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呀,你没感觉吗?”
何梅点点头,同样觉得奇怪。
“最近公社医院这边药品消耗的可快了,感冒的都是向阳生产大队那边的队员,一会儿把你们送上车,我就要跟赵院长他们去一趟县医院,申请调一批药品回来呢。”
“你也在公社给人看病,没发现最近感冒的人挺多的吗?”
江绵摇头。
这她还真没注意。
虽说她在石龙公社内已经小有名气,但这里的人口少说是里湖公社的两倍,江绵每日能接的病人有限,大多都是熟人介绍过来的,哪些人是哪个生产队的她还真不清楚。
“向阳生产大队……我记得位置挺偏的吧?”
江绵对这个生产队隐约有点印象,但不多。
何梅点头:“对,向阳生产大队距离咱们这儿要走一个多小时的路,是咱们公社最穷最偏的,以前他们那边的人病了很少会有来拿药的,这次也不知道咋回事,突然来了好多发高烧的,不然我也不至于请不了假。”
江绵脚步一顿:“发高烧的全是向阳大队的吗?”
江兰也意识到了什么,扭头看向何梅。
何梅完全没察觉到她们异样的眼神,老老实实的回道:“也不全是,但多数都是向阳大队的。”
姐妹俩对视一眼,江绵立即道:“向阳大队这些病人都是什么反应?能跟我说说不?”
“呼吸困难,头痛胸闷高烧,有的还有呕吐腹泻的症状……还有全身无力等等……”何梅迟疑的开口,“怎么了?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江绵蹙眉:“这些人的症状都一样吗?还是只有个别出现这种情况?”
“大多都是这样的情况。”
何梅也曾是去市里重点培养过的卫生员,一听这话顿时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她严肃道:“向阳大队的这批人都是差不多的症状,我听他们自己说最初都只是咳嗽,直到后来越来越严重了他们才一块儿过来拿药滴水的。”
江绵和江兰眉头皱的更紧,这症状听着不像是一般的感冒发烧,反而有些像流感。
江绵道:“他们用完药后情况怎么样?有好转吗?”
何梅点点头:“嗯,用完药后大多数烧已经退了,就是浑身无力昏沉沉的,还得继续挂水。”
听到这,江绵才暗暗松了口气。
“只要退了烧那就说明能控制,看来没我想的那么糟糕,不过还是要多注意些,没准会是流感。”
何梅脸色一变:“流感?有传染性的那种吗?”
前几年国内也爆发过一次流感,当时新闻报道是从国外传进来的,死了不少人呢,她去市里培训的时候老师还把这种流感拿出来重点提醒过,让她们千万要注意分辨,还让他们日常要注意好防护以及消毒,不然很容易中招。
一旦她们这些卫生员中招了,那带来的灾难将是毁灭性的。
培训室老师拿出来的一些照片至今让何梅都记忆犹深,所以回到公社医院后她每次进出都会全身消毒,并且把衣服换掉。
其他卫生员曾经笑话她不嫌麻烦,只有赵院长称赞过她有防护意识。
何梅脸色有些难看。
真要是这种传染性流感的话,那可就不妙了!这几日医院进进出出的人可不少,一旦被传染上一个那背后就是一家子!
江绵点点头:“毕竟向阳大队的人多数都是这个症状,就说明是有传染性的,不过既然能退烧就说明还是可以控制,继续观察就好,不过自己也要做好防护,免得中招。”
何梅哪能淡定的住?
