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开业大卖-《灾年逃荒,我在山里独养娃》

  酉时的梆子刚敲过第三响,夕阳的金辉正顺着胭脂铺雕花木窗的缝隙往里渗,在青砖地上投下几道细长的光斑。

  白星抬手揉了揉酸胀的脖颈,指腹蹭过鬓角时带起一缕碎发 —— 这日头落得真快,檐角铜铃被晚风拂得叮当作响,倒比寻常时候更显清亮。

  “箬竹,把门关了。” 她转过身时,月白色的裙摆扫过脚边的竹筐,里面堆着半筐用过的纸。

  声音里带着几分日间少有的松弛,眼角眉梢还凝着未褪的倦意,“把打烊的牌子挂上吧,今天就到这里了。”

  箬竹正蹲在柜台后清点散落的绒布,闻言麻利地直起身。

  她踮脚去够门后的梨木牌子,木牌上 “暂歇” 二字是季思渊亲手写的小楷,

  “哐当” 一声轻响,两扇雕花木门合拢时带起一阵风,卷着香薰的香气扑在人脸上。

  “小兰,” 白星转向正在给铜盆换水的李兰,姑娘手里的铜勺还滴着水,

  “你跟箬竹去趟聚福楼,定个临窗的厢房。”

  她指尖在柜台边缘轻点两下,“记得点他们家的醉蟹,还有冰糖肘子 ”

  李兰把木勺往盆沿一搁,眼里亮闪闪的:“好嘞姐姐!” 她伸手拽过箬竹的袖子,两人的布鞋踩过青石板时发出轻快的声响,

  门帘被掀开的瞬间,还能听见箬竹细声细气地问 “要不要捎两串糖葫芦”。

  白星望着她们的背影笑了笑,小宝扑腾着翅膀蹭她的手心,眼珠滴溜溜转着,显然是认出了主人要派差事。

  “去给夫君送个信,” 她从针线笸箩里抽了截红绳,系在鸟爪上打了个活络结,“就说一会在聚福楼吃饭,”

  小宝飞得太急,扑棱棱冲上房梁,撞得悬着的灯笼轻轻摇晃。

  白星抬手接住晃落的一缕流苏,转头看向正在收拾桌椅的三位嫂子,她们的粗布围裙上都沾了些水渍。

  “嫂子们,” 她往三只竹杯斟满柠檬茶,琥珀色的茶汤里浮着几片青柠片,

  “先歇会儿喝口茶,我点完货咱们就过去。”

  李秋正用抹布擦着案几上的口脂印,闻言直起腰来捶了捶后背。

  她鬓边别着支木簪,脸上带着憨厚的笑:“你先忙你的,我们拾掇拾掇这儿。”

  说罢便招呼陈萍和张红,“老二老三把竹杯都归置归置,”

  白星刚要阻拦,就见陈萍已经把摞得老高的竹杯抱在怀里。

  “这些用过的就别洗了,” 她伸手想接过,“堆着等哪天烧火时劈了当柴禾。”

  陈萍却往旁边躲了躲,“这多可惜。” 她抬头时眼角的细纹挤在一处,

  张红已经端来铜盆,热水冒着白汽:“就是,交给我们吧。”

  她往水里撒了把粗盐,“消过毒明儿照样能用,扔了才叫败家呢。”

  白星望着她们忙碌的身影,心里暖烘烘的。当初开这铺时,原想着自己一人便能应付,

  “那便辛苦嫂子们了。” 她从柜台下抽出账本,

  白星先清点起盒装口脂。深红色口脂还剩十五盒,

  浅红色的卖得也俏,剩十二盒,多半是未出阁的姑娘买去了,说是涂着显气色。

  她屈指敲了敲柜台,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

  大红色剩十盒,豆沙色十五盒,浅粉色竟还剩二十六盒。“倒是奇了。”

  或许该调重点颜色?她正琢磨着,鼻尖忽然飘来阵皂角香,转头见陈萍正蹲在地上,用细布蘸着盐水细细擦着竹杯。

  正红色除去试色的三罐,竟只剩两罐了,白星不由得挑了挑眉,玫红色剩三罐,裸粉色四罐,南瓜橘和红棕色各剩七罐,倒是卖得匀净。

  她一笔笔算着,盒装累计二十四盒,罐装十二罐,合计正好六十两。

  窗外的天色渐渐沉了,白星伸手拢了拢账本,开始清点香皂。

  抽屉里的香皂码得整整齐齐,红色的剩九块,白色十一块,粉色十一块,黄色十三块,蓝色十二块。

  她数着卖出去的数量,指尖在皂盒上轻轻点着:“红色八块,白色六块,粉色六块,黄色四块,蓝色五块……”

  加起来正好二十九块,一两一块,不多不少二十九两。

  “八十六,八十七,八十八,八十九。” 白星把算盘打得噼啪响,最后拨下的算珠停在 “八十九” 的位置。

  她望着这数字笑了,开业第一天赚了八十九。

  “小白,我们都收拾妥当了。” 李秋拎起墙角的布包,“咱们这就走?”

