道真的被传染了?”
说完她咳得更凶了。
周围人立马离她八步远,免得口水都喷她们脸上了。
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但家里有大夫的杨兰和江经莲却脸色一变。
江绵脸色沉了下来。
若玉德妈也真的被传染了,那么这次向阳大队那边肯定是流感无疑。
之前何梅说过向阳大队的人早就病了有一段时间,这期间像秦姨他们这样去探亲不知道有多少。
真要是流感,一旦爆发起来恐怕整个小苍县都要遭殃!
想起几年前的那次流感死的人,江绵立即道:“高婶婶,我给您把个脉。”
玉德妈也有些害怕。
真要被传染了,这好不容易得来的补贴家用的机会可不就错过了吗?
她可不想像老秦两口子那样躺在床上连动弹的力气都没有。
“好绵绵,快给婶婶看看,要是不行你给开个什么预防的汤药让我喝两口也行。”
玉德妈急忙把手伸到江绵面前。
江绵顺手抓着高婶的脉,仔细诊起来。
周围的长辈都盯着她,特别是江经莲更是捏紧了拳头,神色紧张。
江绵足足诊了十分钟,才摇摇头:“或许是症状太轻,暂时看不出什么来。”
玉德妈顿时松了口气:“没啥就好,没啥就好。”
江经莲和杨兰对视一眼,把周围看热闹的队员们找借口遣散,这才拉着江绵到一棵老树下。
“绵绵,你觉得这会不会和前几年一样是流感?”
江经莲一脸严肃。
“老高你诊不出什么名堂来,要不直接去你秦姨家给他们看看?”
杨兰立即拒绝:“不行!明知道可能是流感干嘛还让绵绵给他们看病?这真要是流感,现在就该把他们一家子和其他人隔离!孩她姑,真要是流感那可是会传染,会死人的!当初妈不就是因为……因为……”
后面的话杨兰忍着没说出口。
当年那场致命的流感要不是老太太费尽心机才找出根治的方子,她也不至于因为劳累过度而一病不起,没过多久人就没了。
她可不想自己的女儿再走上婆婆的老路!
身为生产队的一份子,她们自然也希望这路能顺利修好,这样不论是出行还是运货都能方便不少。
但众人心里也清楚,哪怕那位掏钱的大领导点名指姓了是给她们半山村生产队修的这条路,想要顺利修起来也没那么容易。
这修路的消息才刚传出来没两天呢,这里湖公社内大大小小的生产队就已经在眼红了。
“这好端端的,到底是哪个大领导这么好心,竟然会出钱给咱们生产队修路?队长到现在还没把那领导的来头打听出来吗?”
“这消息不好查,一查出来不得全都找那位领导掏钱修路去了。”
“今天大雁生产队那边的人还说这修路要是没他们的份儿,他们就偷偷搞破坏呢,这群崽种,真的是找骂。”
“呵呵,老娘倒是要看看他们怎么搞破坏?他们来试试,看老娘弄不弄他就对了!”
一群姑婆叔伯们叽叽喳喳的大声吼着,却一点没耽误手里的活儿。
江绵一边听一边啃红苕。
看着大伙儿们情绪激动的样子暗暗叹了口气。
这就是她不想韩新立用这种手段报恩的原因。
不患寡而患不均。
本来半山村生产队因为驱虫香盒挣了钱的事情就足够让十里八乡的人眼红的了,现在上头有人又要特意给他们修路,这不纯纯招人嫉恨吗?
修路是好事儿,但这修的却不是时候。
想要顺利把路修起来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整个里湖公社的路都修一遍。
可这样一来,要花的钱就不是一笔小数目了。
江绵摇头,韩新立这完全是好心办坏事儿,她只希望别最后因为修路这事儿闹得各个生产队都打起来才好。
“也不知道是不是正在换季,我咋感觉最近感冒的人不少?前两天我回了趟娘家,结果我几个侄儿全在咳嗽,就连我哥哥嫂子他们也被传染了。”
“咦,我记得你娘家和老秦他们老家是一个地方的吧?老秦之前回了趟老家,结果回来后一家六口人全病了,去卫生所拿了药也没见好,真是愁死人了。”
“老秦老家是石龙公社的吧?是不是叫向阳大队?我今天去走亲戚的时候听说那边病了好多人呢。”
叔叔婶婶们八卦起来的话题总是很跳跃。
上一秒还在叽叽喳喳的说修路的事儿,这一秒又说起别的了。
只是——
江绵蹙眉。
又是这个向阳生产大队。
该不会被她猜中了,真是流感吧?