她急吼吼道:“不行,我得去跟院长先提个醒,要真是流感的话我们得赶紧去县里多弄一些药品回来。”
说完,何梅跟江家兄妹几人打了声招呼便跑了。
江绵想了想,冲着江兰和江流道:“回去之前我们先消消毒,要是把病毒带回去就麻烦了。”
江兰叹了口气:“你觉得有用吗?我听何梅的意思这向阳生产大队的人病的不是这一天两天了,公社医院每天进进出出这么多人,真要是传染性流感早就被传到外头去了。”
石龙公社距离县城近,又有一个小的汽车客运站,这里每天来来往往的不仅只是本公社的社员们,还有不少其他公社来转车的。
更别说石龙公社的工人也不少,很多都在县里上班,接触的人就更多了。
“总之就算真是流感病毒咱们也啥都做不了。”
话是这么说,但回去之前三人还是用艾草在身上熏了熏。
这玩意儿虽然不能完全消毒,但也有一定的抗菌作用,总比没熏的好。
拖拉机一路噔噔噔的开到了里湖公社的时候已经下午三点多了。
江绵一路被晃得头昏脑涨,从车斗里下来的时候屁股都麻了。
“终于到了,妈呀这一路抖得我浑身疼。”
江兰撑了个懒腰,龇牙咧嘴的又揉了揉屁股。
江流把车斗里的东西都拿下来,冲着她俩道:“你们俩在这儿等会儿,我去江花家接点水回来。”
今天天气格外的热,他们出门前灌在水壶里的水早就被喝了个干净,这距离半山村生产队还有一个多小时的路程呢,拖着这么多东西,不补充点水肯定遭不住。
跟拖拉机师傅告别后,江绵和江兰拖着小推车在附近找了棵大树,躲在树荫底下一屁股坐在石头上,长长的呼出一口热气。
“今天街上怎么这么多人?”
江绵双手扇着风,坐下来后才注意到今天公社这边特别热闹,人来人往的就跟赶集似的。
江兰也一头雾水。
三五成群的人各自聚在一块儿叽叽咕咕的,也不知道在说啥,姐妹俩眼尖的发现各个生产队的人好像都来了。
“那不是玉德吗?”
突然,江兰指着角落里站着的一个穿着白汗衫的青年叫道。
不仅是玉德在,还有二狗和她们队里的知青吴东阳。
三个人凑在一块儿跟附近的人一样也不知道在说啥,脸上带着些兴奋。
“玉德!玉德!”
江兰直接站起来冲着那三个青年扯着嗓门叫。
聊得正欢的玉德三人一回头就看到了在树荫下的姐妹俩。
玉德连忙朝着她们的位置跑过来,惊喜道:“小兰姐,绵绵,你们怎么回来了?难道你们也是听说了咱们生产队要修路的消息吗?”
何梅点点头,同样觉得奇怪。
“最近公社医院这边药品消耗的可快了,感冒的都是向阳生产大队那边的队员,一会儿把你们送上车,我就要跟赵院长他们去一趟县医院,申请调一批药品回来呢。”
“你也在公社给人看病,没发现最近感冒的人挺多的吗?”
江绵摇头。
这她还真没注意。
虽说她在石龙公社内已经小有名气,但这里的人口少说是里湖公社的两倍,江绵每日能接的病人有限,大多都是熟人介绍过来的,哪些人是哪个生产队的她还真不清楚。
“向阳生产大队……我记得位置挺偏的吧?”
江绵对这个生产队隐约有点印象,但不多。
何梅点头:“对,向阳生产大队距离咱们这儿要走一个多小时的路,是咱们公社最穷最偏的,以前他们那边的人病了很少会有来拿药的,这次也不知道咋回事,突然来了好多发高烧的,不然我也不至于请不了假。”
江绵脚步一顿:“发高烧的全是向阳大队的吗?”
江兰也意识到了什么,扭头看向何梅。
何梅完全没察觉到她们异样的眼神,老老实实的回道:“也不全是,但多数都是向阳大队的。”
姐妹俩对视一眼,江绵立即道:“向阳大队这些病人都是什么反应?能跟我说说不?”
“呼吸困难,头痛胸闷高烧,有的还有呕吐腹泻的症状……还有全身无力等等……”何梅迟疑的开口,“怎么了?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江绵蹙眉:“这些人的症状都一样吗?还是只有个别出现这种情况?”
“大多都是这样的情况。”
何梅也曾是去市里重点培养过的卫生员,一听这话顿时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她严肃道:“向阳大队的这批人都是差不多的症状,我听他们自己说最初都只是咳嗽,直到后来越来越严重了他们才一块儿过来拿药滴水的。”
江绵和江兰眉头皱的更紧,这症状听着不像是一般的感冒发烧,反而有些像流感。
江绵道:“他们用完药后情况怎么样?有好转吗?”