  白星把账本锁进收银台下方的零钱抽屉,“说话间,檐角的铜铃忽然急促地响起来。众人抬头,只见小宝正盘旋在门楣上,嘴里还叼着片信纸。

  白星笑着接住信纸,展开时见上面是季思渊的字迹,笔锋遒劲:“学堂有可来访,无法抽身,你们玩的开心些。”

  暮色渐浓,街上的灯笼次第亮起。白星锁好门,与三位嫂子并肩走着,布鞋踩在青石板上发出嗒嗒的声响。

  远处聚福楼的幌子在风里摇着,隐约能听见楼里的说笑声,还有小二招呼客人的吆喝声。

  说话间已到了聚福楼门口,李兰和箬竹正等在台阶下,见她们来了,连忙笑着迎上来。

  “姐姐,厢房在二楼,临着河呢。” 李兰拽着白星的袖子往上走,

  楼梯吱呀作响,二楼的喧闹声扑面而来。白星刚转过拐角,

  李秋笑着拉过白星:“快坐快坐,再不吃肘子该凉了。”

  八仙桌上很快摆满了菜,酱鸭油光锃亮,醉蟹红膏饱满,冰糖肘子颤巍巍的,还冒着热气。

  白星给众人斟上酒,琥珀色的酒液在杯里晃着,映得每个人脸上都红扑扑的。

  “今日多谢嫂子们帮忙。” 白星举杯站起来,“我敬大家一杯。”

  “该我们敬你才是。” 陈萍也跟着站起来,手里的酒杯叮地碰了下,

  “要不是你这铺子,我们这些嫂子哪有机会出来见世面。”

  众人都笑起来,笑声惊动了檐下的灯笼,光影在墙上摇摇晃晃。

  箬竹正跟李兰抢最后一块醉蟹,张红在旁边给她们分醋碟,李秋则忙着布菜,嘴里还念叨着:“小白多吃点,看你瘦的。”

  白星望着这热闹的景象,忽然觉得心里踏实得很。窗外的月色洒进来,落在她面前的酒杯里,像盛着一汪碎银。

  白星笑着从随身的布包里掏出几个早就封好的红包,红包封皮是她特意挑的大红洒金样式,边角还绣着小小的“吉祥”二字。

  她依次递到三位嫂子手里,又转身将剩下的两个分给了帮忙打理店铺的李兰和箬竹,声音清亮又诚恳:

  “今天是咱们店开业第一天,多亏了大家搭把手,生意才能这么红火。这几个红包是我的一点心意,讨个开门大吉的好彩头!”

  她顿了顿,拿起桌上的茶杯抿了一口,话锋一转:“不过有件事得跟大家说一声——咱们店里的货剩得不多了,要是都按今天这个卖法,估摸着不出四天就得卖空。”

  “那还不简单!卖空了咱就接着进货呗!”李秋性子最爽朗,当即拍着大腿笑起来,“你放心,往后我们天天来帮忙,保准把生意给你盯得妥妥的!”

  二嫂陈萍也跟着点头,脸上带着真切的笑意:“是啊小白,今天忙了一整天,怎么招呼客人、怎么盘点货物我们都摸透了,你尽管放心把店里的事交给我们。”

  白星闻言心里一暖,却还是如实说道:“这货做起来费工费时,工序又多,这批卖完之后,下一批得等一个来月才能补上。”

  说着又怕大家多心,连忙补充,“今天这红包就是个彩头,你们的工钱我都记着呢,过两天一准给大家结了,这红包可一定要收下!”

  “彩头哪有不收的道理!”李秋乐呵呵地把红包揣进兜里,举起酒杯道,

  “我先借这杯酒,祝小白的店铺生意一直红红火火,财源滚滚来!”

  “对对对,红红火火,蒸蒸日上!”其他几人也纷纷举杯,一时间酒桌上欢声笑语不断。

  白星看着大家热络的模样,心里的石头彻底落了地,也跟着端起酒杯陪大家喝了起来。

  一直闹到晚上八点多,外面的天色已经全黑了,几人才收拾好东西,结伴坐上了回学堂的驴车。

  昏黄的月光洒在小路上,驴车“哒哒”的蹄声伴着几人的说笑,渐渐消失在夜色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