“我就说今天老秦一家子咋请假没来上工,这两口子不会都病了吧?”
杨兰震惊。
“就是都病了!病的挺严重的,爬都爬不起来呢!不然你以为老秦家里那种情况,怎么可能放着这么好的赚钱机会?”
“我说老秦两口子咋没来上工,估计是真的挺严重的。”
长辈们嘴里的老秦是半山村生产队里有名的倒挂户,家里条件不好,三十岁才经人介绍嫁到这里。
不仅上有老,
再加上老秦嫁的男人也是个残疾,这一家子就更艰难了,哪怕生产队有意照拂他们一家子,可还是年年都在欠队里的粮食,而且是越欠越多。
所以平日哪里要是缺工啥的,哪怕给的价钱再低,老秦两口子都是肯干的。
这两天生产队赶活儿正是需要人手的时候,他们家的人却连个面儿都没露。
要不是玉德妈这会儿说起,杨兰他们还真不知道老秦家里竟然都病了,还病的这么重。
“吃了药都没见好,小竹去给他们看过了没?”
刚走过来随意掏了个红苕出来的江经莲一听,顿时皱起眉问。
玉德妈摇摇头:“这我就不知道了,咳咳——老秦只说她去公社的卫生所拿了药,但吃着好像没啥用。”
杨兰哎哟叫了一声:“你咋也咳嗽起来了?该不会被传染了吧?”
玉德妈脸色一变:“不会吧,我咳咳——我难道真的被传染了?”
说完她咳得更凶了。
周围人立马离她八步远,免得口水都喷她们脸上了。
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但家里有大夫的杨兰和江经莲却脸色一变。
江绵脸色沉了下来。
若玉德妈也真的被传染了,那么这次向阳大队那边肯定是流感无疑。
之前何梅说过向阳大队的人早就病了有一段时间,这期间像秦姨他们这样去探亲不知道有多少。
真要是流感,一旦爆发起来恐怕整个小苍县都要遭殃!
想起几年前的那次流感死的人,江绵立即道:“高婶婶,我给您把个脉。”
玉德妈也有些害怕。
真要被传染了,这好不容易得来的补贴家用的机会可不就错过了吗?
她可不想像老秦两口子那样躺在床上连动弹的力气都没有。
“好绵绵,快给婶婶看看,要是不行你给开个什么预防的汤药让我喝两口也行。”
玉德妈急忙把手伸到江绵面前。
江绵顺手抓着高婶的脉,仔细诊起来。
周围的长辈都盯着她,特别是江经莲更是捏紧了拳头,神色紧张。
江绵足足诊了十分钟,才摇摇头:“或许是症状太轻,暂时看不出什么来。”
玉德妈顿时松了口气:“没啥就好,没啥就好。”
江经莲和杨兰对视一眼,把周围看热闹的队员们找借口遣散,这才拉着江绵到一棵老树下。
“绵绵,你觉得这会不会和前几年一样是流感?”
江经莲一脸严肃。
“老高你诊不出什么名堂来,要不直接去你秦姨家给他们看看?”
杨兰立即拒绝:“不行!明知道可能是流感干嘛还让绵绵给他们看病?这真要是流感,现在就该把他们一家子和其他人隔离!孩她姑,真要是流感那可是会传染,会死人的!当初妈不就是因为……因为……”
后面的话杨兰忍着没说出口。
当年那场致命的流感要不是老太太费尽心机才找出根治的方子,她也不至于因为劳累过度而一病不起,没过多久人就没了。
她可不想自己的女儿再走上婆婆的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