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求到老夫人面前-《被逼换亲后,京中勋贵都等着她和离》

  老夫人一语中的,将舒枕月的坏心思全都说中,且语气间尽是气愤。

  舒安擦了擦额头的薄汗。

  “母亲说得是,是月儿思虑不周,所以…”

  “所以什么?她自己犯下的错就自己承担,当初满口答应的时候怎么不想想后果?”

  老夫人很是生气,一来舒枕月没有半点的思虑,随便张口,丝毫没有记得家中对她从小的教育。

  二来是气舒枕月都已经如愿的嫁了温家,舒青柠已经守了寡,就这样还满心的嫉妒,任何事情之上都要出尽风头,现在好了,自己没有那金刚钻,知道回娘家求助了?

  舒安也觉得这件事来找老夫人有些说不过去,更何况老夫人对舒青柠那是宠着爱着的,这一次舒枕月这样做,很明显就是冲着舒青柠去的,她如何会愿意帮?

  但舒安还是硬着头皮的开了口,“母亲,现在事情已经出了,贵妃娘娘那边也就宽限了一两日的时间,若是时间到了拿不出来,这月儿可就完了,温家是小门户,好不容易有个好前途,母亲难道就能眼睁睁的看着月儿以后的日子...”

  “那你说,要我怎么做?”老夫人神色不善言辞僵硬的问。

  舒安立刻开口,“母亲,来之前儿子已经打探过,这青儿手上还有差不多两千石的粮食,此前林氏也带着月儿去侯府找过青儿,可青儿多半是顾虑多,并没有答应,儿子想着,您和青儿亲厚,要不跟她说说,帮助月儿度过这个难关,粮食的钱咱们一分不少的给侯府,不会让她难做的。”

  舒安自认为他这话说得是有情有义,有进有退,不管老夫人从哪个角度都会答应。

  没想到老夫人啪一下,将手中的茶盏重重落在桌上。

  “舒安啊舒安,这话也是你一个亲生父亲能说得出来的?”

  “我本以为,孩子们没出阁时候,你们偏颇大丫头无可厚非,毕竟无法一碗水端平,可现如今,你说这话前,你可曾真正的站在二丫头的角度替她考虑?

  她嫁去侯府,看似风光,实则左右为难,两千石粮食,在你们看来就是她一句话的事?你可知偌大的侯府,她一个刚入门的新妇,何来的话语权,何来的受人尊重?你轻松而出的两千石粮食,可知她要面临侯府多大的发难?”

  老夫人只要一想起这些,眼眶就止不住的红,她二丫头的命怎么就这么苦。

  眼看着脱离舒家,日子也一天天的好起来,没想到这要了命的娘家还是不放过她,甚至丝毫不为她考量,也不去换位思考她在侯府要面临的是什么。

  这亲生父母都如此,足见二丫头心里是多么的难受。

  被老夫人责怪了一番,舒安无言以对,垂着眸子没说话。

  老夫人继续道,“若是要我去找二丫头说情,给大丫头两千石粮食的事,那我不答应,有本事答应下来,就自己去解决。”

  一口回绝,让舒安心中一怕,扑通一下就跪在了桌边,“母亲,我知道您心疼二丫头,可您也心疼心疼儿子,现在温云州因为这事前来求助,我身为岳丈若是不帮,他就会休了月儿。”

  “到时候被休弃的月儿不说侮辱门楣,这事的罪责也会尽数落在舒家的头上,儿子好不容易到通政司副使的位置上,现如今西北洪涝之灾,边关又多有矛盾,朝中无可以直接使用之将领,正是儿子为朝思虑之时,儿子不想这点事情影响了舒家的脸面啊。”

  老夫人看着这儿子就来气,长长的叹了一口气,看着不远处案桌上供奉的牌位,那是舒家的老太爷,与她琴瑟和鸣几十年的人。

  他在世时,总把当仁不让四个字挂在嘴边,也曾跟她说,舒家虽然门第不高,但脸面亦不可丢弃,不然他只怕是死了也难以瞑目。

  现在事关舒家的颜面,老太爷这么多年,虽然没有太多建树,但京中人提起她舒家,也都会给个好脸色,也都敬重一二的。

  若是因为一个舒枕月,就将老太爷苦苦经营多年的脸面和形象毁掉,她不允。

  可要她去帮一个出风头的孙女,她又实在是心中不畅。

  老夫人恨铁不成钢的道了一句,“看看你们教出来个什么样的女儿,真真是让人笑掉大牙。”

  舒安了解母亲,知道这是她后退了一步,连忙抬眸,“母亲说得是,是儿子没有教养好,以后一定对她耳提面命,不让她在京中乱说话,乱出面,只许在家中相夫教子就好。”

  老夫人点了点头,临了又补了一句,“当初侯府是大丫头自己哭着闹着不要的,此时又要事事都冒二丫头一头,你去警告她,别以为我不知道她心中所想,她以后最好给我夹着尾巴做人,要是被我知道又给二丫头使坏,我定不饶过她。”

  身为祖母,其实她对两个孩子一直都是一样的喜欢,但她发现,儿子儿媳对大丫头的喜欢超过所有,对二丫头就是忽视,责备。

  甚至纵容着大丫头的胡作非为。

  那时候开始,她便对大丫头没有祖孙情深,只有得过且过,但现在她直接出言警告,就是知道舒枕月在林氏这种人的教养之下,已经不是一个能记得血缘和姐妹情的人了。

  有些话还是说在前头比较好。

  “你回吧,我给太妃娘娘去信一封,让她帮着想想办法。”

  老夫人是觉得,去找老友想法子,都总比让孙女在侯府为难强。

  舒安心中大喜,有太妃娘娘的帮忙,那就再好不过了。

  从青云堂出来,温云州并未离开,没有得到最终的结果,他也是忧心忡忡,在廊下来回的踱步。

  “岳丈,如何了?”他迎上前去。

  舒安神色不好,言语也多有冷淡,“找侯府筹措粮食一事老夫人不同意,也不许舒家去侯府找青儿,不过...”

  “不过,老夫人和太妃娘娘有些交情,求求太妃娘娘,应当有所缓和。”

  前半句让温云州整颗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甚至一瞬间在脑子里幻想,若是侯府不帮忙,舒家也坐视不管,那他怎么做才能将这件事的影响降到最低?

  他甚至在这一刻想到,休妻,以保全温家。

  不过后半句一出,他神色瞬间舒缓,“小婿多谢岳丈,多谢祖母了,有太妃娘娘帮忙,小婿感激不尽。”

  “月儿虽被她母亲惯坏了,但现如今既然嫁你为妇,你当给予引导和提醒,什么该做该说,也应当告诉一二。”

  此事能解决,温云州就算再不喜这话,也抱拳躬身,“是,小婿知晓,日后定当对她多加提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