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云站起身,活动了下筋骨,自嘲道:“我不过一个边关小小百户。”
“那又如何?”张嫣猛地抬起头,月光映照着她眼中蓄满的泪光,晶莹闪烁,“大人一片赤胆忠心,护佑一方,难道还抵不过那些虚名浮利?”
夜风乍起,吹动堡墙下新栽的柳枝。
叶云看着眼前这倔强含泪的少女,想起不久前她面对叛徒师爷时宁死不屈的模样,以及自己破门而入时她那瞬间亮起、充满信任与依赖的眼神。
心中某处坚硬之地,仿佛被什么东西轻轻触动了一下。
“嫣儿……”他终于吐出这两个字,带着一丝无奈,“你不明白。我这种人,刀头舔血,朝不保夕……”
“我懂!”张嫣忽然伸手,紧紧抓住了叶云布满茧子的手背。那温软的触感让叶云身体瞬间僵直。“我亲眼见过百姓惨死于鞑子铁蹄之下!
所以,我比谁都清楚,像将军这样敢战、能战、愿战的英雄,是何等宝贵!”
叶云深深地看着她,少女眼中炽热的光芒几乎要将他灼伤。
“将军……”她忽然压低了声音,带着孤注一掷的决绝,颤声道,“你连凶悍的鞑子都不惧,难道……还不敢面对嫣儿这点微末心意么?”
几缕发丝被风吹拂,轻轻扫过她的脸颊。
叶云心中叹息一声:“嫣儿,叶某何德何能……”
“值得与否,是嫣儿自己的事!”她咬着唇,声音虽轻却异常坚定,“若这官家小姐的身份成了阻碍……嫣儿宁可不要!”
远处传来巡夜士兵的梆子声,惊起几只栖息的寒鸦。
叶云看着她湿润的睫毛和因紧张而微微颤抖的肩膀,一股混杂着怜惜与责任感的暖流涌上心头。
在这污浊不堪的乱世,除了云娘给予的温暖港湾,似乎又有一个值得他拼尽全力去守护的身影,悄然占据了一席之地。
“傻姑娘。”
他终于伸出手,轻轻将哭泣颤抖的娇躯揽入怀中。
张嫣娇躯剧震,随即仿佛找到了依靠,紧紧回抱住他精壮的腰身,将脸埋在他坚实的胸膛,压抑的哭声终于释放出来:“将军……”
夜风穿过垛口,拂过相拥的两人,吹散了少女积蓄已久的恐惧与委屈,也吹动了叶云心中沉寂的涟漪。
……
翌日清晨,天光未亮透。
县衙门口,已停满了各式各样的轿子,车夫仆从低声交谈,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压抑的紧张。
张员外的轿子刚到石狮旁,便听到里面传来的喧哗声。他眉头紧锁,挥手让轿夫停下,掀起轿帘一角。
“老爷,衙门口全是各家的轿子,朱家、王家、周家都到了。”管家凑近低声道,脸上带着不安。
张员外冷哼一声,整了整锦缎衣袍,这才下轿。刚一踏入县衙大门,原本嗡嗡的议论声瞬间安静下来。
院中聚集的粮商士绅们纷纷转身,拱手行礼,脸上挤出的笑容带着掩饰不住的忐忑。
“张员外到了!”
“张公,您可知今日所为何事?”
张员外矜持地点点头,目光扫过众人。张家在此地盘踞多年,虽非顶尖世家,却也是县中举足轻重的大户。
作为张家主事,他向来享受这种众星捧月的感觉,但今日,众人脸上的惶然之色让他心头也蒙上一层阴影。
“诸位可知,知县大人召我等前来,所议何事?”张员外沉声问道。
“张公,我等也是云里雾里啊……”朱员外上前一步,声音发紧,“您看这衙役,全换成了土堡来的边军兵士,瞧着就瘆人……”
“是啊,”王员外声音发颤,“莫不是……为了那事?”