何梅点点头:“嗯,用完药后大多数烧已经退了,就是浑身无力昏沉沉的,还得继续挂水。”
听到这,江绵才暗暗松了口气。
“只要退了烧那就说明能控制,看来没我想的那么糟糕,不过还是要多注意些,没准会是流感。”
何梅脸色一变:“流感?有传染性的那种吗?”
前几年国内也爆发过一次流感,当时新闻报道是从国外传进来的,死了不少人呢,她去市里培训的时候老师还把这种流感拿出来重点提醒过,让她们千万要注意分辨,还让他们日常要注意好防护以及消毒,不然很容易中招。
一旦她们这些卫生员中招了,那带来的灾难将是毁灭性的。
培训室老师拿出来的一些照片至今让何梅都记忆犹深,所以回到公社医院后她每次进出都会全身消毒,并且把衣服换掉。
其他卫生员曾经笑话她不嫌麻烦,只有赵院长称赞过她有防护意识。
何梅脸色有些难看。
真要是这种传染性流感的话,那可就不妙了!这几日医院进进出出的人可不少,一旦被传染上一个那背后就是一家子!
江绵点点头:“毕竟向阳大队的人多数都是这个症状,就说明是有传染性的,不过既然能退烧就说明还是可以控制,继续观察就好,不过自己也要做好防护,免得中招。”
何梅哪能淡定的住?
她急吼吼道:“不行,我得去跟院长先提个醒,要真是流感的话我们得赶紧去县里多弄一些药品回来。”
说完,何梅跟江家兄妹几人打了声招呼便跑了。
江绵想了想,冲着江兰和江流道:“回去之前我们先消消毒,要是把病毒带回去就麻烦了。”
江兰叹了口气:“你觉得有用吗?我听何梅的意思这向阳生产大队的人病的不是这一天两天了,公社医院每天进进出出这么多人,真要是传染性流感早就被传到外头去了。”
石龙公社距离县城近,又有一个小的汽车客运站,这里每天来来往往的不仅只是本公社的社员们,还有不少其他公社来转车的。
更别说石龙公社的工人也不少,很多都在县里上班,接触的人就更多了。
“总之就算真是流感病毒咱们也啥都做不了。”
话是这么说,但回去之前三人还是用艾草在身上熏了熏。
这玩意儿虽然不能完全消毒,但也有一定的抗菌作用,总比没熏的好。
拖拉机一路噔噔噔的开到了里湖公社的时候已经下午三点多了。
江绵一路被晃得头昏脑涨,从车斗里下来的时候屁股都麻了。
“终于到了,妈呀这一路抖得我浑身疼。”
江兰撑了个懒腰,龇牙咧嘴的又揉了揉屁股。
江流把车斗里的东西都拿下来,冲着她俩道:“你们俩在这儿等会儿,我去江花家接点水回来。”
今天天气格外的热,他们出门前灌在水壶里的水早就被喝了个干净,这距离半山村生产队还有一个多小时的路程呢,拖着这么多东西,不补充点水肯定遭不住。
跟拖拉机师傅告别后,江绵和江兰拖着小推车在附近找了棵大树,躲在树荫底下一屁股坐在石头上,长长的呼出一口热气。
“今天街上怎么这么多人?”
江绵双手扇着风,坐下来后才注意到今天公社这边特别热闹,人来人往的就跟赶集似的。
江兰也一头雾水。
三五成群的人各自聚在一块儿叽叽咕咕的,也不知道在说啥,姐妹俩眼尖的发现各个生产队的人好像都来了。
“那不是玉德吗?”
突然,江兰指着角落里站着的一个穿着白汗衫的青年叫道。
不仅是玉德在,还有二狗和她们队里的知青吴东阳。
三个人凑在一块儿跟附近的人一样也不知道在说啥,脸上带着些兴奋。
“玉德!玉德!”
江兰直接站起来冲着那三个青年扯着嗓门叫。
聊得正欢的玉德三人一回头就看到了在树荫下的姐妹俩。
玉德连忙朝着她们的位置跑过来,惊喜道:“小兰姐,绵绵,你们怎么回来了?难道你们也是听说了咱们生产队要修路的消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