他的话未说完,后堂传来沉稳有力的脚步声。
所有人噤声,循声望去。
几道身影大步流星走出。为首者一身百户制式铠甲,正是叶云。他身后跟着胡勇和一名手持账册、面容清癯文雅的陌生青年文士。
“叶某,刘村土堡百户。”叶云拱手,声音朗朗,“劳诸位久候。”
“这便是叶百户大人?”人群中有人低呼。柳树村一战击溃鞑子百人队的消息早已传遍全县,只是谁也没想到,这位传奇人物竟如此年轻。
“叶大人,张知县何在?”一人忍不住问道。
叶云微微一笑:“张知县昨日受惊过度,身体抱恙,正在后院休养。今日之事,由叶某代为主持。”
大堂内一片死寂。
众人面面相觑,眼神闪烁。
张员外清了清嗓子,率先开口,带着几分试探:“不知叶大人召集我等,所为何事?”
“不敢。”叶云目光如电,缓缓扫过众人,“实不相瞒,我土堡将士浴血戍边,如今粮饷将尽。
今日请诸位前来,便是想与诸位乡贤共商对策,解此燃眉之急。”
此言一出,大堂内顿时响起一片压抑的“嗡嗡”声。
几个粮商眼中闪过不易察觉的讥诮。原来是打秋风来了。
张员外捋了捋胡须,脸上堆起无奈的笑容:“叶大人有所不知,去年鄙府遭了马匪,损失惨重……加之今岁春旱,收成减半,实在是……”
“对对对……”
“如今鞑子肆虐,家中存粮几被劫掠大半……”
“是啊!铺面生意,皆是赔本经营……”
“哪还有余粮银钱?”
“唉,前些日子府军才来催过粮草,如今边军又……难啊……”
附和诉苦之声此起彼伏。
张员外见气氛烘托到位,慢悠悠道:“叶大人年轻有为,想必不会为难我等乡梓吧?”
“胡勇!”叶云忽地一声断喝。
“属下在!”胡勇挺胸应道。
叶云身旁那位清癯文士立刻翻开手中账册,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
“去岁,张府新购良田三千亩,扩建宅院两座。”
“今春,朱家新添耕牛二十头,粮仓扩修三成。”
“王员外上月新纳第九房小妾,聘礼花费,纹银五百两。”
“上月,周记粮行绸缎庄进项,三百八十两……”
“……”
一条条记录报出,大厅内的空气仿佛瞬间凝固,变得粘稠沉重。
“那又如何?”张嫣猛地抬起头,月光映照着她眼中蓄满的泪光,晶莹闪烁,“大人一片赤胆忠心,护佑一方,难道还抵不过那些虚名浮利?”
夜风乍起,吹动堡墙下新栽的柳枝。
叶云看着眼前这倔强含泪的少女,想起不久前她面对叛徒师爷时宁死不屈的模样,以及自己破门而入时她那瞬间亮起、充满信任与依赖的眼神。
心中某处坚硬之地,仿佛被什么东西轻轻触动了一下。
“嫣儿……”他终于吐出这两个字,带着一丝无奈,“你不明白。我这种人,刀头舔血,朝不保夕……”
“我懂!”张嫣忽然伸手,紧紧抓住了叶云布满茧子的手背。那温软的触感让叶云身体瞬间僵直。“我亲眼见过百姓惨死于鞑子铁蹄之下!
所以,我比谁都清楚,像将军这样敢战、能战、愿战的英雄,是何等宝贵!”
叶云深深地看着她,少女眼中炽热的光芒几乎要将他灼伤。
“将军……”她忽然压低了声音,带着孤注一掷的决绝,颤声道,“你连凶悍的鞑子都不惧,难道……还不敢面对嫣儿这点微末心意么?”
几缕发丝被风吹拂,轻轻扫过她的脸颊。
叶云心中叹息一声:“嫣儿,叶某何德何能……”
“值得与否,是嫣儿自己的事!”她咬着唇,声音虽轻却异常坚定,“若这官家小姐的身份成了阻碍……嫣儿宁可不要!”
远处传来巡夜士兵的梆子声,惊起几只栖息的寒鸦。
叶云看着她湿润的睫毛和因紧张而微微颤抖的肩膀,一股混杂着怜惜与责任感的暖流涌上心头。
在这污浊不堪的乱世,除了云娘给予的温暖港湾,似乎又有一个值得他拼尽全力去守护的身影,悄然占据了一席之地。
“傻姑娘。”
他终于伸出手,轻轻将哭泣颤抖的娇躯揽入怀中。
张嫣娇躯剧震,随即仿佛找到了依靠,紧紧回抱住他精壮的腰身,将脸埋在他坚实的胸膛,压抑的哭声终于释放出来:“将军……”
夜风穿过垛口,拂过相拥的两人,吹散了少女积蓄已久的恐惧与委屈,也吹动了叶云心中沉寂的涟漪。
……
翌日清晨,天光未亮透。
县衙门口,已停满了各式各样的轿子,车夫仆从低声交谈,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压抑的紧张。
张员外的轿子刚到石狮旁,便听到里面传来的喧哗声。他眉头紧锁,挥手让轿夫停下,掀起轿帘一角。
“老爷,衙门口全是各家的轿子,朱家、王家、周家都到了。”管家凑近低声道,脸上带着不安。
张员外冷哼一声,整了整锦缎衣袍,这才下轿。刚一踏入县衙大门,原本嗡嗡的议论声瞬间安静下来。
院中聚集的粮商士绅们纷纷转身,拱手行礼,脸上挤出的笑容带着掩饰不住的忐忑。
“张员外到了!”
“张公,您可知今日所为何事?”
张员外矜持地点点头,目光扫过众人。张家在此地盘踞多年,虽非顶尖世家,却也是县中举足轻重的大户。
作为张家主事,他向来享受这种众星捧月的感觉,但今日,众人脸上的惶然之色让他心头也蒙上一层阴影。
“诸位可知,知县大人召我等前来,所议何事?”张员外沉声问道。
“张公,我等也是云里雾里啊……”朱员外上前一步,声音发紧,“您看这衙役,全换成了土堡来的边军兵士,瞧着就瘆人……”
“是啊,”王员外声音发颤,“莫不是……为了那事?”
他的话未说完,后堂传来沉稳有力的脚步声。
所有人噤声,循声望去。
几道身影大步流星走出。为首者一身百户制式铠甲,正是叶云。他身后跟着胡勇和一名手持账册、面容清癯文雅的陌生青年文士。
“叶某,刘村土堡百户。”叶云拱手,声音朗朗,“劳诸位久候。”
“这便是叶百户大人?”人群中有人低呼。柳树村一战击溃鞑子百人队的消息早已传遍全县,只是谁也没想到,这位传奇人物竟如此年轻。
“叶大人,张知县何在?”一人忍不住问道。
叶云微微一笑:“张知县昨日受惊过度,身体抱恙,正在后院休养。今日之事,由叶某代为主持。”
大堂内一片死寂。
众人面面相觑,眼神闪烁。
张员外清了清嗓子,率先开口,带着几分试探:“不知叶大人召集我等,所为何事?”
“不敢。”叶云目光如电,缓缓扫过众人,“实不相瞒,我土堡将士浴血戍边,如今粮饷将尽。
今日请诸位前来,便是想与诸位乡贤共商对策,解此燃眉之急。”
此言一出,大堂内顿时响起一片压抑的“嗡嗡”声。
几个粮商眼中闪过不易察觉的讥诮。原来是打秋风来了。
张员外捋了捋胡须,脸上堆起无奈的笑容:“叶大人有所不知,去年鄙府遭了马匪,损失惨重……加之今岁春旱,收成减半,实在是……”
“对对对……”
“如今鞑子肆虐,家中存粮几被劫掠大半……”
“是啊!铺面生意,皆是赔本经营……”
“哪还有余粮银钱?”
“唉,前些日子府军才来催过粮草,如今边军又……难啊……”
附和诉苦之声此起彼伏。
张员外见气氛烘托到位,慢悠悠道:“叶大人年轻有为,想必不会为难我等乡梓吧?”
“胡勇!”叶云忽地一声断喝。
“属下在!”胡勇挺胸应道。
叶云身旁那位清癯文士立刻翻开手中账册,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
“去岁,张府新购良田三千亩,扩建宅院两座。”
“今春,朱家新添耕牛二十头,粮仓扩修三成。”
“王员外上月新纳第九房小妾,聘礼花费,纹银五百两。”
“上月,周记粮行绸缎庄进项,三百八十两……”
“……”
一条条记录报出,大厅内的空气仿佛瞬间凝固,变得粘稠沉重。